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当信仰遭遇“精神胜利法”

当信仰遭遇“精神胜利法”

当信仰遭遇“精神胜利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83d6430102uy5d.html

文/刘超

每年的六、七月是毕业季,也是聚会季。同学毕业数年之后,各自成家立业,难得聚会,总免不了喝酒唱歌逛校园,吹牛扯淡秀成功。

推杯换盏间,异性常常擦出暧昧火花:当年的李雷和韩梅梅复又频送秋波、暗流涌动;而同性则在相互比较中隐隐带出火药味:比收入、比职位、比家庭、比孩子……一旦发现当年那个貌不惊人庸庸碌碌的小子毕业后竟然凭着趋炎附势攀上高位、飞黄腾达,得享各种资源,那些自视甚高的“优等生”们嘴上说着溢美之词,内心却对“那小子”连同这个不公的社会一起产生难以名状的恨意。

若这群“优等生”中恰好有一个基督徒,那么他很可能因此迁怒于上帝,正如《圣经》中诗篇第73篇所言,“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他们死的时候没有疼痛;他们的力气却也壮实。他们不像别人受苦,也不像别人遭灾。所以,骄傲如链子戴在他们的项上;强暴像衣裳遮住他们的身体。他们的眼睛因体胖而凸出;他们所得的,过于心里所想的。他们讥笑人,凭恶意说欺压人的话;他们说话自高。”



谁更成功?



“训练有素”的基督徒当然不敢公然向上帝发怨言,于是乎他找到另一种特别的方法自我安慰、转移恨意——他会想“那小子”无论拥有多少世上的荣华富贵,可是他没有信主。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原来自己是注定要进天堂的,那个同学却注定要进地狱。有一天,在天堂的自己会像乞丐拉撒路一样躺在上帝的怀中俯瞰在地狱中饱受折磨的“财主”。想到这,“优等生”基督徒心中无比骄傲与满足,仿佛耳边已然响起“那小子”痛苦的哀嚎,欢欢喜喜回家去了……

这个基督徒或许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身边的某某: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在面临现实困境与挫折时,常会不自觉地以“属灵”的成功战胜“属世”的成功,用貌似属灵的逻辑转移心中的骄傲与仇恨。我们先粗暴地将一切事物进行圣俗二分,然后便以基督门徒的身份与貌似属灵的追求碾压世上的一切。

此种心态对年轻弟兄姊妹的影响非常广,对教会的伤害亦不容小觑。例如在教会的基督徒中,有学生想要考研或考博,但却疏于复习,以教会服侍推脱自己在学习中当尽的努力,最后失败而归,他安慰自己的理由便是:“上帝已经为我安排好了未来的道路,我不要像世人一样绞尽脑汁为明天谋划,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拼命。世人辛苦追求成功,有一天内心一定会被愁苦刺透。”

表面上,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带给基督徒莫大的安慰,常常被认为是“属天的平安”:无论工作多么不顺,无论家庭多么不幸,无论学业多么糟糕,无论人际关系多么冷漠,都不能撼动他们内在的“平安”——“我已经抓住了神的应许,世上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世人努力的一切,最终都是虚空!只要我信主了,就比一切没有信主而努力拼搏、功成名就的人们成功!”



又见阿Q



仔细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会发现它与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相差无几,我们姑且称之为“属灵的精神胜利法”。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愚昧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是上无片瓦、下午寸土的赤贫者,饱受欺凌与侮辱。他心中充满仇恨,又无力反抗,但精神上却“常处优胜”——

他常常夸耀过去“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其实他连自己姓什么也有点茫然;又常常比附将来:“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其实他连老婆都还没有;他忌讳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又认为别人“还不配”;被别人打败了,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 阿Q进了几回城,一方面他很鄙薄城里人,认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在煎鱼上加切细的葱丝,凡是不符合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一方面他又觉得“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连城里的煎鱼和杀头都没见过。

阿Q是可怜的,他保不住自己做人的最后尊严,只能立足虚假一次次自我安慰;阿Q也是可怕的,他怯懦的心中充满怨念,只等着一次轰轰烈烈的爆发。一天,革命的消息传到了未庄,阿Q欢呼雀跃,报复的机会终于来到……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由三分骄傲,三分自我安慰,加上四分怨念组成。类似的,基督徒属灵的精神胜利法则由三分骄傲,三分曲解圣经,加上四分仇恨组成。

首先,“属灵”精神胜利法的骄傲自义,一部分表现在对未信主的世人的态度上。面对那些还未信主的世人,哪怕是师长、上级,他全不放在眼里,他想:末世时候,我比你们强得多啦!在“属灵”的骄傲自义中,他们严守信与不信的界线,以信主来怜悯不信的。哪怕生活走到穷途末路,仍然会以一种俯视的眼光审视不信主的“庸庸”大众。当传福音遇到挫折、遇到拒绝,照例报以一声叹息作总结:“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然后投给顽梗庸众一个蔑视的眼神,像个骄傲的将军一样得胜的走开。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表现在与自己“属灵习惯”不同的信徒身上:例如教会敬拜前没有唱《主在圣殿中》,他觉得不属灵;聚会前没有背诵“使徒信经”他觉得不属灵;祷告会大家没有跪下,他觉得不属灵……在一种貌似谦和的语气中,他向教会提出各种意见,心里想的也许正是“然而XX教会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连属灵的传统都不遵循!

其次,“属灵”精神胜利法中三分的曲解圣经相对不易察觉,它并非明目张胆歪曲经文原意,而常常是“不小心”漏掉一些教导,以偏概全。例如诗篇73篇便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首先,诗人用十几节述说了对恶人亨通的愤恨与不理解,甚至发出了“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无辜”的呼号。然后,诗人开始思想恶人的结局,“你实在把他们安在滑地,使他们掉在沉沦之中。他们转眼之间成了何等的荒凉!他们被惊恐灭尽了。”如果诗人的呐喊到此结束,则标准的“属灵”精神胜利就完成了。

然而在最后6节,“因而,我心里发酸,肺腑被刺。我这样愚昧无知,在你面前如畜类一般。然而,我常与你同在;你搀着我的右手。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人一改之前自以为义、向神质问的姿态,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卑微与上帝的伟大慈爱,他看到的是上帝搀着他的右手,常与他同在的美丽画面。在神的怜悯与恩典中,他由自义转为谦卑悔改,进而对上帝由衷的感恩与赞美。

彼时,诗人的满足不再是自我安慰的无奈之举,更不是发完牢骚后的畅快淋漓,而是完全降服于神的恩典中、以神为乐的喜悦与满足。信仰对于诗人来说,再也不是如马克思所说的“精神鸦片”,而是谦卑悔改之后对救恩的确信与感恩。





如何告别嫉妒与仇恨?



而“属灵”精神胜利法中的嫉妒与仇恨,如同阿Q精神胜利法中的怨念一般,是隐藏最深的部分。

回到本文开篇同学毕业聚会的经历中,如果有一天,在赚取了足够名利之后,那位趋炎附势能力平平的同学信主了,那位基督徒同学会如何反应?替他高兴,为他祝福吗?很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却是:第一,以属灵前辈的高姿态俯视他,第二,内心充满愤怒与怨恨,恨不得上帝收回救恩,像极了“浪子回头”的故事中大儿子所发的怨恨。

圣经中,法利赛人面对耶稣,采取的是第一种态度,把耶稣看为没文化的乡下人;约拿面对敌国尼尼微人的悔改,则产生了第二种态度,“大大不悦,且甚发怒”。可见,“属灵”精神胜利法不仅会制造人对上帝信心坚定的假象,也会堵塞福音的路径,破坏教会的合一,在神与人之间用仇恨与妒忌砌起了另外一堵高墙。

那么,如何识别和战胜这种“属灵”精神胜利法呢?

“属灵”精神胜利法天然排斥对罪深刻的认识与悔改。存心谦卑,直面自己的罪,则不太容易进入高尚道德的幻境。因此,破除“属灵”精神胜利法必须首先经历“我心里发酸,肺腑被刺”的痛苦悔改。并非经历悔罪,就能立即摆脱之前的酗酒、贪财、好色、嗜赌、粗暴、说谎等生命幽暗,因此基督的复活对信徒就相当重要,复活是救恩的完成,复活成就了基督活泼同在的应许。我们常与基督同在,基督搀着我们的右手,以荣耀的应许做日常的勉励,我们在靠着圣灵不断与罪征战中,才能一步一步走向真实的圣洁。

“属灵”精神胜利法以曲解圣经为基础,以骄傲自义为表象,内核则是对人、对神的怨念仇恨。有怨念、有不满说明我们羡慕这个世界,更说明我们内心仍然存在一个巨大的欲望缺口。我们用各种宗教仪式编制了一个信仰空壳,以“属灵”精神胜利法应对挑战,结果不过是自欺欺人。

《圣经》中说:“要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常常”、“不住”、“凡事”作为经文的重要定语,已经说明神的日常的、真实的介入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信仰真实活化到日常生活,则“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才能成为信仰生活的真实写照与最宝贵之处。

基督徒所追求的“胜利”,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的胜利,是重生得救之后“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的胜利,是“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的胜利,是我们每天吃着灵粮,喝着活水,不饥不渴、不卑不亢、满怀感恩、满怀喜乐的胜利。.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