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父母不可重新“编程”男孩的攻击性

父母不可重新“编程”男孩的攻击性

父母不可重新“编程”男孩的攻击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f20ba70101fxgf.html

亲子根基

是什么使得年幼的男性调皮捣蛋?是什么内在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在灾难的边缘玩跷跷板?男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受激发攻击性行为的荷尔蒙的影响。
但是,攻击性本身不会自然过渡到保护人的性格,所以,父母朋友,你要在尊重上天创造男孩的“编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男孩的攻击性行为。



男孩是一群令人头疼的调皮捣蛋鬼,他们专门制造惊心动魄的场面让妈妈两腿发软。而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真正的男人倾向于积极主动 、有进取心,富有冒险精神,能体察女性及孩子
的需要,能保护家庭。
男孩冲动但很难控制自己,男人勇敢镇定且能保护家庭,这其间似乎颇少联系?贯穿其中的是男孩的攻击性,这个让父母和老师头疼的特性。从男孩这座桥梁通向男人,其间有近20年的岁月,需要父母对男孩的攻击性进行引导。


添添和小B上幼儿园前,两个小男孩早就在小区的花园中是天天见面的伙伴了。刚过1岁,添添就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几分钟内,他可以发起多次攻击,用手抓小B的脸,抢小B手上的玩具,或是小B站着的位置,他很快就占领了。小B不是那种怯生生、反应迟钝的男孩,但是在添添的“攻击”下,他很有“害怕”的感觉,见了添添就想跑开。
小B的躲避,让他的父母心有不安,生怕孩子就此胆小畏惧。但是,这两个小孩上幼儿园却“狭路相逢”了,他们上了同一所幼儿园的同一个班。小B进教室的时候,见到添添,返身想走。
之后,在幼儿园,小B几乎每天都被添添欺负,脸上、手臂上不时挂彩。小B父母对于儿子将来的性格发展常常担忧:从小这么受欺负,长大了能有男子气吗?
直到有一天,添添和小B坐在长椅上换鞋,添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了小B一个巴掌,出乎意料地,小B用手狠命地抓住添添的耳根,使劲地拧,疼得添添大叫起来。
这一次勇敢的“反击”,猛然地,小B获得了勇气。这一次,毫无畏惧的身体接触的较量,小B从此不再害怕添添了。小B在心理上与“大老虎”添添平等了。以后几年中,他们两人游戏时是最好的搭档,小B的妈妈问小B最喜欢和哪位小朋友一起玩,小B回答说:“添添最好玩,因为他动作很快,他最好玩。”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在《培育男孩》一书中写道:“是什么使得年幼的男性调皮捣蛋?是什么内在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在灾难的边缘玩跷跷板?男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受激发攻击性行为的荷尔蒙的影响。”
正是略强的攻击性,将男孩引向日后保护人的性格,所以,父母不可简单地抑制男孩的攻击性。母亲因为自身是女性,从未体验过当男孩的滋味,所以常常要求自己的孩子安静、不要打闹,剥夺男孩的疯玩,这样的要求就像是要重新“编程”男孩的攻击性。女权主义试图对男性重新“编程”,尤其是想重新“编程”男孩的攻击性,希望男人敏感性更强,攻击性更弱,以使男性符合她们的胃口。但是,男孩的“程序”是上天创造的。亲爱的父母朋友,你不要讨厌你家的那个调皮蛋,他是要成为领袖的。


但是,攻击性本身不会自然过渡到保护人的性格,所以,父母朋友,你要在尊重上天创造男孩的“编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男孩的攻击性行为。

父母该怎样引导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呢?
(1)、不欺负弱者,要保护弱者;
(2)、 与人友好相处,使孩子学会分享、合作;
(3)、 对于恃强凌弱的“侵犯者”要学会正面交锋,决不示弱。


对于攻击性很强、动手就打的霸王型的孩子,家长的引导要强调第一和第二条; 对于心理处于弱势、经常被人欺负的孩子, 家长的引导要强调第三条。
对于上文中的小B,父母的引导应该强调第三条,当他在父母的鼓励下,勇敢地与“侵犯者”正面交锋之后,他在心理上战胜了恐惧,为他日后一步一步地发展男性气质扫平了心理障碍。
将电影《霍元甲》的广告辞引用于男孩的攻击性特别确切:不为技压群雄,只为自强不息
男孩的攻击性,不是为了技压群雄,不是为了欺负别人,而是为了自强不息。


选自《亲子根基杂志》2007/5 钱红林/文.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