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对抗依博拉的“神秘血清”(陆加)

对抗依博拉的“神秘血清”(陆加)

对抗依博拉的“神秘血清”(陆加)
2014年8月5日 09:25 新浪博客

http://weibo.com/p/23041863afab8c0102uz68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编者心”

编注:因本文极具时效性,故特选在“编者心”发表,与“言与思”相互辉映。

勇敢的医疗宣教士

7月22号和25号,肯特医生(Kent Brantly)和南茜护士(Nancy Writebol)在赖比瑞亚由宣教机构合办的医院里先后感染了依博拉(Ebola)病毒,他们是两位在西非第一线治疗伊博拉疫情的勇敢的医疗宣教士。这是一个极坏的消息,因为等待他们的是无药可治和60%的死亡率!

依博拉按说不该发展到这种失控的程度,它虽然高度致死,却不易传播。然而当地的民俗、巫术和对现代医学的怀疑、拒绝,病人无视医疗劝戒和拒绝隔离,使得肯特、南茜和所有医疗前线的人员,面对着本不该有的病人和风险。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一如既往、救死扶伤,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护那些并不可爱的患者。

伊博拉的病情与治疗

伊博拉的病情,先是发烧、呕吐和腹泻,进而体内外出血,肝肾衰竭。病毒性的高热、出血直至死亡,在中世纪其实很常见,那时一场大瘟疫可以带走30%的人口。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这种瘟疫的威胁已几乎绝迹,只有在恐怖电影里可以见到了。

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试验和治疗,现代医学积累了几百年的知识和经验。其实它并不强调寻找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要每一个细微的结果、结论,都建立在被反复证实的基础上。有这个根基,后人的工作才可以在上面继续,治疗的突破才可以水到渠成。

面对瘟疫,现代医学的最大贡献是发明了疫苗。就是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抗体,对付病菌的入侵。这又叫“主动免疫”,就是在人们还没有见到病菌之前,先建立好免疫系统,于是就不怕被传染了。

伊博拉是罕见疾病,目前没有疫苗。治疗上只能靠另一个免疫学的手段,叫做“被动免疫”,就是从别处生产抗病毒的抗体,然后注入患者身体,帮忙对抗病毒。然而,就是这种“被动免疫”的治疗伊博拉的药物,目前也是没有的。

绝境中的一线希望

在这样一个绝境中,还有一线希望。

在南加州的圣地牙哥市,离海边不远的一个安静的街区里,聚集了一批小小的生物公司。一般的规模都不会超过50个人,几个人的公司并不少见。但是这些公司里的人们可能在尝试的是,有着突破性潜力的工作。其中一家叫“Mapp生物制药”,他们正在做的刚好就是给伊博拉病人提供“被动免疫”的抗体血清。

他们生产的抗伊博拉的抗体,是从老鼠细胞里得到的。可惜,伊博拉爆发的太早了。他们的抗体血清从未在人体试验过,所以不知道有没有效。正规的临床试验还要至少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唯一令人鼓舞的是,他们在猴子身上的实验结果。他们的抗体成功地救活了4只感染了伊博拉的猴子。到这个特别的时候,国家卫生局特批让肯特、南茜使用作试验性的治疗。

于是,几只深冷保藏的针剂飞往赖比瑞亚!

奇迹发生了

对于完全没有人体资料支援的“新药”,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不少药,猴子上好好的,在人身上就不行了。而且,这4只猴子都是在感染伊博拉之后的头48小时内接受的治疗。当“珍贵”的血清运到赖比瑞亚的时候,肯特已经病了9天。

医学有时是急不得的,按血清的使用要求,这瓶深冷储藏的血清需要自然解冻,不能用加热帮忙。所以大家要眼睁睁的看着这小瓶宝贝慢慢解冻8-10个小时!

就在这度时、度分如年的等候中,一个小插曲发生了,肯特医生认为自己比较年轻,应该能挺的时间多一会儿,所以建议把先溶化的那一只让给南茜,自己等第二只。

不过,就在这当间,肯特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濒死指征出现,他最终在南茜之先接受了抗血清。

只一小时之后,接受了血清的肯特医生的症状就奇迹般的减轻了!呼吸恢复正常,身上的疹子在消退!在场的人欢呼“奇迹发生了”。第二天早晨,肯特就可以自己起来洗澡,然后走上了回美的飞机。

南茜接受了第二只血清,她的情况没有明显好转。然而第三只血清也给了她,她也开始好转,并将于明天(8/5)返美!

也许我们还是要沉住气,因为毕竟他们都还没有脱离危险,伊博拉还在肆虐。血清的数量还远远不够用。然而,这一时候也真的值得我们停下来感恩,因为我们在肯特、南茜和还在第一线的医疗宣教士的身上在一次看到了复活的耶稣,也经历着全能的上帝又一次用现代医学的奇蹟看顾祂蒙爱的儿女。

注:血清治疗的最新进展根据CNN报导:

http://www.cnn.com/2014/08/04/he ... la-serum/index.html.

TOP

了无遗憾?(吴蔓玲)
http://weibo.com/p/23041863afab8c0102uz67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

肯特‧布兰特利医师(Dr. KentBrantly)因救助病人而染上伊波拉病毒,他坚持把可能救他一命的实验血清,让给另一位染上伊波拉的女宣教士。这不是女士优先的时刻,而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而这血清是从他所救活的一个病童身上抽取血液制成,只有一剂,他比任何人都有资格使用它来增加自己活命率。但他坚让。

他为什么那么勇敢?是什么原因让他在生死存亡之刻,选择无私?

他是去年10月加入利比亚宣教医疗团队,带着妻儿搬到赖比瑞亚。他美国同事分享布兰特利医师写的电邮,自述面对伊波拉病毒肆虐,真是感觉“惊恐”。也难怪他有这样的反应,短短时间内死于伊波拉病毒已经有七百多人,只要染上,死亡率是90%,且传染率极高。

教会朋友问他怎样面对?他回答:“上帝会救助我,即便祂没有救我脱离,我生命已经为祂而活,我没有遗憾。”

他72岁老母亲说:“这是压力非常大的时候。肯特是美好的年轻人,十分有同情心,他做的正是他预备自己一生要做的事。他把自己的生命交付在仁慈上帝的手上,上帝支撑着我们,给予我们爱来面对。我们不断地为他祈祷,也恳求大家为他祈祷。他是勇敢的人,他尽其所能服事他的上帝。请大家为他祷告。”

让我们为布兰特利医师脱离险境、恢复健康代祷!然而,也在面对最近各样灾祸(诸如接二连三空难、以巴和乌克兰和叙利亚战事、台湾高雄气爆、云南强震等)时,不妨反思自己是否能像布兰特利医师一样,确定人生了无遗憾?.

TOP

美国将埃博拉患者运送回国是正确的选择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919/

肯特•布兰特利是一位援助西非对抗埃博拉的美国医生,不幸自己确诊感染上这一病毒。8月2日,这位医生被美国政府用专机接回了美国。然而,这种做法却遭到了美国民众的抵触。有的民众在社交网络发泄说,布兰特利把埃博拉病毒带回了美国,很快美联社发布文章,解释了这一做法为何是必要的。

(秦鹏/译)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介绍,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已经杀死了700多人,而且如果得不到控制,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允许受感染的美国公民回到亚特兰大呢?

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艾默里大学医院是世界上治疗埃博拉感染者最安全的地方之一。病毒逃出这所医院超级严格的隔离设施并得以传播的机会实际为零。

还有一点,他们说:在海外冒着生命危险的医疗工作者们理应得到最好的治疗。

肯特·布兰特利(Kent Brantly)医生是第一位从非洲被运回美国的埃博拉感染者。他周六抵达了美国最有实力的医院之一。救援队工作人员南希·莱特博尔(Nancy Writebol)有望在几日内到达。

“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当生病的美国人返回美国接受治疗时,我希望这种恐惧不会毁掉我们的同情心。”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汤姆·弗里登(Tom Frieden)医生说。他的机构收到了一些“恶毒的电子邮件”,还接到了至少100个质疑为什么生病的救援人员被允许入境的电话。

尽管电话和邮件直抵CDC,周六离那所医院最近的人当中,却很少有大惊小怪的。

“我们能够让那个感染者的生活稍微没那么难以忍受,我觉得这算是一种祝福。”周六驻足于那条街道的阿什莉·惠勒(Ashley Wheeler)说,“如果我是那个人,我会希望我的国家能尽最大努力帮助我。”

艾默里的传染病中心创立于12年前,旨在治疗在CDC生病的医生。全国约有4家机构拥有测试、治疗及收治接触过极危险病毒的人员所需的全套设施,艾默里是其中一家。

2005年它曾治疗过非典型性肺炎(SARS)患者。与埃博拉不同,SARS可以随着感染者的咳嗽或者喷嚏传播。

事实上,埃博拉的性质—通过与体液和血液的紧密接触传播—意味着任何采取了标准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的现代化医院都应该能够处理它。

不过,艾默里还是不会冒险。

“在未被消除感染之前,什么都不会走出这座设施。”负责治疗这些患者的布鲁斯·瑞布纳(Bruce Ribner)医生说,“在照料这名患者的同时,我们配备了超量的安全措施。我们不认为任何医疗人员、任何其他患者以及任何来访者会有感染风险。”

瑞布纳还说那两位患者应当得到帮助。 “他们去参与了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是在医疗活动中受到感染的。我们认为我们拥有的环境和专业能力能够安全地照料这两位患者,并给他们提供康复的最大机会。”他周五说道。

在亚特兰大城外的道宾斯空军预备役基地,安波·布兰特利(Amber Brantly)看到丈夫爬出接机的救护车时,感受到一阵欢欣鼓舞。“今天欢迎肯特回家,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我和他通了话,他很高兴回到美国。”她在一则声明中说道,“感谢上帝把他安然运抵并给他力量走进医院。”

在医院内部,患者被隔离开来,不得与任何未穿防护器具者接触。 “负气压”的意思是空气能够流入,但是在过滤器除掉所有来自患者的微生物之前不得流出。所有实验室检验都在设施内部进行,操作人员接受过感染控制的严格训练。玻璃墙使医护人员能够在外面安全地观察患者。工作人员进入之前有一个用于穿戴护具的前庭。所有的护具都会得到安全的销毁或者消毒。

家人暂时将被隔断在一定距离之外,医生们说。设施“有一个平板玻璃窗和通讯系统,因此他们可以彼此相隔仅仅5厘米左右。” 瑞布纳说。

将要负责治疗布兰特利和莱特博尔的传染病专家杰·瓦基(Jay Varkey)医生周六没有对他们的病情发表评论。两位患者都是在利比里亚一座教会医院医治埃博拉患者之后被描述为出现危重病请。利比里亚是埃博拉病毒此次史上最大规模爆发殃及的4个西非国家之一。

对这种引起出血热的病毒没有治愈手段。在非洲有60%至80%的感染者会死亡。目前有一种试验阶段的药剂,但是教会医院的存量仅够一人使用,布兰特利坚持留给莱特博尔。他在非洲最大的希望是一剂含有抗体的血清。这些血清来自一名在他的医治下幸存的14岁男孩。

飞机一次也仅能搭载一名患者。莱特博尔将在几天内沿同样的路线抵达艾默里。(编辑:粉条er).

TOP

回复 3楼yingyinc 的帖子

亲,以上的内容有一些相互不吻合的地方,还是先核实一下为好。
一楼:
其中一家叫“Mapp生物制药”,他们正在做的刚好就是给伊博拉病人提供“被动免疫”的抗体血清。
他们生产的抗伊博拉的抗体,是从老鼠细胞里得到的。。。。。。。国家卫生局特批让肯特、南茜使用作试验性的治疗。
于是,几只深冷保藏的针剂飞往赖比瑞亚!。。。。。。。
。。。。。。只一小时之后,接受了血清的肯特医生的症状就奇迹般的减轻了。。。。。。南茜接受了第二只血清,她的情况没有明显好转。然而第三只血清也给了她,她也开始好转。。。。。。

二楼:
而这血清是从他所救活的一个病童身上抽取血液制成只有一剂,他比任何人都有资格使用它来增加自己活命率。但他坚让。

三楼:
目前有一种试验阶段的药剂,但是教会医院的存量仅够一人使用,布兰特利坚持留给莱特博尔。他在非洲最大的希望是一剂含有抗体的血清。这些血清来自一名在他的医治下幸存的14岁男孩

[ 本帖最后由 奶牛豆豆 于 2014-8-5 16:23 编辑 ].

TOP

回复 4楼奶牛豆豆 的帖子

谢谢提醒。
这3篇是从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前两篇是“举目”杂志,后面是“果壳网”。
至于这血清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微博上说:
@LifeTime:
CNN今天披露了两位美国志愿者救治过程。美国Mapp Biopharmaceutical 公司将还没取得48小时白鼠救治实验结论的一种试剂空运到尼日利亚。首先给年轻一些染病的医生使用,用药之处反而恶化病情。随后情况出现反转,运回美国之前竟然恢复到可以自己洗淋浴。女医生感染者后来也用同样治疗,周二会接回美国。

具体情况我想以后媒体会说明的。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14-8-6 09:16 编辑 ].

TOP

回复 4楼奶牛豆豆 的帖子

今天正好在网上看到对你问题的回答,转帖如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7898048/

转《举目》编辑在FB上的说明:

========================

有讀者來信指出,關於伊波拉報導中的血清部分,《舉目》官網的兩篇文章內容不一致(血清來源一說為老鼠http://behold.oc.org/?p=23876,一說為肯特醫生所救活的一個病童http://behold.oc.org/?p=23867)。

其實,吳蔓玲文章的重點在於布醫生的品格和行動。而陸加是根據之後報導的更新,以醫藥專業人員的身份,進一步對血清來源的說明,讓我們更能身歷其境地認識到,整個事件的艱難度,以及從基督信仰出發,整個醫療團隊的捨己精神。

由於兩篇文章完成時間有先後,而這整個事件又尚在發展中,所以作者之一的陸加在8/6/2014的回覆如下:

這位读者很细心,不过这两个资料都有出处。

CNN的资料只提到MAPP公司的抗体血清在治疗中的作用。(出处已在文章最后)

在CNN文章之前,新闻一直提到肯特医生接受了一位14岁患者的血清。资料来源应该是从Samaritan's Purse, 现在仍然可以找到。

http://www.samaritanspurse.org/a ... positive-for-ebola/

不过这个消息没有下文。

还有一个更新,今天的华盛顿邮报讲到从老鼠产生的抗体最终由通过烟草植物的(基因工程-我加的)手段生产后提取的。说是老鼠细胞也不会错,因为最初的单克隆抗体都应该是有老鼠细胞筛选出来的。

这些信息都是一点点传递出来的。早期的信息可能完整性差一些,这两天的资料和众多媒体都只讲抗体血清,连Samaritan's Purse今天也提到他们两人都得到抗体血清,所以这个应该比较可靠。到底那个14岁患者的血清细节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资料澄清。

这个问题是原始资料的问题,不是引用的误差。

吳蔓玲女士亦於當日發出說明,她的文章是參考http://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28596416。.

TOP

回复 6楼yingyinc 的帖子

嗯嗯,谢谢亲,看到了。.

TOP

神父染伊波拉病毒状况差,西班牙将派专机接回
http://weibo.com/p/23041887497ade0102uy5o

2014年8月7日 18:01 新浪博客

西班牙籍帕牙雷斯(MiguelPajares)神父日前在利比里亚确诊染上伊波拉病毒,西班牙当局决定将这位七十五岁神职人员接回国治理。

  据传媒报道,帕牙雷斯神父身体状况非常虚弱,高烧未退,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目前正跟另外五名传教士被隔离观察和治疗。

  网路上因此出现一份逾七万三千人签署的请愿书,要求当局将神父接回国。西班牙卫生部因此决定,将派出军机将他接回治疗,但确切的返国时间,尚未确定。

  但有民众忧心,伊波拉病毒可能随着帕牙雷斯神父返国而扩散。卫生部为此回应表示,疫情在西班牙扩散的机率风险相当低,呼吁民众勿过度恐慌,并提醒国人,目前西非疫情严重,若无必要,尽量避免前往。

  伊波拉病毒于一九七六年首度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出现,此后共出现十四次疫情,死亡率平均为百分之七十八。症状包括发烧、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喉咙痛、呕吐、腹泻,最后阶段为体内外出血。

  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有几次疫情的致死率甚至高达九成。而最新数据显示,西非有一千七百一十一宗病例,其中九百卅二人病逝,死亡率约百分之五十五。

  伊波拉病毒在西非爆发对宗教及其他志愿组织形成两难问题。他们要考虑到底为了小心而离开西非,或是留下与当地人民一起对抗疫情。

  同样在重灾区利比里亚染病,近日已回国的两位美国人,一位是国际宣教团体「SIM」传教士,另一位是为基督教福音派援助组织「撒玛利亚钱包」工作的医生。

  五十九岁女传教士怀特博尔(NancyWritebol)于五日回国,但未能像首名回国患者般自行步进医院,而是要由担架抬进医院。她抵达时,由头至脚被白色保护衣紧紧包着、戴上口罩,躺在担架床,双目紧闭,看似疲累。

  比她早三日回美的卅三岁医生布兰特利(KentBrantly),当天能自行步进医院,怀特博尔的情况明显教人忧虑得多,不过医生形容她「虽然虚弱但有好转迹象」,丈夫亦感到乐观,指她启程回国前能在别人扶持下步上专机,并吃了些乳酪,坦言「一星期前我们开始考虑安排她的丧礼,现在终于有实质理由抱紧希望」。

  该两个团体正把六十名「非必要」人员送离利比里亚。但「撒玛利亚钱包」强调不会把前线医生及重要职员撤离。

  美国的天主教援助组织对《天美社》表示没计划撤出,并指他们在塞拉利昂的前线已有半个世纪,不会就这样留下本土的伙伴。

  怀特博尔及布兰特利返回美国前均接受了一种未在人体内试验过的新药ZMapp治疗,布兰特利还另外接受了一名病愈男童的血清。消息指,两人接受新药后,情况明显好转,尤其是布兰特利,用药不足一小时,呼吸和身上红斑奇迹地一样改善了。

  三位伊波拉研究权威,包括在七六年有份发现伊波拉病毒的皮奥医生发表联合声明,指出非洲人应该和美国人一样,有同样的治疗机会。鉴于疫情严重,他们呼吁世界卫生组织及西方医疗机构协助非洲有需要的人,试用实验中的药物及疫苗。

  两名美国人使用的实验药物,由圣迭戈一间生物科技公司和美国军方合作研发,抽取感染伊波拉老鼠身上的抗体制成。公司指今年一月,才获确认为可能具效用的药物,目前只有很少剂量,如想制造更多药物,需时数月。

  由于伊波拉暂时只影响非洲贫困地区,一直未能吸引大药厂研发药物及疫苗。

【完】来源:《自由时报》、《苹果日报》及《NBCNews》,天亚社编辑。.

TOP

步步跟随(吴蔓玲)
http://weibo.com/p/23041863afab8c0102uzgq

2014年8月8日 16:49 新浪博客 .
本文原刊于《举目》杂志网站“言与思”专栏

离写前稿不过4天的时间,伊波拉的疫情又有许多变化,对二位染上伊波拉被运回国宣教士的医治详情,也有进一步的厘清。布兰特利医师的病情已有好转。布兰特利医师去年夏天在前往赖比瑞亚之前,曾在自小长大教会里分享自己的呼召。他的分享让我们一瞥他回应呼召的心路历程。

他并不是耳朵清楚听见上帝的声音,回应到非洲医疗宣教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透过主日学、暑期圣经学校等教会活动中身边的长者和朋友们,塑造了他委身于主的心志。他高中毕业后,就读圣经学院。

在圣经学院时的一次西非短宣,他领悟到自己既然已经委身于上帝,就是上帝的奴仆,奴仆只去主人要他去的地方,并且他还在这次短宣之旅经历到“上帝会供应所有让你能对祂忠诚的一切”﹔换句话说,就是上帝会提供你所需的一切,来让你走在祂的呼召中。

圣经学院毕业生多半不是做牧师,就是圣经学者,但是他不觉得这是上帝要他走的路。尽管不确定自己的呼召方向,但因自小在医师家庭长大,他对医学顶有兴趣,就决定申请医学院。这意味着他必须再花一年的时间,补修学分,才能上医学院。而在另一次短宣中,他看到医疗宣教对人类的帮助和影响力,更是确定了医疗呼召的心志。有意思的是,在那趟短宣,他遇见自己未来的妻子,而她也是在同一趟短宣确定自己医疗宣教的心志。上帝的安排,真奇妙。

布兰特利医师并不是从一开头就晓得要到赖比瑞亚医疗宣教,而是一步步跟随主的引导,透过上帝在他内心的印证、教会的长辈和同辈朋友的话语和行动的印证。他鼓励大家不要坐着等呼召凭空而降,而是要边走边接受上帝的引领,就像美国基督教牙科协会会长大卫‧史提文斯所说﹕“停着车而同时要驾车前行,是很难的。”,也就是人老坐着不动,是不可能跟随主的引领,走在上帝的呼召里。

立定“无论主要我何往,我必去”的心志,是第一步﹗然后迈开回应呼召的步伐,跟随主,每次一小步﹗诚如布兰特利医师的领悟“上帝会供应所有让你能对祂忠诚的一切”,上帝的恩典与能力,足以带领我们走在祂对我们呼召的心意中。只要我们保有谦卑受教的心,收起自己堂皇的野心,跟随主,即便一时走错路,难道祂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恩典,带领我们走回祂的心意中,并且给予我们足够的能力完成祂的呼召?

注:有兴趣聆听他分享见证,请至http://www.southeastern.org/files/SE Messages/Sermon7-21-13.mp3.

TOP

致我的亲人:在致命的埃博拉病毒面前
2014年8月9日 12:54 新浪博客
生命季刊

http://weibo.com/p/2304186992ad5b0102uz78

致我的亲人:



我们都关注着最近关于埃博拉疫情的新闻。据“中新网”最新报道:世界卫生组织8月8日宣布,目前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非同寻常”,已构成“国际卫生紧急事件”。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西非四国已经至少有1000人死于埃博拉病毒。



7月26日晚,美国福音机构SIM宣布两名在利比亚救治埃博拉病人的的医疗宣教士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8月1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说,两名在利比里亚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医疗援助人员将返回美国,在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接受治疗。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两名美国人将乘坐一架“湾流”喷气机,机上配备专为高传染性疾病患者设计的便携式帐篷,但一次只能承载一名传染病患者。专机需要飞行两次,才能把两位宣教士带回美国。



8月2日,感染埃博拉的美国医生肯特·布兰特利(KentBrantly)乘坐特制飞机从利比里亚飞抵美国,并被送往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8月5日,宣教士南茜·莱特博欧(NancyWritebol)回到美国,被医护人员用担架送往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两名感染者现在接受最好的医疗,他们的病情在好转。



网络中和微信中,网民们对这个消息议论纷纷。看到国内的评论是:

“美国,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这是一个国家的立国的根本”

“哇塞,下辈子当个美国人吧!”

“这就是美国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他们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抛弃病毒感染者。”



而在言论自由的美国,在许多的赞誉之声中,也有人发声,担心埃博拉病毒因此进入美国。



疫情如洪水猛兽,人人惟恐避之不及!远离非洲,远离埃博拉病毒/病人,是我们自然的选择吧。然而,为什么这一群人反要顶风而上,从最安全的地方到最危险的地方,在最危险的时候,留在非洲救治这些感染埃博拉的病人,以致于自己被感染呢?



现年33岁的布兰特利,奉献自己事奉神,是“撒玛利亚救援会”(Samaritan’sPurse)的宣教士。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就是“无私”(Selfless)。他清楚地知道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里,在瘟疫猖獗时期工作,意味着什么样的危险,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肯特早已预备自己,终生作医生宣教士,”肯特的妈妈说,“他的心在非洲。”

他感染之后,坚持把仅够一人使用的试验性药物留给同样染病的同胞南希·怀特博尔,自己接受一名14岁利比里亚男孩的输血。这名男孩感染过埃博拉病毒,接受过布兰特利的治疗,他的血液中含有病毒抗体。


而另一位宣教士南茜·莱特博欧则是SIM(ServinginMission)的同工,做医务护理的工作。她和丈夫大卫曾在非洲服事孤儿14年。7月30日晚,莱特博欧的母会为南茜召开守望祷告会,丈夫大卫在skype中写道:因着基督为我们所成就的,我们如此蒙福!我们得到了救恩和永恒的生命,除了服事,我们能如何报答祂呢?

今天,(8月8日数小时前),肯特·布兰特利也发布了题为“我为上帝的怜悯感恩”的书面声明。他首先感谢上帝的怜悯,感谢医务人员及为他代祷的弟兄姊妹,然后说:

我携太太爱博及两个孩子,并不是为了埃博拉才到利比亚去的;我们全家前往利比亚,是因为我们深信上帝呼召我们在利比亚的ELWA医院里来服事祂。


我学到的一个功课就是,跟从上帝,祂常常会把你带到一个出乎你意料之外的地方。当埃博拉病毒在利比亚蔓延的时候,我们收治了越来越多的感染者。我曾握住无数个病人的手:病毒正在吞噬他们的生命,我亲眼看见了他们的恐惧。至今我仍然记得他们的面容和姓名。


……当我被确认感染后,心中充满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平安。上帝以祂多年前就教导我的话语,再次提醒我:祂会给我力量,使我持守对主的忠心。


现在,两个星期过去了,我身处一个截然不同的处境中。然而,我的焦点没有改变,仍然是:跟从上帝。现在,两个星期过去了,我身处一个截然不同的处境中。然而,我的焦点没有改变,仍然是跟从上帝。请您继续在祷告中纪念我和南茜姊妹的康复。而更重要的是,请为我们祷告,使我们在这个新环境中,仍然忠心持守上帝对我们的呼召。


亲爱的朋友,原来这两位宣教士,之所以能够坦然面对致人死地的埃博拉病毒,能够以如此大爱服事那些感染者,是因为他们都得着了耶稣基督所赐的新生命,是基督的爱激励他们为主而活,是福音的大能在他们的生命中彰显。


亲爱的朋友,环顾我们的四周,我们看到的是动荡不安,听到的是是埃博拉病毒瘟疫的消息,是云南地震的消息,是各样恐怖事件的消息……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主耶稣再来的日子近了。而在这诸多的坏消息中,有一个大好的消息就是:福音。


什么是福音呢?福音就是:


上帝按祂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而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悖逆神,犯罪堕落了;罪因一人进入世界,世人都犯了罪;罪的结局就是死。人类开始过着悲惨的生活;并且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而上帝爱我们,祂要救我们。祂差派祂的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祂担当我们的罪,代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赎的工作;死后被埋葬,第三天复活。凡是信耶稣的,就不再被定罪,就出死入生了。


亲爱的朋友,今天,在诸多的坏消息中,你听到了福音(好消息)。你愿意敞开自己的心,认罪悔改,接受耶稣做自己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吗?愿上帝祝福你!



——爱你的人.

TOP

http://weibo.com/p/23041887497ade0102uygk

西班牙神父及修女染伊波拉不治

2014年8月13日 21:07

随着一位西班牙神父因伊波拉病毒于八月十二日逝世,成为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一所天主教医院第六位至死的医护人员,利比里亚明爱机构声称,当地的医疗体系现在陷于「完全混乱」当中。

  在利比里亚感染伊波拉病毒后,于七日被送返西班牙治疗的七十五岁帕牙雷斯(MiguelPajares)神父,在马德里医院宣告不治。他曾使用过治疗两名美国人的试验药物。

  与他一起为天主教灵医会工作的昌塔尔.帕斯卡利娜(ChantalPascaline)修女,也因染病于十日在蒙罗维亚逝世。

  同会的六十五岁儒利亚纳.博伊(JulianaBohi)修女,与帕牙雷斯神父同于上周送返马德里就医。据西班牙媒体报道,修女初步被测出对伊波拉病毒呈阴性反应,但是已经被隔离了。

  在蒙罗维亚的天主教圣若瑟医院和灵医会又宣布,他们一位年仅五十二岁的医院主任、在灵医会廿三年之久的博德.恩森德泽(PatrickNshamdze)修士,于七月廿九日感病后,于二日过世。

  目前,圣若瑟医院已关闭,来自迦纳的医院院长,也处于隔离观察中。

  利比里亚全国天主教医疗委员会主席芭芭拉.布里连特(BarbaraBrillant)修女指出,有三至四位医生正在医院接受廿一天的观察期,而她自己则因休假而逗在美国缅因州的家里。

  她说:「需要紧急手术或有产科并发症的病人,现在没有地方可去就医。」在当地服务已卅四年的修女表示,她将提早结束假期,于八月底返回蒙罗维亚。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伊波拉病毒在西非扩散,在四国的确诊和怀疑感染个案有一千八百四十八宗,而死亡人数在三日内增加五十二人,达到一千零十三人。

  世卫和美国已决定向利比里亚提供该试验药物,治疗感染伊波拉的医生。世卫表示,医学专家小组已做出结论,提供实验性药物治疗感染这种致命病毒的患者合乎道德。

  另外,中国商务部十二日也发布消息,中国政府提供三千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和派遣的九名公共卫生专家,已陆续抵达这些西非国家,帮助应对疫情。

  驻塞拉利昂使馆证实,八名分别在当地两间医院治疗过伊波拉病人的中国医护人员,正接受两周的隔离,目前身体状况正常,未出现伊波拉出血热症状。

【完】来源:《新报》及《TheCompass》,天亚社编辑。.

TOP

《境界》报道后续追踪——据CNN新闻网报导,埃默里大学医院当天发表声明说,33岁的美国医生布兰特利8月21日出院,布莱特利说:“今天是个奇迹。我还活着,一切良好并与我的家人团聚,为此我无比感恩。”南希(Nancy Writebol)也被证实在周二(19日)被治愈并出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