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兴趣班的价值

兴趣班的价值

现在的孩子学的东西很多,语数外,琴棋书画,等等等等,数都数不上来.但不管学什么课程,应该先帮助孩子喜欢上它,学习频率过度密集,不容易使引发初学者的兴趣,一周一到两次为好,如果一周4次以上会使孩子有压力.很多家长喜欢选择一对一或小班化(5个左右)的教授方式,觉得学得有效率有质量,我则不赞成,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都喜欢在玩乐中学习并且集体生活才会有助于孩子养成好的社交礼仪和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及刻服困难的勇气,一对一除了会让他感觉有压力外就是枯燥不生动.

另外父母心态极为重要,现在的家长都太过于急功近利,违背了兴趣班以培养兴趣和掌握基本技能为主的本质,总认为付出了钱,时间和精力就希望有回报,有所成就才不枉学了一回.总是片面看孩子有没有把上课内容学会,能不能通过考试等,其他方面则不关心.

我儿子今年三月学的围棋,学围棋不为了升级考,只是想扩展他的兴趣爱好.因为是入门级所以家长可以陪学.我看到有些家长的作法不太馁当,还有孩子们平时的一些坏习惯也暴露无疑,这些不好的现象却提醒了我,除了来学习围棋,还有更重要的是陪养孩子有好的品格,我把他们班上的一些情况拿来举例:

1)孩子上课做小动作,家长看着心急,课堂上就低声喝斥,或者直接上前抢夺孩子手中的东西.即影响上课,也没有起到制止的效果.孩子仍然没有听进老师的话,还会继续寻找下一个他感兴趣的东西.(我儿子也会走神,我会很注意他上课的表现,但不能让他发现它被监视,下课后我会找到适当的时机对他讲:今天老师教的方法真的很好用,能提到对手很多的棋子,这时他如果没听到老师的讲的内容的话会很有兴趣地来问你,慢慢地他会知道老师讲课的东西是很重要的.我对付孩子的一些坏习惯的时候常采用下套的方法,让他自己往里钻,但这个套一定是要积级地具有引导作用,不能打压,讽刺等)

2)下棋比赛时,输不得,一输就哭,哪怕被人提了棋子,也会立马不高兴.这时家长马上就来安慰.(课堂是老师的地盘,谁的地盘谁作主,孩子哭闹应该由老师去制止,要让孩子理解要尊守课堂纪律.围棋老师都是非常严格地,说了不许哭就不许哭,再哭就离开教室.在我们看来老师的做法有些不当,但规矩是一定要立的,我赞成,我从不在课堂上指导或解决儿子的帮助请求或其他冲突,有问题问老师吧)

3)范规,赖皮,互相争吵,家长会来制止范规,赖皮的孩子(问题同上,老师在孩子面前是权威,他做出的评判一般比较公正,通常都能马上制止.面对爱耍性子的孩子,家长应默默地和老师站在同一立场,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说话,孩子通常会暂停无理取闹,事后要好好的开导和指正孩子的这一坏习惯,话不在多,点到就好)

4)孩子们下棋时,家长在旁现场指导.(有些家长特别喜欢帮助孩子去下棋,棋是赢了,但时间一长孩子不爱自己思考,如果家长不在,就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因为他没有处理问题的经验,总是在出问题前这个问题就让家长解决掉了.虽然家长也会说出道理,但不自己亲历失败,怎么能记住教训呢)

5)过早的利用物资激励(10级赛开赛前,碰到其他孩子的家长,在说和孩子约定的奖励,有个家长说赢一场100元,赢几场算几场.另一个家长说,过了就答应给他买的大玩具.我心理一想,是不是也要激励一下我儿子呢,转念一想,来参赛是来历练和见见大场面的,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才是重点.(如果能过,很不错,但我也担心胜利后是否能再承受失败.)


从开始上围棋课,我就不断提醒自己摆正心态,不要受别人的影响.一直以来不给他压力,上课对他来讲是一项喜欢的活动,每次比赛的结果都是输,我无所谓他也无所谓,照样乐呵呵.他爸爸急了,说下棋就是要赢,要争强好斗,回家逼着操练,有段时间儿子兴趣明显减退了.我及时的和他爸爸沟通后,他才清醒.现在我儿子都会主动要求下棋,老师教什么他就学什么,我们也不超前教他,以练习为主.他表现一直平平(老师也没表扬过他),另外就是输得起(这点我非常自豪),他上课不举手发言,偶尔也会走神,下棋时的规矩很清楚,碰到别的孩子赖皮或违规会指出,如果发生争吵就让老师来评叛(不要教孩子吃哑巴亏,否则孩子下次就搞不清楚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14节课结束了,在最后的几节课里,赢的次数渐渐多了,我想应该算是勤于练习的结果吧.老师要评优秀奖,得奖的孩子平时下棋都不错,在我的意料之内.很意外的是老师给了我儿子一个提名奖,我想鼓励比什么物质奖励都有价值..

TOP

不错.

TOP

很有道理!.

TOP

我要好好反思下啦,谢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