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新的中考政策对选择初中的影响?

新的中考政策对选择初中的影响?

昨天报上登了新的中考政策,今后市示范学校和寄宿制高中招生名额的10%将由区教育局分配给各初中,越差的初中可能分配到的名额越多。
又听说好的高中每年都有一部分名额给原来属于自己的初中(现在民办),如复兴高中可能给复兴初中一定名额,北郊高中给新北郊。
如此一来,要从其它学校考进这些高中的名额就会少很多,我们现在择校(初中)的时候,是否要将此因素考虑进去呢,请各位前辈指点迷津!.

TOP

回复 #1尾巴妈妈 的帖子

越差的初中可能分配到的名额越多?(不是按比例分的吗?)假如真是这样的话,区里最差的初中的学生到了高中里怎么办?在目前高考尚未取消的情况下,他们也要过高考这一关.而初中四年的学习上的差异(好初中与薄弱初中)会影响到高考吗?.

TOP

回复 #2丁海洋 的帖子

明年沪每所初中都有升优秀高中名额
日期:2006-12-30 作者: 来源:青年报






  市教委昨天上午公布了2007年本市中招考试方案,“推优生”比例从今年的30%增加到明年的40%,所增加的10%名额将首次试行“名额分配”的方法,按比例分配到各所初中,这部分申请学生需参加中考,再按照考试成绩在本校的排位高低加以录取。这意味着,无论所在初中水平是否存在高低,学生的中考成绩及综合素质只要在本校范围内出类拔萃,也能享有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机会。如果明年试点成功,今后将逐步扩大。
  

  30%推优生免试入学

  2007年本市初中毕业生11万人左右,其中约有4万4千人可以享受到“推优”待遇。“推优生”制度是本市“中招改革”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从2004年开始实行以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招收“推优生”的比例以每年增加10%的速度逐年上升,2006年初中应届毕业生为12万人,推优生为30%,占了毕业生总数的2-3%。明年将增加到40%。其中30%仍按照以往的原则,1/2面向学校所在区招生,1/2面向外区县招生,获得资格的学生可以免试进入高中,推荐原则仍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经审核公示后产生人选。  

  10%采用“名额分配”

  明年新增的10%则将首次试行新的“名额分配”招生方法。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按本区县各初中学校在籍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将区域内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招生计划数中10%的名额,平均分配到本区县内各初中学校。这些考生可以自己申请,填报志愿,但必须参加中考,区县招生部门根据考生志愿和考试成绩在本校排名从高到低进行投档,择优录取。

  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上师大附中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由市教委另行制订。

  记者了解到,今后的推优生名额分配还将向示范性高中比较少的地区及农村区县倾斜,使得本市的9年义务教育更为均衡发展。

  据悉,2007年本市初中毕业生11万人左右,比2006年少了几千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计划达到98%以上,2006年为99%。2006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校招生比例为52:48,今年继续保持大体相当。

  临考前家长要给孩子转学“没门”

  这一新措施在短期内可能会形成这样一个问题,水平高的学校竞争相对激烈,争取推优名额的机会反而小,有的学生可能会在临考前转学到竞争没那么激烈的学校参加考试。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初三毕业班时是不允许转学的,可以避免发生这种不正当竞争。此外对于借读生之类的择校学生,一律不享有推优政策。今后市教委还将推行学籍电子化管理,严格控制学籍管理。

  ■考试时间

  2007年本市中考考试日期定于6月16日(周六)和6月17日(周日)进行,满分600分。

  思想政治科目开卷考,考试日期为2007年5月12日(周六)。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在2007年5月底前结束。

  ■招生方案其他要点

  每位考生最多只能报考两所学校

  继2006年试点进行之后,2007年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部分招生名额将面向全市,试行自主招生,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0%,其中明年首次试行自主招生的学校不超过5%。为了避免像今年产生的考生忙于奔波赶场的局面,明年每位考生最多只能报考两所学校。

  体育成绩所占比重将加大

  根据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2007年要加大体育(体育与健身)科目测试成绩在招生录取时的权重,测试方案将另行制订。

  市教委有关人士表示,由于本市学生的体质下降已成大问题,必须采取各种办法,用考试这个指挥棒进行导向,明年新学期开学前将会有一系列具体措施出台。

  英语、语文科目网上阅卷

  在2006年语文科目采取网上阅卷方式的基础上,2007新增英语科目实行全市统一网上阅卷。此外,2007年将首次实行中考网上报名方式,由学校集体报名,报名工作在2007年3月1日前完成。

  继续推行综合素质评价

  逐步加大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时的权重,仍实行奖励性加分政策。

  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市和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等先进奖励称号,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加以记载,作为推优生和同分时择优录取的重要条件之一,奖励加分仍为8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尾巴妈妈 于 2007-3-14 10:29 发表
明年沪每所初中都有升优秀高中名额
日期:2006-12-30 作者: 来源:青年报






  市教委昨天上午公布了2007年本市中招考试方案,“推优生”比例从今年的30%增加到明年的40%,所增加的10%名 ...
关注!!有经验的BBMM能否仔细解读一下啊!.

TOP

回复 #4树懒妈妈 的帖子

很简单!新增的10%,让不是名校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好的高中学习,可以缓解一窝蜂的小升初现象。只要你在所在的学校足够优秀,就有进入名校的机会。.

TOP

这么一来,我不知道该让女儿去什么学校了?她属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小孩子,外界对她影响很大,谁能告诉我,我女儿这样的去什么学校好.

TOP

我认为当鸡头的,也有机会进名校了.

TOP

回复 #6铃铛妈 的帖子

既然这样,一定要近朱.普通学校我们先不说他们的学习成绩,看一下风气如何?我经常看到普通学校的男女孩在一起不三不四的,更有甚者大庭广众之下接吻,真是不敢想象他们还有什么事是不敢做的。成绩不好可以补,但本质坏了,孩子也没救了。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可不能中了那个“大奖”。.

TOP

回复 #6铃铛妈 的帖子

是啊,真的很头痛,这样其实更加容易权势勾结,老百姓的孩子是轮不到这么好的事情的.

TOP

出污泥而不染,一支独秀!
难道不能反着想想?.

TOP

出污泥而不染,一支独秀!
难道不能反着想想?.

TOP

那是一场堵博,谁也不知道赢的概率有多少,在不知道赢的概率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刻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种环境中去。.

TOP

回复 #12丁海洋 的帖子

同意楼上所说,即便进了这种环境,也不能保证毕业时孩子就一定能是鸡头,学坏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而且有的孩子是需要逼一逼的,在好学校能保持中上水平,在差学校也不一定就名列前茅。.

TOP

同意。再说,就是当了鸡头进了重点高中也还是垫底的料,到底初中学的东西不一样。.

TOP

回复 #6铃铛妈 的帖子

还是近朱吧.
在学校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分数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的基本面.当然,分数能多点更好,更具有成长性的..

TOP

请问象民办中学(金苹果,尚德,平和)这样的初中会有推优生名额吗?有哪位知道?.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