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关于围绕竹园中学招生论辩的思考

关于围绕竹园中学招生论辩的思考

      事情已经过去了,留给我们的只是反思。在小升初的问题上,我们很多家长心力交瘁,有些火气实属正常。静下来仔细想想,当时是有些不够冷静。如果能够像现在一样心平气和地谈论问题多好!
有些东西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没有必要再留下来了。


[ 本帖最后由 Coreby 于 2007-4-29 16:07 编辑 ].

TOP

连续几天看下来,给我的感觉是,这所学校的炒作手法太不一般了,堪比去年的“超女”,用现在孩子们流行的说法,简直太有才了。不管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怎么样,至少在生源“市场”上已经领先了。.

TOP

这个板凳留着,我还要续呢。
说句老实话,某些人想中伤竹园,实际上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帮了竹园的忙了。现在这些帖子连Google都能搜索到了。详细的内容和缘由我会在续文中提到。我也从中获益匪浅。

[ 本帖最后由 Coreby 于 2007-4-28 01:05 编辑 ].

TOP

纸是包不着火的,一个一个的马甲和托们都露出来了。竹园中学争生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采取这样的手法也是为人所不齿的。应该做得光明正大一些。尽管这样可以争得一些好学生,但是这样的托和街头坑蒙拐骗的主是一样的货色,为生源明枪暗箭、不择手段,这样的从业者又怎么能传道授业解惑?何以为人师表?请你们自己来解释。几个马甲们,出来给大家鞠躬,好戏该谢幕了,你们也可以到校长那里摇头摆尾了,论功领赏了。 .

TOP

你的“马甲思维”可以收一收了,怎么见人都说是“马甲”。
应该让人有说话的自由和地方。
你有不同的意见尽可以发表,难道一定要和你说一样的话,就不是“马甲”了,真是有点气愤。
或许你可能也是一位“马甲”,只不过是“反竹园“的马甲,见竹园就反吧。
我们家长都希望看到一些事实,希望能得到一些对我们疑问的解惑。
我觉得竹园使者的出现就很好,尽管他可能带有一些目的,如宣传自己的学校,我也觉得无可厚非,大体上,我认为他的回答基本上是客观和准确地,我打过电话,得到的回答也基本一致。
劝告:不要搅局了,不要披着假面具,在这里做“卫士”,讲一些我们家长关心的问题。.

TOP

看样子竹园应该开设“新闻”专业.

TOP

回复 #6BOY 的帖子


热闹极了!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5龙之翼 的帖子

说得好! .

TOP

何必去考证发帖者的身份呢?大家都有着不低的智商,自己对看到听到的消息分析过滤一下不就得了,我有朋友的孩子已从竹园毕业,现在建平中学高二了,还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正在竹园读初二,我问过他们的,反应都不错,要不是家门口造了一所还行的公办学校,也许我们也会去试一试的。.

TOP

说人炒作,那您干嘛还要搅和进来呢?帮着一起炒作啊?.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NOPAL小宝 于 2007-4-28 09:19 发表
说人炒作,那您干嘛还要搅和进来呢?帮着一起炒作啊?
您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说不定我也是竹园的“托”,说不定是它对手的托,谁知道呢?我说了真实的情况,你也未必相信,这里的气氛已经有点不对了,俺只是发表一下看法,很单纯的,你信么?.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现在的小升初怎么那么可怕,大家去看看坛里蕾妮妈写的“现在的学校道德沦丧”一文,小学开始就这样还不是为了能在小升初大战里捞点好处,小学如此何况中学。浦东竹园这次在大战中可露大脸了,PR工作绝对一流,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样大吹大擂做得太过了,反而让人倒胃。同意6楼的说法,竹园完全可以直接开设新闻、广告专业他们有这个师资力量,其实面对这么多人的质疑,竹园最好的方法是以静制动,这样才是上策。莫明其妙写什么关于围绕竹园中学招生论辩的总结报告,是不是当家长都是傻的。 .

TOP

偶也总结性发言

首先,偶不是任何学校的老师,但是,偶还是想说一下心理话,供竹园决策者参考,也希望这所学校能够办成浦东乃至上海的一所真正的名校。虽然偶们最终没有为孩子选择竹园,但是本人还是十分认同竹园的教育理念,上海教育界偶十分佩服的人中原来只有闸北的刘京海校长,现在应该增加竹园的王校长,这两位的教育理念都是不以目前成绩论英雄,把不是最好的,培养成最好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能成材。这正是广大家长应该欣慰的教育理念,因为金字塔顶尖的超常学生毕竟是少数(这些人基本上由上实、上外等名校收进去PK了),人数众多的有某方面特长也有一些缺点的学生,竹园能对这些孩子提供优质教育,应该说是这些孩子的幸运。所以,已经决定进入竹园的孩子是幸运的。

偶家孩子为什么最终没有选择竹园呢?首先孩子想去更适合的学校,他希望跟他认为的好同学继续作同学。(因为竹园录取了他认为不是很优秀的孩子,他觉得有伤自尊心,当然,孩子看问题是片面的,静止的,不可取的。)作为一个民主的家长,偶们一惯很尊重孩子的选择。

其次,这次竹园收告知书的时间安排,偶个人认为逼走了为数不少的优秀学生,(偶今天问了不少家长,他们都没有去竹园交告知书)。也许竹园认为目前的优秀不代表将来的优秀,有信心把目前不太优秀的孩子用四年时间教育成优秀人才,这一点偶相信竹园有这个实力。可是,就个体而言,偶自认为孩子已经是优秀的,如果他进了这样一个团体,老师将来能有多少精力把他培养成更加优秀?因为老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先纠正那些目前还有某些缺点的孩子,而且竹园还不分特色班,统一编班。那是否意味着目前优秀的孩子有一年或者更多时间是在陪太子攻书,这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残忍的时间浪费啊!偶也相信,作为老师,谁不愿意教一些目前就很优秀的学生呢?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孩子在一起,老师教起来也方便,将来的成就也更大。举个简单例子,目前竹园的四大名校考入人数远远不够,如果能收一批目前就十分优秀的学生,专门来冲四大名校,将来对提升竹园的声誉也是十分有益的,以后招生也不需要竹园使者这么辛苦地在网上吆喝了!竹园的中考目标不能只局限于浦东的东西南北四大名校吧。表

当然,校方既然要这么做,也有他自己的道理,偶们资质愚饨,目前还无法深悟其中的奥妙,也许四年后偶会为今天作出的决定而后悔。可是,目前只能这样了。偶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成长也只有一次,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重来。

最后,由衷地希望竹园中学能一如继往地取得优异的办学业绩!

以上为个人观点。


[ 本帖最后由 孩子娘 于 2007-4-28 10:10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pipi9623 于 2007-4-28 10:10 发表
贵校新闻发言人的字也蛮大的。
是说我吗?.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0pipi9623 的帖子

.

TOP

回复 #17孩子娘 的帖子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是家长的责任!.

TOP

回复 #17孩子娘 的帖子

偶也觉得孩子娘说的话客观、在理。.

TOP

哈哈,这里又热闹了起来。而且都是长篇大论的,精彩。竹园使者的话自始至终都是回答各位BBMM的问题,从来没有评述过其他学校。而且他的话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有据可查的。昨天下午,竹园使者已经请求大家别为了他们学校的事情再争论不休了,可有的人还是不甘心,到现在还缠着不放。你们只要想一想:
1、你们说今年许多优秀生因为告知单的事没有去报到,应该偷着乐才对,没必要在这里嚷嚷了;
2、你们的孩子又不在竹园读书,他们几年后是不是还能得到政府扶持,就是破产了,也不关你们什么事;
3、赞扬竹园的你们就说是“托”,那么骂竹园的是不是也是“托”?这是不是一个常识问题?
4、你们这样揪着不放,是不是一定要把竹园搞臭搞垮为止?竹园垮了,你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你们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是为了孩子吗?你们为什么不想一想还有这么多的孩子在竹园,你们就不能为他们想一想?
5、你们不是老是说竹园违反招生政策,你们有没有看到在同样的文件里面,还规定任何学校不准分提高班、特色班的?现在只允许艺术特色学校可以招艺术特色生,也必须是与特色项目一致的,也就是民乐特色只准招民乐方面的特色生、舞蹈特色只准招舞蹈特色生,而且每个学校只有20个名额,这在网上都可以查到的文件,为什么你们就避而不谈呢?什么在地段生中经考试进提高班的,都是违规的。
6、这个帖子是Coreby开的,早就证明coreby不是竹园的人,因为他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活跃在这个论坛里,当时人家就说他是记者。他还发过几个责难竹园的帖子。我原先就估计他是一个耍笔杆子的人,在这里来搜集写作素材的,他自己不是说获益匪浅吧,估计指的就是这件事情。你们看过就算了,笑一笑,没必要再发议论。让这帖子自然沉下去就是了,没必要大动肝火的。.

TOP

回复 #24青蛙爸 的帖子

.

TOP

回复 #24青蛙爸 的帖子

.

TOP

回复 #24青蛙爸 的帖子

.

TOP

回复 #24青蛙爸 的帖子

这么好的帖子不能让它沉下去。

你看楼上支持你的也不同意让它沉下去,支持一次还不够,还要支持两次。.

TOP

回复 #17孩子娘 的帖子

你的观点我大部分赞同,但有一个问题想与你商榷。也就是“太子”的话题,这个话题的前提是竹园招进了许多“太子”,所以才存在陪读的问题。那谁能指出竹园今年招进多少“太子”,这些“太子”又是谁?如果是一两个,这无所谓,10个、8个也不足为奇,哪所学校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的。就是某些人心仪的那些学校,也不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到了初二就把人赶出去的?而且小学生、小学老师眼中的差生,未必是差生。而且有些差生都是人为逼出来的,有的小学生天性好动,某些老师就会动辄把家长叫到学校来痛斥一顿,并且让其他同学不要和他一起玩,在同学幼小的心灵里就形成了他是差生的概念。这些所谓的差生也就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抹煞了孩子的天性。这些孩子你只要给他们爱,肯定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很快就会成长起来的。这些孩子天性好动、思维敏捷,到了14、15岁人格成型以后,往往会出类拔萃,超过原先在小学同学中的乖乖生的。
我的这个帖子是不是属于讨论教学问题的?不会又是“托”贴吧?

[ 本帖最后由 青蛙爸 于 2007-4-28 12:03 编辑 ].

TOP

同意
现在就定性一个小学生是差生,太早了吧。.

TOP

回复 #29青蛙爸 的帖子

现在没有皇帝,当然没有太子了,偶只是作了一个比喻。至于竹园到底有没有招到太子,偶不是招生老师,不是很清楚。

您说的这些观点,偶非常赞同,偶至今都还是很认同竹园的教育理念的。
社会是发展的,上海又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竹园能办到的,别人将来也许也能办到,竹园没有办到的,别人可能也能办到。毕竟竹园目前还不是上海最好的初中,上面也没有一个示范性高中供他挂名,不管以后推优政策怎样,起码偶们这些外行人看来,将来中考时竹园与一些著名高中旗下的初中PK起来还是有些吃亏吧。比如,上海中学在录取同等水平的学生时,肯定会先录取上中集团下的初中学生,不会先录取竹园的学生吧。偶只是真实地说出了偶的一些担心,并没有要抵损竹园中学的意思。.

TOP

支持一下竹园,这样议论对竹园不公平,一切都为了孩子!.

TOP

回复 #31孩子娘 的帖子

你说的有道理,这就是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了。可能某些学校会搞垄断,但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如果真是这样,那反而说明竹园的教学质量比原先估计的还要好了,他们居然能在受到排挤的情况下,还有这么高的重点中学录取率。但愿这些都是我们在瞎说,希望不是真的。
能够这样心平气和地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多好啊!.

TOP

原先我还想写两部分内容:
二、事情背后的深层原因
主要谈谈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由此引发的升学竞争低龄化问题。
三、我们的反思
主要谈谈家长们应如何摆正教育子女的心态以及如何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撞问题。
既然我的帖子一出来又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一天的点击率居然达到近千人次,我不敢再发了。尽管后面两部分内容不涉及到任何学校和个人,也没有任何调侃的语言,而是纯粹的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TOP

如果明年竹园使者再出现,我就不报竹园了,
竹园使者太有水平了,以退求进,达到了另一种抄作水平.

TOP

真是值得思考的,如果只是竹园找几个托儿的话,也不至于这么热烈。那么多人愿意进来讨论、互相攻击,才是有趣的现象。有哪位水平高的,能否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

TOP

回复 #36bmliu 的帖子

我和竹园使者私下用短消息交谈过,也表明了我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法,现在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实际上在赞扬竹园中学的人里面一个“托”都没有,那些批评竹园中学的人里面也没有一个是“托”。那为什么会这么热闹,就是我在第三点中想论述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家长们的一种焦虑心理引起的。特别是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人们很容易产生这种焦虑心理。

[ 本帖最后由 Coreby 于 2007-4-29 00:25 编辑 ].

TOP

晕死,大家一起讨论就变成了一种炒作,真搞笑,有没有觉得各位的言论已经把社会上娱乐圈中的炒作这个概念带入了这里吗?

呵呵,心平气和不好吗?.

TOP

竹园中学能够引起家长们这么热烈地讨论,说明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校,也是一个到目前为止至少在浦新区教育业绩相当优秀的学校,选择了他的家长要对他充满信心,没有选择的,也不要再对他评头论足,我们应该期望他竹园成为类似徐汇的华育、杨浦的兰生这样的成功的民办学校,也许也几以后,不用竹园使者出现在WW上,全市的家长们也都像现在追捧华育、兰生这样追捧竹园。.

TOP

不管怎样,竹园中学今年的招生已近尾声,论辩也该结束了。希望竹园使者能继续为大家介绍竹园的教学情况,让我们这些明后年小生初的家长们进一步了解竹园中学。.

TOP

回复 #37Coreby 的帖子

我也相信没有"托",主要是因为实在是太焦虑了,所以难免火气大.记得去年也有为某两个学校掐起来的.到明年这个时候,这些家长应该都会说话比较冷静客观些只不过要换一批人掐起来.可怜的小升初的家长们!.

TOP

为竹园不平。.

TOP

LZ干吗又编辑了自己的帖子啊?!不是要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吗?还有一批学生要五月十八号才交告知书啊,应该允许大家再讨论讨论嘛,你看偶的帖子就不想再编辑了,哪怕错别字、语法错误也让它留在上面,免得.

TOP

这几天怎么了?一会上外静小一会竹园一会交大一会扬浦,到处是火苗
为什么 爸爸妈妈们那么喜欢争论不休啊???这好象违背了"给你一片纯净的天空"的初衷吧??? .

TOP

回复 #42孩子娘 的帖子

我开这个帖子,原先是打算引起在小升初问题上的有关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讨论。这些天来浏览了这么多的帖子,也作了一些记录。发现有部分BBMM的观点很有探讨的意义。特别在事情初始阶段、中期、以及后期,所反映出的不同态度,很值得我们深思。撇开政策之类的官方原因,我们自身对事物有哪些认知偏差?大家一起来探讨,各抒己见,让我们可以在对待小升初、或以后的初升高问题上首先树立一颗平常心,能多作一些理性的思考。
后来发现这个帖子在一天之内又达到近千个点击率,怕又会形成争辩的平台,所以先作了编辑,等以后考虑成熟了,重新发过。

[ 本帖最后由 Coreby 于 2007-4-30 08:51 编辑 ].

TOP

回复 #44Coreby 的帖子

静候佳音.

TOP

关注。.

TOP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