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放孩子一马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1 小猪爸爸 的帖子

哪假如跳高不如朱建华,游泳不如沈坚强,跳水不如田亮,乒乓不如王励勤,围棋不如聂卫平,象棋不如胡荣华,台球不如丁钧辉,篮球不如姚明,读书不如清华学子,.......不如.......,请问楼主,假如到了这个时候,您觉得该换学什么?.

TOP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项目,都会有一个或几个最最顶尖的高手在那里,他们是人们的目标,是我们的下一代超越的首要目标,当时,楼主却选择了逃避,因为当看到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树立在那里,你灌输给孩子的第一的理念是--逃跑。竞争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觉得还是让您的孩子勇敢地站在姚明的面前,抬起头对他说:“我和你比扣篮”(只是一个比喻,请勿见笑).

TOP

农村的孩子进北大,考清华,你现在的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你进不了。这句话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父母鼓励孩子的一种方法。但又有谁知道农村孩子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多少?不可否认,无论从任何方面比,我们孩子的各项条件都比他们来的优越,但唯一的一个地方不如他们,那就是--毅力,一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毅力,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他们可以在较差的环境中坚持,他们可以饿着肚子畅谈理想.......,他们没有证书,但他们的毅力已经远远超过证书所能证明的范围,因此他们能进清华,能进北大,也正是因为他们具备这种不懈努力的精神,所以成功应该属于他们。

如果我们城市的孩子能够具有这种毅力,那作为父母真是要感谢上苍了!!!!.

TOP

回复 #51 小猪爸爸 的帖子

古诗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TOP

《爱的教育》?没有看过,相信楼主一定已经完全领会了其中的含义,然后按照其中的精华部分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施教,而且成功了,因此,楼主觉得应该使用这种理论(考章无用论)。不过在此想问几个比较低级的问题,不知楼主是否可以赏光,给予答复?

1、此书中是否有提倡考试无用论?

2、考章无用是否不包括画图及楼主孩子学的项目。

3、录取楼主孩子的学校的校长是否是您的朋友?(否则在录取之前,应该没有机会直接和校长进行交流)。

4、记得丁钧辉成名以后,媒体采访其家长时曾提起了和您差不多的一个观点,事实证明他成功了,但在报纸上曾经针对这个个案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盲从,是否也同时在提醒做家长的一定要量力而行。

5、非常赞同您说的无论是好的学校还是差的学校都会存在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但假如楼主是校长的话,请问您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排定这个名次?

6、的确楼主说有些证书是可以进行交易的,其实这种情况我就亲身经历过,当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甚至和组织比赛的主办方(地处北京)进行了沟通,因为我感觉考试或比赛只是检验孩子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孩子是无辜的,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应过早地接受这种畸形的社会关系。

7、楼主应该是一个倡导自由学习的人,那请问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学校?是不是仅仅因为离家很近?不知是否有离您家更近一些的学校,假如有,那请问这又是为什么?


8、请楼主自问(请说实话),假如您的孩子在初中依然使用您的这套理论,您觉得他能考取高中吗?而在您的心目中,您希望他考取的是哪一所高中?为什么?

9、如果一所学校报名的人有5千人,但录取的学生只有100人,假如您是校长,您会首先逐一查看学生的简历后,先预定下一批,再去看这批学生的能力吗?还是先海选,然后再看学生的简历?

10、难道读书真的没有人觉得是快乐的吗?假如您有兴趣可以做一个测试,询问比较好的学校排名比较靠前的学生,从他们的嘴里我想您可以得到一个与许多人截然相反的答案--其实很快乐,您一定认为画画很愉快吗?您也可以从许多在学画的学生中得到答案--其实很累。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太多的不同,所以我认为楼主您不能太绝对地说:“考章无论”。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3 10:54 编辑 ].

TOP

回复 #153 小猪爸爸 的帖子

夏沔尊当时针砭教育时弊的观点在今天仍然让我们警醒。

100多年前, 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德·亚米契创作了风靡世界的“情感教育”读本《爱的教育》。自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还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成为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

     穿越百年时空,当越来越多的人对浮华世界感到虚无和孤独,重读《爱的教育》,感慨万千的同时,发出了对真爱回归的召唤。著名教育家夏沔尊先生在80年前把《爱的教育》翻译至中国时曾在序言中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沔尊当时针砭教育时弊的观点在今天仍然让我们警醒。


还是这句话,太多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再好的小说,也不会适用于所有的读者,再好的教育家,也不能制定出一套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方案。     

这本小说(暂定为小说,因为从您的介绍上来看,好像是这样)100多年前的理论,依然先进于目前我国的教育,请问难道中国的教育体制竟然落后意大利有100多年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目前是否应该迎头赶上,让每一个学生手里都配发一套《爱
的教育》作为理论的依据、知识的启蒙?

中国的教育历史源远流长,自古有孔子、孟子、老子、荀子都许多经典的理论(最主要的是不会因为翻译错误而误导读者),再问楼主难道您没有从其中发现有一点的可取之处吗?许多事务不必一味的崇洋媚外,其实感觉您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来回顾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每个家长都可以用自己的理论来引导自己的孩子,WW上应该是一个互相交流经验、体会的地方,请不要误导,也不要用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已经超过百年的理论作为当今教育的根据。或者可以讨论这个问题,但您的标题太大了,建议将标题改成,《考章是否真的有用》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3 22:27 编辑 ].

TOP

回复 #174 fairyzhu 的帖子

我想首先您是把证书的真正的内在含义搞错了,其实证书就是一张证明自己能力的文件,(比如驾驶证--证明您可以驾驶相应车型的机动车,如果没有的话,结果会...;身份证--证明自己详实身份的;考级证书--证明您已经通过了某个特定内容的考试。)当然一定要排除您所说的买一张证书的言论,因为任何一场竞赛,都需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假如您的孩子通过夜以继日的补充学习,得到了某个项目的证书,但到最后发现这种证书在地摊上都可以打折,不知道您的心情会是怎样?我猜您一定会非常的气愤,甚至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不再相信整个社会,日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到您的孩子,那么在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也会给他涂上一层阴影,您认为假如都是这样的话,我们这个国家还能进步吗?但假如是我遇到了这种情况,我想我还是能正确面对的,因为在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孩子具备有相应的能力,作为家长,有什么比孩子学到真正的本领还高兴呢?千万不要让某些畸形的社会关系影响我们的孩子!

其次,切忌孩子兴趣过多,这样到头来就会变成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当然天才除外)。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孩子,他们在长身体的阶段,所以学贵在精而非博。

再则,虽然说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请千万不要忘记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不要小看孩子天生具有的潜能,只是我们太按照常规进行灌输了(非常规教育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这里先不讨论)。许多人所说的国外教育方式比较先进的原因,也就是指在激发孩子潜能的方面运用的更为恰当。(还是与国情、民情等诸多因素相结合的)

而您所说的“道听途说,自己误导自己”我只能说您还是对中国的国情不是很了解,假如您刚从国外回来,或许情有可原,但如果您一直生活在上海的话.......,曾经听一个普通中学的校长说,假如让我自主招生的话,这个地段的学生我一个都......(请赎我用冒号代替部分原话)。

还有就是水到渠成的证书就只有毕业证书了,因为您所说的含义只能给我这样的理解。不过我还是觉得您有一句话说错了,应该是因为学而考证书,不是因为证书而去学!至于考试之前拼命补习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很正常,人脑毕竟不是电脑,都会遗忘,补习的过程您为什么不把它看成是一个重温的过程呢?任何一次考试都是代表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古人早已有曰:“温故而知新”。这种情况会出现在任何的竞赛之中(如刘翔已经跑的那么快了,为什么还要天天练?清华、北大的学子已经有那么高的学识,为什么还会书不离手?)

最后想说明的就是证书的产生也是适应于社会的需要,一个学校需要若干名学生,但报名者成千上万,何以甄别?一个一个地交谈,用几分钟的时间(您认为够吗?),所以必须也只能通过社会力量来加以辅助,这就是证书(您说的那种假的除外)。

总结一下,应该是:愉快教育有必要,也是必须的,但我说的愉快教育并非是不负责任的一味玩,而是让学生们懂得自己调节学习节奏,掌握学习的规律,快慢适宜,劳逸结合,了解自己,激发潜能,培养自信,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当然得伴以相应的证书)。至于彻底减负,取消所有的比赛,我不知道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害怕竞赛吗?还是因为不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而泄气吗?其实没有关系,毕竟能够站在顶峰的人很少,我们让孩子学习的目的也决不是象小猪爸爸所说因为有了刘翔而不再跑步,而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的素养!

如有不对的地方请赐教!   谢阅此贴!.

TOP

回复 #181 daifangsandy 的帖子

那请问伯乐何在?千里马又何存?

难道孩子就象工厂里的产品,千人一面,会的都是同样的东西,难道您不觉的这么做太过于公平了,公平的甚至可以抹杀天下所有的伯乐和千里马了吗?.

TOP

回复 #184 金猪妈妈 的帖子

您错了,画看了,画的真的挺不错,因为对画画是外行,所以也不敢评论,同时也不希望小猪同学因此而改变,但不知您又有没有看过一些得奖的画吗?是否会技高一筹?(这也很正常)假如是的话,是否能证明小猪爸爸的标题错了吗?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比画,只是在讨论小猪爸爸的题目,如果需要深思的话,其实应该深思我们每个做家长的,因为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也无力改变整个社会,唯一不变的是无论什么年代(从古到今,无论是发达的还是落后的,请问那有不存在考试的国度,假如有的话,请举例)『原始社会除外,因为假如您不希望我们重返这个社会的话!』都会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个问题,难道您从没有注意过这么一个现象吗---某个比赛的评委是某某奖项的得主,难道您不喜欢看奥斯卡得奖的影片吗?难道您在看电视的时候总希望主角是一个很陌生的演员吗?难道您喜欢看世界杯,却从不看最后的冠亚军决赛吗?难道您不喜欢使用多次得奖的家电产品吗?(因为奖项可以说明产品的质量)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4 12:16 编辑 ].

TOP

回复 #187 金猪妈妈 的帖子

是的,您说对了,我除了不会画画,不懂鉴赏之外,还有许多关于艺术上的问题我都可以算是一个“艺盲“,不过我感觉这也没有什么,很正常的呀,难道您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懂(每件事)吗?但是您有一点说错了,对艺术的修养,我是有的(因为修养体现在任何的言、行、举、止之中)。

不过既然是讨论,请用论点+论证,不要用一种市井的作风在WW上进行讨论!

谢谢!不知您是否满意这样的答复!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4 12:23 编辑 ].

TOP

对不起,要下了,金猪妈妈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能需要改日再回答您了,不过千万不要再用市井的语言了,谢谢!.

TOP

回复 #194 daifangsandy 的帖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家长不可能成为伯乐。因为伯乐的角色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胜任的!

您觉得语气很逼人吗?回看本人发的帖子,好像没有这种情况,假如是的话,请指出!本人也非常愿意进行修改,记得多次重申是对标题的讨论,如果您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本人发的帖子!谢!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4 12:58 编辑 ].

TOP

回复 #196 金猪妈妈 的帖子

非也,咄咄逼人?包括您#187的帖子我觉得都是使用很礼貌的语言来回答的,您觉得这样的回答很逼人吗?

反之您又有什么理由来说明考章考级无用论哪?是因为社会上某些现象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望能提出观点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4 13:24 编辑 ].

TOP

市井一号?真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当然可以在WW上进行道歉,以后我会改进,不过道歉的是您刚才指出的语气,同时也非常感谢您给我的建议。

不过对那个论点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TOP

班主任来得好!非常拥护班主任的正确观点

本想继续讨论下去,但是好像感觉火药味太浓了。所以不打算再谈下去了。

既然目前以千里马为题,再次做一个假设:

假如有一群马,已知其中有若干匹千里马,此时来了一伯乐,除了察言观色以外,是否应该最终来一次赛跑,来作最终的分辨?

水到渠成自然好,但总会允许存在突出的人,突出的事,而且这个与主题《考级考章无用论》应该没有很大的关系。.

TOP

回复 #207 fairyzhu 的帖子

看了您的发言,觉得一定的道理,就拿您所说的铜章和银章的事来说吧,孩子虽然4岁考过的铜章,但请相信是以真实的水平,因为此次考试我是以社会报名的方式参加普陀试区(而非培训班),其二曾参加过一次银章的考试(4岁半),同样的社会报名,但是最终7个项目中只通过了4个(5个合格),在考之前,我就感觉不太能够考出来,因为7个项目中的2个是必定考不出的(反义词和朗读,当时还不识字),所以以后的几年里就没有再让其去参加,自己感觉还是比较理智的,但以后一定会去。
本月11日,在ww上认识了一个家长,约好去华师大的英语角共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向她提及量力而行的问题。包括在交流的中也向她阐述了银章非学龄前儿童可以去考的。

但无论是何种方式,何种形式的考级、考章(自然或非自然的),它都是检验学习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样也是非常有用的。

因此《考级考章无用论》应该是错误的!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4 15:42 编辑 ].

TOP

回复 #214 fairyzhu 的帖子

是呀,前面的帖子我就已经建议小猪爸爸将题目改成《考级考章是否真的有用》.

TOP

回复 #219 家有凤女 的帖子

华东师范大学内,毛泽东像下,少的话可以有差不多100人,多的话会有400多人(估计,不一定准确),是师大的学生自发组织的(也有校外的),每周四、日晚上7:30开始,自由交谈,内容挺广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4 16:04 编辑 ].

TOP

回复 #230 fand 的帖子

本不想再回了,但告诉你之后你可能会明白,每次华师大的英语角都是我被迫去的,因为孩子要去,在那里有她许多的朋友,包括有一个慕名而来的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和她的父亲!有机会您可以去看看!!或许我也可以和您约个时间,或许您才会明白快乐其实可以分很多种!!!再说我本人是根本不愿意去,英语烂的不行,哪敢到那儿献丑呀?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5 09:12 编辑 ].

TOP

回复 #236 记者 的帖子

每周四、日下午7:30左右开始,人数从晚8:30开始增多,夏天的话在10:00人数达到最高峰假期除外,暑假还有些人,寒假就几乎没有了,平时少则100人以上,多则300-400人,不知是否清楚?
补充:三年前只有我家小孩一人,因为她的老师带她去,现在在哪儿有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是固定会去,本来两个人是好朋友,一般都会相约而去,但因为现在小女读书,会搬家,所以以后会留下她一个,假如您有兴趣的话,倒不如一起和她做个伴。不过可能另外有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可能也会去。不过千万不要怀疑那里的口语水平,自由交谈,范围广,只要您的孩子能说,会有很多人希望把您的孩子问的哑口无言的,不过没关系,正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因为成功的背后总会有着无数次的失败。就像有个帖子上说的“失败以后能够站起来,重新面对失败,那才是真英雄”

[ 本帖最后由 佳颖爸爸 于 2006-6-15 09:2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