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巧设“陷阱” 激活思维

巧设“陷阱” 激活思维

巧设“陷阱” 激活思维
  
--------------------------------------------------------------------------------


  在小学数学练习中,为了突出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容易产生思维偏差的练习题,诱导学生误入“圈套”,落入“陷阱”,而后促其反思、剖析、矫正,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数学知识,以利于形成准确、灵活的解题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设“陷阱”促深化,发展思维深刻性
      小学生考虑问题时,易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片面、静止地看待问题。为此,教师可结合数学练习,设计“陷阱”题,以促进他们深刻分析比较,发现问题本质。例如,在学习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后,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掌握了知识。但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我认为部分学生是在机械地套用公式而已,只要题目稍加改变,解题就容易发生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六(1)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6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第二学期男生转走2人,这时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许多学生列式为:(1)26>50、(2)(26-2)>50。很明显,学生对问题(2)的解答误入了“圈套”。我不慌不忙地在旁边画了个“?”,然后相机设问:“请仔细思考一下‘第二学期转走2名男生>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学生们通过比一比,查一查,辨一辨,很快发现错误症结所在:原来转走两名男生也就意味着总人数也少了两人。正确列式应为(26-2)>(50-2)。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地掌握此类题目,我又不失时机地把问题改为:“如果男生人数不变,转来2名女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让学生再练。如此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设“陷阱”破定式,发展思维广阔性
      小学生由于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不多,解答数学问题时,往往依据数学问题外在的特征,如字词、符号、结构等“外部标志”来识别、选择解题的方法,容易形成狭隘的思维定式。故此,教师可编拟一些形似神异,形同质异的干扰题,诱其落入“陷阱”,从而打破思维定式。如,学习了正反比例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1)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今年32岁,照这样计算,当小明爸爸64岁时,小明几岁?(2)写字总数一定,写一个字所用时间和写字总时间成什么比例?第(1)题中,学生容易受到“照这样计算”几个字的诱惑,而把其理解为正比例关系,列比例式为32∶8=64∶x,解得x=16。而第(2)题,学生受“写字总数一定”的干扰,错误理解为反比例关系,而这道题应是正比例关系。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巩固这类知识,我又设计了类似的题目。如“在一定的时间里,做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做零件的总个数关系”等。这样学生在“吃一堑”后,能更加主动地审察原题,品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养成了认真审题析题的好习惯,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三、设“陷阱”探捷径,发展思维灵活性
      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习惯囿于常规化、一般化,缺乏独创。教师可通过“陷阱”题的设计,促其突破常规方法的束缚,致力于求新求异,别具一格的解法。例如,教学“比较分数大小”后,我故意设计一组反差较大的比较分数大小的题:(1)2/7>3/8;(2)233/234>246/247。许多同学在做第一题时,迅速选择了“先通分,再相比”的方法。可在做第(2)题时却傻了眼,采用通分的方法,计算太繁杂,怎么办呢?我适时启发:同学们遇到问题了!既然通分很复杂,那我们试着想想有没有别的捷径。话音刚落,大家就展开热烈的讨论,有些学生发现:在做第(2)题时,我们不比这两个分数,而是比它们用1减后所得的差,减后所得差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通过体验解这类题的思考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独创性,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对于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巧设“陷阱”,诱使学生“上当”,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漏洞,修补漏洞,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TOP

提供学习空间 体验学习过程

提供学习空间 体验学习过程

--------------------------------------------------------------------------------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建构之间往往有一道鸿沟,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为此,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主动发展。

  一、“玩”数学——在活动中体验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数学学习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尽兴地“玩”数学。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变化同步的情境,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在学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玩数学扑克”的游戏。比如,巩固“6的组成”时,同桌两人拿出每种花色的1>5共20张牌做“两牌凑6”或“藏牌猜牌”的游戏。这样,不仅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课上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他们在玩中思考,玩中体验,在玩中学习数学。

  二、“做”数学——在探索中发现

  “做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做数学”不仅是指简单的数学操作活动,而且是学习者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一种动态过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创设多次做数学的机会。课始,创设了人人“做数学”的情境:让学生用分别写着“2”、“5”、“8”、“-”、“=”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减法算式,并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同桌一个用这五张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另一个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即:
  28-5= 25-8=
  58-2= 52-8=
  85-2= 82-5=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左右两组算式的不同之处,让他们口算出左边三道题的结果。那么右边一组应该怎样计算呢?师生一起进行探究。
  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让“做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课中“如果遇到个位数字不够减时,应该怎么办?你会算吧”?一石激起千层浪,富有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像磁铁般吸引了学生。当学生发现有的题目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时,强烈的认知冲突被激活。就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时,教师又提出:“25-8=?”这道题无法直接口算的,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多?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沉浸在操作探究的兴奋之中,终于探索出6种计算方法。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体验算法多样化,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课末,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或非常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激活他们的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这样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议”数学——在合作中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讨论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构建。”如一位教师教“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出示“28+15=”。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尝试计算。教师鼓励学生应用多种方法解决,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生:28+15=28+2+13=43。
  生:28+15=30+15-2=43。
  生:28+15=28+12+3=43。
  >>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再谈一谈别人的方法对自己的帮助。这样安排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思维碰撞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感受与同学交流的乐趣,从而培养口算能力与思维能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