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你的头在哪里

你的头在哪里

每次回国,我都会为女儿买几件衣服。但是最近这次,我经过童装店时,想了又想,没买。
>
>     到家,女儿找我要新衣服。我手一摊,对她说;「老爸没买,因为不知道妳会喜欢什么衣服。妳已经六岁,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不如改天,我带妳去服装店,由妳自己挑!」
>
>     ◎不对也是对!?
>     隔日,我就带她去买了衣服。她先不敢挑,非要我帮忙,经过再三鼓励,才终于下手。
>     她居然挑了几件我平常想都不可能想到的衣服。问题是,她自己挑的,她特别爱穿,穿在身上怎么看都不对,却也怎样看都对。
>
>     我发觉,真正的「创意」和「突破」,往往是这样来的。如果我们希望下一代能比上一代强,就要给他们空间、给他们自由、让他们作主。
>
>     ◎你的风格在哪里?
>     记得我以前在美国大学的国画班上,有个美术系的学生,起初上课非常认真,一板一眼照我规定的去做。但是当他学会了国画的基本笔法,就不再临摹,而东一笔、西一笔地乱涂。
>
>     我当时很为他惋惜, 觉得他如果照传统方法苦练,一定能成很好的国画家。几年之后,我接到他画展的请帖,走进会场,才发觉自己错了。
>
>     他对了!因为他把中国画的技巧,融入了他的绘画当中。那确实不再是国画,却是「他」的画!就艺术创作而言,什么能比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更重要呢?
>
>     ◎你的感觉在哪里?
>     从那天开始,我常想:中国式的教育,在严格的管束下,是不是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觉?尤其是今天,孩子都少,都宠得像宝。
>     「你该喝水了!免得流汗太多,上火。」
>     「你该吃水果了,免得便秘!」
>     「你该吃这个菜,少吃那个菜,因为这菜比较营养!」
>     「你该脱一件衣服了!天热了!」
>     「你应该换盖厚被了,天凉了!」
>     「你该念书了,是不是后天要考试?」
>     
>     想想看!有多少父母不是这样叮嘱孩子?问题是,孩子也是人,他难道不知冷、不知饿?不晓得穿衣、吃饭?
>
>     十几年这样「伺候」下来,那天生的本能,只怕反而变得迟钝了!
>
>     我们一方面用无微不至、不必孩子操心的方法去带他,一方面又希望他能成为独立思考、有为有守的人。这样的教育,能成功吗?
>
>     ◎你敢跟他谈恋爱吗?
>     更严重的问题是,被这样带大的孩子,已经失去「作主」的能力;遇到问题,他不自己面对、解决,却退到父母的身后,等「大人」帮。
>
>     连上大学,都可以看到许多「大孩子」,在比他矮一个头的老妈的带领下注册。跟这样的「男生」或「女生」谈恋爱,你能放心吗?
>
>     你能确定他说出的话,代表他自己,他作的「允诺」必然会实现吗?
>     基于这个原因,我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制造机会,要他作主。
>
>     他要买计算机,我教他自己看数据、打电话,讨价还价。碰到问题,我要他自己打免费咨询专线,一项项跟人讨论。有时候,他来问我,我甚至故意装傻:「对不起!老爸不懂!你自己看着办,自己决定吧!」
>     
>     我也早早为他开了信用卡和银行户头,存了一笔不算少的钱进去,然后对他说:「如果我发现你乱花,以后就别指望我给你更多钱。相反的,如果我发现你很懂理财,则可能以后把大笔的钱交给你管!」
>
>     我发现,他愈获得尊重,愈会自重。尤其要紧的,是他学会了自负盈亏,也学会了负责。
>
>       ◎你的头在哪里?
>     当我念研究所时,有位教授说得好,「研究所教你作学问的方法,但不教你思考。思考,是你自己的事。」
>
>     我觉得这何必等研究所?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已经应该教他。至少我们可以教他怎么思考,而不直接帮他作答。
>
>     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看法,是他独立的个人,凭什么要求人人的答案一样呢?只要他思考的方法正确,看法不偏激,又经过他自己的反复辩证,就应该被尊重。
>
>     自己的决定,自己负责,是天经地义的事!就算他错了,失败了!也是他自己的失败,必须由他自己汲取教训。
>
>     他有他的世界,要面对他的战斗,再强的父母,也不可能保护子女一辈子啊!你愈希望他禁得起打击,愈要教他早早用自己的脚去站立。
>
>     一直到今天,我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我还常对他说那句老话:「这是你的事,老爸不懂。我也有我要忙的,你的头在哪里?还是你自己决定吧...」.

TOP

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就是管的太多了,适当的放一点手,孩子和我们都会轻松很多,快乐很多.

TOP

好像没有人顶哦,自己顶一下,不要沉下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