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在中国读书是不需要创新的

在中国读书是不需要创新的

这次儿子的作文没有按照老师的教育方针和路线进行写作,被要求重写了,而且当重写第一遍的时候,老师说中心思想不明确,只能写一件事情,重写。第二次重写的时候,老师说字数太少,没有达到要求,重写。没有办法老师看儿子那么痛苦,就让他抄同学优秀的文章。
因为很久没有去学校和老师联系,今天去学校了解一下情况,跟老师讨论到了这个问题,老师说,儿子的路子有点怪,不能按照他要求来,自己搞创新,在中国读书是不需要创新的,是要按照规定的要求来的。
杯具啊,中国小孩好痛苦,在中国读书更痛苦,因为你要参加考试,中学,高中,大学,你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被慢慢磨灭了,都变成了读书的机器。.

TOP

同感..

TOP

以后应付学校的文章,不如家长代劳算了,孩子的聪明不能这么被糟蹋了。等孩子大一点,能够搞清楚学校作文的套路了,就让他照样子套着写就好,不要动脑筋,根本不值得动脑筋。买几本优秀作文选,依样画葫芦,OK.

TOP

现在读书也是流水线操作。就跟韩国整出来的人一样,都一样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helmom 于 2010-10-13 14:44 发表
以后应付学校的文章,不如家长代劳算了,孩子的聪明不能这么被糟蹋了。等孩子大一点,能够搞清楚学校作文的套路了,就让他照样子套着写就好,不要动脑筋,根本不值得动脑筋。买几本优秀作文选,依样画葫芦,OK
考试呢?带着家长去么

孩子的路什么时候能放手让他自己走,才是创新的第一步.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0-14 10:19 发表

考试呢?带着家长去么

孩子的路什么时候能放手让他自己走,才是创新的第一步
考试么当然按照老师的套路来了,多写几次孩子就明白了呀.

TOP

我们的作文也是,这样教育就是在扼杀小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昨天儿子做作业,我表扬他,今天作业态度很好很认真,而且很知道抓紧时间。他蹦出来一句:妈妈,其实我不是不喜欢学习,我主要是都被老师限制住了,你看我就是不爱做语文作业,数学作业我都是要做的呀!
家长在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什么时候学校里也能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呢?可是老师似乎只知道默写、词语、句子、反义词,语文的乐趣呢?
昨天儿子回来还给我讲了平仄规律,感兴趣的不得了,呱啦呱啦说了好半天。说有位老师很厉害,读诗像唱歌,很好听。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听课老师即兴给他们讲了一段。可平时教学中为什么就不能多激发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呢?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对语文还是很来劲的,现在已经反过来了。.

TOP

回复 7#远远娘 的帖子

42,男孩子好像都不喜欢语文的多,这种教学模式难以让孩子喜欢的,哎.

TOP

回复 8#m宝贝 的帖子

不过没关系,想办法把作业应付了,妈妈在家里多引导孩子阅读,学校里打压了孩子的兴趣,我们再帮助他们把兴趣提上来。.

TOP

回复 9#远远娘 的帖子

非常同意!!!
想当初我孩子要去参加机器人比赛,被班主任老师还批评:"你去搞你的创造发明好了!"孩子拿了大奖,那班主任老师还厚着脸皮要和我孩子一起留影,真不要脸!.

TOP

回复 9#远远娘 的帖子

其实很多孩子还是很喜欢看书的,但是就是不是结合运用,一到写作文就没方向了.

TOP

回复 11#yyangding 的帖子

可以鼓励孩子写一些作文以外的东西,可以自由发挥的,凭兴趣来写的,例如故事、诗歌、散文、甚至小说。至于“作文”,教孩子以应试的技巧,其中再融入一些文学功底,让他把作文看成是“阶段性文体”,只要孩子理解和接受,就能更多保持对写作(而不是作文)的兴趣,同时也把应试的作文应付好。
不过,以上本人还没有实践经验,暂时只能提供“理论”参考 。.

TOP

回复 12#远远娘 的帖子

我们已经实践过了,管用。二三年级开始,每周(也不一定,假期可能多写点)让孩子挑一件他觉得可以写的事情,写出一篇文章来,要求他写完朗诵三遍。如果允许BBMM看,那就饶有兴趣地看看,表扬表扬。见到错别字挑挑就可以了。除了上课之外,就学校正常的上课,没上课外班,平时主要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文能力。
现在,儿子写得作文又快又好,关键是有兴趣,从不觉得是个苦差事。考试作文的成绩不是很稳定,但也不算差。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0-21 01:04 编辑 ].

TOP

从考试的角度讲,老师的要求没有错,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要培养大师,而是在培养一个个所谓的合格劳动者,合格劳动者是不需要创新的。.

TOP

我儿子小升初,把乐高得奖的复印了一下,班主任居然当着我妈的面把复印件撕了,说没用。把我妈气得咬牙切齿,没用不会还给我们啊。
儿子写八股文伤透了脑筋,有次出离愤怒了,站起来大声说:“他们教育局的人准备把我们培养成什么样子啊!”
怎么感觉都超越人民内部矛盾了啊。

[ 本帖最后由 gongwuji 于 2010-10-21 10:31 编辑 ].

TOP

回复 15#gongwuji 的帖子

有性格的,花花带送给孩子。.

TOP

回复 15#gongwuji 的帖子

在老师眼里,奥数得奖更有用的,这种老师,现在好多老师经在某种层面上已经不配当老师了。他们已经没有是非了,只有成绩了,这是教育最大的败笔.

TOP

回复 1#yyangding 的帖子

碰到重写么,家长就辛苦代劳应付了事;碰到考试么,把以前写的作文背出来按照题意套上去。有一点很实惠:分数绝对高——表面假象。
至于孩子的创造性么,估计10多年读下来早就没有灵感了。奉劝一句:要想出国趁早。16岁后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思维能力等等差不多已经定型了。高中毕业之后再送出去效果不大。.

TOP

回复 18#小维尼 的帖子

我现在教育他,就是你在中国读书就听老师的,不听老师的,你不能毕业的。现在打好基础,高中出去读吧。.

TOP

回复 19#yyangding 的帖子

我现在教育孩子:老师怎么要求就怎么做。
作文么,从我们那代起就流行吹牛。看谁吹得大吹得好,能把假得吹成真的,把死的吹成活的,把老师蒙骗过去并且获得高分者,就算顺利过关了。所以么,如今你也得变着戏法学吹牛。不然的话,这差怎么交,以后考试这么办?.

TOP

同感。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就说家长要如何引导写作文,竟然和我们小时候一模一样,起因、经过、结果,中心思想,最后抒发感情,天哪,我想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一点进步,当时我就想孩子的作文要完了,又是一个被框住的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