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请关注孩子的人格教育

请关注孩子的人格教育

听孩子说,同学们很讨厌上课爱献宝的人,不管知道不知道都抢着举手发言,甚至下了课大家说好下次联合不举手,让献宝的发言,有的被老师点到了说错,有的站起来却根本答不出。能回答才举手是常识,为什么有的孩子却如此反常?

以下转载自昨天的新闻晚报,大家说说,孩子的人格如何培养。


初二女生晨晨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是表现活跃,上课发言十分积极。晨晨从小就愿意在人群面前展示自己,爸爸妈妈也很鼓励她在各种场合锻炼表达能力。
  上学期期终考试之前的一节语文复习课,晨晨像往常一样举起了手,但老师好像没看到她似的,眼光在寻找别人,晨晨手举了很久……后来的好几个问题,她都举手想回答,可老师都没叫她,她有点失望。在老师问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她把手高高举起,热切地看着老师,希望她能发现自己。老师突然用很嘲讽的语气说:“晨晨,你怎么那么爱现哪,说多错多,你还不如在课后多用点功夫学习。”全班同学都看着晨晨,平常就对她课堂表现过于积极颇有微词的同学看见老师都看不惯她,就给她起了外号“爱现鬼”。晨晨觉得羞愧极了,没敢再抬头看老师和同学……从那以后,晨晨再也不敢举手发言,除了在课堂上沉默寡言之外,课后的活动也不再积极参加,像是变了一个人。那次期末考试晨晨成绩下降很多。开学前几天,晨晨情绪变得低落,有时又莫名其妙发脾气,还向父母提出来自己头晕肚子痛,要晚几天再去上学,妈妈带她去医院却又查不出什么病。.

TOP

专家:批评要用合适的语气

  华师大心理系博导桑标老师分析,教师批评孩子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但是经常会出现场合不对和表述粗暴的问题,从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作为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更多成熟的思考和约束,不能用嘲笑的态度对待孩子。作为学生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不能盲目地因为老师的批评而讨厌老师或者排斥相应课程,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从他人的批评中重新建立对自己的认知,塑造更完备的人格。其实教师对学生适当的赞美往往比批评更能发挥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很多人在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的时候,都特别感激曾经夸赞过自己、给过自己信心的老师。.

TOP

真是各有各的为难。

积极举手发言与爱献宝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过以我的亲眼所见,爱献宝的孩子是有不当之处,我孩子小的时候参加一些培训班是父母可以陪读的,有个小女孩发言很积极,而且始终笑容满面话语欢快,很得老师喜欢,我也总鼓励女儿向她学习,看得出女儿也羡慕不已,只是生来胆小长进不大。逐渐的,那爱发言的孩子变得愈来亢奋了,不管什么问题,不管她已经回答了多少次,更不管老师已经明显不再接她的茬,她一如既往高高地举手,而且已经迫不及待地喊老师,我知道我知道,连她母亲在边上也阻止不了。但那老师就很有办法,老师说,我知道你都懂得,你是最聪敏的孩子,但老师想晓得别的孩子懂不懂,所以先让别的孩子回答。其实家长都懂老师的用意,那母亲很难堪,其实孩子的行为是家长教育的镜子,性格培养和人格教育就是不仅让孩子成为一个活泼健康的人,更应该明白在群体中做得恰倒好处,要懂得表达自己,也要懂得倾听别人,爱献宝的孩子起码没有倾听老师的用意和同学嘲笑的涵义。爱献宝跟积极发言是两个概念,真懂才举手,老师要你提问才举手,我想这是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6-9-6 16:55 编辑 ].

TOP

isable :

也许搞错主题,改天讨论不肯发言的问题,现在应是讨论过度发言。凡是应该有度大家不会反对吧,孩子的人格形成,除了诚实善良,关键应该是审时度势吧。.

TOP

性格培养和人格教育就是不仅让孩子成为一个活泼健康的人,更应该明白在群体中做得恰倒好处,要懂得表达自己,也要懂得倾听别人,爱献宝的孩子起码没有倾听老师的用意和同学嘲笑的涵义。爱献宝跟积极发言是两个概念,真懂才举手,老师要你提问才举手,我想这是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的。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的一点一滴都关系到人格的成长,人格的成长不仅仅是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更主要的是在社会中融合,标新立异有机会,强出头在一开始是风光的,跟超女超男海选一样。但我们的教育的是自己的孩子,恰倒好处最重要。
当被大多数人嘲笑的时候,孩子本身是痛苦的,当孩子懵懂得不知道被嘲笑,更痛苦的是家长,当家长反而觉得这种嘲笑无所谓,那痛苦也许成了别人的担忧。当别人为你痛苦而自己觉得很快乐,那心理医生该出场了。.

TOP

中国人的教育传统

摘自余世存的BLOG《男儿事业有戴笠》     http://blog.sina.com.cn/m/yushicun
…………

        这是我们文化教育的怪胎,戴笠是我们社会的产物。他们知书而不识礼、读书而不明理。学校和社会只是教会了他们如何势利,他们满脑子浆糊。他们总是以为乱世可以不循正道,独裁、专断等等可以提高效率,秘密世界、特务工作可以抢夺、控制情报信息,这些非人性也不合于文明的逻辑最终使他们自己丧失了人性。内心矛盾、人格分裂,而不知解决,而一味地向社会索取。他们眼里的人生得意或成功名即是:这个社会有着现成的名利财富,只等他们去掠取,他们绝不会想到创造性地成就新的文明资源。像戴笠懂得因果,企图超越因果,跟太虚大师等人来往,最终仍被因果所囿,即是他们无知于生命的结果。这样的人在我们今天也仍随处可见,他们平时满口仁义道德,在家人、朋友面前恭敬可掬,甚至身边总会有一两位和尚、活佛、牧师以证其参禅,但他们用世处世的一面极为狰狞,他们待人残忍。

        我们的文化教育产出的大多是戴笠那样的人,他们擅长投机、有奶便是娘,更可笑的是他们也会把自己跟国家大是大非的语境联系起来思考,而一遇到真正的挑战即以饭碗为自己哀求辩护,实则他们完全明了自己作为打手、工具的功能和价值,他们不仅习惯了残害生命而且乐此不疲。他们有意无意伤害了别人,对普通民众,他们更是“狗眼看人低”,他们不知尊重生命为何物。只不过戴笠以极端的形式作了他们的代表。.

TOP

向轩儿妈学习。

.

TOP

我们换个角度继续.
一、向来活泼健康和口无遮拦是两回事情,每节课45分钟,每个班大多40来个孩子,都群情振奋老师怎么控制局面?
二、性格多样化是好事情,但大体上符合主流精神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总有活泼和沉闷两个极端,教育就是要让沉闷的开口,让疯魔的矜持,实在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光靠老师还不够,家长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三、中国人是个拘谨的民族,老是拿外国人比较,有看底自己的嫌疑,但故步自封不可取,老外多性格外向自有他们的历史和经济因素,我们也有我们的,矜持是中国人的特色吧?
四、要培养一个张扬吵闹的孩子,还是培养一个文静优雅的孩子,哪个更适合做大的事业?现在都流行做老板和跑街,那是绝对需要口才和逼人耳目的能力的。如同现在的超女和超男的海选,师洋没有错,也蛮可爱,在座有多少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师洋或者李雨春的?

想象一下,我们都是做过学生的,在安静的教室里,老师上课,学生倾听,老师提问,学生举手踊跃,老师提议讨论,底下炸了锅。我们那时候也经常有这样的同学,而确实大都是女孩子,举手是第一踊跃,回答错误率也是第一的,而且下了课不管大小问题缠着老师问,当发现老师皱眉,大家真的同情老师,这样的同学不讨厌么?

本文转载的例子,那位女孩绝对是受害者,不合时宜的过分踊跃,起码是她对周围情况和老师态度的毫无觉察,她已经是初二年级了,应该很懂事了。当然那位老师的做法太粗暴,毕竟面对的是女孩子,但是这女孩子似乎缺乏这方面的判断,当状况发生的时候,再去批评老师似乎晚了,她已经很受伤,补救也是受伤。我发起讨论的初衷,不是论对错,而是要大家告诉自己的孩子,中庸者是幸福的,先中庸,再图特立独行,大家都为人父母,当你的孩子真正特立独行的时候你会怎么样?现在世面流行博出位,毁了多少年轻人的尊严和前途。.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