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中国的学历教育和素质教育平衡吗?

中国的学历教育和素质教育平衡吗?

在WW上看到很多的帖子都是关于学习的,通俗地说是关于智商方面的。其实有时觉得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怎样待人接物就是情商的一个重要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性格特点,有随和的,有亲切的,有严肃的,有热情的,也有冷漠的,
由于脾气性格也就基本决定了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习惯。同时,无意识中也给孩子留下了一个学习的范本。
在此,我想就BBMM和孩子之间应建立何种关系,该怎样对待孩子,用什么样的态度展开讨论,到底BBMM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怎样的话语,怎样的态度面对孩子?是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比较不分辈分的,类似兄弟姐妹朋友样的关系好?还是必须要有明确的辈分,完全的服从关系?还是不需要明确的关系,只是顺从自然的方式?

[ 本帖最后由 ZZRCHENCHEN 于 2006-8-10 20:16 编辑 ].

TOP

我孩子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象昨天我们楼上的一个年纪大的来开玩笑地投诉说我孩子对她说:“哎,帮我开开门!“连一声”啊婆“都不叫,正巧孩子进来,我就不好意思教育孩子说:“你怎么不叫”啊婆“啊!”儿子却还狡诈地说:“我叫的是”婆婆“,发不出声。”
如果发生在您孩子身上,您会如何?.

TOP

我们中国的教育,第一个问话就不一样。我看看就知道你们的小宝就很大了,你们家里的小宝,当初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是怎么问他的,我替你讲好了,我们都是中国人,我很清楚。小宝,老师今天有没有给你喝牛奶?小宝,老师今天有没有给你们吃饼干?二块还是三块?小宝今天有没有打你?都是这样问的。后来,到日本去,才知道日本不是这样问的。比如他叫次郎,今天你有没有帮同学做事?你帮老师做什么?你知道这两句问话的差别吗?你想想看你家小宝可能不喝牛奶,别的同学都喝吗?虽人都三块饼干,你们家小宝一块吗?这种话叫做废话!不用问。中国的爸爸妈妈把自己的心肝宝贝看作这么重要?其实,忘了他只是人中间的一部分。你们家的小宝到了幼儿园,其实与别的小宝是没有差别的,你不相信你到幼儿园去看,随便叫一声,小宝,一定是几十个都回头,因为几十个都是小宝。既然是这个样子,那你们那个宝跟别人那个宝贝难道又有什么不同呢?你应该说你们家那个宝帮别人作了些什么?我听到日本妈妈是这样问话,我大吃一惊,接着讲,你今天帮老师做了什么?你有没有帮同学做了什么?他们从小就重视EQ,难怪长大了就不一样?你记得我们中国办了一个中日儿童野外生活训练吗?就是这样造成的,日本小孩一出去,就是拿蜡烛、手电筒、火柴、绳子、帐篷,棉被,大家分工合作。我们中国的孩子一出去就是巧克力、饼干、可乐,吃完就坐在树底下。你没有注意到从小没有帮同学做事?就从这个问话就看得出来。
      接下来你们家小宝到了小学,他回家你又问什么?我也替你讲好了。小宝,老师今天教了什么?我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人不是这样问的,譬如如那个小孩叫乔治,老师今天教的东西你问了哪些?你问了老师一些什么?所以,美国的小孩一回家,妈妈就问你问了老师些什么?中国就问,老师教了什么?你知道中国祖先留下怎样的学问?就是统统注意底下的学,忘了底下的问。那么你想不想问我余先生,这个老师问了些什么跟EQ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因为老师教你问,这叫互动,因为互动,人的EQ就起来了。我们的孩子像傻子一样坐在下面一直听,回家以后你也只是讲述老师讲了什么?不就暗示你只要像傻瓜一样就可以了吗?所以,中国的孩子在学校统统沉默,没有声音,不想讲话,你看中国人开会就知道,中国人一开会统统坐后面,让前面看谁去坐?不想参与。所以我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也不抱希望,我知道中国人通常没有声音,就是因为EQ不是太高,因为,就是从小教育的时候忘了这一点,当然不是你们的错,整个中国的社会要注意这个问题。.

TOP

这个片断是摘录了台湾有名的演讲学家余世为先生在某企业的精彩演讲。我想应该也有人知道。我也是在看了以后,非常感慨,觉得非常有道理。
但昨天我发了帖子,让家长谈谈关于对小孩的素质教育--怎样教育孩子待人接物,和孩子建立怎样的关系时,猛然发现家长们原来是不太关心小孩的素质教育的,还是专心于做题,培训,出成绩等等的智力教育。难道家长门还是觉得智力比素质重要?.

TOP

我们先做两个事情,第一个台湾所做的实验。第二个美国所做的实验。台湾其实不是实验,是调查。台湾每年高考诞生四个状元,理工科状元、文史科状元、法商科状元、理农科状元,每年诞生四个,20年诞生80个,这80个状元到哪里去了?有趣吧!台湾教育部做了地毯式的追踪,这80个状元到哪里去了?结果发现一半都在教书,太可惜了,早知道要教书何必要当状元呢?难道状元教书不成,杀鸡用牛刀了!所以太可惜了。事实证明,凡是状元都有低不下头,弯不下腰这个毛病,他太优秀了,结果社会当中没有办法忍受挫折,最后就是回到学校教书。在学校只要不得罪校长就可以了,心情不好把学生叫过来刮一顿,必要时打一顿,发泄发泄,这种事情谁都喜欢干,所以最后就回到学校去教书。所以,台湾教育部就突然发现,这样做是错的。我们天天要求学生的分数是错的,所以台湾从前年开始就改过来了,所以台湾的中小学从现在开始,统统没有分数,全部都用等,就是为了这个事情,取消了全国的分数。从此以后不在讲分数了,因为这样子搞下去孩子都搞坏了,最后统统争取分数。你看我那两个孩子,都大了都读大学 了,当初他们读中学的时候,总平均92.86第一名,92.83第二名,他第二名就哭起来了,吓死了,分数到零点儿总平均,有必要竞争到这种程度吗?
      但是美国式的更有趣,叫做EQ实验,美国是做过实验的,所以我就讲,科学家做事情要做到求证,所以美国做了个实验,来证明EQ比IQ重要。他们是这样实验的,我这里没有小桌子,我就拿起这个椅子来表示。他们用100多个小孩实验,一直追踪到大学毕业。20年,美国这个实验做20年,所以有名的实验都要做20年,最近依斯卡多儿在演一个剧目,演一个非洲的猩猩,那个电影拍20年了,所以西方人对这个事业的执著做得很成功。外面100多个小孩,每次叫进来10个或20个,这边摆一个蛋糕,叔叔跟阿姨要出去一下,等下回来分这个蛋糕,你们乖乖的。叔叔阿姨其实统统是心理学专家,来做这个实验。他们一走,把门一关,这个4个角落的摄像机就打开了,来看看这些孩子做什么?20个小孩,10个男的,10个女的,统统都不一样,他们就开始研究人类的行为。叔叔阿姨一出去,有个小孩就一直盯着这个蛋糕,长大以后,都是优秀的业务员,叫做锁住目标不放,有个小孩蛋糕不看,就对着门缝一直往外爬,长大以后一直换工作,对环境不安。有个小孩看一看,就抠一块在旁边干起来了,长大以后都是贪官污吏。还有个小孩是不看蛋糕,到那角落里扣后,长大以后自闭症,极不合群。有个小孩躺在地上睡着了,叫天塌下来我都不管。这个实验的中间,还有个有趣的地方,是有个声间嘭!嘭!嘭!从麦克风里面传出来了,那个眼睛一直盯着蛋糕,不管怎么动都不抬头,长大最高干到总经理。有的小朋友是嘭!嘭!嘭!然后马上回头看那个蛋糕,长大了都是总经理。这叫做锁住目标,对环境又非常敏感。不过科学家又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情,那个抠蛋糕的都是男的,不是女的。那是经过摄像机一摄,才知道是有有原因的,原来抠的都是男的,教唆的都是女的。小宝抠一块!我不敢!我不敢!等一下阿姨要骂,小宝抠一块,结果小宝鼓起勇气,抠一块到旁边去了,那个女孩马上就跟过去,都是我叫你抠的,噎!吃一口,完了,没有了。再去抠一块,小宝!难怪牢里面关的都是男的,那个教唆的都躺在家里面,所以,女孩子的EQ其实比男孩子高。根据科学家的研判,她们适应环境的本事其实超过男的,你不要看女的常常装的很娇弱,其实利用男人,你知道吗?那个可怜的男人就像傻瓜一 样去抠,一直抠,最后那个女的先吃,一直,然后又去抠。 从这里就可以看的出来。所以这个实验,他一直追踪到大学毕业,你看这个实验其实都是4、5岁的小孩。这种实验不能超过7岁,超过7岁就不准了。从4.5岁就看的出来。所以他们一直追踪到大学毕业,发现我们常常讲的由小见大,这话是对的,所以人在一生当中是他小时开始改变的。
看了上面一段BBMM们有什么想法?
ls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育儿育儿其实育的是一辈子,教育孩子做人要比分数重要得多。我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只是没有必要进行那么残酷的比较,那些好的学校已经非常出色了,然后还要分个出个上下高低;那些孩子已经非常优秀,社会何苦还要为零点几分的差异去逼孩子?并且分数只是在孩子读书时的短期目标,WW上的BBMM将这个短期目标讨论得热烈非凡,那么孩子在结束了学习生涯后就不用再育了吗?.

TOP

回复 #36 xiaoxiao0122001 的帖子

这位朋友所提到的现象,也并非偶然,确实存在。
纵观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教育制度,并非全是肯定因素,也并非全盘否定。所谓保持平衡,知识和素质缺一不可。目前,国内的教育个人认为比较偏重知识,而不太注重素质,针对此现象,我觉得有必要和各位优秀的BBMM们谈论一下。
至于台湾人将孩子送到国内学校读书,可能也是看中我们的知识教育吧。
我所知的台湾有一个学校特别有名,好像是叫台湾忠信的,素质和知识两不误,校长非常厉害。但这个学校也非常难进,并且即便进去了,每年有好多不合格的马上就被淘汰了,毫不留情。.

TOP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演讲。(掌声)“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思想。

    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 ──这样的学生,在我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反正是国家的水,不是我的自己的!”──浪费国家的,就是“汉奸”!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我每天洗脸都!
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你算算,你们学校六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电,就是节省国家资源。爱国可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国家用那么多百姓的民脂民膏来供你读书,你还浪费国家的财富,你良心何在?你上大学都如此,怎么能期望于中学生、小学生呢?怎么能期望于一般老百姓呢?你高级知识分子都不爱国,怎么能让老百姓去爱国呢?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TOP

回复 #42 小猪爸爸 的帖子

真是很好的例子。
小孩参观北大?
北大被小孩参观?北大的责任在哪儿?
家长领小孩参观,家长的责任又是什么?
旅行社搞的这个创意,其实是没有职业道德的。
假如社会的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多多审视自己,多研究研究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责任,估计小孩参观北大这件事不会显得那么功利和势利。.

TOP

第一个原因:环境的变化。有人说杭州的天气越来越热。还有人说,上海是中国的新火炉,讲这个话叫做太夸张了,如果你把中国的气象资料调出来看一下,中国这十年来的年平均气温,才上升华氏半度到一度,这样就叫新火炉?真正的原因水是这样,是有个名词,这个名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叫做抗环境力,变得很差了,真正的原因是抗环境力差。中国人寿的办公室里面有没有冷气空调,肯定有的。你们夏天去吃饭有没有冷气?你们坐出租车是不是人家开冷气?你们晚上睡觉是不是依然吹冷气?所以,你才说现在的上海和杭州像个新火炉,真正的原因是抗环境力差。
    我在小时候,我们家我爸规定,晚上9点关电风扇,省电啊!我们海峡两岸其实都穷的,台湾是7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的,因为蒋经国当了总统,这个在大陆里面大概都知道的。所以我小时候是我爸说9点钟关电风扇,每个小孩拿把扇。我现在都记得,我小时候躺在蚊帐里面穿着汗衫,那个汗流下去的时候痒痒的感觉,也是睡着了,但是今天回想起来,我不是睡着了,我是热得昏过去。但是现在的小孩呢?你看你们家的小宝,你晚上轻手轻脚的去关冷气,刚一关,他就醒了,谁关冷气?马上就打开,睡睡睡!所以没有抗环境力。于是我们发现一个事情,抗环境力差了以后,就有人开始自杀。第一个是学生,第二个是警察,这个是我台湾的例子,第三个是军人。所以我想,我们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学生自杀已经发现了,警察也快自杀了,解放军早晚也要自杀的。为什么?年轻啊?这些都是年轻的一代。我女儿念的那学校,我们在台湾叫做明星高中,在这边叫做重点高中,每三年要死4到5个,为什么?自杀!后来我才知道,大家都一样,上海交大也是自杀,每年指标4个。结果前年上海交大6个学生自杀,结果校长把书记叫去骂了一顿,跟你说死掉4个,你怎么超过2个。读到上海交大如果还要自杀,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刘晓庆跟姜文演过一个电影还记得吧?叫芙蓉镇,那个电影演到后来的时候,那个姜文站在台上在批斗,那是一个文革动乱的故事,刘晓庆握住姜文的手说,记住,要像狗一样的活下去。噢!我一听好触动啊!在文革的动荡的时代,人要像狗一样的活下去,你还记得啊!那个姜文后来被带走,刘晓庆一直叫,活下去!要活下去!我看这个电影,眼泪都想流下来,在文革动荡不安的时候,大家的EQ都很高。可是到了今天,太平盛世,反而开始要自杀。所以文革的时候人都这样的活下去了,证明那时候的EQ,其实是很高的,因为抗环境力高。所以我讲句开开玩笑的话,中国如果再来一次文革,现在50多岁的大概都活得太好了,反正重新温习一遍,你们家的小宝肯定是休克的。啊!就昏过去了,没有薯条就昏过去了,没有可乐就昏过去了。我们那个忆苦饭,大概没有想咽得下去,如果在50岁以上的,在中国大陆50岁以上的人,我看了以后叫做我心有其气也!看了以后都很感慨,因为文革动荡的时候,1966年文革起来的时候我正好念大一,所以那时候我在台湾有机会读书的时候,我大陆的同龄的同胞们开始进入文革的动荡,所以这个社会是这样造成的。于是这个文革过来的的人,EQ反而比较遍,尤其是你看看中国共产党以前打天下的老红军,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彭德怀、刘伯承、粟裕,你看看他们这些厉害的将领,哪一个是MBA啊!统统跟着毛泽东打天下,EQ很好的,反而现在的EQ差。你看邓小平,三上三下,EQ很高的,爸爸死了也没有回四川,EQ都很高的。所以现在的EQ普遍的不高,就是现在的孩子,都得在IQ上面加分,EQ统统没有强化。
    台湾有个警察,只因为他的女朋友离开他,就一枪打死了她,又把他未来的岳母到他家去一枪打死,回到派出所,自己打太阳穴自杀。那个警察一自杀,后面又连续死了二三个警察,都是自杀。台湾警侦司局在研究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就是EQ太低。台湾在乌秋,那个指挥官少将尤凯自杀,用卡宾枪打喉管,是因为李登辉到美国去,这个大陆这边很不高兴,就发射个飞弹演习,造成了海峡两岸的紧张,全台湾宣布一级战备,统统戒严,所以,军官们统统不能回去度假。那个乌秋守备部守备官,是因为一直打报告不让他回家度假,那天下午拿卡宾枪打喉管,就死了。一个少将在前线,不是战死,只是因为不能够回家,你认为是不是EQ太低呢?那邓××死了爸爸该怎么办呢?这就叫做警察、军人、学生都是现在年青一代,其实我讲的并不是这三种职业,我要讲的是青年人,他们的EQ普遍不高。所以你注意中国人寿现在新进来的年青干部,那个EQ其实都不太高的,因为中国的整个教育里面包括台湾都没有强化EQ这一块,就是一天到晚在研究分数。.

TOP

假如一个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却在生活中处处碰壁,你会觉得这个高材生缺乏了什么?
假如你的孩子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却在你含辛茹苦供养他后,嫌弃了已老去的BBMM,你会想要这样的高材生吗?.

TOP

第二个原因:传统忠诚度瓦解。这又跟年轻人有关,自从文革动荡以后,我们牺牲了一代人,这句话全大陆都知道,恩,结果中国现在改革开放了,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一起来以后,外资企业一群一群的进入中国,听说昨天晚上WTO的签字已签了。你看好了,从明年开始,还会有一万、二万的外资企业要不断的进入大陆,他们纷纷的寻找人才,于是懂点英文的,有点大专学历的,统统都起来了,鸡犬升天。可是当时文革动荡的那一代,现在都统统垂老矣!他们失去了这种机会,可是这些年轻人常自以为不得了,所以他们常常换工作。一挖就走,一动就跳槽,没有什么忠诚度,这个就叫做传统忠诚度瓦解。.

TOP

今天听到这样一段事情:一个父亲在和孩子相处沟通的过程中,一边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一边为孩子的反叛心理焦急,但却没有任何的恼怒,还是很有耐心,不发脾气.实在忍不了的时候,就算在背地里气恼地掉眼泪,也决不在孩子面前发作.
真正可怜天下父母心!!!!!.

TOP

回复 #50 kevin94 的帖子

你也在?.

TOP

回复 #52 星亮 的帖子

谢谢你给我戴了高帽子。
不过,我是不是中国人寿的关系不大。
主要想在WW上和BBMM们分享一下。难道你不觉得其中的描述是非常符合客观事实的?有大部分是对中国在养儿育儿习惯方面的一些总结,也可以称之为经验和教训,这些习惯似乎和“适者生存”没有多大关系,习惯好的可以生存,习惯不好的照样可以生存。
这种涉及到生物进化论的比较深奥的理论,无法用习惯阐述,建议另外讨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