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大部份道理我都知道,但问题是:我怎样才能行出来?

大部份道理我都知道,但问题是:我怎样才能行出来?

大部份道理我都知道,但问题是:我怎样才能行出来?

2014-08-21 祖奕/聆松 生命季刊

关于灵命成长的通信
文/祖奕 聆松
《生命季刊》第3期


一、祖奕来信
聆松姐:
第二期《生命季刊》已收到了,两期季刊中所有文章都读了。这些文章给了我不同的影响和提醒,我感受到其中的力度和深度。这些文章促我重新思考重生的意义,苦难的价值,事奉的真意;也让我反省自己信心的光景。谢谢你们的辛苦努力,也感谢神的恩典。
虽然我未曾见过你,但因着共同的生命使我仅在电话中就感到信任和亲切。曾提过要写一些我的经历和感受,但总不能静下心来提笔。我看季刊的作者多数是有丰富阅历的老大哥、老大姐,大约都是77、78级的头批大学生吧?而我是85年才进校的,相比之下,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经历简单多了,来到北美时受到的折腾也相对少一些,而信主过程中的挣扎也没有那么大。我不知道我的经历会对别人有多少帮助,但我愿意尽力与弟兄姊妹分享自己生命成长中的挣扎与经验,或许我提及的这些问题也值得大家讨论。
我六年前来美,头一年半和教会无缘。后来有些人事变故触发了我的思考,神借着他的话语——圣经吸引了我。之后我才走进教堂,并且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茅塞顿开,遂受洗归主。初信之时,我压根儿想不到事奉的意义;学生团契的负责人曾暗示我参加团契的事奉,但我说,在国内当干部的经验让我厌烦这类出头的事,而且出力不讨好。我想能做个好门徒就不错了,所以参加了教会办的门徒训练课程。半年后,课程结束。我没有介入多少与团契有关的事,甚至不参加团契聚会。
信主后的第二年,一个秋天的晚上,我在室内祷告时,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对我说:你出来,事奉我。我知道这不是幻觉,就清楚是神的意思。奇妙的是,一个月之后,团契同工改选,那我就很自然地开始参与事奉。我感到在团契当同工实在不同于在大学或中学当干部。我是灵修活动的协调人,工作时觉得几乎每一位同工都很合作。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工作,更不是让哪一个领导感到满意,而是为了团契中每一个成员的成长,为了团契的成熟。但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一个完美无缺、凡事通达的环境里,在团契里总会找到个别爱唱反调的人;而我当时好象凭着一股血气,失去耐心时就与这位同工针锋相对。现在想来,爱心在事奉中很重要,主耶稣更看重弟兄姊妹的和睦,而非工作成果如何。
主并没有因为我的幼稚让我离开事工,反而让我有机会参加更多事工。例如办通讯等。渐渐的,我对教会的需要也增加了关注,象清扫、看小孩这些事情,我都会尝试去做,心想这些经验是值得的,也许将来能用得上。
因为参与教会和团契的活动,自然会牺牲一些业余时间。我那时还是学生,和不少从中国大陆来的学生一样,要半工半读,要挣生活费。可以想象,时间的安排就是一个挑战。我不是善于管理自己的人,我尽量努力地读好书、完成实验。参与服事没有让我心灵疲倦,而家人和同学的不解常令我叹气、苦恼。不知为什么,若我和别人一样参加生日聚餐、钓鱼、打牌,就不会招致多少责怪和嘲讽,而坚持每周参加主日崇拜,就会有人说,干嘛这么积极地参加“政治学习”。而和朋友们谈福音、参与事奉,就会有人觉得我古怪。家人则以爱心为由劝我不要浪费时间,把教会的活动和工作留给那些港台来的、不用愁钱花的同学去干好了。我不知道其他国内来的基督徒承受过什么样的考验,但我确实体会过这种难以两全的滋味。若没有神当初的呼召,可能我早就退却了。
现在我已毕业,在美中地区一家公司里任职。这里没有华人教会,没有年轻活泼的学生团契,只有一个十几个人的查经小组。这里的服事与过去团契里的服事不同,有很多新的困难。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个秋天的夜晚神的呼召:“你出来,事奉我”,仍然积极参与这里的事工。但随着岁月的流失,我的属灵生命也面临着新的、更深层的挑战。
这两天我在家休假,便读了许多书,也反思了自己的生命。今天下午读到《海外校园》进深特刊中一篇探讨罪的文章,引起我的思索;也想到《生命季刊》既然以生命为题,可见基督徒的新生命是一个我们最应关注的话题。我回顾了自己信主四年来的生命变化:初信时的美好感觉、对圣经的饥渴、对团契生活的向往,——至今还记忆犹新;后来参与事奉时的活跃和投入也让我真的尝到了事奉主的喜乐和甘甜。但正如上次在电话中和你谈到的那样,在这一切变化的同时,我总觉得自己缺乏更深层的改变!在父母面前,我仍然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别人对我的伤害和偏见,我也不能很轻易地谅解……我不知道是自己过于看重父母的评价呢,还是因为自己顽固不化、不肯悔改?有时听属灵长者说,魔鬼的诡计就是常常指控基督徒的过错,那么我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我心中的自责是出于魔鬼的攻击,所以不必去理会它;什么时候是圣灵的责备,不可回避要尽快悔改呢?是不是我的新生命出了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似乎对圣经的道理认识的很快,查经时分享得也很好;但遇到实际问题时,我的信心就不行了。有弟兄姊妹帮我分析道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说实话,大部份道理我都知道,但问题是:我怎样才能行出来?
另外,最近两年,我发现自己祷告的操练也越来越无力,常常立志,又很快坚持不下去了。我知道祷告的功效,也经历过祷告带来的力量,但我好像一个患健忘症的人,认真祷告了两天、三天,到了第四天,祷告就变成了匆匆的“汇报”和“问安”,而没有更多的话可讲了。于是我就想到:是不是我的生命需要更新?是不是有许多罪我还没有真正对付?我是否已落入了“宗教徒”的仪式形式之中,而没有活出新生命的样式来?我怀疑自己信主后的改变只是“魂”的改变,而不是灵里的重生所带出的改变。我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谢谢!
祖奕
二、聆松回信
祖奕姊妹:
读了你的来信,很是感动。从信中真实、坦诚的话语中,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个渴慕成长的小天路客的形象:她在行走天路时,既有喜乐与振奋,也有挣扎和疑虑,而这些喜乐、挣扎、疑虑,又是那般自然、真实!让我们不得不在这颗坦诚的心灵面前也变得坦诚,说:是啊,我们也这样挣扎过,我们也这样疑虑过!
的确,是神的恩典,成千上万的年轻朋友有机会听到福音,接受了福音。但遗憾的是,这其中许多人以为受洗就意味着查经班毕业了,救恩也得到了,信仰的追求也就告一段落了,就无须再去教会崇拜、也无须参与任何服事了。他们很少去想,主耶稣要求于人的只有接受洗礼吗?主不是也说要遵行他的教训,背起十字架作他的门徒吗?路加福音17:11-19节记述了耶稣治愈十个麻疯病人的故事。这十个被治愈的人中,只有一个人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个人才是真正蒙福的,因为主耶稣基督亲自对他说:“你的信救了你了。”而其他九个人很可能只是病得医治,却并未得着灵魂的救恩。我想,那些怀着感谢主、跟随主的心态,冲破阻力参与服事的初信的弟兄姊妹,正像这位知道感恩的病人一样,是蒙神的喜悦的。看到团契中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年轻弟兄姊妹,很让人欣慰。
更可贵的是,你在追求灵命长进的进程中,并没有停留在“参与”了事奉、能“做”一些事奉这个层面上,你并不以外在表现为满足。你想到了、并苦苦地追求着生命本质的改变。你因此而焦虑,而挣扎,这些挣扎使你问自己:是不是我的灵命出了问题?这些看似灵命低沉时发出的疑问,其实是一种富有积极意义的反思,是对自己灵命需要长进的清醒意识,也是灵命长进、生命更新的前提。这种清醒意识起码可以使自己避免成了“宗教徒”而不自觉。
你信中所提出的,其实也是一个许多基督徒都曾经历过的、颇具代表性的问题:“圣经道理我都知道,但问题是,我怎样才能行出来?”为什么在基督徒中有一个这么普遍的问题呢?
救恩是神的恩典,我们得救完全是神的工作,——这可能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而得救以后,或重生以后,生命要长进,要“成圣”(Sactification,或译为“神圣化”,“圣洁化”),也是神的工作,而不是人“积极表现”或“努力争取”就可达到的。如同保罗所说,惟有神叫人的属灵生命成长(哥林多前书3:6)。因为人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成圣”(使自己圣洁化)。圣经的教训和历来基督徒的经历都证明了这是一条不容置疑的真理。
而这一真理却使我们陷入了困境:既然我的生命成长是神的工作,我个人的责任是什么呢?让神做工吧,我什么也不用做了——那岂不是懒惰的借口吗?我们完全是被动的吗?我们如何追求灵命的成长呢?
我自己一点浅显的理解是:我们的责任是、在灵命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的是:愿意顺服神的旨意,不拒绝圣灵在我们心中的工作。这种“愿意”(will,volition,含“意志”的意思,而不是desire,保罗说“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时的“立志”,用的是“desire”)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也可能是神对我们的唯一要求。当我们愿意顺服神的旨意,愿意以圣经真理作指导自己生活的准则,愿意以一个重生基督徒的价值观念来安排我们的人生时,圣灵一定会与我们同在,与我们同工,给我们力量,帮助我们把道理“活”出来。
我这样说,似乎还是在讲一个你已经知道的“道理”。其实在这个道理的背后,我是想同你分享“活出”道理——即积极进行灵命操练的必要性。我听过一位主内弟兄的分享。他说他是一个不容易接受批评和责备(特别是不合理的批评责备)的人。有时候表面上好像接受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却积存在心里,常转变成怒气发泄出来。他说,他后来就求神帮他在这一件具体的事上进行操练。他在祷告中求神,叫他在听到批评和责备时感到甘甜。果然,当他再遇到批评责备时,神的灵就提醒他虚心对待。他持续地向神求,神也不断地提醒帮助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后,他的心胸变得开阔,变得包容、坦荡和真诚。更奇妙的是,因为这一件事上的操练,却带来了事奉与家庭等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使他备感喜乐和有力量。真是“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在经过这些具体的灵命操练之后,那位弟兄说,他不仅经历了圣经道理(如哥林多前书13章关于爱的道理)的真实,也经历了神的信实。所以,你不妨也在祷告中,求神从一件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帮助你操练怎样“活出”圣经的道理。我相信,这种持之以恒的属灵操练,必定有生命成长的效果相伴随。
当我们愿意和顺从的时候,圣灵一定会做工,一步步除去我们的旧我,带领我们一步步远离世界,一步步奔向天国。当然,在这个漫长的“成圣”过程中,一个属灵的大氛围是非常有益的,读经、祷告、敬拜、团契生活这些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参与这些活动时,要怀着一颗敬畏神的心,否则真成了光参加仪式的“宗教徒”了。
我倒不以为我们自己在神面前的自责是出于魔鬼的攻击。在圣洁的神面前,我们的确需要神的灵洁净我们,更新我们;需要常常省察我们自己的隐而未显的罪。这种“自责”会有利于我们灵命的长进。魔鬼的声音应该很容易辨认:诱导我们去犯罪、说犯罪没有关系,反正神都会赦免——这必定是魔鬼的声音(神的声音决不是这样,可读加拉太书2:17);而指控我们、摧毁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心灰意冷不再跟随耶稣的,也必定是魔鬼的声音。那时,我们要做的,不是“不去理会它”,而是要奉耶稣的名击退它!
关于祷告,的确我们常常陷入例行公事的“回报”或“问安”之中。你注意过吗,人在两种情况下祷告一定迫切:一是在苦难中,或重大事件临到时;二是心中负担很重,心中有迫切追求的时候。记得一位神学教授谈及北美教会的属灵状况时,曾这样说:怎么办呢,我们也不能求神给我们苦难啊。因为他认为,苦难促使人恒切祷告,恒切祷告才会带来教会的大复兴。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像我们的同胞那样处在苦难中,但如果我们心中充满了爱(爱人,自然会为人祷告),如果我们被那颗愿意成长、愿意亲近神的心所驱使,我们自然会恒切祷告,永不止息。盖恩夫人曾说,魔鬼最反对的就是祈祷和渴慕祈祷的人;因为它知道祈祷是战胜它的最有力的武器。你去做别的什么,它并不在乎,唯独进入祈祷的生命时,魔鬼就会将各种苦轭加在你的生命上。但是,容我再加上一句,魔鬼之所以恐惧祈祷,更因为祈祷是我们经历神、与神同在的时刻。神国里多一个祈祷的生命,耶稣基督就多一个可以交托使命的精兵。
灵命成长是一个大课题,远非两页纸就能概括得了的;也更不是一个和你一样还在成长中的信徒所能答复的。但我尽力做我所能做的:我愿意与你一起挣扎,一起焦虑,一起向神呼求——其实,读了你的信后,我们便开始为你祷告了。因为《生命季刊》创办的目的,就是盼望许许多多和你一样的弟兄姊妹在基督里成长起来。
愿与你在行走天路时互相扶持的

聆松

祖奕来自中国大陆,现在美中工作。
聆松来自中国大陆,现全时间事奉。.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