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奥数题

就是个五边型,5个顶角要加2次,我儿子说,按画五角星顺序从最大数开始,写出9、8、7、6、5 ,每边等于16。

问他为什么每边和是16,他说忘记了,反正就这么画的~呵呵,现在的奥数其实不是让人动脑子,我怎么感觉是在背题目~

他的草稿: (0+9)*10/2=45   16*5=80   80-45=35

35分成9+8+7+6+5  


9、1、6
6、2、8
8、3、5
5、4、7
7、0、9

[ 本帖最后由 小飞飞MM 于 2009-9-9 23:23 编辑 ].

TOP

我觉得 用的你方法从头到尾和一个2年级小朋友说的话,基本他就2只眼睛看着你,傻掉了~

我觉得还是他们老师的方法好~  用几个简单例子 就把等差公式说完了~什么A啊B啊的,这些东西还是留到学校该学的年纪再说~

乘5老师也说的很明白,有几边就乘几(或者有几个数要用到2次的)~你跟他罗嗦一大堆。。。。还不如老师这一句管用~

至于16么,好象也教过公式怎么求出来的,他可能忘记了,总之。。。楼上写的这些2、3年级的孩子你跟他说一天,估计最后他还是不太理解的!

[ 本帖最后由 小飞飞MM 于 2009-9-10 13:24 编辑 ].

TOP

我们是2下学到的,不过是告诉和为多少的~这种应该算趣味数学吧~

类似的三角型 一年级的数学兴趣班就学了~.

TOP

三角型的时候是没公式的,最大数写在顶角


四边型和5边型都是2下的奥数学的,比起那些应用题,还是这种题让他更有兴趣~.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9-10 21:56 发表

  不是忘记了,而是不理解!数学上的事,不理解等于没有学,即使机械照搬,做出一道面熟的题,也没有任何意义。
  奥数把人弄成这个样子,非常可怕!
我觉得这也不是绝对的~

我小时候有些题目不理解,但是我会做,做多了,熟练了,爸爸再给我解释,我会突然明白过来~之前他说很多次,我都会有想不同的时候。

孩子学这个都是兴趣为主,为了让他理解一题跟他叫劲、发火,只会把他的兴趣抹杀掉~有些东西水到渠成,不要逼着孩子去理解,我们大人不是也有很多事不理解,却还在做嘛~对孩子那么“苛刻”,非要他每道题都理解也不好,能做出来,至少比做不出的孩子要多走了一步~

[ 本帖最后由 小飞飞MM 于 2009-9-11 08:1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小兔的妈妈 于 2009-9-10 22:16 发表
现在外头上奥数课,很多教师都是直接给出计算公式,让孩子去套的。而不是让孩子去深刻理解公式的由来,好好的开发智力全变成了牟暴利的工具。
很多公式靠孩子的智力现在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我觉得早接触不一定要早理解,以后上了初中、高中再遇到老师讲这类题,孩子肯定会更快的接受和理解~
就如同小孩子背 :三字经。。。你的每句解释他都能理解吗?但是记住了,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他会慢慢去体会~会有很多感慨。。。数学也是如此。。。。.

TOP

要完全理解这道题目就必须这样理解:
假设10个数是a1,a2,a3,a4,a5,a6,a7,a8,a9,a10,和是S,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知道:
a1 + a2 + .... + a10 = 45

a1 + a2 + a3 = S
a3 + a4 + a5 = S
a5 + a6 + a7 = S
a7 + a8 + a9 = S
a9 + a10 + a1 = S

所以:
a1 + a2 + a3 + ... + a10 + a1 + a3 + a5 + a7 + a9 = 5S
45 + a1 + a3 + a5 + a7 + a9 = 5S
a1 + a3 + a5 + a7 + a9 = 5S - 45

推论1:
a1 + a3 + a5 + a7 + a9,也就是内圈和必须是5的倍数。
外圈和必须是5的整数倍。
——————————————————————————

你觉得对2升3的孩子来说,可能理解吃透吗?即使是老师,也没有一个奥数老师会去这么讲解,连X、Y都没学过,按我们小时候,到初中才从理解的角度做2元一次方,而现在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代入法和消元法了~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庞大到去验证等差或其他公式的地步,所以完全理解这种题目已经是“苛求”了。


至于学与不学,如果同等智力的孩子,也有后发和早发之分,但是早接触又不过分强求,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坏处。

这题我儿子没做过,他只是做了五边形的3连环~但这种题目,孩子至少会考虑到5个顶点要多加一次,看到1-9有规律的数时,会考虑到是否有可能用到等差公式,把这些思路用到类似的题目中去,这就是多走的那么一小步~和同龄的孩子中,思路上有这么一点点的差距,我已经满足了~:)

[ 本帖最后由 小飞飞MM 于 2009-9-11 16:5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9-11 16:17 发表

  非常赞同“孩子不理解,不要逼孩子去理解”的观点,还是“水到渠成”好!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但接下来,我们是有分歧的。我坚持:既然孩子理解力还不够,那就不必急于去学,留着以后学吧。你的观点是: ...
你多大,我儿子多大?呵呵~~~~~你是要完全理解的去做,我觉得我孩子还小,这种题目能做出,我已经满开心了~如果你有完全能让8、9岁孩子理解的办法,且好用速度快,原闻其详~~~~~~

[ 本帖最后由 小飞飞MM 于 2009-9-11 17:0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9-11 17:13 发表

  ccpaging真是害人哟。俺是小四生,没有用这种方法,至少没有用a1a2什么的,照样可以解决。俺的方法,小三生也能理解。
  还是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探讨吧。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方式,找到了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帮助 ...
我儿子做这道题目的时候刚刚过了8周岁多点,除法都没学,如果他到了四年级,我可能也会这么讲,他或许也能理解,一年之差对于孩子的大脑来说是差别很大的~所以我说要水到渠成。。。。.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09-9-11 17:13 发表


若干年以后,大家又要开始埋怨,怎么不会举一反三啊,怎么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啊,怎么不喜欢数学啊等等,诸如此类。其实仔细分析现在的这个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边的问题是存在的,它本来就不鼓励同学的独立思考,不鼓励举一反三,不鼓励深究问题之根源。
我觉得对我的孩子讲一些他听不明白的道理,最后结果可能是他不背公式了~但是把我讲的思路背下来了~有什么区别?才是真正扼杀他学习数学的兴趣~.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9-11 17:21 发表

  小飞飞MM,007作为爸爸9岁多一点点,因为小子几岁老子就几岁。
  007的办法9岁的小三生能够理解,也好用,就是速度不怎么快。反正我不考奥数,就是玩玩而已,所以速度不快也没有关系。人家批评007的方法 ...
这个帖子我看了,不过没跟下去,我直话直说,有写题目讲的不错,有些题目其实是大人看懂了,恍然大悟,其实跟孩子讲未必能懂,你问他,他说懂了,只是把解题思路背下来了,你听他背的还真美。。。。过个把月换个样子,依旧傻眼~真正懂不懂还是要多做题目,所以不太相信,要孩子学超前的东西,不刻苦就能学好的,我还真没见过几个~~.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