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为什么中国人说英语总感觉很难听 ?

为什么中国人说英语总感觉很难听 ?

为什么中国人说英语总感觉很难听 ?

2015-07-21 INSIGHT CHINA


Are you OK Are you OK Are you OK? 看完雷总在印度的产品介绍会,主页君深深感受到了Our spoken English is not OK at all!!为什么中国人一开口说英语就会带着很明显的口音,到底是因为发音习惯和美国不同还是天生自带口音? 主页君就来给大家好好深度分析中国人为什么总说不好英语。



之前在小米公司首次境外发布会上,面对几千名印度“米粉”的尖叫和掌声,雷军闪亮登场。他先是以中国人最熟悉的英文打招呼方式“Hello,How are you?”向印度“米粉”问好(壹读君实在忍不住想回“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也不知是紧张还是被bely bely热情的印度粉丝搞晕,随后脱口而出“I’m very happy to be in China……”全场爆笑。雷军也笑了。视频传到国内,大家都笑了。


我没有调戏雷总的意思(请不要拒绝给我打钱),只是作为一名经历过学英语痛苦的有为青年,不禁好奇为什么中国人说英语往往不好听呢?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印度人说英国话

说中国人英语讲得不地道,你听过印度人讲英语吗。印度好歹曾经是英属国家,英语水平应该不错。可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印度人说英国话”。比如他们会把“I'm thirty and my wife is thirty  too”(我和我老婆都三十岁了)说成 “I'm dirty and my wife is dirty  too”(我和我老婆都不干净)。

这要从“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音素说起。就说“thirty”['θɜːtɪ],在英语里,音素[θ]和[ð]是一对齿背摩擦音(舌尖轻抵齿背,气流从舌齿间的缝隙中泻出,形成摩擦音)。可是印度母语里很少用到这个音。

印度人每当要发[θ]、[ð]音时就用齿龈爆破音(发音时舌尖紧贴齿龈,憋住气,形成阻碍,然后气流由口腔突然冲破舌尖与上齿龈形成的阻碍,舌尖下降与上齿龈弹开,爆破成音)[t]、[d]取代。所以“thirty”['θɜːtɪ]很容易发成“dirty”['dɜːtɪ]。



这只是印度英语和英国英语辅音音素差异的冰山一角。据壹读君(yiduiread)不完全统计,印度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辅音发音上的习惯性差异有近20种。

比如,音素[v]是唇齿摩擦音,[w]是双唇软颚滑动音,是圆唇元音。简单来说,这三个辅音在英国英语里不是一个调。可是到了印度人这儿,全混一块儿了,音素[v]被发成或[w],音素[w]发成。所以“vine”[vaɪn]]印度人会说成“wine”[waɪn],而真正的“wine”[waɪn]印度人却读成[uaɪn]。

再比如,印度人常把[f](唇齿摩擦音)发作[p](双唇闭塞音),于是“food”[fu:d]一不留神就变成了“pud”[pʊd]。如果印度人到一家英国餐厅说,“I want some pud(food)”,店主肯定以为他在找茬,聚氨酯分散体(“pud”是“polyurethane dispersion”缩写,意思是“聚氨酯分散体”)去哪给你找啊。

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印度英语和英国英语最主要的差别——元音音素。学过英语的都知道,英语有20个元音音素,其中12个单元音,8个双元音。可是印度英语元音音素一共只有17个。不只是数量少,还有好多发音不一样。所以,印度人想要说上一口英国女王式的英国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口音(英国普通话),只能勤学苦练、自求多福了。




不只是印度,日本人说英语也让人受不了。有一种说法是,日语的每个音节(也就是每个假名)通常是由一个辅音加一个元音构成的,比如“か”,它是由辅音[k]和元音[a]构成的。

可是在英语里,一个音节由多个辅音构成很常见,比如“script”[skript],由5个辅音和1个元音构成,算一个音节。日本人在念“script”时,习惯性地把它拆成五个音节,即スクリプト[sukuriputo]。再举个例子,“drama”[ˈdrɑ:mə]日本人念成“都拉马”,就是一定要把[d][r]分开。


汉语如何影响了英语发音

绕回到印度英语的奇葩发音。虽然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通行的语言有150多种,但是,印度英语却没有这么多变种,“本土化”后的印度英语发音相似,甚至有规律可循。这是因为印度大多数语言都有着与梵语和印度官方语言印地语非常相似的音系,受此影响形成的印度英语就比较相似。

也就是说,当我们学习一种新语言时,会受到母语发音的影响。而那些不标准的发音、语调和节奏多数和母语有关。



那么问题来了,汉语把英语怎么着了?

先说语调和节奏。我们知道,在汉语里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声调,不同的声调代表不同的意思。可是到了英语里,语调根本不用来区分词义,而是表达词义以外的意思,比如一句OK就能读出肯定和疑问两个含义。再加上一句英文中每个单词的声调都比较随意,给了习惯说话抑扬顿挫的中国人巨大的发挥空间。结果,只能是悲剧了。

在节奏上,中英两国语言不仅不同,还是语言节奏两大类——音节计时节奏(syllable-timed rhythm)和重音计时节奏(stress-timed rhythm)的典型代表。英语要求每个重读音节间的时间相等——无论两个重读单词中间夹了几个单词。而中文大家都知道的,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楚,所以每个字(即每个音节)占用同样的时间。可以想见,多数中国人只能说出没有起伏和节奏感的中国味英语了。



上文提到,英语中有12个单元音,5个长元音[i:][a:][ɔ:][u:][ɜ:]和7个短元音[ɪ][e][æ][ʌ][ɒ][ʊ][ə]。汉语拼音中只有6个单韵母,[a][o][e][ü]。所以,中国人在发英语的元音时,碰到[ɪ][æ][ʌ][ɒ][ʊ][ə]就很难发音到位。

因为没有[æ],中国人习惯用[e]来替代,比如把“bag”[bæg]读成“beg”[beg]。可是[e]和[æ]在发音时有很大的不同。[æ]要嘴巴张大,舌尖抵下齿,嘴角尽量拉向两边,呈扁平行。而[e]是类似“呃”音,嘴形要扁平,舌尖抵下齿,舌前部稍抬起。

除此之外,汉语拼音中的也是个捣乱鬼。汉语里的在英语里却没有对应的发音——英语里类似的只有[i:]和[ɪ]。有的时候,中国人习惯用短一点的[i:]来代替英语元音[ɪ],比如把“it”[ɪt]发成[it]。在中文里,这个音发音靠前写些,几乎就是由舌尖带出——口形很平,舌尖上抬与上颚前部之间形成很窄的缝,让气流流过它,而且有明显的气流摩擦的感觉,就像我们说“一”的那种感觉。而在英文里,这个声音的发音部位要稍微后移,把舌尖放下来,与上颚间形成更宽的空间,气流通过时不产生摩擦效果,发得比汉语拼音更短促。从听觉效果上,英语中的[ɪ],介于汉语拼音的和[e]二者之间。

相比之下,辅音对中国人来说就简单多了。发不好的都是方言惹的祸。比如,北方人卷舌音特别重,喜欢用汉语拼音中的[zh][ch][sh][r]代替英语的[dʒ][tʃ][ʃ][ʒ]。同样的道理,南方方言几乎没有卷舌音,就习惯用[j][q][x][y]代替英语中的[dʒ][tʃ][ʃ][ʒ]。到了[h][f]不分,[n][l]混淆的弗(湖)兰(南),night变light,好好地“fashion”[ˈfæʃn]就变成了[ˈhwæʃn]。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7-22 03:05 编辑 ]

TOP

我是九十年代后期在米国累计住了一年后彻底明白我这辈子是不可能说纯正美语了,无论我怎样努力。

按说我们从小被南师大附中英文老师训练得还算不错,英文的发音没什么口音,但有些硬伤还是无法纠正,特别是我的发音部位不对。听我女儿发音就知道这里的区别了,她发音部位靠后,而我的发音部位靠前。还有比如【æ】 (大嘴音张嘴不到位)【θ】(抵舌发音抵得不彻底),呵呵。

老印的英文虽然发音折磨人,但我认为老印英文还算是纯正的,他们的用词和语法都好于老中。

老韩的英文也有很重口音,尤其发类似zero这样的音,一听就知道是老韩。

其实,欧洲英文非母语的人说英文的口音也容易分辨,东欧和西欧的英文口音还不一样。
我女儿的网球教练Tomaz是波兰人,一口东欧英文,发音很重

TOP

这些年我发现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大城市的人(像扭腰什么的),移民多,口音杂,所以这里的人听力强,容错性强。
而小城镇和乡下的米国人,比如我这里,没什么移民,本地人的听力容错性差。有些单词必须发音准确,他们才能听懂。


比如,大城市的人(像扭腰什么的),口音混合度高,他们说话也更容易听懂。
而小城镇和乡下的米国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音正,很容易听懂;而本地长大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说话没有前者容易听懂。


再比如,我们乡下这里一些白人女性,尤其是年轻人,她们爱用升调。而且她们说话时口腔里好像含了块糖,说出的音调卷卷的。


还比如,米国南方人有很重的口音,一般听惯了东部/北部人说话后,听南方人说话会反应慢半拍。

TOP

其实,对于母语非英文的人群来说,发音只是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表达正确,也就是用词/语汇/语法/俚语/成语等运用正确。在这点上,不得不吐槽我们的英文教育。现在国内的孩子都有外教,肯定没这样的问题了;而我们那个年代英文教育事倍功半,教育方法不对是大问题,我觉得我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数是出国后经工作生活的锻炼,逐渐用对词汇。

TOP

回复 4楼pp_dream 的帖子

你要求太高了,用词/语汇/语法/俚语/成语等运用正确,不浸淫在那个环境里,是怎么也学不好的。过去的人,也只有国外留学的,或者教会学校出来的人,英语才能做到这样。
我觉得疑惑的一点是,都说上海话和日语很像,可是上海人的英语发音显然比日本人强,强多了。小日本会把f念成epu,把v念成bi呢。不谦虚地说,江浙一带的英语发音是全中国最好的,北方和南方都比不上。why?

TOP

中国人很重视发音问题,会去听原版。
日本人坚持他们的发音,老师就这样教,公开场合听到的都是这个发音,互相不嘲笑。
是这个原因吗?

TOP

这几年我只在加拿大遇到过一位日本移民。我记得那人口音不重,可能是移民多年了。

TOP

回复 5楼chgtq 的帖子

上海话很强悍的好伐,能把上海话说地道,很多外文的发音小菜一碟。譬如小豌豆的“豌”,跟法文里某个元音一样一样的。还有“我”,难度堪比小舌音。

日文统共五个难听来西的元音,还没有纯粹的辅音发音,只不过语调有点像上海话罢了。

我最头痛听北方人说英语字母——矮母、矮福,恨不得去帮伊拉把嘴巴关关小。

我周围很多家里没有任何北方血统的上海土著,普通话说得顶呱呱,外语口音也倍儿棒,从发音这点来说,会讲上海话的人,学其他语言是占便宜的。

TOP

回复 2楼pp_dream 的帖子

pp,英国人讲话相对舌尖用得多,美国人的发音习惯,有点接近于老北京,在喉咙深处打转转。从模仿的角度讲,我觉得英音更难学,学美国人,只要不怕累,张大嘴巴、压低喉咙,还是能学几分的。

但系,我听英国人说话,经常听不太懂,大概他们比较有文化,用的词句比较复杂。

TOP

回复 8楼不不园 的帖子

日语不是好多吴音的嘛,跟我们很像啊,经常有刚来上海的北方人把上海话听成日语呢。如果说是上海话音素更多的关系,那粤语更多啊,为什么南方英语也不如上海人讲得好听呢?
北方人说英语我也觉得难听,可是现在好像成了标准了,都按CCTV的来,每次听到都觉得难过来。

TOP

回复 10楼chgtq 的帖子

日语的发音局限我说了啊,只有五个元音,而且辅音发音时会带上这些元音,这对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干扰。

上海胜在五方杂处,普通人有很多机会在不知不觉中训练耳音。我小时候,周围邻居有说四川味上海话的,有说嘉定本地话的;高中老师上课一口福建普通话;电台里有听相声、评弹、各地戏曲。要玩点深沉高雅,隔三差五听听上译厂黄金一代的电影录音剪辑。这种语言环境,说得高大上一点,和欧洲某些国家有得一比。

所以,就算没有英语环境,一旦开始学英语,对于习惯了各种语言的上海人来说,也就是模仿一门语言的发音而已,不算太难的事情。

但是,我深深忧虑下一代的语言问题,普通话、英语是标配,走遍天下一个样,毫无特色。

TOP

回复 11楼不不园 的帖子

上海现在五方杂处得小孩子都不会讲上海话了,唉。其实损失也蛮大的。

TOP

不明白大家为啥都把N读成“恩”?

我是听一次恶心一次!

TOP

引用:
原帖由 MiMiMom 于 2015-8-8 14:25 发表
我是听一次恶心一次!
北方人M 读“矮母”.

TOP

现在中国人英语发音都以CCTV的北方音为标准,真心难听啊!V都发成“维“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