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6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辩论之后的讨论: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或缓解压力?

回复 50楼ccpaging 的帖子

这孩子现在读大二还是大一?我记不清了,要不有空我让她把见证重新写写,我发给你看吧。.

TOP

回复 51楼主所喜悦的宝贝 的帖子

也不用,随口一问。我只不过提出一个忠告,到时候,如果不幸而言中严酷的现实,再说。我只是觉得,家有初中生的发言很少,难免让俺这个悲观主义者钻空子。.

TOP

从辩论赛开始,一直在追几个关于教育的帖子,想说点什么,总是找不到切入点。
今天在地铁上听下载的文章,听到一篇《发掘孩子身上潜藏的特殊才能》,突然明白自己想说什么了。
http://edu.zaojiao.com/2009/0602/35294.html

作为家长,不要指望教育专家或者老师能干多少事情。他们永远不如我们对孩子了解,他们至多泛泛而谈。很多才能不是通过一张测试卷能够看出来的。而我们可以每天看着孩子,我想每天观察孩子一刻钟总是做得到的吧。想想老师吧,要是他每天观察每个孩子十五分钟,一个班四十个孩子,那就是观察十个小时了。作为家长,孩子是我们一生的事业。老师嘛,跟一个老师五六年、七八年至多了吧。任期决定了眼光是否长远。对于家长来说,每当我们做一个决策的时候,想一想这个决策对孩子十年后的影响如何,而不要想,对下一次测验的影响如何。

基于以上的理念。我认为我们要花时间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花钱把他送出去上这个班,那个班。
每天陪孩子说说话,每天陪孩子散散步,经常性的陪孩子参加一些运动。

小学的时候,趁学校里面的作业不是很多的时候,弄一些好玩的东西陪他玩,在玩中偷偷的塞一些我们希望他知道的东西给他。在玩中培养一些他肯动脑筋,善于动脑筋的习惯。要知道,游戏实际上是一种竞争,要战胜对手。特别是当是我们陪他玩时,我们就是他们的对手的时候,他们的脑力和体力还是无法与我们匹敌的。这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要代替他们思考,要允许他们犯错,允许他们输,不要认为几次失败就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由于他们是在玩中学习,那么学习的兴趣被保住了。而如果孩子被送进一个他不喜欢的培训班的话,学习兴趣就被消磨掉了。

这个过程甚至应该提前到学前。
这个方面我很感谢我的爸爸,他下班之后总是在陪我玩,下棋,打牌,玩。我印象非常深,在我上学之前,他一直断断续续在教我加减法,有一搭没一搭的,开始的时候,讲对了,他会表扬,讲错了,他会批评,貌似为了表扬算,到后来,做对了本身就是一个表扬啊。直到我自己做了教师,才发现,很多时候表扬只是一个眼神,有时候点一下头,孩子会完全的沉浸在征服一道题目的愉悦中。
保持他们对这种征服的兴趣!这是我们的责任,不要吝啬表扬。另外也不要吝啬批评,孩子不是傻瓜,做错了,要给批评。当然批评要注意技巧,简单说,就是就事论事,不要翻老账。
这样做还有一个副产品,孩子和你的感情很好,将来到了青春期,逆反会少一点。

不要盲目的给他在外面报培训班。特别是不要因为别人都读了,自己也要读。
对于习惯差的孩子,由于老师不可能布置很多作业,不可能批改作业,那么他们学的绝对不扎实。然后到学校里面学习的时候,他们误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上课又不认真听讲,于是再一次不扎实。因此这个培训班学得有害无益。
因此,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才是最要紧的。什么时候培养呢?还记得我们保留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伐,还记得我们培养了他们思考的习惯伐。这些就是学习习惯啊。等会儿还要讲一个培养习惯的技巧。

那怎样报培训班才是不盲目的呢?
第一、是孩子要去的,不是我们要他去的。不要拿少数人的例子来说:你看,某某人从小不喜欢钢琴,被爸爸妈妈打着才坚持的,现在成才了喏,感谢爸爸妈妈啊。这才是例外,我们大多数人是常态。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是例外,所以每个人都被狄仁杰弄死了。
第二、这个培训班的确是有作用的。不管长期作用,在培养孩子的能力或者培养孩子的习惯;或者是短期作用,就是要竞赛得奖。反正就是要有用。我是见惯了有的孩子每次来假装学习来的。
第二条比第一条更重要,那么如何骗孩子,让他以为是他自己要去的就是我们的技巧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弱点被我们抓住的。

最后讲一个我认为培养孩子习惯的技巧。那就是“不管”。
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是一个放风筝的过程。要风筝飞得高,不能缺了那根线,也不能那根线太粗。
要是一个孩子回家,我们立刻就问,有什么作业,然后不停的叫他去做作业。那么即使他做完了作业,这个作业是为谁做的呢。即使他原来想做作业的,被我们叫的也以为是为了我们做作业了。那有人要说了,我不说,他就真的不做作业了。不会的,孩子是有基本的羞耻心的,他们其实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误的。当我们反复的催促他们的时候,那种挑战权威的成就感会战胜他们的羞耻心的。
那么我们手上的那根线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对他的关心。我们只需要让他知道,我们是关心他的成绩的,关心他作业的完成数量和完成质量的。这种关心不需要言语的,特别是反复的强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时候,有人会说,我不反复对他说,我还能做什么呢?可是反复说有用伐?没有用,我们有时候反复的对他说,甚至对他吼叫,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做出了努力”的想象。我一向说,如果说了没有用,那就不说。摒牢。
于是有人说了,我也想摒牢额,就是碰到事情还是习惯性的会对着他叫。是的,习惯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那么拜托各位家长,我们也要知道,他的习惯改变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要比他们有耐心。

最后说一下。有时候,“眼前的事情很重要啊,过了这一年再说吧。”那么每年都有很重要的事情的,就永远不会开始了。如果我们知道正确的事情,比如从长远目标考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而因为种种借口不去实施。那么我们凭什么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正确的要求去行事呢。他们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啊,比如玩。

还有什么比玩更重要吗?.

TOP

圣人是怎么教给我们学习的目的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如果我们以这个标准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孩子们那里还有今天面临的这些狗屁压力?!

问题全在家长身上:根本不知道教育的目的!

[ 本帖最后由 franco 于 2011-10-18 23:14 编辑 ].

TOP

回复 3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谢谢考爸的捧场和分享!.

TOP

回复 9楼水之形 的帖子

谢谢水之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TOP

回复 53楼老猫 的帖子

提一点异见:
第一、是孩子要去的,不是我们要他去的。

第二、这个培训班的确是有作用的。

孩子尤其是小学的孩子,依赖直觉和行动去理解事物,较少受语言的欺骗。如果自认不是欺骗的高手,那么基本就会被孩子看穿。所以,第一条比第二条重要。甚至,为了得到孩子真实的意见(孩子是外交家,他们理解事物的能力,常常使他们可以迎合家长的意见),家长要提出真证的反建议,例如,这门课太花时间太累人,我们不学了吧。如果孩子激烈地为这门课辩护,那么才能说明他真正有愿望。.

TOP

回复 54楼franco 的帖子

老师知道吗?老师在践行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主所喜悦的宝贝 于 2011-10-18 22:06 发表
这孩子现在读大二还是大一?我记不清了,要不有空我让她把见证重新写写,我发给你看吧。
如果可能,想了解一下,作为参考经验借鉴学习一下。.

TOP

回复 57楼ccpaging 的帖子


怎么又被你看穿了。


我后面加了条件,要求是我们想办法让孩子误以为是他自己的愿望。实际上就是如果没有办法让他误以为是自己的愿望,那么有用也是没有用。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1-10-18 23:24 发表
老师知道吗?老师在践行吗?
1、学校的老师自己也是家长(老师也有孩子啊)。
2、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最深、最多的老师!!!.

TOP

回复 53楼老猫 的帖子

老猫老师洋洋洒洒又是好文一箩筐,学习了,好几点我都认同,很有帮助!谢谢!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1-10-18 23:24 发表
老师知道吗?老师在践行吗?
老师知不知道不重要,老师是否在践行也不重要。

我们要知道,我们要践行。

孩子是自己的,不是老师的。.

TOP

回复 62楼隆隆爸 的帖子

小时候,最怕写作文了。写八百字,简直要命了。高考作文拿了个五类卷。
现在,有时候写东西,或者像今天写这些,随随便便就几千字了。可能这就是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写,和为了老师写不一样的地方吧。.

TOP

回复 63楼老猫 的帖子

后两句认同,第一句,仅就无法改变老师这个现实,表示认同。.

TOP

回复 65楼ccpaging 的帖子

不要为无法改变的事情操心。那叫白操心。.

TOP

终于找到这段话了。

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孩子,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回回年级第一,有个有钱的男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生活费还嫌多。.

TOP

回复 53楼老猫 的帖子

花!

家长很重要的一份工作就是分清“轻重缓急”。我在其他文章里提到过,但是身边重视这个问题的朋友不是很多。我们做家长的要弄清楚重要的事情,不一定紧急;紧急的事情不一定重要。因为重要的事情不一定紧急,所以有些朋友就会一拖再拖,优先级越排越后,最后取消。孩子在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中奔走,缺乏一个长期规划来统领这些短期目标的安排。为什么我说教育的关键在于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因为这个问题涵盖了孩子应该确定的长期目标。长期目标如果不确定,很容易被身边的潮流带着走。潮流是短视的、多变的,这会让家长焦虑。家长一定要有个远期蓝图来统领自己每一步的规划。

在对自己孩子的培养中,一些长期目标定下来,不会因升学之类的东西而推后优先级。譬如我个人认为文学经典的涵泳非常重要,值得从幼年开始,并做长期努力。我不会因为孩子面临的阶段性考试不会考察到这一块而取消它。

还有,在兴趣班的选择中,我考虑几个方面:1、选择孩子感兴趣的;2、必须要有的(譬如体育);3、孩子虽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和TA的性格互补的。第一种很好坚持,因为孩子天生感兴趣。第二、三种需要家长花时间引导,利用孩子的可塑性来发展TA的兴趣。但是都有一个原则,一旦选取,除非孩子明显抗拒,否则不轻易动摇,决不能因为近期考试考察不到这一块就把优先级推后。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1-10-19 08:40 编辑 ].

TOP

ZT:做个注脚吧。几张图拷不过来,就不拷贝了。

高三才学会1元1次方程的美国人是如何战胜 勤劳勇敢 的中国人的 来源: 李智的日志


最近看了一个分享,图片如下,据说图片中是美国高三的数学课本,内容为一元一次方程组,于是,一些中国人民出于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开始分享和转载这样的照片,因为,他们觉得,这么简单的东西简直就是侮辱国人的智商。但是,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到了高中甚至大学,连2元方程都没解过的美国人竟然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来讲一个身边的故事,我们是自动化专业。我们班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同学,至少,在大学的后两年是这样的,这孙子上课根本不听讲,用老师的话说,他“总是在搞他自己喜欢、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然后瞎创新”所以这家伙在班级里总是不入流,既没人跟他探讨问题,又没人把他当回事。

上过大学的工科人都知道,大学里的工科课程大都需要做大量的计算,这个人不但不听讲,而且比较懒,别人出去上自习,他就在宿舍里编程序,编好的程序干什么用呢?写作业、解题用(如下图),编完了把参数往里一输入,结果就出来了,大家都觉得这孙子在偷懒,别人花了一个下午做完六道大题,他却用电脑花10分钟就搞定了,然后一整个下午,别人在图书馆,他就跑出去搞推销去了,他一天到晚还想让别人使用他的程序,但是大家都怕考试不及格,所以谁也不敢用,大家都在暗笑,这人真SB,看Y考试怎么办,果真,一考试,这SB的自动化看家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才60分,还是老师给提上去的。





从这个故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对了,这个不学习的人的“劳动生产率”达到了同龄人的数倍,因为他发明了(或者叫开发了)一种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程序,这种程序的发明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在做作业这个领域里,相当于发动了一场“工业革命”尽管程序仅仅能够应用于解决作业题,但是如果加以开发,这个东西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的参数设定与整合。

其实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为什么到了高中甚至大学,连2元方程都没解过的美国人竟然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这个问题了,美国人并不聪明,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工具,善于整合资源,他们懂得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代替复杂的手工劳动,所以美国人总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改造世界。

我们从小就被应试教育束缚着,老师要求我们向“愚公移山”的主人公愚公学习,所以,我们的国人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从事愚公移山式的制造业,我们成为了世界廉价劳动力工厂,竟然还有人说这是“中国的骄傲”。

有些人又问了,那么,李智先生,要是我跟上面那SB似的,也开发一个程序做题,那我考试不及格怎么办?如果大家这样想,我只能说,应试教育对你的影响太大了,我劝有这样想法的人阅读完文章以后,不要骑自行车或者乘坐汽车了,不管你的家离学校有多远,改跑步或者走路回家吧,如果骑自行车或者乘坐汽车了,体育考试怎么办?也不要去用计算器了,不然,以后的数学考试怎么办?复印机,扫描仪也不行,不然,以后总写错别字,语文考试怎么办?以后也不要用手机拍照了,还是改画画吧,要不然美术过不了。按照这种逻辑,我们应该抛弃现有的一切科技成就,然后从头再来。

人,之所以能主宰世界万物,并不是因为人的力量有多大,速度有多快,攀爬能力有多高,牙齿有多么锋利,原因在于人可以思考,会思考的人类支配比人力量大10倍的牛来耕地;支配比人速度快10倍的猎狗去捕捉猎物;支配比人速度快10000倍的飞机飞往世界各地;支配比人看得远10000倍的望远镜去观测太空。

因此,创新与学习成绩的高低无关,假设学习成绩决定未来的收入,那你告诉我,为什么比你成绩好100倍的老师的收入仅仅够维持生活呢?因为,大部分拥有所谓“技术”的老师并不会思考,并不会把理论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就象上述所讲的牛、猎犬、飞机与望远镜一样,永远属于被支配的一类,这就是为什么你以后的BOSS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做,收入比你高,因为,他比你会思考。因此,在读了我的文章以后,希望大家能抛弃固有思想,养成思考的习惯,并掌握思考的方法,一切的创新是源于对现有生产效率或者生活状态的不满足,因此思考是产生创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年前,上面开发程序那家伙大一,大一时这家伙利用学余时间卖自己的产品,大一时的平均月收入11000,拥有两项专利。

4年后,也就是今天,学习成绩好的人要么考了研,要么在找工作,要么在准备跳槽…….

TOP

连孩子的睡眠都不能保证就别谈神马减压了

  关于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学业压力,007提出了两种简单方法:
  第一,睡觉,睡够,睡到自然醒。睡眠充足的孩子,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身体健康,易保持正面情绪,比睡眠不足的孩子更能抗挫折、抗压力。
  第二,照着生长的节律慢慢成长,不揠苗助长;照着课本学,学扎实,学充分,不抢跑,不提前学习。如果学有余力,多看点书,多作点观察、思考、探究,不朝深度发展,而朝广度发展。人生早期发展的宽度决定此后发展的深度。
  做得到这两点,压力就会被控制在适度的范围。问题是,你做得到么?你都不能保证你的孩子睡够,就别谈什么减压了。.

TOP

如果对教育中最起码的原则都不坚持,还谈神马减压哦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1-10-19 08:09 发表
不要为无法改变的事情操心。那叫白操心。
这话说得好。从这个学期开学始,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要求孩子每天把数学公式抄写一遍,内容如下:


请问老师,这样做有什么数学意义?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意义啊?
再请问老师,作为家长,我应该白操心吗?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19 09:40 编辑 ].

TOP

回复 69楼老猫 的帖子

李智自我吹嘘的广告而已。把书上的公式写成程序,哪个不会?没看到有何创新之处。.

TOP

回复 71楼ccpaging 的帖子

抄写是必要的,这样会帮助记忆。我高中的时候就把历史书抄了一遍。
但是每天就过分了,那是老师偷懒。

如果我是老师,这件事情应该如此处理:
1、每天抄一遍,坚持一个星期。
1a、第二周周一全班默写。
2、每天抄一遍,坚持一个星期。周一全对的免抄。
2a、第三周周一全班默写。
如此往复。
几周之后就没有问题了。全班都免抄了。但是作业仍然是有的,只是由于你掌握了而不用硬上了。

关于白操心的事情。
1、你是否会为了孩子已经会了去找老师要求免抄?
2、你是否会为了孩子已经会了而偷偷的帮孩子抄写?
如果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的话,那么你的操心就是白操心。因为你不会去改变它。
任何一个问题你回答是的话,那么你的操心就是有意义的,因为你会去改变它。.

TOP

回复 69楼老猫 的帖子

这篇文章俺就不批评了。我的观点:人,不能主宰万物,只能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相处。换句话说,在我看来,中心思想和考虑问题的起始点就错了,剩下的也没什么可批评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19 10:00 编辑 ].

TOP

回复 73楼老猫 的帖子

你的数学老师让你日复一日地抄过公式吗?你认为,历史和数学是一样的吗?如果不,那么数学有什么不同?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19 10:02 编辑 ].

TOP

回复 75楼ccpaging 的帖子

历史也不是靠抄的呀。要思考、要分析、要比较……方能学到真学问。.

TOP

回复 76楼太平洋 的帖子

我猜,这就是为什么老猫后来去学数学的原因。.

TOP

回复 56楼隆隆爸 的帖子

隆隆爸客气了,互相交流。.

TOP

回复 75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们数学老师要求我们抄公式的,我直接拒绝。事实上有些公式,我也从来没有背出,每次考试我临时推导的。
比如上面的单位换算,什么时候乘,什么时候除,我就从来没有搞清楚过。我每次都是这么写的,1.2小时=1.2×1小时=1.2×60分钟=72分钟。30分钟=30×1分钟=30×1/60小时=1/2小时。

历史书是我自己抄的,不是老师要求的。我懒得背,直接抄一遍,就记住了。.

TOP

回复 77楼ccpaging 的帖子

顺便提一句,我不是学数学的。.

TOP

回复 76楼太平洋 的帖子

历史当然不是靠抄的。
可是我总是背不出来。
我读历史书,最主要关心的是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于是那些象日期这种不重要的信息,就记不住啊。你说武昌起义是10月10日还是10月11日,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记得是十月份左右,是因为看到一句话,“中秋杀鞑子”。哦,那是中秋左右的事情。
我们历史老师老是在我的考卷上批示:“历史还是要背的。”
填空题错无数,大题目保分数的人伤不起啊。.

TOP

抄一遍你就能全记住!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1-10-19 10:14 发表
我们数学老师要求我们抄公式的,我直接拒绝。事实上有些公式,我也从来没有背出,每次考试我临时推导的。
比如上面的单位换算,什么时候乘,什么时候除,我就从来没有搞清楚过。我每次都是这么写的,1.2小时=1.2×1 ...
当年我中学的时候,自己发明了个办法,用录音机把历史、政治这些要死记硬背的东西用自己念的办法录下来,每天睡觉前当个背景音乐一样放一遍。
这可是我高中年纪总分第一的秘诀哦,一般不外传。.

TOP

回复 82楼dfdyping 的帖子

放录音我试过,对我没有用。

抄一遍也没有全部记住了啦,但是至少老师不会在我的考卷上批注“历史还是要背的。”
够了,我高考考理科。与历史无关,现在我看历史书都是为了兴趣。挑喜欢的看。比如追阎崇年的百家讲坛的时候,就拒看明亡清兴60年,看的郁闷,不如不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dfdyping 于 2011-10-19 10:23 发表

当年我中学的时候,自己发明了个办法,用录音机把历史、政治这些要死记硬背的东西用自己念的办法录下来,每天睡觉前当个背景音乐一样放一遍。
这可是我高中年纪总分第一的秘诀哦,一般不外传。
请自己的男朋友或女友录音,效果更好。
听着朋友的声音入眠,效果尤其好。
这种方法叫灌输。 虽然名字不好听,但效果绝对没有问题。.

TOP

回复 18楼zxy2802 的帖子

是民办学校吗? 三年级开始就压力那么大了啊?.

TOP

回复 83楼老猫 的帖子

到了研究生阶段才觉得文科不够用。狂补历史学、社会学的、人文地理的书,不过这个和我的建筑学专业有关系。高中理科根本用不上多少,高数只有最低的要求,化学完全不需要复杂的方程式。倒是以前缺少素质训练的美劳、社科的要求比较高。.

TOP

回复 75楼ccpaging 的帖子

报告数学老师,偶木有发现历史跟数学有啥大不同。

偶只发现了历史和数学有一关键相同点:边界条件发生哪怕是微妙改变,定理就不适用。

在真实的生活中如果想运用历史经验或者数学定理,都需要自己花苦工去反复地比较、筛选、抽象边界条件,没人给你清清楚楚地罗列条件。所以,过分地做数学题以为自己数学好了,跟纸上谈兵一个道理。两者都需要强大的逻辑力和抽象能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1-10-19 10:44 发表
报告数学老师,偶木有发现历史跟数学有啥大不同。

偶只发现了历史和数学有一关键相同点:边界条件发生哪怕是微妙改变,定理就不适用。

在真实的生活中如果想运用历史经验或者数学定理,都需要自己花苦工去反复 ...
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具体的数学问题,这一点是我们国家数学教育的弱点,导致前面训练出来的能力派不上用场,跟木桶短板一个道理。.

TOP

我们的历史跟数学,存在的问题一个样——纸上谈兵。

西方的教学中,有一个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就是用具体的project来统领知识的粘合和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的基础就是要会自己抽象边界条件,然后自己决定运用哪个定理。这个需要具体的问题来引导。这个需要时间,所以空余时间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孩子来说很重要。.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1-10-19 10:44 发表
报告数学老师,偶木有发现历史跟数学有啥大不同。

偶只发现了历史和数学有一关键相同点:边界条件发生哪怕是微妙改变,定理就不适用。

在真实的生活中如果想运用历史经验或者数学定理,都需要自己花苦工去反复 ...
写得有歧义了。

最后一句话应该是:

人才之中分发现知识和运用知识两种。这两者在历史和数学两门学科中,应该是历史学家和数学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需要去发现最前端的知识,但是要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要做到把历史经验和数学思维在生活中运用得好,都需要强大的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

TOP

“人生就是一个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1-10-19 08:31 发表
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孩子,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回回年级第一,有个有钱的男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 ...
  这个,这个我同意。跟我儿子同龄的孩子,都是我的敌人。他们不但会在现在抢走我孩子的良好学习机会,而且会在将来抢我孩子的工作机会,抢我孩子的对象。从我儿子出生起,我就发动了一场针对所有人的战争。不过,俺跟别的家长的手法不同。例如,俺使劲地让自己孩子玩,学习上悠着一点,却推动大家让自己的孩子刻苦学习奥数。为什么呢?因为——
  等到其中一部分人厌学了,我孩子不战而胜过一部分同龄人;
  等到一些人厌世了,我孩子又不战而胜过一部分同龄人;
  等到一些人身体虚弱,不能胜任要职,我孩子又不战而胜过一部分同龄人;
  直到有些人阳痿早泄,甚至丧失生育能力,我孩子再次不战而胜过一部分同龄人
  ……
  007极其阴毒,天天在期盼这一天到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1-10-19 09:57 发表
这篇文章俺就不批评了。我的观点:人,不能主宰万物,只能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相处。换句话说,在我看来,中心思想和考虑问题的起始点就错了,剩下的也没什么可批评了。
对那篇文章的观点,我跟你差不多。.

TOP

为了让我的孩子能够在竞争中获胜

我强烈赞成和支持别人家的孩子用抄书的方式学历史.

TOP

为了让我的孩子能够在竞争中获胜

我强烈赞成和支持别人家的孩子用抄背公式的方式学数学.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1-10-19 10:14 发表
我们数学老师要求我们抄公式的,我直接拒绝。事实上有些公式,我也从来没有背出,每次考试我临时推导的。
比如上面的单位换算,什么时候乘,什么时候除,我就从来没有搞清楚过。我每次都是这么写的,1.2小时=1.2×1 ...
这么说,你的言见73#和你的行是背离的。我可以这样说吗?.

TOP

回复 70楼hxy007 的帖子

这两点我都深表赞同。.

TOP

引用:
原帖由 dfdyping 于 2011-10-19 10:42 发表
到了研究生阶段才觉得文科不够用。狂补历史学、社会学的、人文地理的书,不过这个和我的建筑学专业有关系。高中理科根本用不上多少,高数只有最低的要求,化学完全不需要复杂的方程式。倒是以前缺少素质训练的美劳、 ...
谢谢您的经验分享,您的经验说明“人生早期发展的宽度决定此后发展的深度”。.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1-10-19 10:35 发表

请自己的男朋友或女友录音,效果更好。
听着朋友的声音入眠,效果尤其好。
这种方法叫灌输。 虽然名字不好听,但效果绝对没有问题。
而学数学抄公式这种做法,叫“洗脑”。为了这个词,为了搞清楚,什么叫“追求真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数学”,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认同”,什么是“信仰”,昨天俺跟儿子大吵了一通。
几乎实足12岁的孩子,应该当得起这样的争论。不是要逆反吗?不是要独立吗?好,那么就让两个独立的灵魂来一次对撞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19 12:34 编辑 ].

TOP

适当的抄写是必须的.  只不过,老师针对的是几十个孩子, 程度不一的孩子.  
可能对于有的孩子来说, 过了.
我们以前的小学数学老师会说: 考满分的孩子可以不要写作业.  为了不要做作业,孩子是拼足了劲,上课认真听讲, 争取考满分.  
初中的数学老师会说: 数学提高班的学生,暑假作业可以不做, 只做发的卷子,etc..

TOP

回复 99楼快乐小猪妈妈 的帖子

让人郁闷的是,居然,某民校实验班的作业比平行班的作业多一样,就是抄公式。这应了这么个景:
一群孩子在小区里踢球,打破了窗户玻璃,大叔伸出头来大喊,谁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回家洗煤球去。于是,屁孩儿们一哄而散,回家去抄数学公式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19 11:3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