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实验游记(上) - 实验考试回顾 - 希望对所有家长抛砖引玉

实验游记(上) - 实验考试回顾 - 希望对所有家长抛砖引玉

由于儿子连续两天呆呆地问我为什么没通过实验的笔试,使本来觉得已经过去的事有想法再琢磨琢磨。 当然我有的是招,已经使他重新恢复到充满信心的状态了。

本来也是带着来练兵的态度,进入当然不错,不进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但是这次的经历感觉还是有一些想法需要一吐为快,可以给以后的家长一些启示。

看了不少王老师的帖子,感觉王老师应该是个比较正直的教育者,相信实验应该有一批这样喜欢教育的人,否则我们选试验不是家长折腾孩子嘛。实验的教育方法我还是比较喜欢,当然没有考虑到大一比别人小两岁带来的社会交往问题。毕竟我们作为过来人应该知道,EQ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社会环境。

本帖也主要想和王老师交流一下,抛砖引玉,没有任何冒犯的意思,因为我们5年后还想来参加实验的考试盛会,作为再一次挫折教育的良好机会。

1.        考前的信息收集工作和决策
-        问了不少前几届的学生,感觉考试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对这个学校感觉不错
-        问了些前几届的家长,说实验的考试还是来真的,不象有些学校都是走形式,主要还是看关系。没有去考明珠,因为他们对外就是没关系的名额很少,主要名额都给浦东社发局搞掉了。没有任何看不起这个学校的意思,估计应该校长顶不住那些上级领导的压力,否则乌纱帽就没了,就像湖南那个副市长,炮轰高房价,位子就没了。
-        由于每个学校侧重点不一样,最后决定就主攻实验了,至少考试还是真的。
-        当然,上届学生家长说,每年考试招60个,另外15个条子生名额。我们家估计和这15个名额没啥关系,就试试这60个了。
-        现在校长也不好当,毕竟在我们这个体制,15个名额估计也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多方平衡才定下来的,对此表示理解和安慰。这年头,要一心搞好教育真不容易啊。
-        网上开始大量收集以前几年考试相关的考题,基本得出这个结论。以前的题目,没有受过思维训练,考入的概率为零。所以上实验的网站,也发现实验每年入取的男生远多于女生。
-        得出这个结论,实验的考试,特别是笔试主要考思维和学习能力,或者说我们常说的未来理工科的潜力。
-        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是延续了前苏联的体制,注重小学中学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主,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所以很多人到了大学,甚至毕业以后才搞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喜欢什么。当然不跟着这个思路走,是考不进大学的,所以99。999%的家长是不敢冒险的,所以像很多韩寒一样的人才就只能做12年的题目了。当然,也会发现很多数学,物理中学的竞赛获奖者最后都考入热门文科专业了。去年找了个复旦实习生,英语系的,居然是高考理工科当地的状元,中学获了很多数学物理竞赛的奖,当然题目肯定是做了一箩筐了,实在觉得是对他们大好青春的毁灭。
-        思考和总结了以上各个思路,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痛苦的抉择,最后还是决定先让孩子进入好学校再说吧,后面的主要方向还是要考家长的战略思路和眼光了。

2. 考前准备
- 对付考试我们这一辈还是有经验的,不就是多熟悉题型嘛。 当然向实验这样的公认好学校,基本属于垄断企业,所以他们制定游戏规则,我们被动参与就可以了。漏过几个有天赋的学生,学校是没有损失的,所以拿出干劲出题让学生考就可以了,招满60个人肯定没问题的。
- 思维和IQ类似的题型,看了一下就那么几十种,图形,算式,重量等。 本来不是考实验,我没打算让孩子玩这个。因为我小时候玩这个得了不少竞赛的奖项,后来花了不少时间才从这个思维的怪圈走出来。世界奥数比赛,基本中国和前苏联拿奖,然后拿奖的基本就只有去美国大学念博士一条路了,后来都没啥声音了,象前科大少年班。IQ开发特别多的,当然就是题目做的特别多的,EQ多多少少比别人开发的少一点,没有科学论证,自己推断的。
- 准备方向有了,就是让孩子看些题目就可以了,这些东西,是个孩子看多了都会,和天赋关系不大。以前实验的考试,没接触过相类似题目的学生基本肯定没戏,接触过的会快很多,道理就这么简单了。
- 没花多少时间,因为孩子幼儿园也在学思维,我本来也在想,小小年纪学啥思维考题,后来他们院长说他们进实验的孩子一直特别多,我才明白原来就是为了考试啊。 当时我就无语了。
- 也就一个多月,孩子熟悉了,基本可以参加考试了。所以说没啥花头,大家都可以。


3.        考试
-        报名参加,收到实验网上模拟题后,看了一下前面的注释,实验提醒时间肯定来不及,要注意速度。 这个和前几年一样,前几年的题目应该对大多数没训练过的也肯定来不及。我家孩子速度应该可以,我经常训练他在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做事,当然主要不是做题目。
-        这次是实验第一次改机考,体型还是选择题,思路差不多,就是不需要孩子去看规律,规律都表示出来了,照着规律去解题就可以了。
-        当天考试,我们是A3组,7点25到校,当时觉得时间太早,A组是第一组。一般机考的话,第一组不是好位置,因为计算机刚开,会有点问题。
-        8点45孩子最后一个出来了,表情很差,说他做得太慢了,他是班级最后第二个做完的,我就感觉不对,他的速度在幼儿园算很快的。实验的模拟题他第一遍一个人做,才3分钟不到,都对,当时确实吓我一跳,因为我还看了一会儿才有感觉。
-        他们A3班第一个出来,但没有他。他是和A1班最后一个出来的,我就感觉有设么特殊情况。
-        反复追问,他才说他做了三遍,其他小朋友都出去排队了,是老师过来弄了他的电脑。因为前面两次做完都没有出来最来显示的时间,他只能做第三遍,只用了5分多钟。他不知道是电脑坏了,只以为他这次做得太慢了,所以后来急了。
-        我当时一下子都明白了,是电脑系统故障,A1班好像发生更多。

4.        结果
-        结果,发榜我就没报希望,因为就是让我当时做3遍,可能每遍题库的输出不同,会有一小部分题目不同,那结果能考上才怪呢?当时心态肯定已经不行了,傍边的人都走了。
-        孩子现在还不能接受是电脑坏了,只是我肯定是这样。

5.        本次考试几点看法
-        本次由于实验是第一次由书面考改成机考,准备看来还不够充分。机考对系统,数据传输等有相当高的要求,学校估计电脑和系统应该不是最新的,而且学生用的多了,病毒和一些系统隐患在各个学校机房都有的。 这就难免有考生中招了,虽然最后一遍完成了做题,但当时考生的心态已经完全不是刚开始的了。
-        本次考题和以往实验的考题从内容到形式有180度的变化。以往,只要没接触过相类似的题型,基本都属于陪考,那些规律我是在以前初中才接触到的,为了以前的华罗庚数学竞赛。这次,只要有一点图形空间想象的能力,就和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了。受过思维训练的,可能反而会是一点劣势,因为做题速度会快。
-        本次的考试形式,现在看来完全不需要速度,和实验提醒的有点出入,需要的是花完每道题的时间,慢慢做。因为一点都不赶时间。平均孩子可能是10多分钟,就是20多分钟也没问题,慢工出细活。所以猜测,本次通过笔试的女生要比以前的都要多。
-        由于是知道规律的选择题,所以考察的范围比较窄,就是图形空间想象了。这次考试的偶然因素大大增加,运气变得非常重要了。

6.        后续
-        考试就是一个游戏,有人出题有人解。进好学校大多是家长的心愿,孩子压力都是大人给的。所以,这次小挫折,应该是孩子成长路上一个不错的驿站,有好处的。当然幸运和公平女神临时的开小差,还是需要对她做再教育的。
-        我们能做的准备都做了,运气没站这边,没关系啦,下回会回来的。不过公平还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环境,相比其他学校,本人认为实验还算是相对公平的,绝对公平,我们这个国度应该是没有的
-        另外,每年实验王老师费劲苦思出题,家长又沉浸在这种老鼠和猫之间的游戏,其实应该可以改善。如果让我做王老师的位子,估计我应该快崩溃了,想不出新题啊。其实实验可以对外公布他们需要招的学生类型,家长可以选择是否适合实验。这样,文科天赋的就不用来“残害”自己孩子了, 成长慢的就不用想着早上大学了,毕竟有中科大少年班的阴影。这样大家可以有一个舒畅的平台做选择,否则每年一个押题一个搞新,都很累,其实没啥社会效益,当然催生很多培训机构产生新的GDP除外。

实验包括王老师还是很有趣的,但还是希望实验这么多年能正真实验出一套新的教育思路和体系,向社会推广。否则占这么大的校园就这么点学生,平时操场很少看到学生,是有点浪费社会资源了。




实验游客家长

[ 本帖最后由 读书为了考试? 于 2010-5-14 14:48 编辑 ].

TOP

回复 56#wangwenge 的帖子

看到王老师的回复,感到很欣慰,有人出来沟通了,找到组织了。王老师确实是实验的一面旗帜,至少在论坛里是实验帮的绝对帮主。

1. 读书为了考试的话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我一定坚持“教育一定不是为了考试这个观点”,所以不会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

2. Down机的事,咨询过公司的IT经理,增加一个过渡小软件一个软件员做应该用时不会超过1天。所以应该是第一次机考,问题考虑确实不全面。

3. Down机的班级每次成绩反而提高,表示怀疑,没看到原始数据,作为数理统计专业的不会乱下结论。但是猜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第一次完成20道题,down了,第二次完成30道题,down了,最后一次72题都完成了,结果肯定一次比一次成绩高,因为完成的题目数量多了;第二种情况,只比较前20题,因为三次都完成了,可能确实一次比一次高,但后面的52道题在时间紧迫,心态失衡的情况下,肯定比正常情况差很多。个人估计,第一种情况可能性大。

Down机的班级不是每个人都Down,把全班40个人的成绩作平均样本分析是没有逻辑道理的,因为只有那些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孩子,他们的成绩有大偏差了。

把2个Down机班级的结果和其他18个班的结果做比较,发现一样,是不能证明Down机对最后成绩没有影响的。另外,如果20个随机分班的成绩接近,说明不符合随机分布,最后的结果和每班抽签7.5个人参加下一轮已经没有区别了。

其实碰到Down机的家长已经算是吃进了,学校如果有人来说声抱歉,他们会舒服点,本来也有点不可抗力的味道,结果已经不能挽回的,运气是差了点。没人出来说话,几天过去了也就算了。但如果让他们相信down机不会影响,反而会提高成绩,是强人所难了。否则明年如果还是机考,人人都烧香拜佛希望遇到Down机了,或者有IT背景的家长会教孩子如何把他搞成Down机。

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希望王老师理解,我们就此CLOSE这个话题吧!多争论意义不大了,没有重考这个流程的。

4. “逻辑推理为基调,因为这是人的认知品质,是生来就有的,受后天影响最少”这个观点不同意,逻辑是最能后天培养的能力之一,国外中学都有这个课程的,否则GMAT和国内MBA考试变成考天赋了,公安局面试也变成考天赋了。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大大提高,就像受过思维训练的孩子,在某些逻辑放面会比其他孩子成熟的早一点。

总体而言,大幕拉下,王老师又要为2011而苦想了。。。.

TOP

回复 77#ROBYN 的帖子

进了实验不用考虑初中和高中入学,确实是对家长的一个巨大诱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