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8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不会做自己文章出的考题,正常

不会做自己文章出的考题,正常

不会做自己文章出的考题,正常
发布者:不许联想 时间:2009-12-04 12:50:00 来源:新闻晚报


    核心提示:做完题,对了标准答案,她发现竟只有1分是稳拿的。于是人们的目光重新转移到了高考语文命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命题者被招来一片指责声。
□光明中学 李新

    日前,网上《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的一篇博文引起了很大反响。 10月19日,网友周某在自己博客里发表了一篇日志——《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这篇文章迅速被转到多个论坛,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在博文中,周某称自己刚刚得知,自己之前发表的一篇名为《寂静钱钟书》的文章,被选为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之一。惊诧之余,周某做起了以自己写的文章出的高考题目,总共三道题,合计15分。做完题,对了标准答案,她发现竟只有1分是稳拿的。于是人们的目光重新转移到了高考语文命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命题者被招来一片指责声。

    而我认为,作者做不好以自己的文章所命的题目,纯属正常,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这是两个领域里的问题,人们往往把它们放在一道考虑了,这就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作者写出了《寂静钱钟书》的文章,这是创作的问题。作者在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没想到这么多,只是跟着自己的行文思路在走,在遣词造句方面,也许没有经过怎样的深思熟虑,更不会考虑到什么微言大义,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作者在创作时,完全是情感在驱使着,语词受情感的调遣,是非理性的,或者说是感性的。而命题人在拿这篇文章来命题并制定参考答案的时候就不同了,它是一个阅读的过程,而阅读就加进去了很多理性的成分。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一件作品,并不是作者把它写出来了就算完成了,而是要加进去读者的再创造。所以 “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是很正常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文学理论上不是讲“形象大于思维”吗?出题老师比你更好地理解了你写的文章的意思,把你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正是“形象大于思维”的问题,恰恰符合阅读欣赏的规律,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

    同样的例子还有臧克家的 《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这首诗发表以后,很多人认为“老马”象征了中国的农民,臧克家说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老马”象征中国的农民,而是有着自己的影子;不过他说,既然诗发表出来了,人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不要拘泥于一种说法。

    我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也经常被其他老师拿来出题。我有时从网上下载下来看看,感觉到人家老师制定的答案,是和我当时写作时想的不一样,或者我当时根本没想到,但人家想得比我好,比我丰富,我内心对人家充满感激。比如我在《散文》上发表的《穷人蒲松龄》,被一位老师拿来出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作者将诗句“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转用在蒲松龄的身上,这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案是:转用恰当,因为《聊斋志异》写的多是狐仙鬼怪的故事,所以说是“满纸荒唐言”,但故事中充满着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渗透着作者辛酸血泪,而各种滋味又是许多人难以体味和理解的,所以说是“谁解其中味”。我觉得这个答案比我想得还要好。我当时受情感驱使,只是信手写来,倒没想这么多,经人家这样一分析,倒是把我原文的意义更丰富了。这道题,如果让我自己做,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个份上。

    另外,命题老师给出的答案叫 “参考答案”,社会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总爱把它说成是 “标准答案”,其实高考语文命题早不采用“标准答案”的说法了。之所以叫“参考答案”,就有可以商讨的余地。事实上每年高考阅卷的时候,答案都是允许阅卷老师讨论的,在阅卷老师讨论的基础上,可以修正命题人给出的答案;甚至学生考卷上出现更好的答案,也可以作为判卷的标准。命题人的答案并不是检验学生答题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况且还有括号里的“意思对即可”这种灵活性的说法呢。




本文栏目:晚报升学 作者: 李新.

TOP

回复 1#香茗一杯倚清风 的帖子

同意!.

TOP

所以能够想象文字狱.

TOP

文字狱,确切..

TOP

欲加之“罪”,何患无“有”! 可悲啊!!!.

TOP

想象一下就上了天堂了。
再想象一下就下了地狱了。
哼…….

TOP

标准答案,使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维.

TOP

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应该是开放式答案,如阅读文章集中了出题人集思广益的10个参考答案,考生答出任何5个就可以过关..

TOP

现代文阅读理解
心中永远的痛!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