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4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期待有去美国做过交换生的孩子家长进来谈谈

回复 97#ruixuet 的帖子

英文好,是具备了学好语文的智力条件。语文好,也具备了学好英文的智力条件。但是具体要学好某一门语言,一定要下功夫多写。

偶现在就喜欢写东西,用中文。但是对于英文的热情远没到想写的地步。从我学中文的经历来看,要喜欢用英文写东西,恐怕还欠缺四、五年的功夫。.

TOP

回复 99#水之形 的帖子

儿子的一外是德语,现在已经生疏了。靠偶尔看原版电影温习。
我们是去德国交流一个月,汉堡大学允诺免试入学,儿子喜欢慕尼黑工业大学或洪堡大学,但没有时间申请,所以高三下半学期改学英语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2-3 20:21 发表
在国外进入一个好的中学或大学读书,特别是好的中学,就如进入一个阶层,在社会上也许你要碰到这些人是非常之难的。在私校里就很容易了,这些都是你的同学嘛。不知我是否表达清楚了。
你说的非常非常正确, 我原先的老板, 他娶的是中国老婆, 大概十年前, 他老婆的外甥女(妹妹的女儿)初中毕业, 好象考取了美国很有名的一所女子私立高中, 但光靠自己家庭负担不起学费, 因为是单亲家庭. 后来女孩的高中学费都是这个相当于姨夫的美国老板承担. 我记得当时这个美国姨夫说: 上这样的私立高中对将来是很有帮助的, 因为同学都是来自家境宽裕, 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 而且有的还很有背景的. 与这些孩子做同学, 就相当于自己孩子也已经一大半踏入了这个社会阶层了..

TOP

回复 102#家有考王 的帖子

这么喜欢德国,回头去马普访问访问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2-3 22:28 发表
英文好,是具备了学好语文的智力条件。语文好,也具备了学好英文的智力条件。但是具体要学好某一门语言,一定要下功夫多写。

偶现在就喜欢写东西,用中文。但是对于英文的热情远没到想写的地步。从我学中文的经历 ...
犬子看见写作文(作业)讨厌,写英语作文就乐意。我英盲,不好讲.

TOP

回复 104#水之形 的帖子

马普的材料也不错的,要看机缘了。.

TOP

回复 106#家有考王 的帖子

马普啥都好。我喜欢马普的风格。.

TOP

回复 105#ruixuet 的帖子

可能的原因:
1、中文作文要求比英文作文高
2、你儿子英文水平比中文水平高

都有可能哦,呵呵.

TOP

回复 107#水之形 的帖子

德国人似乎没有美国人那么有拼劲。.

TOP

回复 107#水之形 的帖子

德国人似乎没有美国人那么有拼劲。.

TOP

回复 108#水之形 的帖子

.

TOP

回复 108#水之形 的帖子

应该是1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基于语言能力的作文应该离不开语言的基础;当然,如果你吵架、做梦的思维都是以外语为基础的,又另当别论。
我英语盲。26个字母我滚瓜烂熟,组合在一起就不认识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12-3 22:49 发表
应该是1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基于语言能力的作文应该离不开语言的基础;当然,如果你吵架、做梦的思维都是以外语为基础的,又另当别论。
我英语盲。26个字母我滚瓜烂熟,组合在一起就不认识了
考爸难得幽默.

TOP

回复 109#家有考王 的帖子

做科研,我更喜欢欧洲。

有一些老欧洲,完全是秉承了上个世纪初的研究风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美国,科研界也是被资本控制得太厉害,基本是资本运作了。

所以,有个美国科学院院士曾经跟我们谈为什么以前小科学时代,大家都单干,能出大科学家;而现在大科学时代,一个项目兴师动众,耗资无数,只能出小科学家。

有个法国人,我很欣赏他。他就看不惯美国的科研界做派,自己联合了一些欧洲知名的科学家,自己掏腰包(他家境富有),编了杂志,发表他们认为真正有意义的科研结果,哪怕是失败的结果。他还鼓动我老板跟他混。我老板是做不到的,要进他的杂志,影响因子低,数据积累都够发两三篇美国的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了。国内还是多认美国的。但是欧洲有一批有风骨的人,不随大流,不买帐。.

TOP

回复 114#水之形 的帖子

儿子大三到大四的11篇论文,基本上是美国的,有次投了欧洲化学,好像是影响因子11的,没成功,修改后投美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2-3 22:52 发表
美国科研界是被资本控制得太厉害
所以儿子去伯克利考察后一步三回头的放弃了,去了香槟镇,安心搞基础研究了。
因为经济危机,伯柯利的物理、化学实验室都在做太阳能——受企业资助。.

TOP

回复 115#家有考王 的帖子

欧洲杂志的影响因子没那么高的,很少上10

但是有些文章比美国的science ,nature之类的水平高太多。

在我们这个领域,美国的cell还可以。别迷信美国的一流杂志。反正我们私下里谈,所谓一流杂志上百分之九十的文章,也就是rubbish。

偶们私下里认为文章发得跟手纸一样多,也就是混碗饭吃。既然混饭吃,何必选这一行?要做科研,就该实事求是,而且不能定期限,不能搞定期汇报。那个法国人,做的东西跟我师兄的一致。他八年才积累了十一套数据。这个进度,要被我老板骂死。我师兄被逼无奈,只好数据注水,然后到美国“一流杂志”发表做“手纸”。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09-12-3 23:08 编辑 ].

TOP

回复 117#水之形 的帖子

中国的rubbis更多.

TOP

回复 77#桶桶妈 的帖子

不是说申请ED后,就不能申请其他学校了吗?怎么还能正常申请8所?能谈得详细点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2-3 23:05 发表
欧洲杂志的影响因子没那么高的,很少上10
会不会我记错,有一本14的。.

TOP

回复 118#家有考王 的帖子

中国的是99%.

TOP

回复 116#家有考王 的帖子

美国的基础研究拨款,也是要用文章汇报的。等你儿子自己申请经费就知道了。

潜心基础研究,真的是要淡泊名利。某些时候,稳定的生活也是要牺牲的。

德国的马普,如果你要在里面做科研,就不能到外面去兼职。它的管理是很严格的,让你基本生活无忧之后,要求你对科研的忠诚。.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2-3 19:51 发表
桶桶妈说得对。交流过了孩子是不愿意在这里读了。这难道不是交流的目的之一吗?交流就为了出国读书准备的。
在国外的中学读过了再回来读是一种折磨。
“在国外的中学读过了再回来读是一种折磨。”是这样。.

TOP

回复 117#水之形 的帖子

不知道法国人每周几天、每天几小时呆在实验室?你师兄一定很努力的吧。.

TOP

回复 124#家有考王 的帖子

他的学生很努力的。国外真正献身科研的人,他们的热诚只能用教徒的热情来形容。

我师兄一样很努力。我们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努力,没有觉睡的。但是某些时候,还是会有人被逼注水数据。

我的师兄,是国内一流大学的佼佼者,中学也是一流的中学。他还进了他们中学的校史馆了。被逼成这样,只能说是悲哀。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09-12-3 23:17 编辑 ].

TOP

回复 125#水之形 的帖子

注水数据有违学术良心,是服毒。.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2-3 23:12 发表
潜心基础研究,真的是要淡泊名利。某些时候,稳定的生活也是要牺牲的。
搞科研要有献身精神的.

TOP

回复 126#家有考王 的帖子

现在不注水的很少。至少我看看有些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文章一样注水。

你儿子慢慢会了解的。.

TOP

回复 128#水之形 的帖子

在北大,儿子知道是不可以的,所以在实验室做得很辛苦。.

TOP

回复 129#家有考王 的帖子

本科生的科研,还是比较单纯的。到上面,压力很大。

我有个同学,我很欣赏他的。他在我们学校是佼佼者,立志献身科研。在斯坦福花了两年功夫就把自控博士给读出来了(他是国内硕士毕业去读的硕博连读)。后来他导师想留他继续做科研,他不肯的。他的理想破灭了。

但是也有人做成功的。我就不谈他名字了,否则太容易暴露我了。他做得是实事求是的科研,也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生活非常平凡,他的为人很真实。如果你不知道他的背景,还以为是打工的。.

TOP

太晚了,睡觉了。.

TOP

回复 130#水之形 的帖子

儿子在学校的时候,本科生鲜有进实验室做项目的,项目组里都是研1到研5的。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12-3 23:5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2-3 23:28 发表
太晚了,睡觉了。
.

TOP

搬个板凳认真听课,小水老师总能给我们带来清新空气。 .

TOP

回复 77#桶桶妈 的帖子

如果决定出国的话,国内所有的推荐等名额都没有份了。二条腿走路,其实不可能。除非是出国申请+裸考,但是这样对孩子很不利。累不要说了,还有很多风险。

因此决定要出国,就只有搏到底了!.

TOP

回复 97#ruixuet 的帖子

哦,不一定。我家兔子英语学科(说明一下纯就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语文就不咋地。.

TOP

回复 77#桶桶妈 的帖子

实在而具体!
好贴鲜花!.

TOP

回复 77#桶桶妈 的帖子

说的对的,我家小女英国短期交流过。目前也在计划出去读大学中,雅思刚考完了。国内再考大学基本是不太现实了。小女学校出去交流一年后回来的同学99%的考国外的大学。而且还基本很多接着就在国外再读2年高中。这样考上好大学的概率更高点。.

TOP

回复 116#家有考王 的帖子

昨天太晚了,有些问题没说透。

波克里的是开发(development),你儿子现在做的是研究(research),两个不一样的。一个侧重于实用,侧重于技术;另一个侧重于认知,侧重于科学。两个都有利弊,偏巧我家十年前一个做研究,一个做开发;倒是都有感触。.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2-3 23:11 发表
中国的是99%
同意。我们单位博士团队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也是惨不忍睹。还经费奖金的拿着.

TOP

美国的医药业研究所应该不错的。.

TOP

回复 139#水之形 的帖子

你的解释是对的。
另外,我们申请伯克利的时候,是对着项目和教授的,但后来教授没变,项目变了。教授解释说是资金上的问题。.

TOP

研究与开发

做开发的好处:
1、目的明确。资本家不会乱花银子的。他们一般立项,是有市场目标的。
2、检验标准明确。做了东西要拿来用的,没法注水。(交大那个把TI的DSP芯片拿来打磨打磨,然后打上自己的log,这种注水也实在是太明火执杖了)
3、收入稍显丰厚,实用价值大一点。

坏处:
1、资本家经常根据市场需求来干涉开发的进度。有的时候做得起劲,资本家叫你cancel掉,换个东西。
2、资本家决定你做的东西是否推广,有的时候为了利益,不会推广好的东西。
3、难度不算太大,有的时候做得不够尽兴。

研究:
1、目标不明确。宽容的老板会让你自己选研究对象,不宽容的勒令你赶热点。
2、因为是探索未知世界,短期内(5年)无明确的衡量标准,易注水。
3、收入稳定,但不丰厚。跨出科研的院墙,实用性较低。
4、对智力要求太高,经常力不从心,挫折感强。

好处:
1、如果遇到宽容的,同时也有经济实力的导师,做一样东西能尽兴。
2、只要做得出,一般隐秘不发的可能性低一点。
2、在科研界,研究的比开发的,大概虚名会高一点。

总地来说,美国的开发做得比研究好。

如果想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远一点的话,一定要对自己的导师的性格了解。

如果是一个实事求是、同时也有足够名声不必随波逐流的导师,你尽可以好好在他的庇护下做研究,可以挑战难一点的课题。不过这种导师太难找了!

一般的导师,有申请经费的压力,有出文章的压力,他没那么宽容的。这个时候应当审时度势,选一点相对容易的课题开始做。一方面生存下去,另一方面丰满自己的羽翼,好好练习实验的技术。一般相对容易的课题,导师关注也少一点,压力小一点,有一点自己发展的空间。不过一般一路优秀的孩子,不明白这个道理,上来就爱选挑战性大的课题,结果导师一天到晚来盯进度,搞得自己很压抑。科研的失败的可能性很大,挫折感很强,跟读书不是一回事。当你失败的时候,大部分有知识没文化的导师是不会原谅你的失败。如果能遇上能原谅你失败的导师,真是三生有幸。

从小课题做起,慢慢地积累经验,多参照他人失败的经验,到后来慢慢能做大课题,这样比较好。.

TOP

ED只能申请一所,在11底就截至了。这所学校在12月底以前会给我们一个明确答复,录取了---你就非上它不可;不录取---你再可以申请别的学校。
我们准备再申请8所,分3个梯队:一档的(3所)冲一记;二档的(3所)正合适;3档的(2所)保底。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的,有的人申请15~20所左右呢!
我们女儿不愿意把好几万中介费给中介,全部由她自己弄的。我家LG最后帮她看看,把关一下。也许材料做的不如中介的好看,但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锻炼人的。就是我看到她又要做学校功课,又要写申请材料,蛮心痛!我只好多做一点她喜欢吃的东西,她很喜欢吃的,嘻嘻~.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2-4 11:27 发表
如果想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远一点的话,一定要对自己的导师的性格了解。
儿子在申请时的一项重要功课,就是对相关教授的了解研究,有了大致方向后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包括性格、作风。.

TOP

回复 144#桶桶妈 的帖子

你以前的和这里的帖子,都很有参考价值。谢谢!
祝福你的孩子。。

[ 本帖最后由 ruixuet 于 2009-12-4 11:55 编辑 ].

TOP

回复 144#桶桶妈 的帖子

.

TOP

回复 135#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初生高的时候。老师也是对我们这样说的,跨区靠就轮不上推优啥的。所以,裸考最能说明问题。.

TOP

不错。.

TOP

回复 144#桶桶妈 的帖子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