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择校] 回忆马拉松式的大学之旅(1)由红子鸡想起——中学毕业七年间,一直敲着大学门 [打印本页]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19 08:02     标题: 回忆马拉松式的大学之旅(1)由红子鸡想起——中学毕业七年间,一直敲着大学门

静安的MM有些烦人的哦——不依不饶。
偶们这一代人,有着吃不到“读书苦”的“苦”
大跃进年代出生,后来的一些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无可选择,在劫难逃:
该长身体的时候——三年自然大灾害,吃不饱
该长知识的时候——十年文化大革命,没书读
该进大学的时候——大学只对工农兵,不让进
于是乎,花前月下就变成了灯下苦读。我用了七年时间,才走完中学校门到大学校门这一段路——原本是直通的大路,总算吃到了“读书苦”的“苦”。
更多的同龄人,用了十多年都未能走完,灯下苦读倒是免了,但第二个“无可选择”和“在劫难逃”等着他们——“有情人”送来的一纸“无情书”——下岗通知书。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1-22 00:30 编辑 ].
作者: 母子同行    时间: 2008-11-19 08:16     标题: 回复 1#H爸 的帖子

抢到这一篇章沙发!H爸的思绪倒回到中学求学的年代咯。
对于H爸经历的“读书苦”我感受不深,文革初期刚出身的我们还算幸运,那些年虽没有很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条件,但一路求学还是很顺利的过来了,没H爸经历那么多坎坷,也就少了象H爸那么多切身的感受了!.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19 08:18     标题: 回复 2#母子同行 的帖子

往事不堪回首,静安MM硬要偶“忆苦思甜”,准备好餐巾纸哦。.
作者: 母子同行    时间: 2008-11-19 08:22

好剧本赚得妈妈们感动的泪花无数,值!!

[ 本帖最后由 母子同行 于 2008-11-19 08:24 编辑 ].
作者: 母子同行    时间: 2008-11-19 08:24

H爸上班也蛮早的吗?记得你是在陆家嘴办公的吧?.
作者: 英君妈妈    时间: 2008-11-19 08:30

H爸有求必应啊,谢了。先来顶一下。.
作者: KITTY_MM    时间: 2008-11-20 12:53     标题: 回复 1#H爸 的帖子

说的是你自己吗,怎么感觉不像呀.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0 15:36     标题: 回复 7#KITTY_MM 的帖子

哪里不像?我自己真的是其中一分子。
生于、长于这个年代,大势所在,难逃厄运;与命运挣扎了一番,方才稍稍脱离苦海;算不得很优秀,所幸也未落得太平庸。.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0 15:56     标题: 01-77年恢复高考——敲了回门,但门未开,也许是没有念对“芝麻开门”的暗语

我是1976年中学毕业进厂工作——四年制中学,算不上高中,也比不得初中。
1977年恢复高考,我在厂里的职工学校报名参加高考,进行复习。我自己感觉语文还可以捡起来,数理化那个头大呀。
中学里,数学学过代数、几何,函数根本没教好,我也没学懂,理化更惨了——学的是工基(工业基础知识)、农基(农业基础知识),到工厂“学工”三次,到农村“学农”一次。真是嗒嗒滴。
千方百计借到几本《数理化自学丛书》,从头看起,懂多少,算多少。
77年高考考过之后,惊喜地算是通过初试,拿到了体检通知,但体检之后,就杳无音信。或许是体检真的不合格——当时查出来有心律不齐,或许是被挤走了——坊间流传有后门挤占,或许是有比率选拔而我正在拔剩下的那堆里。
老三届,比我们惨——赶上了上山下乡,但老三届毕竟还读了几年正规的初中或高中,所以在77年高考时占有优势;而我们新三届,上山下乡没有全摊上,但中学的四年,读些啥呦。
刚进中学,短时间抓过一段教育质量,我的语文和写字作业在年级公报栏里展出过,在年级里出了一回名;但好景不长,不久就转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思潮复辟”,我在年级大会上被点名,由高年级的红卫兵拎出来,当作“白专道路”的典型受批判,在年级里又出了一回名。
冰火两重天,恍若隔世。.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0 16:07     标题: 回复 5#母子同行 的帖子

上班地方N多了,要扳扳手指头——工厂的车间、单位的办公室、黄浦区的办公楼、市中心的花园洋房、陆家嘴52层的银行大厦、近外滩的办公楼。
在陆家嘴的那幢办公楼是上海顶级的,一头观赏黄浦江的转弯处,一头观赏陆家嘴中心花园。.
作者: 英君妈妈    时间: 2008-11-20 16:20     标题: 回复 9#H爸 的帖子

H爸那一代人真是不容易啊。佩服H爸,换成我,可能就顺流而下了。.
作者: KITTY_MM    时间: 2008-11-20 16:23     标题: 回复 8#H爸 的帖子

小H遗传了爸爸的努力,只要努力了就会成功 .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0 16:29     标题: 回复 11#英君妈妈 的帖子

我工作几年后,离开了那家厂子,至于原因,后几集会谈到。
当年工作的地方,后来变成了一度红极上海的红子鸡餐饮。如果一直“顺流而下”——要么转岗,到红子鸡楼下去看停车场;要么协保,到马路边练摊,要么提前退休,到十字路口当协管员摇小旗子。.
作者: 阳光儿子开心妈    时间: 2008-11-20 16:42

H爸真不容易啊!.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0 16:50     标题: 回复 14#阳光儿子开心妈 的帖子

我当时在厂里的师傅——比我大几岁,找了车间的纺织女工,成家生孩子,当时双职工在上海还算好的——大工厂的产业工人,而且纺织行业还是当时上海的支柱产业和创汇大户。
若干年前,上海纺织业转型,工厂关停并转,师傅和师母的境遇就可想而知——没有文凭,年龄渐长,沦落到哪个岗位,或许连岗位都没有;而孩子现在应该是读大学年龄,至少是读高中,真的不敢去想。.
作者: 阳光儿子开心妈    时间: 2008-11-20 17:04     标题: 回复 15#H爸 的帖子

所以H爸要发奋读书,“突出重围”。.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0 22:02     标题: 回复 1#H爸 的帖子

为什么要H爸写写他的经历?
其实是为了对照自己,是否曾经好好努力?是否曾经有过毅力?是否有过一份执着?
这是我近日一直在反思的。也许我还是属于幸运的,没有刻意为中考和高考拼搏,也没有刻意为找工作而焦头烂额,更没有被炒的经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一直是放任的,如同我父母对我的放任。但是事实给了我教训,尤其是最近SG的一路下滑,使得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迫不及待地想从成功的BBMM身上学点适合的东西。
感谢H爸,深拜!.
作者: 小黑妈    时间: 2008-11-20 22:47

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听H爸讲那过去的故事……  .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0 23:06     标题: 回复 18#小黑妈 的帖子

侬也来静安圈内溜达啦?
偶年纪大了,乘记性还好,留下几段。.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1 01:39     标题: 回复 15#H爸 的帖子

多谢H爸给那么烦人的静安妈妈们面子,接下去大概要谈到H爸怎么没找纺织女工而是找了让小H遇到数理化功课时大叫老妈的那个人的那段故事了。
静安妈妈们哈厉害呀,把个H爸烦得只好一帖一帖往下写。.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1 01:40

引用:
原帖由 小黑妈 于 2008-11-20 22:47 发表
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听H爸讲那过去的故事……  
欢迎无比优秀的小黑的妈到静安留下第一爪。抓牢!.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1 07:36     标题: 回复 21#shuaishuaimm 的帖子

小黑妈自投罗网,留爪被“套住”啦。.
作者: 英君妈妈    时间: 2008-11-21 08:27     标题: 回复 20#shuaishuaimm 的帖子

shuaishuaimm 你回的帖子那个绝啊!超级想听这个故事,就怕H爸不好意思说。.
作者: shumi1    时间: 2008-11-21 08:46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11-20 15:56 发表
我是1976年中学毕业进厂工作——四年制中学,算不上高中,也比不得初中。
老H什么时候过50大寿?.
作者: 阳光儿子开心妈    时间: 2008-11-21 10:32     标题: 回复 24#shumi1 的帖子

侬准备送蛋糕?.
作者: 笑叶子    时间: 2008-11-21 12:12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第四要有为;
有志者断不甘为下流.有识者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有为才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学习H爸 ,这4个优点.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1 20:09     标题: 回复 26#笑叶子 的帖子

侬这四点总结得好,一直作为努力方向。谢谢指路。.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1 20:12     标题: 回复 24#shumi1 的帖子

已经过了半年多了,现在是怕过生日。.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1 20:13     标题: 回复 25#阳光儿子开心妈 的帖子

下次静安联合再有聚会,欢迎舒米的开胃蛋糕。.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1 20:14     标题: 回复 23#英君妈妈 的帖子

这个故事是十年以后了。已经换了三个单位,到花园洋房办公的时候了。.
作者: fsn    时间: 2008-11-21 20:45     标题: 回复 1#H爸 的帖子

可惜不是静安人 ,只能看荧屏.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1 23:20     标题: 02-78年恢复高考——没敲进正门,却敲进边门,犹豫之后放弃了——是对是错?

77年高考未录取,有些郁闷的,我一直认为是体检没过关;之后,语文还是继续学着,但数理化没有继续捡起来。
没想到78年又有一次给历届中学生的参加高考的机会,这时我担心体检还是过不了关,没有报名参加高考,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语言和文学;报名截止后若干时间,厂校的唐校长找到我,说高考报名时间延长了,动员我第二次报名参加高考,我就报了名,把数理化自学丛书又拿起来啃了一些内容。
考完后,成绩下来了,206分,录取线是220分,距离录取分数线14分,又没有机会了。由于这次是公布考分和录取分,所以,我也就死心塌地了,自己理科基础实在太差,上不了大学了。
过了几天,唐校长又找到我,说是大学新开了两家分校,我的考分可以进大学分校,记得当时一家是复旦分校,还有一家不是名牌大学的分校,而我当时的分数进不了复旦分校,能进的那家分校在奉贤,很远,要住读。
如果能进复旦分校,我是不会犹豫的,而进的是不太知名的大学分校,路又远,我有些犹豫。我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表示,要进大学,最好是进名气好的;要走文学研究道路,像他那样通过长期自学也是可以的,学到一定阶段,可以争取调到专业单位工作。我就听了父亲的建议,放弃了这次进大学“边门”的机会。
后来不久,听说两家分校合并成立了上海大学,那时后话了,是对是错,难以深究了。
之后几年,主要是按照大学中文专业的课程,先自学古典文学和古代汉语,父亲指定一部分书籍,我自己买了一部分教材。但“大学梦”有时也会在脑子里闪过,尤其是跟厂校的周老师接触多了,他在厂校教语文,参加华东师大中文专业的函授课程,经常“忽悠我”一起去读函授课程或业余大学,然后,争取让厂校唐老师调我去当语文老师——呵呵,从食堂炊事员到厂校语文老师,可真是“鲤鱼跳龙门”哦。.
作者: 属鼠他妈    时间: 2008-11-22 16:00

未完待续.......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4 10:34     标题: 回复 32#H爸 的帖子

小H的成功不仅是有历史渊源,而且有生物遗传,真是不优秀也难。
老H爸的话其实在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很多岔路,成功的选择并不只有一个。领会精神ING..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4 10:54     标题: 回复 34#shuaishuaimm 的帖子

现在回想一下,78年那次大学分校应该去上的,这样可以在82年本科毕业,而我自学考试在84年大专毕业,即便接着用两年考出本科,也要到86年。
当时没有WW,否则发个求助贴,相信静安圈子会给出好建议的。.
作者: 属鼠他妈    时间: 2008-11-24 11:07     标题: 领会ING.....

.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4 16:50     标题: 回复 32#H爸 的帖子

不仅是自己努力,还需要一个好爸爸!
回去教育LG,咔咔!.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5 09:46

引用:
原帖由 哈里老妈 于 2008-11-24 16:50 发表
不仅是自己努力,还需要一个好爸爸!
回去教育LG,咔咔!
H爸帖子副作用,哈爸要被哈妈逼塞忒了。.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5 09:58

乖勿到,偶哪能国实H爸发的帖子老通情达理呃,原来是长辈啊,失敬失敬,我76年还在念小学呢,不过也差你不多,小学快毕业了,偶勿是静安的MM,是伊边上一点点哦。欢迎吗?偶已经开了中级口译的帖子了,就跟了侬格帖子后面一点。.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5 15:22     标题: 回复 38#shuaishuaimm 的帖子

阿拉LG袖子管卷起来了,亲自教数学,就不晓得效果哪能,咔咔!我靠边歇忒歇.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5 15:50     标题: 回复 38#shuaishuaimm 的帖子

H爸快成了WW上MM整顿LG的“修理工具了。”.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5 15:58     标题: 回复 41#H爸 的帖子

你是标杆人物呀!当然要LG好好学习咯.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5 16:00     标题: 回复 42#哈里老妈 的帖子

以后有活动,偶要先问MM们的LG有没有来——戴好藤条帽预备挨砸。 .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5 16:08     标题: 回复 43#H爸 的帖子

表怕,偶有个强有力的优势就是马子大,偶挡在前面,咔咔!.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5 19:44     标题: 回复 39#云雀 的帖子

原来是隔壁邻居,怪勿得讲闲话腔调介像,跟牢H爸开口译帖子?这个这个....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5 19:46     标题: 回复 40#哈里老妈 的帖子

老SG来劲啦?好好好.侬解放了,好去台湾败了.
阿拉窝里迭位是十个H爸也打勿动滴,H爸,侬放心来好了哦..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5 20:24     标题: 回复 32#H爸 的帖子

偶哪能还敢开有关语文的帖子啊,简直是班门弄斧拉。闷脱。.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5 22:56     标题: 回复 47#云雀 的帖子

论坛,就是要有“论”有“谈”,偶话说的太多了,要弄件马甲穿穿了 。.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6 00:06     标题: 回复 48#H爸 的帖子

千万表,偶很白痴的,你一穿马甲偶就找你不到,于是你就要天天喷嚏不断,明天降温,很危险的..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6 08:26     标题: 回复 46#shuaishuaimm 的帖子

偶要跟孙妈学,多表扬表扬老SG,让伊多花点精力在儿子身上。.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6 11:17

H爸能伐能写本书阿,让阿拉开开眼界,看看侬思想的演变过程。.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6 11:20

经历过风浪的人,生活的内容才是最精彩的。想看看H爸是哪能冲浪呃,又是哪能带小H一道冲浪呃。

[ 本帖最后由 云雀 于 2008-11-27 21:04 编辑 ].
作者: 笑叶子    时间: 2008-11-26 19:06     标题: 回复 27#H爸 的帖子

不讲指路,啥宁指路啥人               

我是从 H爸看到50后,自强不息的身影。.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6 22:14

鹤立鸡群的人总有他不凡的思想,不凡的思想指引着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心带着一种坚韧的毅力闯过千山万水。50后成功人士,60后的榜样,可惜认识太晚,否则早被50后的精神感染了,也霍出小命拼一番了,现在只能用H爸的精神鼓励偶的下一代努力了。.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6 23:17     标题: 回复 54#云雀 的帖子

50后的,也不能一概而论的,也是各人自有个人福:
既有成才的作家或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也有小有成绩的各路豪杰;当然也有下岗归家而外出练摊的,或者拿着下岗工资却穿着睡衣上街而且手里还牵着一条价值不菲的宠物狗的奇特风景线.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7 08:19

是的,精彩倍出的50后哦,60后就没那么多故事了。.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7 08:44     标题: 回复 56#云雀 的帖子

60后现在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家庭的顶梁支柱,WW的生力之军。.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7 09:07

H爸睡的晚起的早啊,真是个勤劳的BB。
相比之后,60后成功的路径要比50后坦荡多了,没有经过老痛苦的洗礼的,读到大学的自然而然的一步步高升了,没读到大学的也安稳的进了工厂,那种吹西北风,挤火车的情况是没经历过的,那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挑灯夜战的勇气和毅力是不多见的。假使我们要写故事,也会少了一点色彩,尽管是灰色的。
偶比较喜欢看boss town,和头脑风暴,这类节目,他们里面成功人士的理念完全与众不同,这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有这密切的联系。。
到我们60后的,生活安稳了,就不思改变,结果有朝一日来个突发事件,弄得措手不及,没准备啊,机会放在面前,只能望洋兴叹咯。.
作者: JANNY的妈妈    时间: 2008-11-27 09:14     标题: 回复 57#H爸 的帖子

H爸好像是50的末端端,60的上一格。怪不得是集精彩和栋梁为一体。佩服!!!.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7 09:2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60后在80年代中期、末期有不少出国热(去日本打工)、考托福(去美国留学)等等的经历,当初也是一段坎坷的故事,身处异乡的勇气和执着,也是偶们好奇的,哈!.
作者: 月华夜    时间: 2008-11-27 10:40

搬个凳子来听故事,受教育,想听下回分解。.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7 10:47     标题: 回复 60#哈里老妈 的帖子

对于出国热,当时也“心动”过,但之后没有“行动”起来,主要是“三力”欠缺:
1、体力不行。
2、财力欠缺。
3、实力不够。到前进读了一期托福班,朱宝胜老师亲授——当时老朱有些托福教父的味道,只考了大概500分左右,有心闯关,无力回天,作罢。.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7 10:50     标题: 回复 59#JANNY的妈妈 的帖子

表瞎猜年龄,BB们也有不愿说年龄的时候哦。.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7 10:52     标题: 回复 58#云雀 的帖子

成功人士上波士堂和博士堂,小福即安的上WW写贴、跟贴、灌水、砸砖。.
作者: happynini妈妈    时间: 2008-11-27 11:05

.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7 12:53     标题: 回复 62#H爸 的帖子

前进可是当时外语拓展的热门学校,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爆满的,还是需要考试才能进去读的。偶轧闹猛去读过托福预备班,教材是用剑桥英语的,可惜不够狠心,没有圆我出国深造的梦想。.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7 12:59     标题: 回复 64#H爸 的帖子

又要引个大话题了,啥叫成功?每个人的定义不同。估计又好开水龙头了,咔咔!
H爸的经验之谈,在WW上的受欢迎度是老高老高的,比哈妈身高高多了。
波士堂偶是基本不看的,因为自己再怎么剪头发也太长了,所以见识肯定短了。.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7 13:05

偶也到前进上过课呃。偶是叫同学拖得去呃,刚上三分之一,同学先开溜,偶西撑了一段辰光,实在是性格内向,勿愿意讲口语,也开溜了,偶记得是在北京路格面上呃。要是坚持下来随便哪能也是格学堂里的老师来。.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7 14:16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11-27 08:44 发表
60后现在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家庭的顶梁支柱,WW的生力之军。
H爸的自我解析呀?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精彩,也有每一代人的奋斗史。50后不就是我们当时常说的4050吗?国家还专门为他们设了个工程,可见他们中的成功者更加不易。
哈妈说得对,对于成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H爸就是WW中学版最成功人士之一(偶们还是谦虚点哈)。.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7 14:17     标题: 回复 62#H爸 的帖子

原来小H拜名师缘自老H的嫡传哪。.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7 16:42

听人家讲爸爸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肯下功夫的,要比妈妈在教育上关心子女的效果和结果要好,可能是男女思维有别伐?勿晓得H爸的爸是勿是也比较关心H爸。或者有啥经典的家训能够使H爸,不同寻常。.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1-27 17:15     标题: 回复 71#云雀 的帖子

都是这么说的哦,也许是做爸爸的比较理性,而做妈妈的比较感性。.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8 18:57     标题: 回复 71#云雀 的帖子

肯定是的呀,没见h爸讲吗?写论文题材,要读哪个书,都是H爸的爸一句闲话就指明方向了呀。.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8 19:15     标题: 回复 73#shuaishuaimm 的帖子

偶的老爸,一肚子古代典籍,自顾自做学问,老给别人做嫁衣——编书,只给偶难得几次的指点机会。.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8-11-28 19:21

期待H爸下文, 有味道.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8 19:36     标题: 回复 74#H爸 的帖子

你不觉得那么寥寥数言就把你给搞定了是多么的伟大吗?大师级的话都不多。.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8 19:47     标题: 回复 75#AnEchoOfNature 的帖子

[讲到偶为止,不再查三代啦!.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28 19:47

网让相一页一页翻,看了吃力来,人家才老化眼了,偶变近视眼了,啊可以压缩一道,让阿拉下载下来,一计头看光,再拔了泥子看,好激励伊。.
作者: 笑叶子    时间: 2008-11-28 19:51

H爷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洋溢着唐风古韵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H爸不学也难,     

所谓熟睹唐韵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
作者: bujiandan    时间: 2008-11-28 23:17     标题: 回复 1#H爸 的帖子

哈哈,同感。.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1-29 15:12     标题: 回复 80#bujiandan 的帖子

你的这个同感是指"静安的MM有些烦人的哦——不依不饶"呢?还是"有着吃不到“读书苦”的“苦"? .
作者: 文轩妈妈    时间: 2008-11-29 15:28     标题: 回复 26#笑叶子 的帖子

坚决学习侬总结的4点,作为自己的参照,时时鼓励呀.
作者: bujiandan    时间: 2008-11-29 19:56     标题: 回复 81#shuaishuaimm 的帖子

哈哈。我很粗,帖子没细看。
是指当时读书难,有着吃不到“读书苦”的“苦"。不过比他稍微顺点。.
作者: bujiandan    时间: 2008-11-29 19:58

关于“静安的MM”,我未理解其义。不过“不依不饶”,肯定是大家要H爸这位热心人多多指点。我赞同这种“不依不饶”,大家也好多学点。.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1-29 20:02     标题: 回复 84#bujiandan 的帖子

与时俱进,学学当代BBMM的高招为好。偶们当年那些套路——老土、掉渣、不合时宜。.
作者: bujiandan    时间: 2008-11-29 20:46     标题: 回复 85#H爸 的帖子

是要与时俱进,学学当代BBMM的高招为好。

不过新瓶装旧酒,本质不变:鼓励孩子巧学+苦学。.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1-30 11:00

家长灌输给子的理念相当重要,小H幸福就在于伊拉爷爷就有不同凡响的理念灌输给了伊拉爸爸的。.
作者: 笑叶子    时间: 2008-11-30 16:20     标题: 回复 82#文轩妈妈 的帖子

我们一起共勉,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
作者: 文轩妈妈    时间: 2008-11-30 20:28     标题: 回复 88#笑叶子 的帖子

.
作者: bujiandan    时间: 2008-11-30 22:57

引用:
原帖由 云雀 于 2008-11-30 11:00 发表
家长灌输给子的理念相当重要,小H幸福就在于伊拉爷爷就有不同凡响的理念灌输给了伊拉爸爸的。
的确,成功的孩子离不开家长的潜移默化。.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2-1 08:53

像H爸格能经过拼搏得来的成果勿仅自家受用,而且留给下一代的是宝贵的经验。阿拉只好羡慕羡慕。母亲的伟大表现出是对孩子的慈爱,父亲的伟大表现出的是给以孩子的自信与自豪。偶看来还是再汏汏儿子了爷脑子。叫伊多看看侬的帖子。.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2-1 11:20     标题: 回复 85#H爸 的帖子

啥人讲额!侬培养出介优秀的小H就是最强有力的佐证。.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8-12-1 11:21     标题: 回复 91#云雀 的帖子

H爸又要开始反省了。.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2-1 11:24     标题: 回复 93#shuaishuaimm 的帖子

逼逼伊呀,看啥还有漏脱没讲出来呃。.
作者: 哈里老妈    时间: 2008-12-1 20:46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11-29 20:02 发表
与时俱进,学学当代BBMM的高招为好。偶们当年那些套路——老土、掉渣、不合时宜。
那就让我们跟你学怎么样老土、掉渣、不合时宜地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小H,咔咔!.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2 09:20     标题: 回复 95#哈里老妈 的帖子

我说我自己的求学经历,有点老土了,掉渣了,靠长期自学和业余学习,靠着“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
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很好,应该有着他们自己的成长方式。
小H的培养,首先是自己求上进,另外采取了组合方式——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和合理有效组合;但也有不够好的地方,比如,托儿所和幼儿园主要考虑路近,没有找名牌或双语的。小学也是就近找了新招生的民办小学,没有东托西托地找世外小学。现在看来,有点不合时宜。.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2-2 10:01     标题: 回复 96#H爸 的帖子

学习能力的表现不一样哦,你的学习能力强于你的小H,不过等小H长大了,你的这种学习能力会得到发扬光大的。.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2 10:14     标题: 回复 97#云雀 的帖子

按照同等年龄的学习能力相比,我们这代人比起子女那真是差远了,我自己的自学能力也是被环境“逼出来”的。
现在孩子们的自学能力,也是很有潜力的,只是学校功课太多,给她们选修喜欢的课程的时间机会比较少。到了高中或许会好些。.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2-2 10:43     标题: 回复 98#H爸 的帖子

教育模式不同,社会环境也不同,但是一样是相同的,学习态度。偶儿子在小学老师被老师告状,说“迪格小人只拿了伊格三分之一精力来了读书,爷娘要好好逼一逼,端正伊呃学习态”。偶当时对老师讲的话老反感的,儿子一路过来,的确是如老师讲那样,于是得出结论,小人的学习态度相当重要。.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2 10:50     标题: 回复 99#云雀 的帖子

“只拿了伊格三分之一精力来了读书”,就能读得噶好,赞一个!.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