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保险] 万能险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能险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能险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能寿险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投资型寿险。万能寿险的主要特点为交费灵活,投资收益率相对于其他金融产品具有保障性,同时对于人身死亡也有一定的保障性。在目前股票市场活跃的今天,各大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万能型产品,该类型产品既然作为理财产品的一部分,那么和普通保险、投资连接保险、基金、股票、债券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一、万能寿险与普通寿险的比较
      从产品设计的特性来看,万能型产品的设计并不是以保障为前提,而是以投资为目的。从这点来看,万能型保险的保障功能显然并没有普通寿险那么完善。一般来说,万能寿险下的死亡给付都是以账户价值为一个参考尺度,因而对于死亡性质的给付而言,万能寿险的给付额一般没有普通寿险的给付那么多。也就是说从万能寿险账户中扣除的纯保障费用要低于普通保险,从而能够有更多的资金进入投资账户进行累计。因而如果客户追求的是一种风险保障,那么这种产品将不适合。由于过多的强调收益,因而其保障功能并不完全。

二、万能寿险与投资连接保险的区别
      投资连接保险有点类似于基金,但是在投资连接保险下,客户可以自由选择投资的账户种类。这点是投资连接保险与基金的主要区别。从国外的发展来看,万能险和投资连接保险其实属于同一性质的保险。区别在于万能寿险的收益率是有最低保障的,而投资连接保险的收益是没有保障的,也就是说投资连接保险的风险是由客户自己承担的,这点和基金是一致的。国外普遍的做法是对投资连接保险也做出最低的收益保障,从而将万能和投连保险融合在一起,但是这种做法在中国是不允许的。

三、万能寿险与股票、债券、基金的区别
      股票和基金在收益保障方面具有一致性,即风险都是由客户自己承担,虽然债券在二级市场流通过程中会受到利率的影响而改变现金价值,但是债券只要持有到期,在没有违约的前提下,还是能够产生一定的收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万能寿险筹集的资金最终也要投资到这些金融工具上。因而在资本市场活跃的前提下,万能寿险的收益率要远远低于股票和基金的收益,因为万能寿险的投资要受到一定的法规限制。比如像2006-2007年的市场状况,购买万能保险显然不如基金和股票划算。
     和债券相比,万能寿险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由于利率变动而产生的损失。因为万能寿险的收益率是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的。
    虽然各大保险公司在推出万能寿险的时候,一直宣传自己的产品多么优于其他类型的投资,但是对于自有资金的投资而言,投资什么金融产品一定要从自己实际的需求和风险偏好以及资深的财务状况来看,因为投资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优劣的评判来自于个人的判断。
     万能寿险属于账户型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和一般的金融投资的区别在于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因而其风险相对较低,这点也就决定了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不会特别高。保险产品的另一个缺点在于缺乏流动性,虽然保险公司在条款中一般都会富有部分退保或者保单贷款的规定,但是这些其实对于保单持有人特别不利。一般来说,在这些情况发生时产生的费用相当高。虽然保险产品一直强调不丧失价值原则,但是这点是在不计算保险公司费用的前提下的,这点很多的客户一般都不了解。股票、基金、债券在投资中产生的费用一般仅仅包括申购费、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这些费用累加在一起的比例也不是很大。如上海A股的交易费用一般小于千分之七。而万能寿险初期的初始费用确实相当高的。

但是,我们要不要购买万能保险呢?如何购买才会最划算呢?
    首先,要从你的家庭收入来看,如果你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个人建议购买保险应该以保障为主,购买一些普通寿险和意外险就足够了。如果您的收入比较高,而又担心投资股票基金而发生风险,那么可以考虑购买万能寿险。
      购买万能寿险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购买的数额越大越好。比如某万能寿险的费用率为首次5000以下50%,之后为5%,未来8年的收益率为5%。如果你只够买1万的保险,首年你个人账户在不扣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实际上每年还会从个人账户中扣除纯保障费用和保单管理费),你初始的账户价值为7250,也就是说你个人账户的价值至少需要累计7年的时间才能够将费用弥补回来,换句话说,初期你花了1万元,7年后你的账户仍然是1万元,而之前是一直亏损的。如果你初期购买的是20万的产品,那么在首年末的时候,基本上就能够将费用摊会,在不考虑扣除基本费用的前提下,5年末的收益将近4千元。可见,初期购买的金额对于收益有很大的影响。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万能寿险是一种不错的投资理财产品,特别适合那些风险回避型的客户,或者那些年收入10万以上,但也不是很高收入的家庭。当然,万能寿险和银行存款相比一个劣势就是流动性问题。虽然客户可以部分退保的形式那会资金,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保险公司会扣除很大的管理费用。这就相当于定期的银行存款,在到期之前取出是按照活期的利率结算一样。当然保险公司的退保费用要高得多。因而对于已经购买了万能寿险的客户而言,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不要退保,这样损失很大。而不去退保从长期看反而会有很大的收益。
     总而言之,客户偏好的不同决定了客户对于不同的金融产品有不同的评价。实际上,保险并非向人们说的那样差,只是由于在展业中一些代理人的行为损坏了保险公司的形象。购买保险产品一定要对产品了解之后再去购买,最好咨询一下精算师等专业人士。购买投资类产品(万能和投连)一定要知道自己首年扣除的费用有多少,这点直接关系到个人账户的累计时间。
     购买保险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选好公司。一般来说大公司在投资、资产、品牌等方面有很大的保障。但这也不是说购买小公司的产品就没有优势。从现有情况看,大公司产品一般是主导型的,而小公司一般是跟进型的策略,也就是说同样的产品小公司可能会更便宜一些或者在同等的价格上服务范围会更宽一些。一般来说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虑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说保险公司不会破产,而是说保险公司背后有保险保障基金的支持。一般来说,这点不需要我们担心。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保险自然有着自身的优势,购买保险的原则首先从保障开始,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再去考虑投资收益。.

TOP

谢谢。.

TOP

学习,谢谢!.

TOP

谢谢楼主,楼主是个热心人,以后向您讨教,俺是理财盲啊.

TOP

因亲戚是pa的业务员,所以我00年买了pa的康泰重大疾病附加医疗险附加住院补贴30年,01年买了pa的投资连接保险,02年买了pa鸿翔分红20年,03年他上门为我将投资连接全部转换为鸿翔,现在出国了,最近来个新的业务员推荐我买智盈人生万能险,说可以涵盖我过去买的几个,只要10年就可以了,现在你买了怎么多,还有起码10年以上,她让我将前几个都退保,现金价值换算下来只要再付差不多5年的钱就可以等待分红了,她拿着电脑“金领计划”计算,老公居然同意退保,还说蛮好的。我坚决不同意。我告诉老公再也不会相信pa。
请教向我这种情况直接退保损失差不多1万元,是止损出局还是继续付下去,投资连接全部转换为鸿翔,听业务员说已经可以拿钱了还是等20年到期后取出,现在还一直有分红。.

TOP

引用:
原帖由 玉玉妈 于 2008-7-25 10:50 发表
因亲戚是pa的业务员,所以我00年买了pa的康泰重大疾病附加医疗险附加住院补贴30年,01年买了pa的投资连接保险,02年买了pa鸿翔分红20年,03年他上门为我将投资连接全部转换为鸿翔,现在出国了,最近来个新的业务员推 ...
1.“最近来个新的业务员”是自己来的还是公司发函给你通知你是由这个人来为你服务的呢?或者可以致电95511来核实。
2.“03年他上门为我将投资连接全部转换为鸿翔”——鸿祥。根据平安当时的规定,这批转保的保单5年内不能退保,现在已经过了5年了。你可以看一下鸿祥的保单后面的现金价值表,已经可以全额拿回当时投保投连的保费了,不用买新保,你自己去平安的客户服务中心也能退的。
3.康泰不要退,挺好的传统型保障保险。优点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固定保额也只能说是弱点不是缺点。
4.附加医疗险住院补贴是短期险是交一年保一年的,你自己看是否还需要。
5.关于万能险好不好上文中我也讲得很清楚了。平安现在还是重点推动万能险的,所以收益率临时调得很高,最高到了6%,但要注意了,不是你本金的6000的6%,是6000扣除了初始费用后的3000的6%。而且现在的收益已经开始有下调的趋势了。
6.“听业务员说已经可以拿钱了还是等20年到期后取出”你们为什么都喜欢听业务员说呢?有没有公司的文件、条款上有没有相关表述、业务员有没有书面保证书呢?.

TOP

听你这么说万能险真的很不划算,那我已经买了平安万能险怎么办呢,交了三年了,收到两年的收益单据,算了一下很不划算,可以退保更不划算,我是帮孩子买的,有没有什么保险适合孩子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佳妮妈 于 2008-7-26 11:04 发表
听你这么说万能险真的很不划算,那我已经买了平安万能险怎么办呢,交了三年了,收到两年的收益单据,算了一下很不划算,可以退保更不划算,我是帮孩子买的,有没有什么保险适合孩子的?
平安的万能险一开始几年初始费用比较高,三年后就低多了。如果家里能承担这些费用,建议继续缴费,否则保障帐户要被扣光的。

家里的大人都买过保险了吗?应该先给父母买。.

TOP

平安万能险交费年限是终身的,那到底交多少年才合适?还是一直交下去啊?交10年合适吗.

TOP

我去年买了平安智富人生A,最近刚收到年度报告,一看初始费用扣除3000元,(每年交5000),2000元计入保单价值,现在保单价值只有1697.1了,怎么办?当初不知是万能险,缴费年限也是终身,不知啥意思?.

TOP

我是06年买的,第一年扣除3000元,第二年扣除2000元.不过我第一年下来保单价值是1916元,第三年之后初始费用扣的就少了,第四年只扣150元了.不过每年的保障成本还是蛮高的.保险最超码要交到10年以上才看的到收益.

TOP

引用:
原帖由 maggieshen 于 2008-7-27 20:13 发表
我去年买了平安智富人生A,最近刚收到年度报告,一看初始费用扣除3000元,(每年交5000),2000元计入保单价值,现在保单价值只有1697.1了,怎么办?当初不知是万能险,缴费年限也是终身,不知啥意思?
当时的保单正本上对于初始费用的扣除比例都有告知的,投保单、服务承诺是否是你本人签字?如果都是你本人签字就很难翻案了。今年还会继续扣除的费用的,今年是扣40%.

TOP

回复 12#杏帘在望 的帖子

是我自己签字的,但业务员根本没详细解释,只强调了有大病保险,还有保费可提前支取,不用等身故。我现在要知道的是,我如果一直交下去的话,交几年合适?退保看来是不可能了。.

TOP

回复 6#杏帘在望 的帖子

谢谢,非常感谢!..

TOP

回复 5#玉玉妈 的帖子

作为一个曾经在平安工作多年的保险人,强烈建议你向平安投诉后面这个要你退保再买新保险的这个业务员,他的行为是保险行业内公认的很无耻的做法,应该得到惩罚。
关于杏帘在望说的,我绝大部分表示同意,只是有一点觉得值得商榷————关于投资收益的问题。不管怎么样,买保险的主要目的还是分散风险,险种所附带的投资功能,请注意永远都是附加功能,再加上保险的投资是以安全第一的,因此其收益的特点不可能很高的,因此购买保险不能承担一个家庭投资的需要。另外,保险资金的运用,是具有长期运作的特点,其考察的时间周期应该是以十年为单位的,在这过程中的浮动都是正常的,所以不应该引导保险购买者去关注一个保险产品去年和今年的投资收益区别。这样的话,我以为会把购买者引入误区,从而失去购买保险本身的意义。如果要投资,保险(不管是哪个公司的哪个产品)绝不是理想的产品,应该去选择其他的理财产品。.

TOP

引用:
原帖由 街角梧桐 于 2008-7-28 16:42 发表
作为一个曾经在平安工作多年的保险人,强烈建议你向平安投诉后面这个要你退保再买新保险的这个业务员,他的行为是保险行业内公认的很无耻的做法,应该得到惩罚。
关于杏帘在望说的,我绝大部分表示同意,只是有一点 ...
是啊,严重同意。
不过,如果有空可以搜索一下WW上关于保险的帖子,太多的人都在算计“我什么时候能拿回本金”,“我大概能赚到多少”。(当然,还是有很多理念正确的同志的。)
其实这也正常,记得在参加LIMRA国际大会时,很多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业务员都在问:“客户问我,为什么分红那么少?什么时候能还本,我们该怎么回答?”
——客户的理念成熟需要过程、营销员认为展业时宣扬投资收益能降低展业难度、保险公司需要做大保费做大规模(新华去年靠万能把泰康PK掉了,泰康今年为了上市在冲投连,你说怎么办?)
——存在即合理
——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的事,急不得,急了步子要乱的。

[ 本帖最后由 杏帘在望 于 2008-7-28 20:56 编辑 ].

TOP

我们也买了PA的万能险,一般好象5年比较合适,在5年内都有一定比例的扣款的,如果在这其间不交的费的话,就要从原来的交费中会扣除一部分钱的!但是保单还是有效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流星雨 于 2008-7-29 10:32 发表
我们也买了PA的万能险,一般好象5年比较合适,在5年内都有一定比例的扣款的,如果在这其间不交的费的话,就要从原来的交费中会扣除一部分钱的!但是保单还是有效的!
5年后也要扣的,只是扣除比例相对来说低了很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杏帘在望 于 2008-7-28 20:10 发表


是啊,严重同意。
不过,如果有空可以搜索一下WW上关于保险的帖子,太多的人都在算计“我什么时候能拿回本金”,“我大概能赚到多少”。(当然,还是有很多理念正确的同志的。)
其实这也正常,记得在参加LIMR ...
说的太正确了,我现在就在一家保险公司做内勤,每天接触的很多客户都会询问其收益,而忽略了其真正的保障,这可能也和营销时的导向有关吧。
说句心里话,我觉得现在整个保险市场太心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grace_chen_0709 于 2008-7-29 16:48 发表


说的太正确了,我现在就在一家保险公司做内勤,每天接触的很多客户都会询问其收益,而忽略了其真正的保障,这可能也和营销时的导向有关吧。
说句心里话,我觉得现在整个保险市场太心急了。
原来和台湾寿险公会理事长林文英聊过,他说,大陆的寿险市场产品发展轨迹和台湾的基本一致,从返还型养老险,到传统型保障保险,再到分红险,再到万能险,再到投连险,最终投资型产品占比达80%以上。不过,台湾从60年代开始花了40多年时间,大陆从91年开始才花了10多年时间。这并不是市场跟着客户的需求在快速发展,而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带动着客户的投保观念在一日千里。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各个行业。我们也只有靠发展去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