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讲道王子”司布真

“讲道王子”司布真

基督教史上的今天 | 1834年6月19日,司布真生于英国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 ... 1e7#wechat_redirect


“讲道王子”司布真     
文/黄幸平
(作者根据《司布真小传》整理而成)


司布真于1834年6月19日,生在英国艾色克斯州的凯维敦镇。当司布真一岁两个月时,就被送到偏僻的史坦邦村落他祖父雅各布•司布真牧师那里。司布真在祖父的牧师住宅内住了六年之久。这是因为他那年青父亲约翰•司布真有心服事主,一面传道,一面作书记,子女又多,经济拮据的缘故。他的祖父雅各布•司布真信仰纯正,为人诚恳,事奉主54年如一日,是史坦邦公理会教堂的牧师。司布真的祖母撒拉•司布真非常虔诚,勤于工作。司布真深得祖父母的爱,而他也深爱他们。

司布真六岁时,就开始读约翰•本仁著的《天路历程》,他一生读《天路历程》百余遍,他的文学体裁受到约翰本仁极深的熏陶。司布真七岁时回到父母身边,那时父母已经搬家到柯尔查斯特。母亲伊利撒十分敬虔和慈爱,难怪她的八个子女个个蒙恩得救。司布真是她的第一个孩子,个性很强,元气充沛,富有冒险精神,她特别为他祷告。

司布真回到柯尔查斯特不久,就上小学,司布真勤力读书,几乎整天埋首在书堆中,他的学习成绩优异,颇受教师称许。1850年1月6日,在一个严冬的主日早晨,司布真15岁时经历了重生。那天大雪纷飞,他走进在柯尔查斯特的火炮街有一间韦斯利会守旧派的教堂。里面只坐着十多人。传道人因着风雪阻拦没有到场。大家一等再等,最后有一个消瘦的人,看来似乎是个鞋匠,或是裁缝之类,跑上讲台,打开圣经,读了以赛亚书45章22节: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因为我是神,再没有别神。’那位义务讲员就呼召会众要仰望耶稣基督,方能有得救的希望。那讲员说,仰望祂,祂已死而埋葬;仰望祂,祂已复活;仰望祂,祂已升到天上;仰望祂,祂已坐在父神的右边。接着他定睛在我身上,好像他心里完全明了我似的,并说,少年人,你在困惑中。不错。我实在是在困惑中。他说,除非你注目仰望基督,你永远不能脱离这种困惑。于是他举起双手、大声呼喊——‘望哪!望哪!望哪!’他叫喊,‘只要望!’司布真后来见证说,“我立刻看见了救恩,哦,那时我真是欢喜跳跃。我不知道他还说些什么。我完全没有注意其它的话,全人已经被这个意念所吸引。就像当时铜蛇在旷野被举起来,他们只要望,就得了医治。我本来等著作许多件事,但是当我听到这个‘望’字的时候,我觉得这字是何等的甘美。哦,我一直望,真是望眼欲穿,将来我到了天上我还要在那无比的喜乐里继续仰望。我觉得从今以后我每次讲道,必须向罪人传福音。我认为一个传道人能讲一篇道,而不向罪人传福音,那么这个传道人简直不懂得怎样传道。”司布真从得救那一天,就决志要做传教士,为主尽忠,做主的忠仆。

1850年2月1日,他写下了一份庄严的誓约,向主表示永不改变的忠诚。司布真得救后昼夜读圣经,并且小心阅读,决意尽可能按着字面跟从救主的脚踪。经过了数星期在神面前的寻问,他觉得应当受洗。1850年5月3日,即司布真母亲生日那天,他接受洗礼。受洗之后,司布真的胆怯性格消失了,他再也不拙口笨舌了,而是满有口才。

1851年10月底,司布真被派往离剑桥五英里的水滩村的浸信会教堂教会。那天他讲道的题目是马太福音1:21节:“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虽然那天只有十个人出席,但是他们非常喜欢司布真,请他继续到那教堂讲道。每次他总是步行前往,这样连续了几个月。最后该教堂正式聘请司布真在那里讲道。司布真经过了多时的祷告决意放弃学业,专心事奉主,他在那里有二年半之久,可说是他布道的实地训练。会众由原来的40位左右迅速增加到四百多位。他在此负责讲道有两年之久,刚开始时,薪奉很少,后来增加到年薪45英镑。本来那个村是以酗酒著名的,后来家家户户有人得救,村民变得敬虔和热心。一到晚上,许多家庭聚集在一起祷告、唱诗。

1853年的夏季,司布真参加剑桥主日学会的年会,在年会上,乔治•哥特对司布真的讲道恩赐和能力,印象至为深刻,乔治•哥特就转告一位伦敦的弟兄奥尔涅。奥尔涅是伦敦新公园街浸信会礼拜堂的执事。新公园街教堂是伦敦最大的浸信会教堂。1854年1月间,司布真在第一、第三、第五个主日都在伦敦新公园街教堂讲道,备受欢迎,参加聚会的人数不断增加。1854年4月19日,由50名弟兄签名,召开特别会友会议,通过决议聘请司布真为牧师。4月20日正式具函聘请司布真为牧师,司布真遂即于4月28日回复,表示接受。这时司布真才19岁。当司布真离开水滩浸信会教堂时,那些纯朴的弟兄姊妹感觉到别离的悲痛,失声痛哭。自从司布真在新公园街教堂担任牧师之后,那所可容1200人的教堂马上坐满了人,甚至有许多人留恋教堂门外,以便聆听司布真的信息。人数激增,教堂扩建,扩建期间聚会就租用在斯兰街的爱赛德大厅,该厅可容4500人。但是每星期日晚上的聚会同样满座,开会前一个钟头街道上已经人山人海,交通完全阻塞。据说到会的人90%是男人,因为女人受不了这种拥挤。

1855年6月22日和9月4日两个晚上,司布真在英国汉尼的爱德华王路作露天布道。每晚参加聚会的人数有14000千人。

1857年10月7日,那天有23654人,聚集在水晶王宫,集体谦卑地禁食祷告,纪念印度兵变,求神恢复印度的平静。司布真那天讲道的题目是弥迦书六章九节。据统计,在那天以前,全世界没有一个传道人向这么多会众讲道。在聚会前数天,司布真到水晶王宫去测试那里的音响效果,在试音时,大堂空无一人,司布真提起他的金嗓子,喊出约翰福音1:29节的经文:“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时有一个工匠正在走廊工作,这经文仿佛从天发出,那工匠骤然听到之后,良心为罪深受谴责,立刻放下工具,回家后经过一个时期的内心挣扎,因着仰望神的羔羊,而找到了生命和平安。

1861年3月25日下午,司布真在新落成的都市会幕首次讲道。在司布真的一生,这是意义很大的一天,这时他仅26岁。司布真在都市会幕的服事,到1891年6月7日,才告结束。连续30年,每逢主日早晚均有五千人在都市会幕内聚会。参加司布真讲道聚会的人虽然不少是社会名流,但是最使司布真感觉愉快的,却是大批平民。司布真写信给他的兄弟时这样说:“市长、警长等都来参加聚会,但是更感人的是有些扒手、赌徒、妓女亦来聚会,有的甚至已经加入了教会。”

司布真依照圣经的教训,准确地讲解圣经。1864年5月司布真在都市会幕讲到马可福音16:15-16节,“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在讲道时,司布真攻击受浸可以叫人重生的错误信仰。这篇讲章,发出了25万份,对英国的各教会带来重大的冲击。

司布真到新公园街浸信会教堂讲道之后几个月,该教堂的执事巴示摩和另一合伙人阿拉巴土特,正经营一间印刷所。他们征得司布真同意后,每星期出版一篇司布真的讲章。在一年之后,1855年1月,他们将52篇讲章重印,装订为合订本,称为《新公园街讲坛》。据统计,司布真一共印了3500篇讲章。他于1865年出版一份月刊《宝剑和铲子》,在该份月刊里他有许多评论和信息。《宝剑与铲子》共发行了28年。司布真最伟大的著作,是七大本《大卫的宝藏》。这是对整卷诗篇的解释和默想。司布真用了20年的时间写成。单是诗篇第119篇,就占了七本中的一本,后来并出版单行本,冠之于标题《圣经赞美诗中的黄金字母》。司布真最著名的书籍,是《约翰农夫的讲话》,这是英国古典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司布真一生喜欢读书,他逝世时书房里存着一万二千多本书,内中约有七千本是清教徒的作品。他从6岁就读那些清教徒所著作的书,他的讲章就深受清教徒思想的影响,有人因此称司布真为最后的一位清教徒。

司布真常经忧患,他从祖先遗传了痛风病,使他多年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最后二十年,他每年必须秋令时节歇下工作,前往法国东南部的里维耶拉地区的曼通小城休息。在那小城,他可避过伦敦的冬雾,并享受地中海温暖的海风和阳光。他有许多著作都是在休养期内完成的。

1891年6月7日,司布真在都市会幕讲他最后一篇的道,题目是撒母耳记上30章21-25节:“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应当大家平分。大卫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从那日直到今日。”司布真讲到最后,说:“你若穿上基督的号衣,你就会发觉他心里柔和谦卑,使你的灵魂得享安息。他是最最豁达的元帅,在特选的君王中无一可与之相比。他站在战争最剧烈的地方,当寒风凛冽之时,他总是拣选逆风的一面。十字架的重端必定搁在他的肩上。他吩咐我们背负重担,他也一同背负重担。凡是恩慈、宽宏、柔和,以及洪恩、热爱,都可在他里面找到。事奉他确是生命、平安和喜乐。哦,巴不得你立刻披戴他!神帮助你投在耶稣基督的大纛之下。”

1892年1月20日,司布真痛风复发,右手肿起,兼有其它症状。1月23日,司布真自知不久人世,遂告诉秘书说:“我的工作已经完毕。”当他快要离世之前,微声呼唤妻子名字并说:“哦,爱妻,我与我的主适才有何等甜蜜的交通。”此后司布真完全昏迷,至主日晚11时平安归主。时在主后1892年1月31日。司布真享年59岁。

1892年2月8日,司布真的棺木由法国运返伦敦。在都市会幕的几次追思聚会,参加的会众多达十万人。在司布真逝世时,都市会幕的信徒有5311人,在他多年的牧养教会期间,加入教会的信徒,前后共达14691人。司布真在他私人的日记里有这样的一段话:“我立志单以耶稣和他的十字架为荣耀,献此一生推广他的福音,凡事按照他所喜欢的道路而行。我愿意忠诚于这个严肃的职守,除了荣耀神外,不搀杂其它目的。求神帮助我荣耀神:在地上活出基督来。”■.

TOP

在试音时,大堂空无一人,司布真提起他的金嗓子,喊出约翰福音1:29节的经文:“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时有一个工匠正在走廊工作,这经文仿佛从天发出,那工匠骤然听到之后,良心为罪深受谴责,立刻放下工具,回家后经过一个时期的内心挣扎,因着仰望神的羔羊,而找到了生命和平安。
.

TOP

讲道王子,司布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b0215a42db32b33e#rd

司布真 (Charles Haddon Spurgeon公元1834-1892年)
(英国名牧,全面的事奉)

一八五零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礼拜日早晨,因交通受阻,牧师未能赶到,乡村的一座小教会里的公众聚会推选一位平信徒讲道,他既没有受过训练,又没有准备,临时推举上台,心里求神赐他信息,讲到“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神),就必得救。”(赛四十五:22),似乎特别针对着一个好奇的青年,在讲道之中,忽指着他说:“青年人啊!我知你如今在困难中,请朝耶稣望去、望他、望他、望他。”这位青年大受感动,显然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不但从此得救,并献身服事主,这就是英国的名牧司布真。

司氏的先祖是反对国教的荷兰人,祖父是英国独立教会的牧师,他自己重生不久,十七岁的时候就受聘为乡村的牧师,人们称他为“可爱的少年宣道者”。虽薪金甚低,但农民时以土产相赠。二十岁被请去伦敦浸信会任牧职,虽无上大学读书,却因他极有讲道恩赐,所以教堂满座,乃于五年后兴建“都城会幕教会”。他在伦敦三十八年的工作,使教会增加将近一万五千人。在他讲道时,常是人山人海,其至可以听到一些马夫喊道:“要去听司布真讲道吗?请坐我的车子。”论传道效果,牧师之中没有人能出其右。听道者各种各色,有如维多利亚女皇,格兰斯顿首相、文豪、市长、警察长,但也有妓女、盗窃者及平民,司氏一样欢迎他们,所以他有“近代的以利亚”之称。

他虽然时常生病而不能上台讲道,却重训练传道人,他在结婚那年创立“牧师学院”,现在改称为“司布真学院”,他独立负担经费十五年,以后才由会幕教会分担。他也是伦敦浸信联会的创办人之一,他又创立孤儿院,和宗教慈善机构数间,包括养老院,开荒布道差会,售买圣经会,节食赠衣协会等。司氏自己的生活却极简朴,反对铺张浪费,信徒送给他的款项,全用在慈善事业,不为自己留下分毫。美国曾有人以十万美元的代价请他去讲道一百次,他的回答说:“不成,我以布道为事,从不知道出卖我的讲坛。”这是他对金钱的态度。

司布真的父亲是一煤栈的雇员,使司氏不能上大学,但他自修极为用功,有关神学、历史、科学、传记、文学等书,他都虚心研读,既是勤读者,又是勤笔者,作为日后的参考,因精神上的丰富,资料新奇,层出不穷,虽然他刚从农村到伦敦做牧师时,模样像个乡下人,但他讲道的灵力,却是大大吸引了听众。司氏曾出版他的讲章达三千余篇,共七十五册,如每天读一篇,至少需时十年。其一生曾出版书籍一百三十五部,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卫三宝藏”(即诗篇的注释),和“早晚灵修”这两书。司氏讲道的重要特点是寻找合乎神旨的题材,最重要“以经解经”的方法。由于他平日喜作阅读笔记,讲道准备,却能收到丰富内容之效果,他是一个福音性的加尔文派,在他传道的初期,既反对过偏激的加尔文派(神的预定论),又敌挡亚米流主义(与加尔文派相反),他批评英国圣公会的洗礼方式,主张必须因信而受洗,反对使用祷告书之伪善,但他始终没有另创一个宗派。

司氏和妻子苏散拿,是一对模范夫妻,当他在预备讲章时,妻子常在旁边帮他搜集材料,缮写文稿,互相切磋,使他兴致浓郁,不觉疲乏。难怪司氏不止一次地对苏散拿说:“我爱你比初婚时增多倍。”不幸得很,十年的圆满生活,由于苏散拿操劳过度,身体渐弱,卧病在床达十六年,但他俩从不怨天尤人。司氏最大缺点是嗜吸雪茄,烟癖其重,有一次他出外散步,看到一间商店的橱窗陈列着一罐烟草,标签写着:“司布真的烟草” ,使他想及离世归天后所留给人们的纪念,究竟是所吸的司布真烟草呢?还是传扬主耶稣的司布真呢?为了神的荣耀,回家将一切烟具都烧了,从此再没有吸过烟。“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主荣耀而行。”(林前十:31)

司布真的儿子多马,和孙子都步其后尘,自青年时代就献身为传道工作,司氏逝世于一八九二年,其棺上置一圣经,是他生平最
喜欢读的书,享年五十八岁。

司布真极具讲道恩赐,被信徒称为“讲道王子”。1853年12月,19岁的司布真被请去伦敦的新公园街聚会所(New Park Street Baptist Chapel)讲道。这是一 间可容1200人的礼拜堂,每次聚会却只有200人。不到一年,礼拜堂已人满为患。

1855年,教堂扩建,临时租用艾克特堂(Exeter Hall,可容2500到3000人)。照样爆满,聚会前一小时街上已经人山人海,交通阻塞。据说到会的人十分之九是男人,因为女人受不了这种拥挤。报纸评论说:"自从约翰卫斯理与怀特腓的日子以来,这种宗教上的狂热是向所未闻的。"新会所落成后,又感觉不敷应用,必须另建大会所。于是再次扩建,再租用可容一万至一万二千人的舍里园音乐厅(Surrey Gardens Music Hall)三年。首次应用,即告满座,另有万余人无法入内。三年中(1856-1859),每主日平均有万人来听司布真讲道。

1859年,美国大复兴扩展到英国,24岁的司布真使伦敦新公园街聚会所成为复兴的中心。

他在伦敦讲道38年,使教会增加15000人。在他讲道时,常是人山人海,经常可以听到马夫喊道:“要去听司布真讲道吗?请坐我的车子。”听道者中,既有维多利亚女王、格兰斯顿首相,也有妓女、小偷,同样受欢迎。所以司布真被称为“近代的以利亚”。

1861年三月间,都城会幕(Metropolitan Tabernacle)落成,连续31年,主日早晚均有五千人在内聚集。1867年首都会幕修理之时,租用农业大厦(Agricultural Hall),到会人数竟达二万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