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做一个“温柔”的父亲

做一个“温柔”的父亲

做一个“温柔”的父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83d6430101jdzy.html


《境界》独立出品#微信号newjingjie#父亲节特别节目#《做一个“温柔”的父亲》我自己在我父亲那没学到这样的功课,怎么做一个好父亲,我几乎就没在父母身边长大过,当父亲只能有病乱投医。当我一个人独自祷告时,我有时会很难过,我觉得我不理解我的儿子。青春期是儿子一生中最困难时,我帮不了他,但我想我对他的态度能不能温和一点!



                 





@我们往往把自己最有耐心、最能忍耐的那一面,展示给身边的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而把急躁和抱怨第一时间展现在自己的家人面前。

@一方面你是头,上帝把你放在男人和父亲这位置,因为你有更多的体力和阅历,有更多的主意,而且还更理性,总之你有各样的恩赐,这是上帝给你的,但你拿来干什么?拿来发号施令?我现在明白了,上帝把这些恩赐交给我是让我来服事家人的。

@我就祷告,上帝告诉我男孩子的这种青春期冲动逆反是一种生命力,因为他长大了,你是压制不住的。这个人不是你的,是那个老板——上帝创造的。他给他的生命力,从一个小细胞开始一直到成长为这么一个人,每一步其实都不是你决定的,为什么到这时你一定要决定?




                做一个“温柔”的父亲

                ——父亲节特别节目



        嘉宾:甘国伟    主持人:文君    录音整理:冯颖

     音频节目收听链接:http://pan.baidu.com/s/1sj0irA9


                     



               

                 “爸爸,你温和多了,这就足够了”


文君:你是几个孩子的父亲?
甘国伟:我有两个孩子,老大年底才14岁,老二4岁。
文君;老大是在家教育的?
甘国伟:对。我儿子主要是跟妈妈朝夕相处,我相对来说要少。
文君:你们遇到的挑战更多?你们必须天天陪他。
甘国伟;是这样。其实这种挣扎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有更多自己的主见,跟小时候绝对顺服父母权威相比,有时不太听话了。

文君:您是一位有实战经验的爸爸。孩子到青春期,你会不会有打仗的感觉?
甘国伟:有,刚开始妈妈在家是老师,也是教导主任,我就是校长,跟孩子的冲突前七年更间接一些,那时他也小,但从十二、三岁起,就像打仗一样。开始妈妈跟他单打,我看妈妈顶不住就加进去双打。

文君:您最近有没有一个具体的麻烦?我想跟你分享一个我最近做的功课。我儿子17岁,他不给你沟通的机会,门总是关着。我们家儿子本来约定负责洗碗,但他没洗,我也没机会跟他沟通,就在小黑板上给他写了一段话:一、食物不及时放冰箱会坏;二、碗不及时洗会患上拖延症;三、拒绝父母指出问题会停止进步;四、不想跟人说话就没有关系的突破;五、没有关系就会孤独求败;六、不训练自己的意志对抗自己的软弱就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七、阻碍我们快乐的最大敌人不是父母、不是子女、不是老板、是我们自己。
甘国伟:你一下写那么多,你儿子怎么回应?
文君:他的门还是关着的。我反省到一个问题,神不会只让你知道有什么问题,他还会告诉你有什么希望,全然接纳你、鼓励你做向上的选择。我第二天就把小黑板擦了。
甘国伟:我很理解你的感受。其实我们家前几个月已经有这种苗头了,我儿子变得沉闷。我们非常感觉到沟通的必要性。
文君:我强烈想知道你们最后怎么突破的?
甘国伟:其实是花了时间的,不是一两天能解决。有一天我问儿子,你觉得爸爸有进步吗?他说有进步。我说你觉得进步在哪儿?他的意思就是你温和了,这是你的第一个进步。那第二个进步呢?他想了想说,这就足够了。

     我当时其实挺感动的。我觉得有时孩子要求并不多,比我们要求他的少多了。我在想当时你写的1、2、3、4、5、6,可能有点多了。孩子其实就是希望哪怕他做得不对时,你也能用一种温和的态度来解决这个事情,跟他一起来解决,而不只有批评和指责。

我有时候看见儿子该做的事没做时,负面案例是我马上批评他,给他指出来,经常能听到他的一些解释,很多时候的确有充足的理由。后来慢慢我就是操练自己,看见有一个问题时我先忍着不说,不在第一时间说。
文君:你为什么要忍呢?
甘国伟:原来我指出他的问题,第一时间反应时,其实往往自己的情绪没控制好。
掌握不好分寸。其实我们想一下在单位,跟同事和老板之间,你第一时间就指责或批评他,那么单刀直入,那么直吗?不是。我们多少都会克制一下。

我发现我的下属做一件事可能没到位,我肯定是把他叫来先问她,她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我很难想象第一时间把她叫来,还没开口我就开始说她。有个弟兄在微信上说,我们往往把自己最有耐心、最能忍耐的那一面,展示给身边的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而把急躁和抱怨第一时间展现在自己的家人面前。真是这样,对孩子也是这样。
文君:回到刚才我经历的洗碗事件。可能我自己第一个想做的不是写下来,而是想推开他的门呵斥他!但沉淀了一下,祷告了一下,就意识到自己还是从负面不断地指出问题,并没有看到他的进步在哪。
甘国伟:我相信你的儿子也有他的原因,他会解释。他没有理由,也许就是累了。我要是你,我可能会在黑板上给他留个条,就写几句话:亲爱的儿子,请你按我们约定的每天晚上洗碗。

第一,强调你很爱他,温和地提醒他,而不是指责他。第二,我们会说儿子,这是我们的约定,约定。我想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用一种爱他的语气来说话。

文君:后来第二次祷告完,我就意识到需要告诉他,他的进步是什么。正好那天读到圣经箴言有句话,大概意思是说殷勤的人必站在君王的面前。我就在黑板上写:殷情的人必站在君王的面前。你现在有规律地洗碗,开始自学日语,能按时起床,比以前殷勤多了。结果,那天我回家,家里气氛其乐融融,整个就变了。




             一家之主,要为妻子和孩子“洗脚”



甘国伟:特别奇妙的是,在最黑暗时,你会感觉到上帝一定是在我们家中动工。比如我们因为跟儿子有一个激烈的冲突,都很绝望时,那时真的任何语言都没有力量,只有每个人去面对自己内心,用心去跟上帝对话该怎么办。

有好几次儿子跟我们冲突以后,他敲门进来,他有时候找话跟我们说,有时甚至到他妈妈面前撒个娇,他主动在改变这个局面。

我相信你儿子后来改了,他其实也是需要有一个力量。他看到你给了他正能量,他内心也在纠结,是否要和爸妈和好。我给个建议,在我家比较有效,比如我妻子有时也跟儿子发脾气过头,我就赶紧故意批驳她一下:你怎么这么说我儿子,他可不是这样啊!你太冲动了,我儿子心情就好一点,妻子也很快冷静下来。相反,我很激动时,妻子就批评下我。
文君:你居然敢在儿子面前接受妻子对你的批评,这太难了!我觉得多少丈夫会觉得,你当儿子的面不给我面子!
甘国伟: 这不是面子的问题,当然可能和信主以后自己慢慢谦卑了也有关系。
文君:圣经不是都说丈夫是妻子的头吗?你不介意你这个做头的被妻子指出问题?
甘国伟:不介意。圣经同时也说你为大的要去为小,要去服事你的妻子和孩子。你应该把自己放得更低,应该更殷勤地去照顾他们的感受和情绪。
文君:你不怕这样就失去权威?
甘国伟:我不怕,真正的权威在上帝那儿。这是我真实的想法。这真是一个相互爱的关系而不是谁去领导谁的关系。
文君:一家之主,是可以为孩子和妻子洗脚的。你这样有效果么?
甘国伟:就像我儿子说的他很满足,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说:爸爸,你现在变得温和了。他说这就足够了!

一方面你是头,上帝把你放在男人和父亲这位置,因为你有更多的体力和阅历,有更多的主意,而且还更理性,总之你有各样的恩赐,这是上帝给你的,好像是天生的。但你拿来干什么?拿来发号施令?

我原来有个很不正确的观点:我象个校长回来检查工作,把妈妈这个教导主任叫来,问儿子这个学生功课怎么样?现在明白了,上帝把这些恩赐交给我是让我来服事人的。

我不是只去服事单位的人,领导,也不是只服事客户。现在我不说“客户是上帝”这话了。没有人是上帝,上帝就是他自己。

甚至我拿去服事教会的弟兄姊妹,服事我的亲朋好友,为什么就不能服事跟我在一个屋里生活的人呢?

圣经里说唯愿男人随时举起圣洁的双手祷告。祷告什么?我现在祷告的不是我要做主,要做头、要做家里的领袖,我祷告说要去服事妻子和孩子。

信主以后我对很多事看法都不一样了,圣经说孩子不是你的,不信主时,我还以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的职业我都给规划好了,孩子是自己的工具,是我养儿防老的,他今后要为我服务的。

但圣经明确告诉我们孩子是上帝的产业,我们只是管家。真正的老板是上帝,我们不是老板,我们是给上帝打工的。上帝把这个孩子按照他的旨意造出来,他给这孩子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恩赐,你都无法做主的。这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中,他出生之前在母腹里的生长完全是听天由命。
文君:我一下就想到我儿子,过去我会想你有没有听我的?现在就会想我有没有尽到我应尽的义务?
甘国伟:我们经常不太容易搞清楚自己的定位,要么是不负责任,有种说法是反正上帝掌管一切,我做了也不管用,你爱谁谁吧,尤其是在难挽回时。一旦觉得做什么都没用时,就容易放弃。那时你就要到上帝那儿去问问,你这个管家是不是合格?即使在这时也不能放弃。上帝一定是在每个人心中做工,我有这个真实的体会。


         青春期的逆反,是一种生命力,我要保护它



甘国伟:本来我们有一件很纠结的事,我儿子很想买一个东西,具体什么我不说保护他的隐私,跟我们说了大概半年多,刚开始就磨我们这个那个,然后用尽各种办法我很顺服吧,今天我很乖吧,今天我作业、考试考得不错吧,你们能不能答应?

当然这些都不能作为我们答应他的理由,不能把它当成一个交易,而是让他真正明白这事该怎么做。

刚开始我们很简单的否定,我们禁止你有这个东西,关系就很紧张。当他一而再再而三表达他的愿望,你对他感兴趣的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他就觉得跟你说别的也没什么意思了。

我就祷告,上帝告诉我男孩子的这种冲动逆反是一种生命力,因为他长大了,你是压制不住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一个很复杂、痛苦的阶段,从十二岁到十七八岁,其实是他们很难的一个阶段。
    我向上帝立下心志,我要保护这种生命力,不能把生命力破坏了。对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尤其是父亲,要有这种谦卑的心。

这个人不是你的,是那个老板——上帝创造的。他给他的生命力,从一个小细胞开始一直到成长为这么一个人,每一步其实都不是你来决定的,为什么到这时你就来决定?

所以你一定要谦卑下来,不要把这个生命力给扼杀了、破坏了,这是我的出发点。

第二,我希望他知道当他有一个愿望需要满足时,他在自己的家人身上开始做这个功课,不能单靠磨,单靠做交易来得到,而要靠自己真正思考这东西究竟对他有什么好处,他怎样去说服身边的人,他要做哪些具体的事情,他要把对方的焦虑、否定的态度怎样去软化,怎样说服,最后双方能达成一致。

我告诉他说,儿子我要保护你的这个生命力的要求,你是小伙子了,慢慢你就是个男人了,爸爸有责任要保护你这种愿望。但你怎么把想法变成实际成果,这中间有很多步要走,你不能从这步直接就跳到那儿了。

你要经过论证,要来打消我和你妈妈的顾虑,就像你以后到了工作单位,你要提出方案。儿子,你现在就要去做这个功课,你有了这东西后怎么管理它,要具体到每个环节,时间、地点你怎么做,如果你做不到,会有什么后果,你要承担什么代价。

我说你要从现在就开始操练,你要让父母觉得你不是在胡搅蛮缠,你的生命要有改变。你让我们觉得真的不是那么可怕,你有了这个东西后就有了更大的力量,有了更多的自制力,但你要行出来。

所以他就开始这样去做,他每天做到了就给自己画一笔。我们论证了大半年,这过程很纠结。他毕竟有反复,我们也有软弱,但我们还是按照约定步骤一起努力。

坦率说,为了自己的目标,儿子还是很有动力,他自己写了一份协议,写得非常严谨,包括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什么时候不能做,做不到最后怎么办,怎么管理。我和他妈妈看了觉得他很聪明,他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他写了很多看似公平的条款,但实际上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文君:你们越来越能摆脱自己的感受去看一个孩子的特点。
甘国伟:尽管有反复,但他持续地在向我们证明他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所以我们的焦虑和不安,就慢慢放下了。
文君:最后买了吗?
甘国伟:买了,但还没到手。他今天最后一门考试,考完了后我们已经商量好了,还有细节要处理一下,就是管理措施,他才能到手。

昨天我问儿子,这件事你办成了,你很了不起。你从遭到我们激烈否定到现在一步步做成了,有什么收获?

他说,他觉得凡事都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哪怕是你特别向往特别盼望的东西,你必须要有一个步骤,这就是他最大的体会。

我觉得有了这点体会也不错,我说你以后就复制这次的成功,然后一步一步让你的合作方、你的团队、你的领导更认同你,甚至还能帮助你,主动配合你来实现这个目标。那你就更上一层了。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都不完美。我自己在我父亲那没有学到这样的功课,怎么做一个好父亲,我几乎就没在父母身边长大过,等自己要做父亲时,就好像有病乱投医,这书也看那书也看,现在回想起来有时候还相互矛盾。有的说要对孩子有爱,不管怎样你都要爱他;有的说不行,就要棒打他,就要管教他。究竟怎么办?

当我一个人独自祷告时,我有时会很难过,我觉得我不理解我的儿子。其实青春期是他们很不容易的阶段。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也是离开父母这个阶段,其实他们最困惑,但又是生命力最旺盛时,但又最不能把握自己,方方面面受制于人,身体已经超过你,但他还受制于你,如果处理不好他的人格都受制于你,他所有的交往圈子,甚至他的学习方法都被你影响,如果你压抑他,一定要他按照你的方法做,他甚至写出来的字都像你。

孩子其实在经历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他很无助。有些话他不能跟同伴说,说了会被嘲笑打击,但这时恰恰是他身体、心灵和价值观,最活跃时,记忆力也最好,你伤害了他,他永远都会记住,所以特别不容易。

他都已经那么困难了,你帮不了他,但你对他的态度能不能好点,你能不能温和一点!我就是这么想的。




(本文为《境界》有声版节目的文字整理,欢迎同时收听音频访谈).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