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妈妈,我不想让你生气”——一位母亲与陷入网瘾的孩子并肩作“战”的故事

“妈妈,我不想让你生气”——一位母亲与陷入网瘾的孩子并肩作“战”的故事

“妈妈,我不想让你生气——一位母亲与陷入网瘾的孩子并肩作“战”的故事
http://weibo.com/p/23041885f20ba70102v3i9

亲子根基

(一尘采访)

10岁的小博近来有点怪怪的。一放学他就往同学家跑,说是写作业,很晚才回家。中午他也要求在学校吃饭,还总找理由向妈妈要钱。小博的理由编得有根有据,妈妈白洁找不到破绽,就是觉得哪儿不对劲。

又是一个周末,小博说要去某某同学家住一晚上,他还告诉妈妈那位同学住在什么地方。妈妈没有多想,就答应了。第二天小博回了一趟家,然后又走了。妈妈发现他有点魂不守舍,就起了疑心。她想起小博说的那位同学家住某某地方,自己的一位朋友正好住在那里,她就打电话给朋友,问是否有一个男孩儿叫某某的住在那里,朋友说没有。



白洁恍然大悟,儿子这阵子一直在瞒着自己做什么事情。她不知该如何处理,又不想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挣扎当中她打电话给自己的一位知心好友。好友鼓励她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要努力以无条件的爱接纳孩子,也启发她反思自己以往在亲子教育方面的失误。白洁心里逐渐安定下来,觉得自己有了力量来冷静面对孩子可能告诉她的一切事情。





“要去,妈妈陪你一起去!”

小博晚上回到家,看上去惴惴不安。妈妈语调平静地告诉他,自己打过电话,小博说的那个地方根本没有那个同学。小博一下子哭了,告诉妈妈自己实际上是和同学去网吧了。白洁心里的猜测成了事实,但她的心里有准备,所以仍以平和的语气和孩子交流,逐渐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白洁和小博生活的城市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了许多网吧,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一些不法经营者更是故意把网吧开在学校旁边,小博学校附近就有好几个。五年级的小博,身边好些同学都开始钻进网吧打发课余时光,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忙于自己的事,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泡网吧上瘾的事,要么根本不知道,要么睁只眼闭只眼,要么就当场揪出来,在大街上痛打一顿,小孩子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变得更加反叛,想尽办法跟父母玩“捉迷藏”,甚至发展到偷家里的钱去上网玩游戏。



“其实,这些孩子的家里要是充满了温暖和谐,父母愿意花时间陪伴他们,做有意义的事、培养健康的情趣,他们不会愿意在黑乎乎的网吧里消磨时间的。”白洁在起初的日子里一直反思的就是自己的错误——长时间以来忙于事业,把儿子交给老人照顾,不知道他的喜好、他的需要、他的烦恼,也很少与儿子有共同的活动和兴趣。



白洁曾经是一个幼儿园的园长,事务繁忙,终日考虑的是如何管好别人的孩子,回到家一身疲劳,就想清静一会儿,不知不觉忽略了自己的儿子。这次网吧事件,在白洁的头脑里敲响了一记警钟,促使她思考生活中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无论我的事业有多成功,我的儿子没有走在正确的路上,我的心里是不会平安也不会快乐的!”白洁认定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父母的问题,要纠正孩子首先要从父母自我调整与改变开始。所以她下决心要重建与儿子之间亲密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强硬的命令。



白洁辞去了幼儿园园长的工作,只有这样她才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儿子,以弥补以前她对儿子的亏欠。她考虑到儿子的自尊心,没有把网吧事件告诉任何人,也没有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她开始每天接送儿子回家,一路和儿子聊聊天,回到家耐心地陪伴儿子做功课,和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打球、下棋。她知道儿子还惦记着上网吧玩游戏,就与儿子商定周末一起去网吧两个小时,“要去,妈妈陪你一起去!”





“妈妈,你帮我玩一会儿吧!”

白洁牵着小博的手走进网吧,心里一阵阵地发紧。这里有很多和小博差不多大的小孩子在埋头打游戏,小书包扔在一边,嘴里还不时冒出不干不净的字眼儿。白洁想到:要是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该多难过啊!可惜他们一心忙着自己的事业,本该在温暖家中与父母快乐游戏的孩子,迷茫中到这里来寻找乐趣!



白洁陪儿子找个位子坐下,打开电脑找到小博常玩的游戏,仔细观看起来。这时,其他孩子发现有个妈妈陪着孩子一起玩游戏,都惊诧地瞪着小眼睛往这边看。白洁知道他们一定在想:这个妈妈为什么不把孩子揪起来打一顿呢?怎么还和他一起玩上了?!而小博也意识到这一切,他心里非常明白妈妈本来是非常不愿意到这里来的,来的原因只是为了陪伴自己。



一次、两次、三次……妈妈的游戏打得越来越好,小博不得不佩服。不知怎么的,他突然不觉得电脑游戏像以前那么吸引他了。以前他是来了就不想走,反正回到家妈妈也不在,可现在,妈妈总在他身边陪着他,给他读好听的故事,陪他打羽毛球、乒乓球,还愿意陪他到网吧里来打游戏……



他真的觉得有点不忍心,原来总想延时的他现在不到点就想离开,有时玩着玩着就不想玩了,对妈妈说:“妈,你打会儿吧,我累了。”说完就坐到妈妈身边看着她打。妈妈此时趁机悄悄地对他说:“小博,咱可不能玩旁边那个小孩子玩的暴力游戏,总玩那样的游戏,一定会学会暴力,真的小男子汉是能分辨好坏美丑的,对不对?”小博点头同意妈妈说的话。



其实,他觉得一般的小游戏也越来越没意思,不知道妈妈和自己为什么偏要在这里打发时间。一次,他亲眼看到旁边小男孩的妈妈来找他,母子俩在游戏厅里大吵大闹起来,再看看妈妈,他心里觉得好不是滋味。于是,当妈妈提议:走,咱打乒乓球去吧!他高高兴兴地跟着妈妈就走了。在球台前奔跑跳跃,和妈妈你推我挡,战个难分难解,真是痛快极了!



原来,小博特别不喜欢读书,觉得读书太闷了,哪有打游戏带劲呀!可现在,他发现妈妈带着他一起读书,仿佛把他引入了一个美妙而平静的世界,在那里他可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惊心动魄的历史,尤其是以小动物为题材的童话故事,更是使他爱不释手。他记得妈妈给他读过的一篇《小猫回家》的故事,让他常常想起,久久不忘……





“妈妈,我不想让你生气!”

小博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开始跟妈妈有说不完的话。他很享受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无论是打球、读书还是下棋,有妈妈在身边他都觉得很踏实,一度下降的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



有一次,又到了周末,妈妈问他:“咱俩还去游戏厅吗?”小博干脆地说:“妈妈,我不想去了!太没意思了!”妈妈搂住他问:“小博,你告诉妈妈心里话,你是真不想玩了吗?”小博想了想说:“妈妈,我更不想让你生气!”



白洁努力忍住不让眼泪掉下来。曾几何时,小博对妈妈的心情根本不管不顾,而现在,他愿意体谅妈妈、不愿因自己的错误惹妈妈生气,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进步啊!



“孩子们其实都更愿意跟父母在一起,而不是和电脑在一起,关键在于父母是否肯花这个时间和精力,以爱与接纳去陪伴孩子成长。”白洁深深地感触到,“一旦发现孩子出了问题,一定不能一古脑儿把过错全推到孩子身上,要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源于自己的问题。在改变自己的基础上,努力建造和孩子之间亲密的关系,孩子才会听得进去父母的意见。否则越禁止,孩子越想尝试。”



白洁提到有些父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孩子的网给断了,又不给孩子安排别的事情代替,反而会让孩子更觉得网络游戏有吸引力,想方设法要背着父母玩。其实,当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引导孩子,让孩子看到网络游戏根本就不神秘,不过是一种无聊的消遣方式,深陷其中有百害而无一益,同时陪伴孩子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实丰富孩子的生活,电脑的诱惑自然而然就会远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