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2011年9月小学数学五年级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引用:
原帖由 jsayshxszx 于 2011-11-22 20:37 发表
谢谢,原来还有这么多道道。是学校出的题目。
昨天女儿说作业简单,原来老师已经把等量关系给了她们,不过明显看得出来,我女儿并不理解。仍旧是前面是算式,后面是X。还是格式写不对,指导后做好作业。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1-11-23 11: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sayshxszx 于 2011-11-22 20:37 发表
谢谢,原来还有这么多道道。是学校出的题目。
我今天早晨重新看了一遍课本,重新解释一下上述三题。

P38-41,用字母表示数
四类:
1、用字母表示数
例:用来表示数轴上的数,a=5等
2、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3、含有字母的式子还可以用来表示常见的计算公式;
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

所以第二题可以依据第三类。

第一题可以理解为字母表示的数,而不是表示式子,对于方程来说,有含有未知数。
再参考P45,等量关系与方程
等式和方程举例可以看看。
P46
第三题方程的解的定义.

TOP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1-11-24 08:48 发表

我今天早晨重新看了一遍课本,重新解释一下上述三题。

P38-41,用字母表示数
四类:
1、用字母表示数
例:用来表示数轴上的数,a=5等
2、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3、含有字母的式 ...
你研究得好深入,学习。.

TOP

引用:
原帖由 jsayshxszx 于 2011-11-24 19:47 发表

你研究得好深入,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更为深刻些。有需要这也是学习快、效果好的基础。大家多多交流吧,集思广益。.

TOP

辅导学生的时候,发现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不看教材,所以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计算能力缺乏,这种情况下外面做再多的题目,都会事倍功半,效果堪忧。.

TOP

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没有列出方程就直接开始解了,也就是说仍旧用算术的方法解应用题,今天重点强调了这点;大概习惯于以前的算术方法。方程和等式的区别。
二是计算的问题,加减有的时候,心算忘记退位或者是不应该退位的退位了,还有就是忘记了运算顺序;.

TOP

其实掌握的还是不少的,大概题目做的比较少的原因。.

TOP

感觉这学期的平均数和方程的题目是熟能生巧的练习。书上的例题比较简单,但是老师出的题目就要多思考,也就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举一反三。.

TOP

今天考试数学,昨天并没有给女儿加东西。今天早晨她自己心里面还是有点担心的。然后自己拿出我的数学课本看了下方程和方程中的化简部分。然后自我安慰地说,我想自己方程这部分还是掌握的挺好的,只要我按照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就没有问题了。还有就是检验的时候,要把X=,代入原方程(注:最近强化这部分)。
我说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回头验算一下,比如忘记退位或者进位,或者不应该进的进了,不应该退的退了,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验证。还有就是计算的运算顺序问题,有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化简的时候合并同类的项。.

TOP

最近开始学几何实践平行四边形,需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平行间距离相等,等积变形。.

TOP

四则混合运算是重中之重,而运算定律和性质则是简便运算(巧算)的根本.理解加减乘除的定义以及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减互逆\乘除互逆的关系,是算术以及方程计算的起点和基石.如果这关不过,那么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会碰到大麻烦的..

TOP

最近五年级学习到几何实践中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而预初学到了圆的周长和面积、弧长和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这些都是基本的平面图形,都是最基本的。
等积变形和把组合图形通过割、补、移等方式变成可以套用公式的基本图形这是基本功。
这让我想起了二三年级学面积周长的时候的问题。.

TOP

昨天女儿伤心地说,吴老师落泪了,因为有家长似乎说了不好的话,女儿问我说,妈妈,你没有说吧?我说,我没有说。孩子的成绩不好,责任并不都是老师的,班级几十个人,有很多人不也考九十多分吗?所以我从来不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再说老师其实已经很负责了。我女儿说,我想也不是我妈妈说的。她爸爸在旁边趁热打铁说,你要把数学学好,这样老师也不扣工资了。我女儿似有所悟。

做家长的要对老师多些理解,其实这份工作付出的相当多的。.

TOP

盼望很久的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开了。首先是数学老师讲下阶段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首先讲的是时间的计算;
2.然后是竖式计算,
(1)乘法小数点末位的零要先写上,然后再划去的过程,上面的位数多下面的位数少,后者实质是乘法交换律;
(2)除法的计算结果商精确到十分位,那位竖式除到三位,横式四舍五入到二位(这点好像似乎我写错了,会再问一下老师?)
(3)化简与求值
要求格式正确,化简过程不能省略。
当X=    时
原字母式
=化简过程
=化简结果
三数据代入
=求值结果
(备注:自我补充)也看到了很多初中孩子的数学卷子,问题很大的地方就在于不看教材,计算过程不简洁,格式不正确,有很多时候分式计算,而不是综合式计算,导致容易遗漏,实质仍旧是思路不清晰。
3、图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解形的面积公式要掌握
同时变形要记住(运用的是四则运算式子各部分之间关系来理解的)
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一般采用一般画法,即从对边的项占出发的垂直线段。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两种画法,图内和图外,一般用图内的,图外要添加辅助线。
(备注:自我补充)最好能够理解等积变形,这部分可以只记住一个梯形的面积公式,把上底看成是0的话,那么就得到了三解形的面积;把上底看成等于下底,那么就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整个面积的推导过程,是从长方形的面积得来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预初上册的第四章,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的弧长和面积也是从长方形推导出来的,化曲为直。
做面积题目的时候,要把组合图形通过割补移等方法变成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扇形等).

TOP

吴老师讲了最近的情况,一班的语文老师生了大病,外语老师的身体也不好,所以她要顶在一班。还要带三个班,一百多学生的数学。
很感叹老师的付出,身体要保重。.

TOP

到教材书店的时候看到一本怎样好小学数学,非常棒的,所以上下都买了一本。开始给女儿看看。.

TOP

正如在编写说明中所说的,并不是针对教材的单纯的补充练习,而是将重点放在学习方向、方法指导上。希望学生知道:在学些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哪些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应该做些什么样的针对性练习,怎样拓展自己的数学视野 。小学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包括:
学习要点
知识梳理
典型例题
习题精选
视野拓展
其实并不是太厚,共百页左右,答案算上。.

TOP

最近女儿已经可以给我在数学上面进行对话了。今天她自己做题目上,其中一题自己已经做对了,但是不自信,所以就擦去了。她自己自言自语说,我做对了,为什么擦掉呢?.

TOP

X=10是不是方程?.

TOP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1-12-26 09:28 发表
X=10是不是方程?
是方程。因为满足方程的两个条件。
但是这样的方程不需要我们研究(数学上称为“平凡的”).

TOP

昨天女儿发自内心的说,我妈妈最聪明。我指导她数学的时候,总是一语中的。她以前也多次说过,给老师讲的方法一样的。我觉得这是对我最高的评价。我就要给老师讲的一样就足够了。我也不会过多教给她具体知识,我只会教给她方法,用典型的题目来让她理解。

我经常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要经常总结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TOP

看了几条,已经受益非浅,谢谢! 继续看.........

TOP

昨天女儿老师让她们把教材上重点内容做成积累本,我表示深深的赞同。要对这些内容加深理解。比如上册p15和P25页的积和所乘因数的关系,商和除数的关系,下面这道题目a/0.75=b*0.75,判断a、b大小的关系,在六年级、七年级可以乘以分数,也可以用此判断大小。


掌握梯形的面积,就把基本的图形面积都掌握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变为0,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上底等于下底,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以上是直线形图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分成几种基本图形的面积)
知道面积求高,或者求上底+下底,实质就是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底加下底之和的一半。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参照梯形的面积公式。
初中学习圆和扇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是由长方形推导出来的。宽是半径,长是圆周长的一周。扇形的面积看圆心角占周角的几分之几。.

TOP

画高的问题,其实质就是画底边的垂线。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做两个高,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做一点高。三角形的高可能在内、外或者上。

等积变形,两平行线间等底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蝴蝶原理。把梯形可以补成三角形,也可以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加上一个三角形,或者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知道三角形一部分的面积,可以算出整个三角形的面积;知道整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算出部分三角形的面积。.

TOP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四年级学过小数点移动规律后,这部分就相对容易了。除法部分用到商不变性质,扩大相同的不为零的倍数,商不变。小数的有余数除法最关键的是余数。.

TOP

五上学了用符号代替数以及方程,解方程用的是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所得的结果仍旧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上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旧是等式。
运算性质也就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则运算的概念和关系。(移项的实质).

TOP

.

TOP

昨天我不在家,爱人让女儿做了些题目,有些小问题,比如把除数看成了被除数,所以就变成了被除数*商;移项变号(目前还不这么称呼)偶尔会出错。现在解方程用的是运算性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是简算的依据。


今天昨天分别给两个五年级的小朋友和一个三年级小朋友讲了教材,把四年级上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和性质贯穿其间。讲面积的时候,把公式的推导过程做为重点讲解。.

TOP

打算从今天开始进行数学总复习.每天我会教女儿半个小时.以一至五年级的教材为主..

TOP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数和的简便运算(特殊),而加法是求知几个数和的运算(一般),所以乘法优先于加加法。再继续初中要学的乘方,优先于乘法,乘方是什么呢?求几个数积的简便运算,所以以优先于乘法。从这个体系来说,只要会加法就OK了,因为后面的就是简便运算而已。
减法的概念是从加法而来的,而除法的概念从乘法的概念而来的,其实可以说和减法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除法其实是连续减去相同的的减数。再继续初中的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

TOP

再说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首先说说为什么大多数孩子加法乘法要比减法除法差些?我的理解加法乘法是正推,而减法和除法是逆推。
其次为什么加法乘法是运算定律而减法和除法是运算性质呢?
其实是乘法优先于加法,而除法优先于减法。
再次为什么学习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使计算简便,而且要灵活运用。
接着具体说说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字母表达以及文字描述
最后反思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是如何来的?
其实质是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决定的。.

TOP

五年来关于计算我们学习的其实就是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以及四则运算各运算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及相互间的关系以及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横式分拆(算理)和竖式计算(简便)。
应用题:一步计算、二步计算(综合算式)、三步计算(综合算式)  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
画线段、树状算图
几何:平面图形中学了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关键是图形的移、补、割; 以上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表达,而都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

TOP

回复 82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从另一个帖子里追过来,呵呵,我家也5年级,最头痛数学。留爪,学习!.

TOP

最近三天开始教女儿五下的教材,效果不错的。打算以后每天教半个小时。.

TOP

今天女儿返校了。今天晚上会继续讲五下的数学。以前特别强调计算问题,最近有长足进展。五年级下简易方程(二)主要是应用题用方程来解的问题。也许看到书上的例题,大家会觉得都见到过的,是的,以前是算术方法,现在用的是方程的方法。相对来说已经容易了很多。现在开始分析P20--P28的简易方程(二)以及后面问题解决P54-P59的行程
P20--P28的简易方程(二)共分二个部分
1、列方程解应用题
这部分共四类
(1)、计算公式解应用题
这部分最好把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以及应用总结归纳一下,同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把易错的以及综合性的题进行归纳。图形的割、补、移以及等积变换,数图形(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等

(2)倍的问题
包括3个例题,1是和倍问题;2是差倍问题;3是和差问题
这三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也就是说一道例题可以想成几道题目,比如第1题,可以算各有多少张(大数、小数);可以算共多少张(和倍问题);也可以算相差多少张(或者说谁比谁多多少,以及谁比谁少多少);也可以算两者相同的时候,谁需要给谁几张。
有两种列式方法:一是算术的;二是方程的等量关系
要求熟练掌握和巩固画线段方法,再有就是等量代换思想和方法要掌握。

(3)行程问题
这是小学阶段甚至初中阶段都会比较重要的问题,变化形式多样,出题形式灵活。最本质的关系有两个:一是相遇问题;二是追及问题。在学习之前,首先要把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关系复习巩固。同时因为已经学过平均问题,平均速度也是要重点注意的一个问题,不是简单的代数和除以2的问题。
相遇问题:路程和=时间*速度和
追及问题:路程差=时间*速度差
复杂的行程问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例P54-59行程问题

(4)通常所说有盈亏问题
很多题目都是可以转化成此类型的.

以上四个类型,建议用两种方法思考,一是算术(逆推);二是方程(正推)

2.小总结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和一般步骤
再次强调一定要验算.
(2)10个练习题.可以再单独分析一番。

一些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前必须掌握的。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总价、单价、数量等.

TOP

今天是开学第二天问女儿: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知道了为什么学以及这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是如何总结出来的(来龙去脉),那么运用的时候就不仅能知其然,并且能够知其所以然。.

TOP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2-1-17 17:24 发表
五年来关于计算我们学习的其实就是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以及四则运算各运算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及相互间的关系以及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横式分拆(算理)和竖式计算(简便)。
应用题:一步计算、二步计算 ...
请问什么叫树状算图?.

TOP

引用:
原帖由 aochuanhui 于 2012-2-8 10:42 发表

请问什么叫树状算图?
课本上概念讲的不多,用例题让大家体会的。看到你的问题后,我网上搜了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反思系列:“树状”而已,抑或“思维”更甚?——《树状算图》教学后感
    树状算图,也只是一种表达数学逻辑的方法工具。因此,我们得把这种工具方法它的实在价值完全展现给学生看。只有这样,经过学生自我的一种认同,在具体的解题思维过程当中,真正体味到树状算图的便捷、直观等优点,他们才觉得有必要去接受它。当然了,某一种新生事物,对于需要接触它的人而言,尤其是那些毫无经验的人而言,是有些先验性质的。比如,我们对于树状算图的构造样式,对于他的功能体现等,都是有个经验积淀之后的某种规定的,也可以说是习惯使然、经验验证之后的规范要求吧。
    所以,树状算图的产生学习,必定有些牵引的基础,必定要有老师做一个形象的、直观的介绍。“看,老师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达这样的数学思维,树状算图”。“看这样的树状算图,他形如树苗,两个枝丫填条件,中间填运算符号,下面的结果,你看懂了吗?”之后,学生有一个接受消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老师应该将对树状算图的理解带回到具体的应用解题当中的。让学生说说,这个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怎样,或者你是准备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的,用的怎样的数量关系?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而自我表达,老师可以在叙述上要加以引导规范。比如“先怎样想……,得出……,再与……,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情境,说出每一步之运算意义及逻辑根据。只有当这一步踏实地完成后,才能在表达数学思维的方法层面上,有个选择的必要性。到底是选择分步式好呢,还是树状算图比较方便。

    而且,也不能在具体的每一道应用题当中,都会让学生体会到树状算图对于思路表达的便利直观之作用。事实上,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其所要求的解题思路可以说很简单明了。这时,业已习惯使用的那中列算式解答的方法更快。所以说,不必为了讲述树状算图的功能价值,而特意地将解题思路复杂化,或者故意将学生本已明了的算式算理引入到树状算图的列举过程中来。关键得看,是什么样的应用题型,确定怎样的解题思路。至于需不需要用到树状算图,需不需要学生经历这个画树状算图来帮助理解题意之过程,都是形式方法层面的考究了。

    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先让他们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表述完整。这个是基础,也是们数学应用题学习的必要前提。学生在初学树状算图时,教材安排了与树状算图对应的算式,先是分步式,后是综合式。这完全是一种铺垫过程。毕竟,学生已有的表达习惯是使用算式来解答应用题。在算式列举与计算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解题思路、算理逻辑的整个理解过程。而我们现在学习的树状算图,就是为学生在理解算理,理解数量关系上提供一种新视角。

    树状算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思维过程,它注重解题思路的层次分明,包括上下空间的延展,也包括书写时间上的延伸。因而先算哪一步,怎样得到结果,先算的这一步其结果与下一步存在怎样的算理联系等,这些思维现象都会在树状算图中得以返现。

    既然树状算图只不过是一种表达数学思维的方法而已,那么我们还是得以学生的思维清晰、模型建构为本。所以,这些课的一个教学着落点,仍是数学思维过程的形成与表述。离开了他,一切都只是空有其表,甚至树状算图的列举也成为一种累赘。有条理,有目的性,有条件性地分析问题,从条件出发,结合问题,能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抽象出合适的数学解题模型,那才是这些课的重难点所在。
    教材明确了一点,将教学点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上。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也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后进性,我们引进了树状算图。由于树状算图有诸多优点,对于算法思维的表达有促进作用,我们才觉得方法学习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相比算式表达法而言,在复杂的数量关系应用题解答中,运用树状算图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更好地理顺思路,更方便地解决问题。

    这样的课程学习,其实学生早已有过类似的经验过程。他们已经学会怎样去思维,对于简单的应用题,他们也能够确立解题思路。比如,结合条件看问题,注意四则运算的合理运用,关于倍数关系的思考,问题问什么等等,还有一些关涉到题意理解的数学语言表达。这些都是应用题解答的基础准备工作。

    学生已有的经验告诉他们,根据题意先列算式,而且分步式的考虑在前,而后可能综合式的再思索。所以,这样的过程,我们也得兼顾到。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分步算式,然后根据分步式的先后联系,确定树状算图的空间结构。

    虽然,这样的过程似乎是重走回头路,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过程。因为很明显,当我们能分步式厘清思维过程,能够用算式来表达数量关系,那么反过来再要求依据算是关系来确定树状算图的结构分布,那不是重复啰嗦吗?也有多此一举、误解贬低树状算图的意思。

   其实,这里我们必须要有所区分。从思维过程之表达方面来看,树状算图与分步式是等价的。可是,方法本身也得有所借助才能理解。于是,在理解树状算图时(包括对他的空间结构、数学价值等的理解),尤其对于学生初学而言,我们大可以将算式算理转移到树状算图上来。似乎是由算式来引出树状算图,那只是表象,也只是暂时性的一种借助。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学生能否依据应用题题意来直接用树状算图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在初学时,我们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将算式算理与树状算图的算理进行对照,进行一个联系的过程。

    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到,树状算图作为一种表达算法流程的方法,其应用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应用题型的解答上,还有对综合算式的理解。当综合算式变得复杂起来时,我们可以运用树状算图来帮助理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运算顺序的理解过程。综合算式在空间分布上,并不有直观的先后层次感,他只是运用一些既定的符号来标示运算的先后顺序,而这样的符号本身需要做一定的思维理解。

    有些有困难的学生,无法做到自如运用括号。有些学生,他或许自己知道运算顺序,但是在列举综合算式时,却又会不自觉地出现不带括号的问题。每当这样的情况,当运算顺序有承接递进关系的时候,树状算图就显示出他的优势了。他直观先后,层次分明,无需括号。在计算时,由上而下,自如应当。当然了,肯定一方面的相对优势,并不意味着对另一方面的绝对否定。我们要善于运用,要善于方法。

    千万不要以为,这几节课集中学习了树状算图的方法,就要求学生题题用树状算图来解题。我们的立足点在于,让学生在学习树状算图的过程中,体会到它的方便直观等优点,并能结合树状算图来帮助对算法思路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对学生解题思维方法的一种完善补充。学习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以为是为了树状算图而树状算图,为了学会树状算图的画法工整,而故意让学生在业已理解题意并已经做出综合算式方法的解答后,还来一个树状算图的解答过程。这样,其实就丧失了大部分学习本身的价值意义了。

    于是,我们不能机械地认为树状算图一定比算式表达方法好,也不能机械地认为树状算图的教学就只是完成大纲的要求任务而已,更不能生硬地将树状算图与算式理解隔离分开。因为,树状算图也要服务于算法思维的清晰,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树状算图与算式之间可以互通映证,可以交相参证,达到理顺思路、帮助解题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算法算理明确的前提下,到底是算式表达好,还是树状算图表达更佳,那得以具体运用情景而定。要明确这一点,两者在帮助表达算法方面是等价的,无孰优劣,无所高下。只是我们以为,一种更优的工具方法,反过来又会促进思维本身的有效开发。因而,学好树状算图也绝对不是对算式方法的重复,更在于让学生学会一种更新的、更加方便的解题方法,多一个理解的角度。

    如此定位,树状算图仅是名目,仅是工具,其思维过程要求才是关键!.

TOP

回复 88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谢谢!.

TOP

五下第一章复习中的方程,其实是五年级上简易方程(一)的延续而已.难度并未增加.女儿方程这部分问题不大的,只要在应用题部分能够按等量关系列式,而不是一上来不列式就开始计算,那么方程这部分应该是失分不会多的.还有五下中提到了解方程过程中的简写,我还是不太建议简写.至少要在熟练的基础上,同时不应该简写的不要简写.


我重点强调了四上中的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以及四则运算各运算的关系.这些是解方程的依据.解方程的时候,首先要分析第一部要求的是什么.


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则是简便运算的依据.换句话说是改变运算顺序,加去小括号的依据..

TOP

讨教

您好!我一直看您的帖子,非常感谢您将孩子的辅导方法拿出来分享,谢谢啦!我们也是5年级的女孩,现在面临小升初。我们没有在外面补过数学,只在学校参加了思维训练课,也没获过奖,但数学成绩还可以,基本都是老师讲了,孩子也能理解,平时做点课外练习,但也不多。现在我是想利用这一学期给孩子来个小学阶段的总复习,此次的复习关键想把小学的知识梳理一遍,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但不知用何种方式,或者有没有此类书可推荐?另外是否还要有提高,才能更好的和中学学习接轨?请您给予指教,先谢谢啦!.

TOP

回复 91楼zhwj2000 的帖子

您好!看到短信之后,我在思索如何回答.大家互相交流吧.
首先,我个人认为要把教材系统的过过.小学五年来所学的知识点到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学完了,现在需要一个综合的整合过程.要会看教材,以往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以及稍微有些拓展的题目要重点思考总结.
其次,我建议看一套优等生数学,建议至少从小学三年级的开始看起,这套书的特点不是难而是很基础很系统,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微拓展.
再次,关于和中学接轨问题,其实中学阶段只是把小学阶段学的知识再深入一步而已.所以小学的知识是相当的重要.
举例来说吧,四则运算的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首先学的是加减乘除,然后在此基础上才总结出来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目的是运算得到简便),先是讲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然后再讲小数、分数的运算也满足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再接着就是整式和分式的等等,随着数集的不断扩大,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适合的范围也就越大。到初中讲到了乘方和开方。[乘方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简便运算(想想看乘法的概念:求几个相同数和的简便运算.)运算顺序也是先乘方,再乘除,再加减。如果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话,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小括号里面也是先乘方,再乘除,再加减。]然后讲到了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和(差)公式)和因式分解中的乘法公式是互逆的。如果小学阶段的四则运算的概念、顺序以及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把握的比较好的话,初中的计算部分问题不应该会太大。但是很多好的学生考不到满分的根本原因恰恰是计算出了大问题。
关于第三点,我其实想说的是,要把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打得扎实些,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拓展,基本的能力要培养好。.

TOP

回复 88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昨天看到儿子的数学,难到就是你说的数状算图,我还说看不懂,故意让他来帮我解题,谢谢你,让我这种懒妈能多了解各种学习方向。.

TOP

回复 91楼zhwj2000 的帖子

谢谢您!这么快就给了回复.您这样说,我心里就有底了..

TOP

回复 92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谢谢您!这么快就给了回复.您这样说,我心里就有底了.多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zhwj2000 于 2012-2-9 16:00 发表
谢谢您!这么快就给了回复.您这样说,我心里就有底了.多谢!
我只从知识掌握的方面来说的。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小升初涉及到很多方面的。.

TOP

这两天女儿说,有好多同学拿练习的答案到学校对,我告诉她不要拿。我告诉她说,会让她比拿答案的同学的成绩还要好的成绩出来的。.

TOP

这次开学测验成绩还不错的,看得出女儿信心上升了。口算部分没有错、方程的计算部分没有错再加上填空题没有错。
这次递等式部分最后一步的得数有错误的,另外减法的运算性质掌握的不扎实。
下一步重点是计算的技巧和准确性;另外应用题的解法再强调强调。.

TOP

计算能力其实是思维有没有条理的问题,有没有数感的问题。我在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没有人专门教,就能算帐算的很快很清楚。到上学也没有专门训练过,心算能力也是很强的,包括到现在也不习惯用计算器。如果方法得当,心算速度也可以很快的。.

TOP

现在开始学体积和表面积了。先复习长度单位的进率,再把周长有关的内容复习一下;接着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再把面积有关内容复习一下,接着掌握表面积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重叠;学习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结合升、毫升,体积的公式。(把大的正方形涂色,然后分成小正方形,有几面有色的问题)
单位换算要考虑到小数点移动的规律问题以及数位顺序表的问题。.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