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中考推优到底有没有7%?!

中考推优到底有没有7%?!

考试院公布的推优人数为4827人,按照教委文件7%倒推,中考人数为 4827 / 7% = 68957人,这么少?
根据中考网上一模考和体育考人数,应该有8万多。到底是民间统计数据有误,还是推优比例其实根本就没有7%?
比如,浦东二模考人数为17996人,7%应为1260人。而实际计划数只有874人,仅为4.86%,跟7%相差十万八千里。.

TOP

回复 5楼牛牛妈妈18 的帖子

1楼给出的正是今年招生计划,不是实际录取数,理当是7%。.

TOP

回复 7楼泥灰岩 的帖子

这个不到7万人的数字,估计是学籍报名数,推优是按学籍数来给的。也就意味着差不多有1万回户籍考的学生?
这么说来,实际的推优数差不多就是全体考生数的6%=学籍考生数的7%了。
教委玩了数字游戏。.

TOP

回复 13楼guaiguai妈 的帖子

你可以报在你的考区投放名额的任何一家,不指定。
报了不一定被录取,热门学校甚至不一定会得到考试机会。
对于4校,最好是事先已参加考试并得到承诺,就等一个推优名额;对于本区头牌学校,要么事先考过得到承诺,要么一模二模排名在前百分之几,否则报了也机会很小。.

TOP

回复 16楼独奏一曲 的帖子

据说有的初中会“指点”学生填写,避免名额浪费;有的则放任自流。理论上初中不可干预。

另外还跟各校的推优策略和个人填报方式有关。比方某校有15个推优名额,不择不扣给了前15名。这些人中,有5个自认为有报4校的实力,其中3个事先已获亲睐;另外10人全部报本区头牌,其中只有8人有相应实力。这15人最低目标都是本区头牌,因此都不愿意服从调剂;而4校和本区头牌,一般是不会考虑推优第二志愿的。最后考下来,很可能,前5人中浪费了2个,后10人也浪费了2个,差不多浪费了25%的机会。
但如果学校干预,想推优4校者必须事先获得承诺才给名额,十几名的同学如果不甘心就读本区二号高中就放弃机会,那么这4个名额顺序后延,给愿意填报二号高中的同学(可能是三十几名的排名),推优名额就不会浪费了。一般初中不愿意这么做,一则前面的人不肯放弃博的机会,二者也难免沾上“推良不推优”或暗箱操作的嫌疑 ------ 校方何必自找麻烦呢,除非是特别特别看重推优命中率,且在操作中确有心得的强势的初中。.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