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儿子自己学理财

这个帖子今天上晨报了
http://www.jfdaily.com/gb/jfxww/ ... ject1ai1884962.html

[ 本帖最后由 都都妈 于 2007-12-16 20:23 编辑 ].

TOP

五年级男生借给同学铅笔收租金

家长认为孩子仿佛掉入“钱眼”不知如何教育引导 专家建言:培养孩子“财商”要有度

------------------------------------------
www.jfdaily.com  2007-12-16  
  修正液被同学弄坏,要求签赔偿协议;把漂亮的活动铅笔借给同学,为的是收取每两天一角钱的租金;自己的小玩具玩一段时间后,再转卖给同学……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小算盘打得如此精细,令其父亲都惊叹不已。

  近日,某育儿论坛上,一位困惑的家长发帖述说儿子的理财“牛事”,引起家长热烈讨论。有的认为“理财小牛人”有经济头脑,只需适当引导;有的则觉得孩子如此计较会失去最宝贵的情感,没有朋友,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

  ■家长困惑

  “理财小牛人”似掉到钱眼里

  “我们的孩子是五年级的小牛,因为想从小让他有节约意识,所以让他自己学存零用钱。但最近我们发现儿子越来越恋财了。我们不知是好是坏。现在把他的故事写出来,希望与爸妈们交流。”近日,一位网名“尧爸”的学生家长在论坛上讲述了儿子令其惊叹的理财“牛事”。

  “有一次,小牛班级去郊游,其中有个项目是拔萝卜。老师规定只能拔一个,但小牛拔了四个。有个女同学只拔了一个,而且还是断的。于是小牛就把自己一只最大的萝卜以五元钱卖给了那个女同学。儿子学校秋游,小牛忘了带钱,于是他向同学宣布他要拍卖玩具,把我们8元钱买给他的双色激光灯竟以20元的价格拍卖给了一个同学,以此解决秋游花费。秋游结束,他花6元钱又买了一个单色激光灯。平时儿子经常自己买些小玩具,玩一段时间后再转卖给同学。”

  不单出门旅游时善打算盘,在平时学习时小牛的“理财”也毫不含糊。有一次,小牛的修正液被同学弄坏了。为了让同学如期赔偿,他竟与同学签订了一份赔偿协议,内容为“乙方弄坏甲方修正液,乙方明天作出赔偿,如果拖延应加倍赔偿”。第二天,同学果真赔给了他。

  另外一次父子俩去超市,小牛看到一种很漂亮的活动铅笔,缠着要买两支。第二天却发现只剩一支,原来他已经以每两天一角钱的价格出租给同学了,且已收到1.2元租金。

  “尧爸”感叹说,孩子以前不是这样的,还会送玩具给其他小朋友。“可是现在他仿佛掉到‘钱眼’里了,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引导。希望与有经验的家长们交流一下。”

  ■引发热议——这篇名为“儿子自己学理财”的帖子很快引起家长们的热议,他们都称小牛为“超级强悍的小理财高手”,但对他超强的理财意识,看法分为两派。

  [支持方]理财意识值得肯定,但须引导

  网名为“jinjigang”的家长认为,小牛的做法不错,很有经济头脑,但是要加以引导,要让他知道不要做违法的事情。“现在学校里没有设理财教育课,是个空白,其实正确理财对人的一生很重要”。另一位家长“瓜蛋儿妈妈”则打起了“取经”的主意,她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经济意识,花钱大手大脚,东西随便送人,还乱请客,“我们想培养他的理财意识,不知该如何做起”,因此想请教“尧爸”,如何培养孩子理财观念。还有的家长表达了羡慕之情,认为这没什么不好,只要不走歪门邪道。

  记者注意到,小牛理财并不是个案,一些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有类似情形发生。一位家长说,她三年级的儿子把5元的游戏卡30元卖给同桌,帮同学帮外婆买东西索要跑路费,跟同学签协议借钱要利息等。

  [反对方]得了金钱丢了朋友,失去童趣

  不过,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家长“妹妹妈”坦言,孩子的经济意识强是好事,但是运用在同学身上有点不妥,“因为儿时的伙伴往往都是最知心的朋友。家长要正确引导,太过了孩子会没有朋友”。还有家长感叹,像小牛这样的孩子,在同学眼中会是一种什么形象?“失去了很多孩子应有的童趣,变得很势利,唯钱是图。”

  “小学阶段,孩子年龄还小,主要以培养情感为主,要学会和同伴、老师、自己对话。”市民王女士认为,不应该一味指责孩子品德有问题,应该正确引导,“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孩子难免会遇到与金钱有关系的问题”。

  ■专家观点——市德育研究协会常务理事、市班主任协会副会长汤小亚

  关键在于“财商教育”还不到位

  专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受到的“财商教育”还不到位,培养“财商”要有个度。

  市德育研究协会常务理事、市班主任协会副会长汤小亚认为,“财商”教育极为重要,因为没有这种教育,孩子就认识不到财富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只会花钱而不知道钱从何来,甚至会以不正当手段捞取金钱。他觉得可以让孩子独立地参加一些劳动,比如送水、卖报等等,让孩子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市场上相应的劳动作比较,体验钱的来之不易。

  他同时建议家长以平和心态对待金钱,才能帮助孩子在金钱面前保持健康的心态。当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用拥抱和赞赏的方式,而非一味用金钱予以奖励。培养孩子对金钱的认识,说到底是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让他们懂得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从而知道赚钱的正当途径。

  同时,老师应该多讲些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可以通过“模拟银行”之类的学生社团让孩子们明白怎样才是正确的理财观念。记者注意到,沪上一些小学已经准备在高年级开设“儿童经济课”,指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记者手记

  太贪图小利,孩子可能被孤立

  小牛的“牛事”,家长有点束手无策,记者读来也有些汗颜,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究竟从哪里入手呢?其实,从小有理财意识没什么不好,正如某专家所言“现代社会,理财不应再有年龄界限。尽早对小孩传播经营意识,能避免他们少走许多弯路。”

  听说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可是签赔偿协议、借活动铅笔收租金的理财方式,估计连美国小学生也未必会接受。几角钱甚至几分钱、几厘钱的小利很可能造成自己被孤立。

  在很长时期里,“言利”被国人认为是羞耻之事。但如今,对于正当利益的追求和维护不仅被认为合理,而且颇为时尚。教育孩子,家长要有这根弦,学校和老师也要有这根弦。不过,“言利”要注意语境,从哪里入手呢?我想,对于孩子们,要让他们今后在现实社会少走弯路,既要倡导他们运用现代思想理念为人处世,又要使他们知道理念并非教条,运用时要多动脑筋,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而误入歧途。
作者: □晨报记者陈杰.

TOP

回复 46#尧爸 的帖子

应该让记者写个追踪报道,这样才是事实.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