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家长和老师沟通技巧

家长和老师沟通技巧

昨天朋友小林打来电话:“我很想经常去学校和老师交流一下儿子的情况,又怕老师烦。你作为老师,同时作为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能不能向我传授点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技巧呢?”

    其实小林的问题已有多位朋友问我了。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应该热心对待每一位家长。但同时我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们也有自己的情感态度。我首先说说在沟通问题上,老师不喜欢什么样的家长。

    1、不喜欢从来不和老师沟通的家长。

    有的家长认为,既然我为孩子上学花钱了,管教孩子是你老师的责任,我没有必要花时间和你沟通。现在大多学校平均每个班有四十五名孩子,有的县城甚至七十到八十多名。作为老师是不可能把心思完全只用在一个孩子身上的。如果孩子出现问题,老师只能是和孩子谈过以后,希望他能够改正。但如果要求老师每天都盯着这名孩子,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在这时也非常希望家长能够在孩子出现问题后,同老师协商一个监督方案,共同去教育孩子。毕竟,老师的一双眼睛要分给全班几十名孩子,而家长的两双眼睛是会经常监督自己孩子的。

    2、不喜欢和老师联系太频繁的家长。

   老师希望家长能和他多交流,但也不希望家长联系得太频繁。有的家长晚上十点多了或周末,为了点芝麻大的事给老师发短信或打电话。有的经常往老师办公室跑,谈了一个小时还不走,甚至到课堂上找老师。这样沟通影响到老师的工作和生活,当然会引起老师的反感。

    3、不喜欢拿校长说事的家长。有的家长和校长认识,每次和老师交流时都要提醒老师“我和你们校长是朋友”。甚至对老师的不满不和老师交流,首先向校长反映。冷静的校长会去调查真相,也有的校长不管真相,直接把老师叫来训斥一番。这样势必把矛盾扩大。

    4、不喜欢对老师提出无理要求的家长。例如有的家长会和老师说教室中间靠前的座位好,为什么不让我家孩子坐?几十个人坐在一起,座位总是有好有差,怎么安排都不会让人人都满意的。也有的家长要求老师每天上课都找自己的孩子回答问题,班级人数少还好,轮流来一遍,学生数多的话,怎么能只照顾到你家孩子呢?

   那么家长应如何同老师沟通呢?下面我提出几点建议。

   1、准备工作。

   如和老师面谈,应提前预约,防止到校后老师有事外出。沟通主要内容家长应提前做好准备,避免沟通时罗嗦半天,也说不到关键点。那就达不到沟通目的。

   2、沟通次数。

   面谈次数,非毕业班家长,每学期到学校去两到三次为适宜的。第一次适宜在开学两个星期后。无论学校还是学生,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基本上调整到正常状态了。到学校去,可以同老师一起制订一下本学期的学习辅导计划。第二次适宜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到学校和老师一起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制订出复习计划。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在学期中,到学校去看看。毕业班家长面谈次数每个月一到两次。每次月考后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和老师商讨提高对策。电话交流次数,根据突发情况而定。如孩子生病请假,孩子小测验成绩下降等,应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

    3、沟通内容

    有些家长在和老师谈话中,总会说到,自己工作忙,孩子就全交给老师了,该打该罚随你办这类的话,虽然看得出家长对老师的充分信任。但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只需要学校教育就行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家长应该向老师表明,教育孩子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能多得到老师的指点。如果孩子有进步一定要肯定教师的功劳,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承认。

    对老师的教学或管教不满意,不宜直接对老师无礼或攻击,而用委婉的态度向老师建议。把孩子优点和弱点客观地介绍给老师。学习成绩不是沟通的唯一内容,老问一个事谁都烦,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别只盯成绩!有些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当着老师、同学的面拳打脚踢,这是错误的,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坏的影响,也会让老师感觉尴尬。

   沟通内容决定沟通时间.时间的长短上,家长也要有掌握。针对孩子出现的重要问题或者重要阶段的辅助方法多谈。以免影响老师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
     4、沟通手段  

    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交流 。很多老师在接班以后,都会把自己的电话、邮箱留给学生,方便学生有情况有问题及时联系。如果没有,家长或者孩子向老师问,老师也会告诉的。
  利用书信交流 。把孩子在家的情况或者孩子学习生活上出现的一些疑问,写成纸条或者书信让孩子带到学校里。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到学校和老师面谈。如果班主任老师暂时没有时间,你可以先到其他科目的老师那里进行交流。在合适的时间把孩子叫来,一同对孩子做出鼓励与要求,效果会更好。
    沟通是一门艺术, 学点和老师沟通技巧,既是为了您的孩子,也可以提高您个人素质。愿广大家长朋友能和老师沟通愉快!
      转自:燕无风雨家庭教育俱乐部.

TOP

,真好!.

TOP

不错,好评一记.

TOP

学习!.

TOP

当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家长应该怎么办?

 令不少家长头疼的是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自己不知怎么办,怕处理不好,得罪老师又伤害了孩子。在此我建议做到以下两点。

  一、家长要冷静,帮孩子理性分析。

  不管家长从孩子口中听到老师的不是还是从老师口中听到孩子的不是后,最忌讳的就是偏听偏信,从而失去对孩子教育的最佳机会。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家长可让孩子把同学和自己的表现比较一下,这样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知道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方法对待孩子的“申诉”,有助于孩子查找自身的原因,也有助于消除孩子对老师的不满。

  一位家长接到班主任电话告状说她孩子值日时不但不打扫卫生,还和老师顶牛。家长没有立即指责孩子,而是耐心听孩子的解释。“不是我不愿意打扫卫生,明明打扫过了,有的同学不讲公德还有意把垃圾放在卫生区。班主任说因为我们不打扫卫生扣了班分,搞得班里评不了先进流动红旗,非得罚我们劳动一周,我咽不下这口气!”家长觉得孩子说得也有道理,但没有立即站到孩子一边指责老师。这位家长伸手摸摸儿子的前额,很理解、很宽容地说:“老师的工作很辛苦,现在社会压力大。你看,一家一个孩子还管不好,她要管几十个孩子,哪能十全十美?要懂得宽容。你们现在正处于叛逆的年龄,大人认为你们是孩子,你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我相信你所说的属实。能不能退一步把打扫卫生作为一种休闲,一种让大脑得到休息的工作?如果不能这样,能不能找一个老师心情好的时候,试探性地向她做一些解释,语气和表情都客气一点,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作为父母我不也有批评你错误的时候嘛,难道说你也恨我不成?你要理解老师、尊敬老师,还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老师……”孩子若有所思,终于点了点头。

  二、家长可以在老师和孩子面前说点善意的谎话。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述儿子从幼儿园一直到考上名牌大学的经历。第一次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责怪儿子有多动症,三分钟都坐不了。当儿子问母亲老师说了些什么时,母亲鼻子一酸,差点落泪,但她还是佯装欢笑,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第二次家长会,儿子数学考试得了倒数第二名。老师怀疑他有智力障碍,要求母亲带他去医院作检查。在回家的路上,母亲落泪了。可面对诚惶诚恐的儿子,她依然振作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 第三次家长会,是儿子上了初中后。老师对母亲说:“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面对儿子时,母亲微笑着说:“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结果,儿子不仅考上了重点中学,而且还考上了清华大学。

  在这个故事中,每次家长会,母亲都会因儿子而受到老师的指责与批评,可她没有责怪孩子半句,她从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从没看轻自己的孩子,对孩子说了善意的谎言。试想,假如这是我们的孩子。听了老师对他的评价,我们可能会觉得很没面子,回家也许会对孩子大发脾气,甚至还打他呢。那孩子的状况只会变得越来越遭,更谈不上考名牌大学了。同样在老师面前家长也可以说点善意的谎言,当然不能有孩子在场。例如“儿子虽然表面上装出不喜欢你的样子,其实在家还夸你课上得好呢。他还告诉我们你对工作认真负责。”我相信老师对孩子的怨气一定会消减一点,一定会努力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你的孩子。当然在说善意的谎话时,也应根据孩子和老师的实际情况来说,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对一个没有责任感的老师说儿子在家说你很负责。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和老师要真正了解。

    当孩子在家长面前抱怨老师的时候,切不可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那样只会让孩子对老师更加不满。家长要在孩子与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哪怕是善意的谎言。让老师和孩子通过这座桥梁增进对彼此的了解,进而达到对对方的认可,师生才能和谐相处,孩子也才能健康成长!

  .

TOP

顶一下吧!非常有道理,当孩子发现家长在抱怨老师的时候,很容易被孩子钻控制的..

TOP

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

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



    许多父母觉得现在的孩子脾气越来越坏,想哭就哭,想闹就闹,为了纠正孩子的坏脾气,常常打断孩子表达自己愤怒与不快的过程。其实,孩子和父母有着同样发泄自己不快和愤怒的需要,以维持自身的情绪平衡,所以做父母的首先应当学会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使孩子在心理上得到均衡发展。
    有这样一个例子:小女孩养的一瓶心爱的小乌龟死了,她心里非常难过。这时候,爸爸过来安慰她:“别哭了,不就是一瓶小乌龟吗?爸爸再给你买一个。”小女孩哭得更伤心了,“我不要你再买一个,我就要原来这只!”爸爸很生气也很无奈地冲孩子嚷道:“你怎么这么不可理喻!”孩子后来的哭,不再是因为小乌龟的死,而是因为爸爸拒绝她的感觉,对她难过的心情不理解。她的精力转移到和爸爸的情绪对抗上。

    再来看一个例子:妈妈带儿子在院子里玩,儿子不小心摔倒,妈妈连忙跑过去安慰他:“不疼,不哭,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不料,儿子非常气愤,大声嚷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不疼?你没摔着,你当然不疼!”妈妈当时被他问住了,心想:这个孩子这么不知好歹,关心你,你还来劲了。于是开始教训他:“疼怕什么?摔一跤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料儿子越哭越凶,从他的哭声中,妈妈听出来,他已经不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他的感觉不被接纳和理解。

    这两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我们是在用自己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认为“他应该这样觉得”,“他不应该那样觉得”。有些事情虽然在成人眼里是小事,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些事情可能是很重要的,最佳支持方法,莫如耐心聆听他们的感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感受,让成人能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教导他们用言语把心事和感受表示出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有帮助的。孩子把心事吐露出来,就会觉得轻快和舒服,借这个机会解决孩子的心情,然后想办法安慰和鼓励他们。
    像上面第一个例子,接纳孩子情绪的爸爸会这样说:“失去一个好朋友是会很难过的。”孩子觉得被理解了,也许会说:“是啊,我每天都教它伸爪子。”爸爸说:“对,我记得你还每天带它一起出去散步。”孩子的感觉和情绪在与爸爸的对话中慢慢得到梳理,就会开始正确地面对自己难过的感觉。

    第二个例子,接纳孩子情绪的妈妈会这样安慰儿子:“跌倒了,一定疼吧!要是我也许会哭鼻子的。”孩子得到安慰,这时可能会咬紧牙关说:“妈妈,放心,没事的。”这时妈妈可以及时肯定儿子:“你真是个勇敢的男子汉!”

    孩子同成人一样也会产生不快和愤怒的情绪,且孩子发育的显著特点是多变性和爆发性,也就是忽而破涕为笑,忽而又转喜为怒,甚至有时倒在地上大哭大闹。如果不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就很容易造成父母与孩子间的冲突,导致孩子情绪发育异常,有时甚至会导致孩子心理发育障碍。接纳孩子的情绪,体察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想法,才有利于孩子情绪的平息,恢复其理性思考的能力。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0f45c010095m2.html.

TOP

引导孩子走出嫉妒的阴影

小驹是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个子不高,机灵活泼、非常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深得一些老师的喜爱。可我刚接班时间不长就发现对同学的嫉妒情绪时刻伴随着他,有时甚至容不得其他同学的一点成绩和进步。

【简评】发现及时,利于今后工作。



记得在一节语文课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坐在后面的平时很不起眼的江辉未等同学们举手就冒出了正确答案,我十分惊喜,同学们也很惊讶,有的还没有回过神儿来。坐在第一排的小驹竟然扭身站起来指着江辉大声说:“让你说了吗?有什么了不起!不是就答对这一次嘛!”他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我也惊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江辉无助地看着我。简直太过分了!我几乎是强忍着气愤:“你先坐下!”他的小脸竟气得发白眼里还含着泪水呢。“大家说江辉答得对吗?”“对!”同学们异口同声。他更生气了,忽地站起来冲着我:“有你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他不举手,您还护着他!”我的妈呀!这样的学生也太少见了!我没有再理睬情绪激动的他,继续讲课……他斜趴在桌子上,气得小鼻子两翼一煽一煽地……

【简评】连这么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都不愿意让给别人的孩子心眼太小了,而他自己也十分痛苦。这就是嫉妒的特征。



还有一次数学单元练习,他很快做完了。我想他只等铃声一响抢交头卷了。哈,没想到就在铃声刚响起时,他急忙探着身子把自己的卷子拍在讲桌上,转身快速冲到靠窗户坐的女同学冉冉桌边,抓起人家的篇子跑到讲桌前替人家交了卷子。“老师,我就差一个得数了。”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的冉冉急得直皱眉头冲着小驹:“你真讨厌!”小驹却远远站着,得意洋洋地摇晃着小脑袋。我实在看不过去了,让冉冉拿着草稿纸到前面补写了得数。小驹抢白一句:“您偏心眼儿!”我没有理睬他,回到了办公室。

【简评】过分的行为不是正常的竞争,既说明了孩子的自私,又引起同学的反感,学习好能掩盖“心病”吗?



这孩子真是让人又气又恼呀!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强的嫉妒心在小学生里并不多见。渐渐地我察觉到,同学们羡慕小驹的聪明好学,但并不由于他的成绩好而友爱他,相反不愿意接近他,活动时不愿意同他玩;而他外表的活泼开朗也常常让人感到蒙着一层苦恼与不快,他常故意找别人的茬儿满足自己的暂时的情感需要。

【简评】显然小驹身上产生的嫉妒情绪不仅使他变得心胸狭窄,而且已经影响了与同学的关系,照这样下去,他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会更加容不得他人,而他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又能良性发展吗?嫉妒之心严重时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而走向反面,因为小驹的内心实际上是十分脆弱的。长此下去会影响他的进步甚至一生的。



一定要让这个少有的聪明的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避免走弯路。

我想方设法扬其所长教育他,为他创设自我教育的集体环境。



他接受新知识快学习不费力成绩就很棒,我破例允许他只要在课堂上学会了,就可以自学后面的知识,也可以读课外书,他愉快地答应了,课堂上不再“发难”;自习课上,我请他做老师的小助手,只要做完作业就协助老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积极性特别高,做得很好;学习新课前,我让他回家帮我查资料,他感觉老师特别信任他,任务完成的非常漂亮;他精力旺盛,参加学校板报、手抄小报比赛我让他担任总设计师,他课余时间为大家出主意,与绘画比自己强的同学合作得很愉快……慢慢地他和同学关系融洽了,和我也渐渐友好起来了。

【简评】良好的教育环境犹如阳光,驱散了蒙在孩子心头嫉妒的阴霾。



为了教育小驹,我也曾做过一次“出格”的事。

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小驹自然又是第一个完成。我在监考时特意留意他,发现他不时回头望一眼冉冉,生怕她超过他。我走到他桌旁看看他的试卷,干净漂亮……咦?篇子靠边的一道3分的小题他竟然没有做!他当然没有发现,咬着小手指得意地看看我,似乎在说:“没错吧,我又是第一。”我转过脸去……来回几次他仍然没有发现漏做的小题。我真替他惋惜呀,可又一想这不是小驹的真实成绩呀。经过激烈的内心权衡,我决定捧出一颗宽容的心,“违规”给他一次机会。当转到他旁边时,我轻轻地敲了几下他的桌面:“认真检查,别光想着抢第一啊!”聪明的小驹若有所思地盯着我的眼睛......他果然明白了我的暗示,当我再转过来时,他调皮地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着,感激地望着我。“下不为例!”我捂着他的耳朵压低了嗓门。他向我使劲点了两下头。铃声响了,他没有抢交头卷,而是把自己的篇子悄悄地夹在了其它试卷的中间......

【简评】宽容是一种胸怀。宽容他人,收获尊重。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将学会与人为善。



事后,他和我空前友好。我们常常一起谈心交流,他还常为我、为班级出主意,渐渐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喜欢。一次外出春游,他拉着我的手一路不撒开,他的理由是,“我个子小、排头儿,老师不拉我,拉谁呀?”他撒娇地说:“老师,您说对吧?”哈哈,同学们报以友善的大笑.....

有一次他和我聊天,我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你知道你最大的毛病是什么?”“跟周瑜一样,嫉妒呗!”他坦率地承认。哈,好小子!你终于走出了嫉妒的阴影。

【简评】疏导孩子的嫉妒情绪需要坚持循循善诱的原则,过程较长,不仅需要责任心,还需要爱心、耐心,需要智慧,讲究技巧。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ab3168f0100afvo.

TOP

写得太好了,让我想起了我们中学的老师,宽容、博爱.

TOP

写得好!
新学期,新老师,真愁怎么和老师沟通。
谢谢LZ的指导.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