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简约教会

简约教会

简约教会
http://www.weibo.com/p/23041863afab8c0102v1i6

2014年9月3日 09:56 新浪博客
陈英元口述,石文蔚整理

本文原刊于《举目》69期

笔者信主30余年,在多个教会参与过事奉,发现大多数的教会存有3种现象,可以用3组问题来表达:

第一,教会生活忙不忙?忙什么?效果如何?

第二,教会有没有清楚的异象?教会五花八门的事工,是否有助于达成教会的异象?

第三,教会异象是否清晰地勾勒出,属灵生命从慕道、决志信主,到成为门徒的成长过程?

对此,笔者发现:

一,在大多数教会中,积极投身于事奉的基督徒必定非常忙。对于爱主的弟兄姐妹来说,为教会奉献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样的忙碌不一定能结出丰盛的果实。

二,大多数的教会没有一个简约、清晰的异象,这导致同工对教会异象缺乏整体认识。因此,教会事工和资源的安排产生问题,无法积极、有效地达成异象。一个没有简约异象的教会,就好像一部车,被很多方向不同的马拉着;马儿拉得再辛苦,却因力量互相抵消、教会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而导致车子原地不动,或是前行非常缓慢。

三,大多数教会的异象,没有清晰地反映出属灵成长的必要阶段。这导致教会无法有效地创造出属灵环境,帮助人循序渐进成为门徒。教会中大部分的事工,只针对一个或者两个属灵成长阶段,其余的属灵阶段则缺乏事工配套。

令人惋惜的是,笔者接触过的教会,大多数都有以上3个现象。笔者自己多年参与教会事奉,当然也不能免责。

复杂和简约

以上这3个现像,是“复杂教会”的标志。复杂导致混乱,即重点不明确,继而资源分散。简约,能够让大家看清事工的重点,合理地分配资源,建立适合生命成长的环境。

让我们上网比较一下雅虎和谷歌的首页,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复杂和简约的区别:雅虎的首页让人目不暇接,很容易分心,失去聚焦。谷歌的首页则非常简单,帮助用户聚焦于自己的需求,并方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主耶稣也强调简约。面对犹太人613条的律法,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

祂给予门徒的使命,也只有一条,就是让门徒“去”,使万民都成为主的门徒。

《简约教会》(Thom S. Rainer and Eric Geiger, Simple Church: Returning toGod's Process for Making Disciples )一书的教会运作理念,让笔者深深反思。

简约教会的定义

首先,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的目的不是为了少做事工;简约教会是以大使命“使万民做我的门徒”为核心,把复杂、混乱的教会运作,按大使命设计出直接、渐进、阶段性的线性成长过程,、并建立简约的成长环境(Asimple church is designed around a straightforward and strategicprocess that moves people through the stages of spiritual growth.p.见 p. 60)。

简约教会主要有4个原则:

1. 清晰。教会的异象在表达上清晰、明确,在逻辑上简单、自然,能够让弟兄姐妹过目不忘、了然于心。

2. 线性。教会的异象能够简单、清晰地反映属灵生命成长的线性进程。循序渐进的事工带来生命的进深。

3. 一致。所有的事工围绕教会的异象,目的是创造一个利于门徒成长的环境。

4. 专注。教会只推进配合教会异象的事工,即创造有利于门徒线性成长的属灵环境。教会不做、或停止与异象不符的项目。

简约教会 vs复杂教会

如果把简约教会和复杂教会做对比,你会发现几点差异:

×运作——整体与分散

复杂教会的领导者不清楚教会的定位,会在无意之中推动割裂异象、分散力量的各种独立的事工,令教会里五花八门的事工,各有不同的运作原则和模式。这不但模糊了焦点,让人看不清楚属灵成长的方向,而且让人力不从心。

复杂教会,一般喜欢观察其他教会的有效事工,稍加改动,拿到自己的教会来执行。复杂教会的各个部门,又常有自己的异象,与教会整体的异象不统一。

但教会需要简约革命,需要单一的异象、使命和策略。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自我测验:

拿“我们教会的异象和使命是什么?”,去问牧师、长老、执事……教会中所有同工、弟兄姊妹;若是很少人记得住所在教会的异象,那么可以确定,教会的异象不够简约。

没有人记得的异象,就没人会去实践!有些教会的异象,复杂到一块黑板都写不下。这样的异象,鲜有人记得,自然也没有人去执行。有些教会,各个部门有独立于教会整体异象的目标,结果就像本文章前面提到的多头车,只能原地踏步了。

×领袖——节目制作人,还是设计者?明星,还是队员?

《简约教会》形容复杂教会中的领袖,像节目制作人。节目制作人的焦点是自己的节目,目的是把自己的节目做到最好。这导致教会对事工,是以节目为单位作分散性的评估。因此,教会的领袖倾向于和其他“节目制作人”竞争教会的资源。

简约教会的领袖则是设计者,专注于教会事工的整体性设计,目的是设计出各个属灵阶段的事工。评估事工时,不仅评估“节目”本身,更着眼于节目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带领者,在思考教会资源的分配时,是以教会整体的异象为出发点。

《简约教会》还提到,复杂教会倾向于寻找有才华、有恩赐的明星同工。而简约教会的理想同工,是对教会异象有整体性看见的团队队员。

总结一下,简约教会强调建立属灵成长的环境,使一个生命的每个属灵阶段——从听福音到成为委身信仰的门徒,都有配套的事工,来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亦使人清楚自己未来属灵成长的轨迹。

这就好像一个人上完小学一年级之后,自然进入二年级、三年级……全校师生都清楚知道学生成长的阶段——每个老师都知道,他的工作是使学生完成现阶段,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每一个学生也都知道,自己有不同阶段的目标。

简约教会的评估,是评估全教会弟兄姊妹属灵成长的移动,而不是个别节目的成功与否。

我们教会的经验

笔者所在的南佛州华人圣经教会 (http://www.sflcbc.org),是一个只有3年多的年轻教会。因为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包袱,所以可以进行简约教会的实验。

我们的异象是:“以热切的爱 、真理和行动,体现福音→门徒→满有基督身量的普通话教会。”

我们的使命是:“建立属灵的成长环境,带领人走过属灵成长的阶段来结果子。”

我们只有3个聚会,以配合异象:周六福音团契聚会、主日崇拜,和针对性/阶段性小组。

依照简约教会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一目了然的“餐巾纸”(如图):

1. (爱)参加星期六的聚会开始,渐渐积极慕道、或决志信主→

2. (真理)鼓励参与主日崇拜,稳定聚会→

3. (行动)鼓励进入门徒训练,成长以后,开始带领小组,参与事奉。

3个聚会的目的和运作如下:

×团契——爱

星期六的团契聚会,为慕道友提供晚餐招待,还有社交的平台。聚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让慕道友有机会和基督徒建立关系,从而了解基督信仰。这样的团契聚会,也为基督徒提供了事奉的平台。

目前共有4个小组:

1)20到30岁。以单身及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妇为主。

2)30到40岁。 以有小学以下孩子的家庭为主。

3)40 到 50岁。以孩子在中学的家庭为主。

4)50到 70岁,以年长的祖父母辈为主。

团契是建立一个正式、稳定的平台,吸引慕道朋友,以传递真理和爱。

团契保持在30到50人,这样能够把新朋友的人际压力降到最小——如果人数太少,慕道友就必须在不熟悉的情况下掏心挖肺;如果人数太多,慕道友也不容易找到朋友、建立关系。

30到50人的团体,能够让新来者自由选择朋友,建立关系,从探讨信仰,到渐渐了解信仰、体会基督的爱,最后做出慎重的决定、跟随耶稣基督。

×主日拜崇——真理

传递真理的事工是以主日崇拜为重点。对此,我们分三方面来评估:运作、真理和环境。

1.运作:主日崇拜没有周报、诗班、繁复的起立坐下、读宣召经文等,但含诗歌敬拜、报告特别事项、证道和结束诗歌。这是根据福音朋友的文化背景设计的流程。

2.传递:证道以福音为中心,使未信的朋友看到生命的去处,同时也以福音挑战基督徒生命更新和进深。换句话说,福音不是基督教信仰的初阶ABC,而是全部:A-Z。(参Timothy Keller, Center Church  , p.48)

3.环境:以新朋友的眼光,建立一个容易融入的环境,而不是所谓的宗教场所——一个让新朋友感觉有许多不明白的规矩的陌生地方。细心维护的环境可表达:这里有吸引人的真、善、美(参Andy Stanley, Deep & Wide,  p. 157)。教会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属灵术语,以免造成高不可攀的文化隔阂,为传达福音造成不必要的障碍(TimothyKeller, Center Church, p. 178, 304)。

我们的目的,是建立慕道朋友爱听福音的教会,而不是“爱传福音”的教会!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热情地传福音,慕道友却不爱听!

教会要让慕道友在客观理性、主观经历、和群体验证里面,逐渐认识真理,跳跃过一个又一个的关卡。

如果教会在真理的表达上,不能融入慕道友的文化背景、不以福音为中心,反而在环境上、语言沟通上造成障碍,使人信主不只是单纯的信仰问题,还加上了许多文化负担,让慕道友错误地认为,要当基督徒,连讲话的方式都必须改变,这就是不必要的障碍(参TimothyKeller, The Missional Church,http://download.redeemer.com/pdf ... _Church-Keller.pdf`)。

×门徒训练——行动

行动的事工重点,是建立针对性及阶段性的小组。

大家可能会问,难道不办成人主日学吗?简约教会的答案是:教会不提供纯属知识性的训练。换句话说,不为有主日学而主日学。如果一个基督徒渴慕真理、愿意事奉,教会提供深入的、有针对性的门徒训练,目的是使其灵命,在生命力、思考力和行动力三方面,都渐渐成熟。

主耶稣的大使命,显示出门徒不单单是自己跟随耶稣,也是使别人成为门徒的人(参《太》28:19)。所以,门徒训练的总原则是:门徒训练同时也是领袖训练,“成为门徒”的目标是“带领门徒”——不能只着重于知识的传递,更应该着眼于生命力、思考力和行动力三方面的进深,完成爱、真理、行动的异象。

阶段性和针对性的封闭小组,应该能够提供下面的成长环境:

‧通过祷告,深度交流,彼此负担生命,在“爱”里一起成长。

‧通过对基要真理、归纳式查经法、圣经概论、圣经熟读、基础系统神学、圣经神学等等学习,在“真理”上一起成长。

‧小组成员一起思考讨论事工的原则,传递教会的异象,同时鼓励小组成员在教会运作中参与不同层面的服事,讨论事工的策划,学习如何成为教会的“设计者”。小组成员在同工关系中,一起克服矛盾和挣扎、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在教会的“行动”上成长,实践上帝的爱。

‧提供生活应用的学习小组,比如弟兄读书会、新婚辅导等。在生活的“行动”上成长,让生命的各个层面被福音翻转。

为什么要有针对性的小组呢?因为不同阶段的基督徒有不同的需要。针对性的小组,并非“终身会员制”,可以是短期的成长小组。这样的小组,目的性强,参与度高。

门徒训练还不仅仅是训练领袖,更要把门徒训练成事工的设计者(Simple Church, p.26)。借着团契的平台,同工可以看到弟兄姊妹的需要,进而思考、讨论,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小组事工。门徒接受门徒训练的同时,也实践带领门徒。这是门徒的定义。

简约教会的挑战

简约教会的目的,不是为了少做点事,而是集中精力把符合异象的几件事做好。

笔者这3年多的经验,发现该原则底下运作的教会异象容易了解、掌握,所以参与的弟兄姊妹都清楚知道努力的方向,同工们亦能专心把重要的事工做好。教会也的确看到,沿着属灵成长的轨迹,生命在成长。许多在教会信主两、三年的人,成为了事工的设计者和生命的带领者。这就实践了教会的使命。

当教会整体都经历这样的改变时,教会就往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前进。

简约教会的挑战在于,即使我们教会原是一个没有传统需要改变的新教会,但是也很快地建立了新的传统。因此,当我们评估某个事工,发现它没有达成“属灵成长的移动”的时候,要弟兄姊妹改变,仍然是困难的。

唯一的方法,是不断地让大家看到教会整体异象,使事奉的人不失去专注性,使弟兄姐妹们明确地知道自己要走的下一步。

在一个已有深厚传统的教会,推行简约教会,需要全面的思考和评估,从异象、使命、策略,一步一步地反省、评估,然后进一步思考如何传递异象,直至全会众都完全明白,全教会都有清晰、一致、专注、合乎主耶稣大使命的线性事工导向。


作者来自台湾,现居美国佛罗里达州,从事电脑网路通讯设计。.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