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温州教会历史年代表

温州教会历史年代表

温州教会历史年代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4f6097810fa90a00#rd

温州教会历史年代表(1304年-2007年)

1304年(元朝大德八年)
也里可温(元朝基督教)在温州创立“掌教司的衙门”。

1858年(清朝咸丰八年)
平阳钱仓成立了“金钱会”,后与南下的太平天国军相呼应。

1867年(清朝同治六年)
11月,英国内地会宣教士蔡文才(Josiah Jackson,原为木匠,为第一批来华的内地会宣教士)、曹雅直(George stott;有称为“曹雅真”,被温州人称为“跛脚番人”)与华人传道“鲍信进”来温宣教。

1868年
曹雅直在温开办第一所男子书院,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改名为“崇真小学”。

1870年
4月6日,曹雅直和英国女传道士薛某(Grace Stott,中文名:曹明道)在宁波结婚。同年,曹雅直开始在平阳传道。

1872年
英国宣教士衡秉忠牧师接续曹雅直在平阳传道。

1874年
朱牧师在昆阳西门莲池巷建成“中华基督教内地会”教堂。同年,内地会平阳分站从温州分立而自成一站。

1876年
天主教法籍修女董若望创办“温州仁慈孤儿院”,上挂招牌“拯救济世、服务贫苦大众”。9月13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内中规定“开放……温州为通商口岸”。

1877年(光绪三年)
2月18日温州海关成立,8月改称瓯海关(新关),英人好博逊为首任税务司。瓯海关内设邮政处,兼办内部邮递业务。

4月1日,曹雅直于花园巷建立教堂,是为温州第一所基督教教堂。同年,曹雅直夫妇在温州开办第一所女子书院,光绪二十八年改名为“育德女学”。

4月29日英国怡和洋行所属康克斯特(Conguest)客货轮自上海载棉布等洋货抵温。

9月英国首任驻温领事阿尔巴斯特(Aibaster)抵温,在江心屿孟楼设临时领事馆。

1878年
李应克(李华庆)牧师来温(1877年10月自宁波到达温州)宣教成立“偕我会”。并在嘉会里巷建造“城西教堂”,是偕我会在温州的第一所教堂;

1898年
城西教堂重建,面积达1600余平方米。

1911年
“偕我会”改称“圣道公会”,1934年又改为“循道公会”。

1880年(清朝光绪六年)
基督教传入乐清境内,首先在虹桥建立循道公会分会;

内地会传入平阳县,在县城西门建立分会。

文城大峃的林店尾建立全县第一个基督教教堂,人称“耶稣堂”。

12月,天主教在温州成立本堂区;

当年,天主教意籍传教士董增德创办“天神会”(温州孤儿院),设在周宅祠巷天主堂旁边。首任院长是山连。1897年岑山寺巷新院落成,孤儿移入,并改由来温的拯救会修女管理。

1881年
同年,内地会传道人“鲍信进”赴永强卖书布道,成立了三甲教会;

1898年
永强沧河教会成立,1901年又分设了上洋、沙村、圹下各教会;1899年海城地方设立了教会,并相继分设了金岙、梅头、砂渎、官渎等处教会。

1881年
厉厚明在五马街医院戒烟,听道后入教,请曹雅直牧师每礼拜天派人来乌牛各地讲道,遂先后成立了(马道)、炉岙、印社、马岙等地教会。1889年厉厚明搬住乐清开设玉华银楼,将自己店屋作聚会之所,后成立了白象教会;1904年又分设白石、黄华、岐头、上岩、仁岩等地教会。

1882年
苏慧廉牧师夫妇来温州接续循道公会的福音开展。

1884年(光绪十年)
8月16日温州发生“甲申教案”。民众于夜间焚毁城西基督堂、周宅祠巷天主堂、花园巷耶稣堂等6所教堂。

同年,温州轮船招商分局在朔门码头建成第一座浮码头。

1885年(光绪十一年)
法舰游弋浙江沿海,威胁温州安全。永嘉知县张静芗等在龙湾建筑炮台;乐清磐石也增筑“镇瓯炮台”。

同年,英籍新加坡甲板船特克里号开辟温州——香港——新加坡航线。

同年,基督教传入永嘉县境内,循道公会在枫林建立分会。

同年,内地会传入苍南、泰顺两县。

1887年
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康乐坊创设“艺文小学”;该校于1907年迁入瓦市殿巷定理医院旧址,即现墨池小学校舍。

1889年
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平阳芦蒲街创建平阳第一座“偕我会教堂”

1890年
基督教循道公会传入瑞安市境内,在城关塔儿头五星殿边设立分会;

同年循道公会传入青田县境内,在县城设立分会。

1893年
天主教在平阳九凰山购置五间旧式楼房作为礼拜场所。

苏慧廉翻译并出版了温州话(用拉丁文拼音)的《四福音与使徒行传》。

1894年
基督教内地会传入瓯海境内,并设立内地会分会。

1895年
瑞安衙后街建造该市首座教堂。

1896年
循道公会创办“定理医院”,院址即为现“墨池小学”;1906年在大简巷扩建院舍,在大简巷建起三层大楼的新医院,并以捐款千磅的英籍教徒享利·白累德取名,改名为“白累德医院”,即为现“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我市第一座西医医院。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2月16日项苕甫、项中甫兄弟在瑞安项氏宗祠创办方言馆,教授外语。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同年,全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庚子之乱)

同年,平阳金宗财在蔡郎桥建立神拳会号召“除灭洋教”,从者蜂起,先后拆毁平阳西门、鳌江、萧家渡、北港等地教堂。后遭清军及地主团练合击,金宗财于7月15日被杀害。6月16日,瑞安许阿擂在马屿率神拳会众开展反“洋教”,戴阿碎被杀死。

同年,基督教传入玉环(含现洞头)境内。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9月1日,循道公会在海坛山麓(现温州二中校址)建成“艺文学堂”(中学)新校舍。10月20日举行开学典礼,由英籍蔡博敏任校长。(该校于1896年开始,当时学生仅20人,至此已为一所正规的教会中学)。

同年,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享(十岁)成为基督徒。

同年,苏慧廉完成《新约圣书》(《Sang Ia Sing Shi》)的温州方言拉丁文译本,并由中国内地会E牧师和亨特夫人(Mrs Hunt)作注解,不列颠和外国圣经会出资在温州出版。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洞头列岛上第一间教堂得以建造,即为“元角的活水潭教堂”。

由英国宣教士苏慧廉翻译的“温州话(用拉丁文拼音)新约圣经”《新约圣书》(sangya sing shi)出版。

1905年
循道公会温州教区在“百年传教大会”前的报告:传教牧师3人,教育传教师1人,医务传教师1人,华传道20人,地方上传道人131人,女传道5人,领袖124人;受餐者2,144名,慕道友成人5,711人,儿童估计1,500人;教会150所;医院1间;高级学校1所;教员12人;日校25所,教员43人;捐款2,133.22元。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5月孙诒让病逝于瑞安。

同年,温州天主教会在岑山寺巷购地15亩,兴建医院。民国二年9月11日落成开诊,定名“没病院”;民国三年改名“董若望医院”。

1910年(宣统二月)
6月,“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在平阳县七乡正式成立分会,并于1912年冬在温州市区施水寮创办耶稣教自立会分会;1915年7月乘凉自立会总会建成,平阳总堂在鳌江。

1911年
武昌起义后,11月29日,温州组成军政分府,徐定超任临时都督。

1911年
循道公会温州市教会于1911年在瑞安城内衙后街创办了第一所神学院,时称“偕我道学院”。一度停办,1930年恢复招生,并将学院迁至温州市内杨柳巷艺文小学内,名称改为“圣道学院”。1937年,该学院与宁波教区神学院合并,定名为“浙东神学院”,迁址於艺文学校旧址(海坦山麓)。 并于1938年春季开始招生。

1913年
天主教在市区开设“董若望济病院”。后改称为“董若望医院” ,即为现在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1914年
天主教传入文城黄坦,1920年加拿大籍神父在刑宅建成全县首座天主教堂。

1918年
王良牧师在温召开五县内地会代表大会,宣布内地会实行自治,易名为“中华自治内地会”。

当年秋,温州道尹黄庆澜经与育婴堂董事商议,有意将之交托天主教仁爱会修女管理。并于次年八月,双方正式签约,将育婴堂交天主教修会管理。

1919年(中华民国八年)
1月,“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浙南区会成立,(早在1916年沪人曾路得开始来温销售书报,开始聚会活动)至此正式建立教堂。

1924年(民国十三年)
12月,安息日会美籍宣教士在蒲鞋市北首(现温州市委党校校址)正式开办“浙南三育初级中学”,校长由美国宣教士耿光廉兼任;1930年更名“浙南三育训练社”,1933年改为“三育研究社”。1951年,该校由人民政府接办。

安息日会建成朔门“头梳脑总堂”。

1925年(民国十四年)
春季,温州天主教在窦妇桥创办增爵学校(中学),只办一学期停办;1934年在原址办增爵小学。

5月30日,上海爆发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温州也开始响应;6月8日,艺文学校的师生脱离学校,艺文学校停办。

9月,艺文学校离校师生以蛟翔巷平水王殿为校舍,创办瓯海公学(现“温州四中”),公举谷寅侯为校长。

9月,尤树勋牧师等创立“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1926年
7月28日,温州教育界发起组织“温州收回教育权大同盟”。

当年,白累德医院创办“高级护士、助产护士学校”。二十余年共培养毕业生150余名,形成温州第一支护理队伍。

1928年
平阳鳌江的几位弟兄参加了上海聚会处的聚会回来后,一连祷告七日,成立了聚会处。

温州平阳县桥墩门的王雨亭等人响应,脱离原来宗派,建立聚会处(地方教会)。温属众教会后来包括约二百处地方教会(聚会处),平阳县约一百处,其它分布在泰顺、温州、瑞安和福建福鼎。

1929年
艺文学校恢复招生,由杨联芳任校长。因各方的反对,于次年再度停办。

1930年
当年,原艺文中学校舍归白累德医院使用,创办了一所护士产科学校由陈舜华为校长。

1931年
聚会处开始在市区信河街珠冠巷建点聚会点,并于1943年在温州西城下建造第一个教堂。

1933年
12月,在南塘建造飞机场,占地1500亩。1938年2月为日机炸毁。

1935年
据统计,至本年天主教全教区教会学校67所(含经言学习所),教师72名,学生3,188人。

1937年
8月25日,宋尚节博士来温布道;当天下午开始聚会,地点在城西教堂,人数达二千人;聚会前后共为1583人祷告,大多数病得痊愈。

同年,基督教在平阳方岩下(即今苍南县龙港)创立“培灵小学”。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耶稣教自立会温属总会“永光堂”始建,1940年落成。

1939年
12月,基督徒企业家吴百亨在温州西山创办西山瓷器厂,占地50亩。

1941年4月19日至5月1日
温州城区第一次沦陷(沦陷于日本人)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循道公会、内地会、耶稣教自立会、基督教自立会联合组成“温州市基督教联合会”。解放初期,安息日会、聚会处亦参加这个组织。

1942年7月11日至8月15日
温州城区第二次沦陷(沦陷于日本人)。

1943年
由温州内地会、循道公会、中华基督教自立会、中国耶稣教自立会等四个总会联合组成“基督教温属联合会”。后来,因有安息日会、基督徒聚会处的加入,改名“温州基督教联合会”。

1944年9月9日至1945年6月17日
温州城区第三次沦陷 (沦陷于日本人)。

1945年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

同年,基督徒内地会将原来的“崇真小学”与“育德女学”合并为一所小学,取名“崇德小学” ,即现在的“温州油车巷小学”。

1946年
最后一批天主教波兰籍宣教士从温州撤退,温州天主教于1949年6月成立“独立教区”,称“永嘉教区”。

1947年
基督教在温州城区松台山麓创立“永光小学”。

1949年
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月,原瓯海医院附设医事职业学校、白累德护士职业学校、白累德助产士职业学校、董若望医院护士训练班合并为温州市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

1950年
年初,任白累德医院院长达30年之久的英国宣教士施德福(D.K.T.A.Stedeford)离温回国。

9月6日,时任白累德医院护士长的美国宣教士狄兰仙被遣送离温回国。

9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基督教三自宣言”,温州循道公会谢圣弢牧师率先签名拥护。

11月,温州市基督教“自养推进委员会”,宣告成立。决定拒绝接受西方教会的任何资助,各教派经费完全自养。

11月,温州市委成立了“温州市宗教工作委员会”,并派干部郁宗鉴进驻基督教,领导“三自会”工作。

1951年
1月11-13日,在沧河巷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总会堂召开首届温州基督教代表会议,成立“温州基督教三自革新委员会”,宣布实行“自治、自养、自传”方针。

6月1日市人民政府接管董若望医院,并改其名为温州市工人保健院。(即为现在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1952年
3月12日温州市天主教革新委员会成立。

5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处成立,由陈子藕受命接任原驻堂代表郁宗鉴主持工作。

9月6日,法籍天主教宣教士司仪方被驱逐出境(于当年一月被捕),是最后一个离开温州的宣教士。

1953年
1月10日,温州市人民政府接办白累德医院,次年10月改其名为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1953年
7月1日零时,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标准时间,查明温州地区人口为2,966,185人,其中温州市区为181,596人。

1956年
温州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在全国率先提出农村的“包产到户”,但很快被历史所扼杀。

5月27日至28日,温州市基督教第二届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循道公会城西总堂召开。正式成立“温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1957年
5月,温州市基督教召开了二届二次代表(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兴起发光,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主做美好的见证。”

1958年
10月25日温州地区各人民公社开始大办食堂,至11月,全区共办食堂13,018个。

当年,温州教会进行大联合,先行将六个教派集中在总堂活动,继将六个总堂合并,集中在城西堂活动 。并于7月第一周开始联合礼拜,即信徒不分宗派,就近到教堂参加礼拜。

同年,全国“消灭宗教——基督教”在温州及下属的县试点。

同年,温州市唯一尚开着门的“城西教堂”出租给瓯江电影院。

1959年
4月14日,林乃娒悔改重生。

5月,温州被称为“无基督教城市”;

1960年
温州基督徒纷纷自发组成小型聚会,各地出现家庭教会的“传道人”。市区五马街开始建立市区第一个有完整结构的家庭教会。

1963年
10月,温州举行第二次教牧人员学习,强令教牧人员签署《十八条禁令》。

1964年
7月1日,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温州地区人口为3,788,632人;其中温州市区为674,669人。

1965年
3月8-10日,在城西教堂召开温州市基督教(三自系统)第三届代表会议;

12月3-20日,市政府有关部门在温师院召开宗教界(天主教、基督教)人士会议,批判天主教的圣母军和基督教的恩典院。

1967年
8月14日,周景尧牧师探望信徒的途中(南蝉桥边)被武斗之人的枪击中,不幸离世。享年74岁。

9月,温州市区家庭教会举行自教堂关门以来的首次受洗工作,地点在瓯海区的沙滩头,人数约有三百人 。

1969年
1月,温州市西门打索巷教会正在聚会,当时由林乃娒讲道《应当放下一切重担》,正讲道之时,被文攻武斗冲击。当时46位信徒被捕,关在“温州酒家”,其中叶宗武同工被关在楼梯下,其余的关在楼上。因此事影响甚大,反而激动一些软弱的弟兄姊妹得力,并知道西门有聚会,经过逼迫教会反而更加复兴。

5月,温州青年一代被神兴起。第一批青年受洗18人,地点在下岙。

同年,南门青年开始在荷花查经,内容为《约翰福音》,并追求圣灵充满。10月份,圣灵大充满,成为日后温州教会复兴的起头。

同年,温州市各教会同工经交通决定成立“温州市基督教会总会”,并且逐步成立六个大片,分别是南门片、东门片(1969年)、西门片、市中片(1971年)、朔门片(1972年)、八字片(1973年)。并设立总会的议会,来推动总会的发展。

1970年
温州市及五县各教会同工经交通决定组建“温州地区教会”,开始市区和五县教会定期会议,各县推选中、青年代表参加会议,并担任教会建造重要工作。

1974年
6-7月间,温州教会讨论姐妹蒙头问题,并下定论:“不戴帽不得救”者是异端教训。

1979年
9月7日,下午一点五十分,温州电化厂发生“氯爆”(液氯钢瓶爆炸)事故,直接死亡18人,间接死亡41人。

12月10-14日,市委统战部宣布开放文革期间关闭的教堂,恢复公开活动。

1980年
温州各县从70年到80年的信徒增长情况 :

(1)平阳县从71-80年止,大约统计建立400个聚会点,有10万人信主,下面兴起义工,600左右传道人;

(2)瑞安县从71-80年止,建立大约250多个聚会点,信主的信徒有6万多人,传道工人300多人;

(3)永嘉县从71-80年止,当时大约统计,聚会点450个,信主人数10万人,传道工人600人左右;

(4)乐清县从71-80年止,大约统计200多个聚会点,信主人数有6万多人,传道工人 250人;

(5)瓯海县从71-80年大约200个聚会点,信主人数5万5千人,传道工人2400人左右;

(6)洞头县从71-80年止,建立30个聚会点信主人数一万人左右,传道工人40多人;

(7)玉环县从71-80年止,建立聚会点大约40个,信主人数15000左右,传道工人30个左右;

(8)泰顺县从71-80年止,大约共有聚会处等人40多个聚会点信主人数一万多人,传道人100多个;

(9)温州市区从70-80年止,建立140多个聚会点,信主人数15000人左右,传道工人大约300多人。

同年,为了应对“三自会”复出,温州市教会召开“沙滩头”会议,决定不走“三自”道路。

12月,三自会召开“恢复传达会议”,一些老教牧人员重出并担任三自会要职,原来温州教会同工“林乃娒、郑大同”等人被列入委员,加入三自会。

1981年
9月,温州市区和温州地区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1982年
7月1日零时,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标准时间,温州市人口总数为5,928,328人,其中市区989,891人。

7月,“平阳县基督教首届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

同年,温州教会举行按立圣礼,由温州教会的老牧师董鹤麟与梧田教会刘品珍长老主持按手礼,使温州教会得到进一步的健全。

1983年
7月29日,文城县成立“打击、取缔呼喊派领导小组”,并在全县开展打击“呼喊派”工作。

12月6-10日,温州市三自爱国会召开基督教第四届代表会议,并建立“温州市基督教协会”。

随着城市行政规划调整,经市教会交通决定,将原隶属于市区六个大片的、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各教会合并成一个大片,并命名为“温州市教会城郊片”。

1984年
12月,“平阳基督教协会”成立。

1985年
7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以榕树为温州市市树,茶花为温州市市花。

8月5日,城西基督教堂被列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温州市龙湾区状元教堂引入“香港播道会主日学课程”,率先建立主日学。

1988年
1月19-22日,城西堂召开温州市基督教三自会第五届代表会议,会上决定工作重心转到“治好、养好、传好”建设阶段。

1989年
6月5日,温州市朔门教会正式将“东风山”定为本教会的“祷告山”,并开始第一次聚会,至今仍在继续。当天聚会人数达二百人。第二年开始在山上举行施洗。

同年,温州市区教会第一次(集体)联合差派,共十人前往东北佳木斯召开培灵奋兴会。会后,多人被抓,其中数位同工在审讯过程中被打。

1990年
7月1日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温州市总人口为6,330,912人,其中市区1,110,642人。

7月4日温州(永强)机场建成,举行首航仪式。

12月4-11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主教抵温考察基督教(三自)情况。

1993年
7月,温州市永嘉县桥头教会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办全脱产培训班,后称为“学道班”。

12月30日,温州市基督教两会在城西总堂隆重举行按立圣职典礼,按立了11位牧师,14位教师(副牧师)。

1995年
爆发了有关“得救”问题的争论;一方是以乐清某片等为代表,倡导“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另一方是以瑞安某片等为代表,倡导“信到底,救到底”,争论影响到全国各地教会。

1996年
6月,温州多位主日学老师被捕并判多年劳改。

1997年
温州多处教堂被拆,其中永嘉县、洞头县被拆甚多;市区被拆的有“上陡门教堂”。

1998年
4月,温州有一教会领袖因“在外地从事宗教活动”被抄家并扣留审问。后罚款二万元释放。

2000年
温州市教堂被拆的有:划龙桥教堂、东风山上归属南门、西山、水心、朔门的等处房产被拆……

2001年
7月,温州市城郊教会开始第一次“外出青年”团契聚会,从此衍生了各教会对外出大学生的关怀联络工作,温州各教会也正式开始组建“大学生事工小组”。

2002年
12月24日,温州市城郊教会青年团契在温州师范学院的育英大礼堂举办了“圣诞晚会”。

2005年
4月21日,开始成立“优西比乌历史工作室”,以搜集、研究、编写“温州教会史”。

2005年
温州市区教会联合开办“全日制学道班”。

2006年
7月,《麦种》杂志创刊号出版。

10月19-22日,首届“中国温州·基督教传媒论坛”举办。来自温州各教会系统的杂志参加了此次论坛。

11月15-18日,首届“福传论坛·暨基督教自传事工高峰论坛”在温州举办,许多对福音、宣教事工有负担的弟兄姐妹参与,并有资深的华人宣教士与韩国宣教士发表精彩演讲。

2007年
4月18日,温州教会通过《麦种》杂志发布中英文的《温州市教会信仰告白》。

同年,温州市及各郊县教会同工,在东风山举力“纪念马礼逊来华两百周年”特会,并研讨温州教会的宣教事工。

本文首发于《麦种》杂志,作者清泉。

2014年,正在经历“拆十字架与教堂”事件的温州教会,所作的反应,都将在温州教会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TOP

让我想起若亚方舟的故事

人人作恶纵恶,必将受到惩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