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加强基础课程教育

加强基础课程教育

先前刚上WW,看见那么多家长对教育付出那么多心血很感动,但越看越不是滋味。孩子成了考试机器,靠考证机器,完全是父母按部就班的实验工具,当看见那么多孩子为父母争得面子,真想对那些孩子说,好辛苦啊。
当然理解各位家长的苦心,也承认有优秀的孩子学什么象什么,个例永远是个例,盲目模仿只会伤了孩子,误导至所以成为误导,就是一开始总是看上去很有道理。
孩子是血肉之躯,HELEN爸爸说得不错,培养一个好的孩子(我不喜欢说优秀,优秀是个无底洞,令家长迷失和疯狂),先保持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家长要端正态度,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发展方向,随大溜挤独木桥的成功概率大家可想而知。
加强基础课程教育,每天彻底弄懂当天所有的功课,全科全面发展,中考也好高考也好是算总分的,既不看证书也不看比赛奖章,单赌个别科目,总分怎么办,赌的那一门考坏怎么办。越是薄弱的科目越是要加劲补上,惟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功,进了好大学再谈孩子的将来,一切都来得及。.

TOP

不错,课业优秀的孩子容易获得证章。

从来不反对课业优秀的孩子获得证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是证章主办方的初衷。
追逐证章的确是从择校而起,大家说因为好学校只看证章所以没办法,那好学校怎么开始要看证章的呢?讨论先有鸡先有蛋,也没有现实意义,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竞争问题,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有,关键是心态。
大家心里明白,有多少水到渠成的优秀孩子,孩子的天性是反约束的,但现代文明要求束缚孩子,就是大家所说的无奈。
还有一个大家不肯接受的现实,不能说所有,但大多数所谓乖巧的孩子越往上读越平庸。所有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孩提时代都是调皮而不受约束的,大家又要说无奈,那就选择无奈,培养一个高级打工,所花的成本有多少收益,钱不是首要,而是孩子青春的成本,到头来孩子感谢你吗,看看日本的现状,使我想起日本的70和80年代,那么多日本的孩子为学业自杀,读完大学的不想工作,还没毕业已经累跨了,更有些日本父母觉得花了那么多工夫大学毕业,所能从事的工作根本违背初衷。
无心指责大家,只是善意提醒,听不进当我没说,说给想听的人。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6-7-5 12:13 编辑 ].

TOP

说心里话

名校不会偶然地成为名校,只是那么多人去挤名校,心态失衡是必然。挑区域里中等甚至偏上,绝对没有名校那么竞争激烈,学校的教育心态也平和,只要孩子学习认真,中考不是问题,把节约下来的时间拓展孩子的社会知识面,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提高身体素质,那是一辈子的财富,课业学习是基础更是跳板,把跳板修那么豪华,本末倒置了。.

TOP

自然有潜力的不抱就浪费了,有潜力的都发动起来,明年更厉害。

等到潜力都成了浮力怎么办?.

TOP

没什么了,看不过,工作之余说几句,当我没说,呵呵。

.

TOP

其实很多的父母帮不上什么忙,自己多做才觉得尽力,害怕孩子坏在自己手里

家长觉得自己多做才是尽力,害怕孩子坏在自己手里,陀螺线越扎越紧,还怕陀螺转得不够圈,大人练抽陀螺功,孩子不断加重陀螺的质量,陀螺越大抽得越很,陀螺转得越欢,动静自然也大,吸引眼球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