发新话题
打印【有15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11岁男孩无法与同学做朋友

11岁男孩无法与同学做朋友

11岁的预初男孩子,3岁前由奶奶和保姆带,幼儿园后由父母自己带,奶奶搭手。典型的A型血性格,敏感脆弱,气量小。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时有反应,孩子偏内向,不太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父母没有太重视。上小学之后,也同学的关系也很冷淡,开始喜欢跑老师办公室,老师会不耐烦请他不要再去。寒暑假会和小区的孩子一起玩,但交流很少,不会主动交朋友。父母想了一些办法,但收效不大。
上了初中以后,因为上的是民办,老师对同学都很客气,于是他更喜欢跑老师办公室,老师也不赶他走,任他在办公室里。同班同学见了觉得他喜欢拍老师马屁,对其疏远,与此同时,他由于选举时在班级里担任了一定的职务,喜欢在同学们争论时充当和事佬,或者为了体现存在,干脆去乱搅和,更引起同学们的反感。最近更和同桌争吵,老师让他一个人坐。
他现在已经体会到被孤立的痛苦,但不知道如何改变,父母想很想帮助他,但苦于没有有效的方法。父母都是很强势的人,对孩子管教很严厉。
求有效方法。.

TOP

是的,父母越强势,孩子越容易迷失。
孩子不光是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可能还有一些性格方面的因素,个人认为可能还有一些内心压抑的成份在里面。.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2-4-27 14:01 发表
让孩子住读吧。
自理能力非常弱,目前正在训练中,高中是想让他去读了。
本来选择初中的时候有此考虑,但是细心脆弱的人想法通常会比较自我一些,万一在学校里既不能融入老师同学,又在想父母也抛弃了自己,从而自我放弃,那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TOP

是8月份的,班主任说心智比同龄的男孩子还要幼稚。.

TOP

原文表述不清,三岁前白天是奶奶和保姆带,晚上还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wangkui 于 2012-4-27 16:31 发表
孩子没有和同龄人在一起的习惯,喜欢和年长的人打交道。如果孩子觉得自在也不见得一定要和同龄人交朋友。和老师交朋友也很好呀。青春期的孩子有各种迷茫,各种烦恼,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再好不过。大人是该放手的时候了 ...
和老师交朋友是不错,但没有同学朋友肯定是极大的遗憾。同学家长也有跟妈妈说过,就是因为孩子太喜欢和老师在一起,同学们认为他是马屁精,所以都和他疏远了。而老师则希望他不要继续再到办公室里去,毕竟那是老师的地方,有他有有些事情不方便做,当然如果他一定要呆着,老师也不会赶走他的。

[ 本帖最后由 violetcxh 于 2012-4-27 16:47 编辑 ].

TOP

孩子说他怕孤独,个人认识3F的妈妈表述得比较符合孩子的想法,既想交朋友,又害怕被拒绝,被嘲笑。

[ 本帖最后由 violetcxh 于 2012-4-27 16:58 编辑 ].

TOP

顶.

TOP

引用:
原帖由 渺渺眯眯 于 2012-4-28 10:33 发表
从身边做起,周末先和小区小朋友一起玩玩?不过MS这个年龄的同学都忙得很。
我家小朋友这点做得还凑合。
观察下来:
1、他不太计较,
   比如说:约小朋友出去打篮球,有时候小朋友钱不够,他就一人包圆了(50块 ...
你真是个好妈妈。
孩子家长最近以来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爸爸周末带着孩子一起去打篮球,妈妈和同学妈妈交朋友,让孩子到同学家去玩,还会经常做些自己烘焙的点心给同学吃,但好象效果总不是太明显。.

TOP

是的,孩子越长大越有自己的想法,家长是担心这样性格的孩子如果不能持续有效改善,更容易在青春期以及今后出现社交焦虑,对今后产生影响。.

TOP

引用:
原帖由 sunnygirl 于 2012-4-28 16:07 发表
父母太强势了,孩子肯定没得到多少表扬,始终生活在被否定的环境中,所以孩子没有自信心,从小是老人和保姆带的,不是溺爱就是忽视,基本都是以他为中心所以就比较自私了,喜欢跟老师反映情况,依赖性太强,而且喜欢 ...
意见很中肯, 一针见血, 谢谢..

TOP

回复 38楼糖果她妈 的帖子

是的, 想让他去参加篮球俱乐部, 十个人的那种, 在运动中学习团队合作,与人交往..

TOP

回复 36楼连妈 的帖子

个性天生是比较内向敏感的, 但也不是内向到完全无法交流, 不符合自闭症的所有指征, 所以家长才会想让他更好地与人交流..

TOP

引用:
原帖由 渺渺眯眯 于 2012-4-28 18:36 发表
是的哦。以后孩子们的社交能力会越来越差,因为一个孩子,家长都很宝贝,太封闭了。
从小孩子和小区里的小朋友(有很多被大家认为是“低层次”的家长的孩子),就有邻居好心劝我:不要和***一起,(言外之意降低了自 ...
同意, 初中以后孩子们会自发地形成一个固定的圈子, 圈子的成因受家庭经济\文化\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在孩子小时候, 则由家长来决定组成或参加某个圈子, 可能当初家长包括老人就是太注重这方面的因素,所以造成现在的问题..

TOP

有朋友说孩子可能是患有比较严重的感统合失调症,查了些资料,指征很相符,请问上海哪里有感统合失调训练的场所? 或是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家由父母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 已知跳绳是其中之一。

[ 本帖最后由 violetcxh 于 2012-5-2 11:30 编辑 ].

TOP

顶.

TOP

回复 50楼QQ6 的帖子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尝试,家长和孩子都有了一些改变。上周五孩子下课后主动留下来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家,对于这个我们都感觉很高兴,建议他以后周五都可以这样。
班主任给他安排了一个新同桌,目前相处下来还比较愉快。到办公室去的机会大大减少,和班主任沟通以后得到反馈,说孩子在校进步比较大,但还需要进一步和同学们融洽相处,这是个好的开始,需要继续坚持。
家长在家里尽量用平等的语气和孩子说话,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周末爸爸带着他一起去和小朋友踢足球。让孩子打同学们都喜欢打的游戏,以前打游戏是被禁止的。
为帮助尽快改变感统合失调的情况,每天晚上做完功课以后跳绳300下以上,由孩子单独下楼完成。
以上是到目前为止,比较好的发展,但还有一些问题:
如何继续坚持?
如何提高与同学相处的技巧?
家长还可以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
请不吝赐教,谢谢!.

TOP

实事求是地说,刚开始的时候做这些是比较容易的,在过程中肯定有反复的,比如昨天就有了,因为孩子撒了一个慌,虽然我知道可能是因为他内心对我们有惧怕而这样做,但我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发脾气了。我本身是个完美主义者,很挑剔,我无法忍受做得不好的事情, 我觉得改变一时还容易些,如果改变一世真的有点难。今天有点泄气了。.

TOP

回复 56楼QQ6 的帖子

是啊,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有时候希望这时刻来得快些,有时候又希望来得慢些,人生就一直在这样的纠结中渡过。
反思了一下,下次再生气的时候自己先不发声音,去做件其他事情试试,看能不能好点。
每天提醒我自己一下,坚持坚持再坚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