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家教策略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家教策略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家教策略

目录:
一、如何使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1楼
二、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2楼
三、孩子害怕去学校怎么办?                                3楼
四、孩子不愿做作业,怎么办?                             4楼
五、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                                    5楼
六、怎样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6楼
七、孩子贪玩,怎样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7楼
八、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8楼
九、前学后忘怎么办                                             9楼
十、孩子觉得自己笨,记忆力差,怎么办?            10楼
十一、如何才使孩子有丰富想象力                       11楼
十二、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12楼





一、如何使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


  唯唯准备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前几天,总是喜气洋洋的,可是上学刚二天,她就哭着不肯上学了,说学校里不好玩,一写字手就痛,父母怎么哄也不听,就是不肯迈进校门一步。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较大的跨度,适应起来比较困难,家长应该提前做一些适应性的正确引导,让孩子对新的学习生活有一些初步认识。

  ●利用孩子平时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孩子平时喜欢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在给孩子解答时,可以对孩子说:“你问的这些问题,妈妈也不完全懂,等你上学了,老师会告诉你的,因为老师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你想问什么,老师就告诉你什么。”“到学校上学,你会学到很多知识。”这样做,孩子对上学就会产生兴趣,“上学”在她的脑海中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提前带孩子到新学校参观、熟悉环境。开学前,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参观,让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以及学校位置,然后告诉她学校的一些设施和活动场所,学生在教室上课的情况与课外活动的种种乐趣,逐步培养孩子对学校产生好感,熟悉环境。

  ●给孩子准备学习用具,并教会使用方法。父母为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具有铅笔、橡皮胶、钻刀、作业本、尺子……。教会如何使用钻刀,以及笔断以后如何处理,还有作业本封面的填写、格子的作用等,教育孩子要爱护学校的课桌椅、门窗,不得乱写乱刻。

  ●培养学习习惯。孩子在幼儿园以玩为主、以学为辅,到了小学就不同了,变成了以学为主。刚上小学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渴望,对老师发给她的各种书本感到新奇,对课堂上的学习兴味盎然。家长抓住孩子的这种新鲜感、好奇心,强化孩子的求知欲,尽量在家中把孩子的学习搞得丰富多彩,给孩子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要求先做作业再去玩,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作业,并制定一个时间表,培养时间观念。完成作业后,也让孩子自由活动,做她喜欢的事情。

  ●培养学习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贪玩并不奇怪,对这一点,父母不要惊慌,要动脑筋把玩与学习兴趣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为她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或活动,在游戏与活动中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引发兴趣,比如孩子不肯读书,可以找几个小朋友到家里和孩子一起读。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吃饭时可以从餐具入手,认识餐具名称,上公园玩时,教孩子认各种植物,花草以及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让孩子学得轻松有趣。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刚进入小学,孩子与同学相处不习惯,有些性格内向的更加不愿与同学交往,对学校生活就产生恐惧感,这时候,父母应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会,游戏,到同学家去玩,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人与人交往,逐渐适应校园生活。

[ 本帖最后由 atz 于 2007-4-23 16:47 编辑 ].

TOP

二、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


  小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既是人生中最富梦色彩的时代,又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如何使孩子的小学生活有一个好的开始,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应该引起每个家长的重视的。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角色的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

  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孩子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孩子能否从幼儿园时期的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前,应该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小学了;在学校里将会学到许多的知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让孩子意识到,小学跟幼儿园是不一样的,逐渐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

  ●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孩子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学校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有的孩子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与惶恐,特别是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时更不知如何是好。作为家长在孩子刚入学的这一时期,就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常关心询问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及时解决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有些事情在大人眼里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他一生的一道坎,不能草率了事。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较为胆小的学生,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本来就不强,如果没有家长的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是很难去面对新环境的。这将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也将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埋下诸多不良因素。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求知欲,来源于儿童内心的积极要求。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是使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心理要求。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去启发诱导。比如给孩子讲名人伟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孩子思想感情上受到陶冶。或者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可以多角度来着眼。比如说语文科的学习,帮助孩子明确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基础。只有让孩子真正知道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他们才能努力学好它。其它功课也是同样的道理。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可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养成的。孩子的天性是“玩”,“对于他们来说是比学习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会常常出现为了玩而不做作业,或边玩边做作业的现象。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和孩子好好谈谈心,善意地指出孩子这些不良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这样有多么不好。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订出几条要求。这样还不行,家长还必须花较长的时间做一个尽职的督促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孩子适应了新的环境,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小学生活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TOP

三、孩子害怕去学校怎么办?
--------------------------------------------------------------------------------


  小宝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天到了上学的时间他总是躺在被窝里不愿起来上学,或者干脆谎称身体不适来逃避上学。

  造成这种对学校消极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可能是现实中的学校与孩子的想象有差距而引起的。其次,与家人的分离而产生的焦虑可能是引起儿童对学校消极态度的另一个原因。第三,入学后不能立刻适应学校生活,在学习活动中遭受挫折,过多体验失败感,这样使孩子往往不愿去学校。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怕去学校的心理呢?

  ●指导孩子正确认识学校。孩子如果对学校有错误的认识,必然发展为害怕去学校。以各种方式如:带孩子参观学校、认识老师等,告诉孩子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老师可以教给我们很多的知识,可以结识很多朋友等等,潜移默化地转变孩子对学校的偏见。

  ●当孩子害怕去学校时,不要打骂、恐吓、体罚。应该细心询问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解开孩子心中的“结”。

  ●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初入学儿童对学习的态度是各种各样的,易受学校外表形象的吸引。为了使孩子对学习有严肃认真的负责态度,可采取积极的方法有系统地进行教育工作,用生动的事例鼓励孩子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家庭布置些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讲科学家们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等,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使孩子在耳闻目睹中纠正学习态度。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孩子如果成绩不好,害怕家长的责骂,自然对学习失去自信心,导致害怕去学校。假如家长和教师互相配合,使孩子重新拾回失去的自信心,孩子的成绩肯定能上去。因此,当孩子有了一点的进步,也要抓住时机表扬了,或者有意设计一些估计孩子可以完成的任务交给他独立完成,使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自信心。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可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孩子们的友谊,加强他们的交流。在小伙伴的影响和帮助下,使害怕去学校的孩子愿意加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减少孩子对家庭的依赖。有些孩子在家里过份的依赖父母,什么事都是父母代劳,在学校因与家人分离而无人依赖产生害怕去学校的心理。对此,有必要用多种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如试着让孩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具,在家里和学校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等。

  ●对孩子进行耐心的说理教育,使孩子认识到上学不是“苦差事”,去学校可以学到很多有趣而且有用的知识,并教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可以轻松地学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分数,增强孩子受挫折的承受能力。.

TOP

四、孩子不愿做作业,怎么办?
--------------------------------------------------------------------------------


  “每天晚上,小勇总说他要做作业,但是接下来却一拖再拖,迟迟不动手,直到睡觉时间,他还是没有把作业完成,尽管我为他准备好纸笔,陪着他却总是枉费力气。尽管我想尽千方百计,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开始还好些,没坚持几天又故态复萌,现在他成绩更差了,似乎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有能力比现在做得更好的。”

  如果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做?

  ●父母要冷静处理,正面教育。不要因为孩子常常不做作业就过分指责,责罚他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也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寓教于乐。孩子因为爱玩,节假日家长可以陪孩子去玩个够,游戏、爬山、打球、下棋等等。在玩的过程中,找机会跟他讲些古今中外名人用功读书的故事,要孩子向名人学习,学好知识本领才能做好自己喜欢的事。这时候还可以告诉孩子,父母节假日可以去玩,但上班时间不能玩;好孩子课余时间可以玩,但上课时间不能玩。在玩得高兴时,孩子比较容易听进道理。这样寓教于乐,使孩子明白学习和做作业的意义。父母再想办法加强督促检查,让孩子课堂上专心听讲。有能力的家长课后可以陪同孩子复习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并指导他认真完成作业。

  ●想办法激发孩子做作业的兴趣。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你惩罚他,不如他完成作业时你奖励他的效果好。当一份作业看起来过多的时候,就把它分成若干份,按份设奖。每当孩子成功完成一部分,你就给他一个奖励。比如,与孩子约定如果他完成作业的三分之一,将可以有一样他喜欢的小东西,或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如果完成了作业的一半,可以允许他多看半个小时的电视,或得到一个冰淇淋,这样一来激励他不断地努力学习。如果他可以按时完成全部作业交给老师的话,则可以有更多的奖励。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列出一个他愿意争取的奖励清单,但不是什么昂贵的、特别大的奖励,可以是一些食物奖励,如可以吃些小零食,或者是给小玩具,又或是和父母一起玩棋等。这样你就能保证经常提供奖励。如果孩子能完成作业就鼓励他,本身也是在清楚地告诉孩子你要求他怎么做。然而象孩子有小小进步父母要给予奖励一样,他做不到时,小小的惩罚,也是必要的。父母要不断地坚持对孩子的成绩进行多表扬、少批评。当孩子能按时完成了比较难的作业时,父母要明确地表扬说:“你都做对了,真了不起。”当他不用你唠叨,自觉完成了作业时,应加以表扬:“今天真认真呀!”这样一表扬,第二天孩子将会更积极地做作业。

  ●培养信心。家长应正视孩子的能力,对学习的要求要循序渐进,当孩子成绩下降时,不要一味责罚,应适当加强辅导,并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孩子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这样一来信心渐渐有了,做作业就变得主动了。

  当然,孩子不愿意做作业还有其他原因。有的孩子因为受了老师的批评,因此不满而不做作业。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情况,那么家长最好去找孩子的老师谈谈,应如实对老师说:“孩子对老师的批评非常在意。”希望老师谅解孩子,并寻找机会,给予鼓励。只要老师多鼓励少批评,孩子会逐渐对做作业感兴趣的。

  有的孩子智力差些,基础差跟不上其他同学,完成作业也很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联系孩子的老师,请老师较为明确地指点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或者请老师布置难度略小一些的作业,或许对孩子有帮助。难度小的作业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较快地完成作业,并及时表扬他,可以激励他努力学习,这样信心渐渐有了,成绩有提高,那么他也不会再害怕做作业了。

  有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在书桌上学习的习惯,做作业不能精神集中,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家长就应在家庭里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为孩子找一个专门做作业的地方,在孩子做作业时,必须拿走玩具、食物,把客厅音乐、电视音量调小,让孩子在安静的地方做作业。另外要准备有文具盒,装上橡皮擦、小刀、纸张等,以免孩子因为找这些工具而影响作业。

  成绩差和不爱做作业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孩子因为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吃力,稍有难度的作业便不愿做,当天所学知识没有巩固,导致成绩差,学习跟不上其他同学,就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更懒做作业,如此产生恶性循环。于是家长应尽力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的上进心,从而主动完成作业。.

TOP

五、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
--------------------------------------------------------------------------------


  “谈起我的小孩,那可真叫人心急。都三年级了,做什么都懒洋洋的,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要么不写,要么写得一蹋糊涂,考起试来总比别家的小孩差。说也说多了,骂也骂过了,我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许多家长谈起自己的小孩都有类似看法,这些小孩在家长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学生。对于这些孩子,有没有一块吸引他们学习的磁铁呢?

  ●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能给自己的父母带来喜悦。如果孩子认识到他好好学习并得到好成绩能换取爸妈心情的安慰,他就愿意用好好学习的方式给父母亲带来欢乐。所以,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管他多微小,父母都应为之表现出自豪、欣慰的情绪,使孩子感到他的努力是值得的,应该更加努力的。

  ●让孩子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一些心急的家长一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总是拿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对比,甚至猛烈批评,孩子受到打击,毫无脑力劳动后的快乐感和自豪感,严重时还会使孩子产生没有出路的想法,于是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发生。

  ●唤起孩子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家长们可以把游戏和有目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这项工作在孩子刚刚开始识字或算术时就可以进行了。今天和孩子做游戏,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几个字;明天为了使孩子学会两数相加又跟他做个游戏,并时常鼓励他从书上寻找答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就不会认为脑力劳动是一件烦人的、累人的、枯燥无味的事情,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来了。

  ●正确看待孩子们的学业成绩的评定。目前,还有很多家长把学科成绩的评分与学生的素质、道德、品质等同起来。他们谈起某某孩子成绩差,就会认为他在其它方面也不如人,是个差生。家长应懂得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孩子,不能简单地下这样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合格”。家长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同样的能力。一个孩子能很轻松地拿到成绩为A的评定,而另外一个孩子能得到C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就。所以,不要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死,点滴的进步家长都应承认,并给予鼓励。.

TOP

六、怎样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


  伟伟天资聪颖,接受能力快,打球、跳绳、跑步样样在行,并且为班级争得不少荣誉。可就是贪玩、不爱学习,对学习没兴趣,学习成绩很差,上课经常打不起精神,作业也常常拖拉不做。下课铃一响,他一溜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说起玩来,他头头是道。老师多次与他谈心,结果还是左耳进、右耳出,一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如果你的孩子象伟伟一样无心学习,对学习缺乏兴趣,该怎么办呢?如何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兴趣,有所好成绩呢?

  ●使孩子获得成功感。兴趣总是和成功连在一起的。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他尝到成功的滋味。

  1、家长要耐心引导,具体帮助,使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如孩子的数学好但语文差,做功课时,安排他先做数学,然后才做语文。如果程序相反,一开始就碰到了困难,后面的就没心机了,不但语文做不好,连数学也难取得进步。指导孩子做作业时,先让他做一些简单的题目,肯定他的微小进步,表扬他某一方面的成功,使其增加信心,然后再让他做些较难的。一旦学习方法改进了,成绩有所提高,原来减弱了的兴趣又会增强起来。

  2、合理安排孩子做功课的时间。刚开始时,时间不易过长,中间一定要有几分钟休息,让他活动活动一下,放松头脑和心情。

  3、做功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的帮助解决困难。应让他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有困难的时候,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鼓励他独立思考,不要养成孩子依赖性。

  ●不要急于求成。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不能强迫孩子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焦虑、不耐烦,使他感到学习是件“苦差事”,潜意识中产生反抗的情绪,因此变得善忘,一下子就会把刚学过的全部遗忘。若家长再加以责骂、鞭打,“火上加油”,就会大大打击孩子的学习情绪,乃至对整个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其后果不堪设想。轻者会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重者会发生出走、轻生等事件。做父母的责任,应敏感地发现孩子的兴趣,从孩子本身的爱好出发,并按照孩子自身学习兴趣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地加以培养。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成绩不好时,想方设法给以鼓励、引导,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便可使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要与别人攀比。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成绩有所提高时,要善于表扬,不能吝啬赞美语,更不能与别人攀比,否则孩子会产生反抗心理、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自觉地放弃进取。

  ●要善于捕捉一切时机,不断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从多方面、多渠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成更有情趣、更丰富多彩的过程。如有意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带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兴趣,让他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热爱,渴望获得知识。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如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阅读课外书等,帮助孩子掌握和积累知识。

  ●为孩子布置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使他不受干扰,安心做功课。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喜欢看书,不断学习,经常带孩子看看书展、逛逛书店,不时买几本自己喜爱的书或为孩子买几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这样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TOP

七、孩子贪玩,怎样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


  对孩子来说,玩就是生活。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他们为了适应将来的劳动和工作的一种准备。因此,孩子贪玩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如何才能让孩子对待学习就像对待玩游戏那样投入呢?在这个问题上,家长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家长要弄清“玩”的真正含义。孩子一生下来,就表现出一种不知满足的好奇心,而玩就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在玩中,孩子们要摸、要闻、要尝、要看、要听、要唱、要跳,促进了身体的各级生理发育;在玩中,伙伴们一起要说话,要进行思想交流,逐渐学会了人际关系交往;在玩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兴趣盎然,领受了喜悦,获得了满足。孩子们需要快乐,喜欢玩,这中间包含着孩子们对未来的追求,包含着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因而家长绝不能以扼杀孩子玩的兴趣来作为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前提。

  ●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寓学于玩有助于把基本强制的学习过程和孩子在玩中体验到的自由选择的那种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说玩的经过和感受,或者要求和注意事项,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物,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等等。

  ●要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被问得张口结舌,有的则会不耐烦,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应该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如果自己不懂的,引导孩子从书本中寻找答案,或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如果孩子没有问题,家长还要主动给孩子讲,不要认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在他们似懂非懂的时候,也能了解许多知识。

  ●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毛笔字,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字写成了大黑疙瘩时,就忍不住说:“蠢极了!写的是什么呀?”家长这样的态度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权威的评价者,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可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 ,经常毫不负责任地、轻而易举地催毁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孩子做得不好或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鼓励他们不要放弃,继续努力。当孩子做得很好或成功时,应及时表扬,并帮助他们设立下一个奋斗目标,不断进取。

  ●对待因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要有耐心。有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会做作业,测试成绩不理想,往往会受到家长的鄙视、训斥,甚至打骂。这样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孩子感到目标渺茫,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越发对学习不感兴趣。家长应当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要注重多和孩子交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然后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多问多思等。最后还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些学习的榜样,多读因勤学苦练而取得成功的故事,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由厌学转化为爱学。

  总之,学习兴趣是乐于接近、寻求和获得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倾向或需要,孩子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TOP

八、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


  小强上小学一年级了,有个坏毛病,总改不掉:在抄写拼音、生字时,常把b写成p或d;把“红”写成“江”,把“已”写成“己”;写数学就更惨了,把5看成2,把6看成9……。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学生观察力的强弱对学习的好坏有直接影响。如在语文拼音、识字教学中,有些拼音、生字的字形、写法只有细微差别,观察力较强的孩子一眼就看出来,而观察力较差的孩子就常把它们认错或写错。

  那么,家长应怎样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利用家庭环境诱发孩子的观察力。

  孩子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对家里一切(亲人、物品、家具)比较熟悉。家长可有意识创设各种有利于孩子观察的情境与机会。如电视放不出图像,让孩子亲自看看,插头是否插好?碟带是否放入?比如天气转冷了,家里人穿衣有什么变化?客人来了,家里人各自采用怎样的行动招待客人?过节了,家里摆设有什么变化?等等。让孩子不断得到观察的锻炼。

  ●利用自然环境培养孩子观察力。

  大自然是培养儿童观察力的好课堂。孩子如果家居城市,家长应带孩子到公园、广场、动物园、植物园去散步、游玩、欣赏;或带孩子去参观自然博物馆、花木虫鸟展览会等。每隔一段时间,带孩子去旅游或在假期让孩子到农村的亲友家小住,让孩子尽情观察在城市看不到的大自然美丽风光。

  如果孩子家居郊区、农村,家长可放手让孩子去观察,去动手,并有目的的加以引导。

  ●利用孩子好奇心,提高观察力。

  孩子的天性是对周围世界好奇。对于孩子好奇心、求知欲,家长要积极保护和利用。当孩子问“是什么?”、“为什么?”,除了一些不能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家长都不必急于将答案告诉他,而应引导他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如早上送孩子上学,遇到大雾天,孩子会问:“为什么昨天路旁的树木花草、行人车辆看得清楚,今天却看不见?”家长不应急着把答案告诉他,而是反问到:“对呀,你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孩子观察后说:“今天有一层东西挡住了眼睛,这层东西是什么?”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那叫雾。”接着还可反问:“天上什么时候有雾?雾后天气会有什么变化?”经常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和思考,那么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会自己留意去观察、去找答案。

  ●利用孩子多种器官活动,增强观察力效果。

  在观察中,家长最好让孩子的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做做、写写,亲自实际操作,以增强观察效果。比如听一听,水流声和鸟叫声有什么不同?摸一摸,真花和塑料花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尝一尝,水和酒的味道有何不同?做一做,种些花草树木、养些小动物,家长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幼牙怎样破土?花蕾怎样结果?虫儿怎样吃?鸟儿怎样飞?……最后写写观察日记:植物栽培日记、动物成长日记、天气变化日记、气温变化日记等等。年龄小的孩子,不能用文字写观察日记,可采用笔录、音录、画画、填图等多种形式。笔录就是孩子口述观察的经过、结果,家长用笔记下来;音录就是用录音磁带录下孩子口述;画画就是让孩子自己把观察过程用图画形式记录下来;填图就是家长帮助孩子制表格,孩子自己用“肌被颉艾拧(或其它符号)记下观察现象。

  ●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

  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和有系统的观察能力,家长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

  1、一个物体的观察方法。

  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让孩子根据观察对象的外部特点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以及一一对应的观察。

  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家长应引导孩子从远处、近处、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进行观察。比如带孩子参观本市某一建筑物,先带孩子从远处的正面、侧面、背面看建筑物的全貌;再带孩子走到建筑物的正面、侧面、背面看建筑物的全貌;最后领孩子走进建筑物里面,看看建筑物内部结构怎样?陈设如何?

  2、两种物体的比较观察。

  家长为了使孩子能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可以让孩子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或现象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不同点和相同点。比如比较爸爸和妈妈、爸爸和爷爷、鹅和鸭、小草和韭草、雨前和雨后、日出和日落、阴天和晴天…….

TOP

九、前学后忘怎么办
--------------------------------------------------------------------------------


  记性差,是孩子学习的大敌。有的孩子,学了z、c、s,忘了b、p、m;学了乘除法,忘了加减法。反正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学了复杂的,忘了简单的。前学后忘,知识“串连”不起来,成绩步步下降,学习的热情也就索然了。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让所学的有用知识牢牢地扎根在头脑中呢?

  ●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学过的知识忘了,家长就责怪孩子“笨”。一来二去,孩子也就觉得自己“笨”了,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性就象久不磨刀生了锈。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图书馆藏书所容纳的信息量。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性不足,仍然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树立培养孩子良好记忆的自信心。日本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高涨,心情舒畅,对所学的知识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记忆特点。儿童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但是,究竟快到什么程度,又是一人一个样。要了解自己孩子的记忆特点,可以做个小小的试验:让他记住十个没有意义联系的生字,如果一天后,他只记住了六个,二天后,他只记住了四个,三天后,他只记住了二个,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反复及时的复习,让这些生字,反反复复地刺激大脑神经,形成一个稳定的联系。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

  (1)“兴趣记忆法。”歌德说:“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要孩子记住一些比较难记的生字、公式、概念,有时可以想点办法,变化一下形式,赋予某种别的意义,引起记忆兴趣。如:把声母编成押韵的儿歌让学生记忆。“小伞把儿ttt,马蹄声脆ddd。”

  (2)“巧记法。”这是按照意思找出规律的记忆方法。比如认字,可以先认一个“巴”字,再加上“疒”、“米”、“木”、“扌”等合成“疤”、“把”、“杷”。一下子就可以记住很多字。

  (3)“浓缩法”,就是抓住能使记忆恢复的关键词语,只要一看到这些词语,其它内容便可以清晰地呈现。

  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强烈记忆法,即重视记忆时对大脑皮层的首次刺激。又如:讨论记忆法,与人进行讨论、争论,促进注意加以集中记忆。再如:对比记忆法,把意义不同的内容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特点,促进记忆。.

TOP

十、孩子觉得自己笨,记忆力差,怎么办?
--------------------------------------------------------------------------------


  “其他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得了,我读了好多遍,却记不了。”“老师前两天讲的计算题,我现在都忘了,是不是我真的很笨?”

  当你的孩子怀疑自己的脑子,认为自己记忆力不如别人时,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心理障碍。明确的告诉孩子,科学家做过实验,研究表明:除少数例外,一般人的记忆力是不相上下的,因此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不要感叹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使孩子树立起自己的记忆水平是可以提高的信心。

  ●帮助孩子找出记忆水平低下的原因。引导孩子认真分析一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有不得法的地方,是不是没有采用正确的学习和记忆的方法。使之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想要记住的东西,就非记住不可。要善于恰当的适时的给自己提出记忆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记忆的意识和计划性,否则,放任自流,能记多少算多少,结果往往是什么也记不住。

  ●教给孩子一些实用的增强记忆的方法。

  1、系统记忆法

  系统记忆法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以增强记忆的方法。

  大家知道,人的大脑就如同一座图书馆,书籍进入图书馆以后,经过归类编目,才能井然有序地摆上书架,才能有条不紊的随意取出。大脑也是这样的,大脑的记忆就是信息输入、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图书的购入、归类、保管和外借十分相似,如果谁忽视了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他就无法有系统地进行记忆,所以获得的知识也就杂乱无章的。

  那么,怎样进行系统记忆呢?

  ①循序渐进地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有严密的体系,都是一座大厦,它需要牢固的地基,也需要每一层的完善。地基不稳,大厦就难以建得高;低层不大,高层就无法向外扩展,空中楼阁是建造不出来的。所以,学习和记忆一定要有步骤的探索,分阶段的进行。

  ②深入细致地理解。要使自己的知识达到系统化,必须深刻理解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凡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尽管背得滚瓜烂熟,但过了一段时间,也会逐渐淡忘,因为未能将这些知识纳入知识体系。

  ③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科学知识有自己的系统性,但不可能总是有计划有系统地接受知识。况且,无意识还给我们提供大量的零散的信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出了点滴积累的巨大意义。

  系统记忆法好比图书目录学,系统记忆就是有计划地向大脑“图书馆”中藏书,如果要想随时“借阅”这些书籍,就不能胡乱堆放。

  2、图示记忆法

  图示记忆法就是通过图形的记忆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新到一个城市总要先买一张交通图;到旅游点游玩时先看导游图;学习历史,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也总有一些示意图做辅助工具……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图形有利于记忆。

  心理实验证明:物体的视觉形象比词的视觉形象容易记,而且能保持长久一些。日常经验也告诉我们: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好记。利用图表、图示等材料,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既可以便于理解,又利于记忆。

  运用图示法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创造”各种图表。因为创造的过程就是记忆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过程。

  3、卡片记忆法

  卡片是人人熟悉的学习工具,这里不想详细谈卡片制作、抄写等方面的问题,而是从如何使用它来增进记忆的角度讲一讲。

  这种方法可以来学习外语单词,背诵名词概念,记忆历史年代,地理数据和数学公式等。

  先制作规格划一的卡片,纸的质量最好好一点,图为卡片要经常翻动使用,薄纸很不适宜。要求卡片两面都是白的。

  然后在卡片上写好需要记忆的材料。注意:一定要一正一反写。例如:

  外语单词:正面——Attention

       反面——注意

  历史年代:正面——淝水之战

       反面——383年

  数学公式:正面——圆柱体积

       反面——V=S底h

  当然,还可以写上各种各样您需要记忆的片段知识。写的时候最好用两种颜色,比如正面用红色,背面用兰色或黑色,以便于区别。

  做好卡片后,先进行集中记忆,外语单词一次可进行50个,各种名词概念一次可进行10~20个,年代数据一次可进行20~30个。基本上记住后,可把卡片像洗扑克牌似的混放在一起,然后从上面的一张背起,看正面则背反面,看反面则背正面。不过,记名词的放在另一边。最后,把背不出的重新“洗牌”,再次记忆,直到全部“消灭”为止。

  这样隔一两天在记一次,及时得习,效果会更好。

  这种卡片记忆法的优点有两条:

  (1)因为卡片都是单张的,可以随意组合,没有顺序,这就避免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同时,常摆常记,给人新鲜感。

  (2)能提高记忆兴趣。越认卡片剩下的越少,自己熟悉的越多,就会兴趣盎然。.

TOP

十一、如何才使孩子有丰富想象力
--------------------------------------------------------------------------------


  “我孩子学完课文后,让他讲文中的人物形象、景色描写,总是讲得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想象力,真令人担心。”

  想象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对学习有很大作用,使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帮助孩子培养有丰富想象力,有利于促进他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教孩子学会摹仿。一个人想象力的培养,摹仿是第一步,其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想象”。在摹仿过程中,注意提醒孩子多思考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点,逐渐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并经常与其他有联系的事物进行对比,这个过程就是想象过程。

  ●丰富孩子知识经验。知识和经验是想象的基础,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多,他想象的内容、深度越强。所以,作为家长,要经常带孩子走出家门,以旅游、远足、社会实践等方式,到大自然、社会中感受生活,丰富感性认识;或者多鼓励孩子购书、看书,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

  ●指导孩子进行观察、记录。认识事物首先得靠观察,才可以此基础展开想象。指导孩子进行观察,一要要求细致、全面,二要坚持不懈,三要边观察、边思考,四要勤记录,观察时准备一个本子或一些纸,观察时想到什么就及时记下。

  ●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多种爱好。“闭门造车”成效不大,只有让孩子多动眼、动手、动脑,想象的机会多了,才培养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特别是创造活动,如绘画、模型制作、插花、讨论会、辩论会等,扩大他的知识面,培养多种爱好,完善个性发展,又开阔他的思路,使想象也有多样的领域,多方面的角度。.

TOP

十二、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一)
--------------------------------------------------------------------------------


  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是儿童的一个共同心理现象,年龄越小注意力就越不集中。这是因为儿童的脑神经发育系统尚不完善,大脑的抑制功能还不强的缘故。心理学研究中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无预定目标也无须经意志努力而实现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服从于活动目的任务的注意。有意注意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的,脑力消耗大,易疲劳。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5-7岁的儿童有意注意可集中15分钟左右,7-10岁注意力可集中20分钟左右,10-12岁可集中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可集中半个小时左右。

  根据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家长应该从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利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和环境培养注意力。

  实验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事物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孩子。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鲜的环境中去玩,如到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或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另外,孩子非常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给孩子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儿童有节制地看动画片等,对培养儿童的注意力也是有益的。

  ●培养孩子对事物广泛而持久的兴趣。

  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孩也是如此。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就越容易形成。培养儿童的兴趣,可采取诱导的方式。如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可以利用小孩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小孩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引发孩子的识字兴趣,然后用卡片、积木教孩子拼、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帮助孩子理解活动目的,培养有意注意力。

  孩子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理解越深刻,他完成任务的意识也就越强烈,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如问孩子“妈妈的衣服到哪去了”。或者是让孩子画张画送给爷爷奶奶做生日礼物。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学会有意注意,逐步养成围绕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逐步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要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进行。家长可以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要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如不要边吃饭边玩;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姿势、不乱动、不乱摸。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来培养自制力。训练时最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因为这样可以形成心理活动定向,即每当孩子在习惯了时间和地点坐下时,精神便条件反射似地集中起来。

  ●注意引导儿童进行观察,提高注意力。

  要提高注意力,必须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越强,注意力越高,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必须首先培养儿童观察的兴趣,家长应为儿童寻找使之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训练,引导其细心观察,并掌握观察方法。如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观察事物。在观察过程中,向孩子提出问题,引导他思考,使他逐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如观察图形里隐藏的东西;找出两幅画的相同点、不同点等等。
--------------------------------------------------------------------------------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二)
--------------------------------------------------------------------------------


  “不久前老师在家访时反映说:我的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是‘走神’就是搞小动作。当我就此问题与孩子谈心时,孩子为难地说:‘其实我也想专心听课,每次上课时总在心里对自己说,要集中精神,可是总是控制不了情绪,有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有时头脑又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占据……。’这种情况如果经常出现,一定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效果。我该怎样帮助他?”

  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自身身体素质的原因,有时是受到了外界的干扰。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为家长不妨试着采用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培养他们的注意。

  ●注意用脑卫生。这要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孩子的营养调配。同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每天有9-10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晚上看电视不要太晚,中午进行一定的休息。这样才能使大脑有充沛的精力保证对学习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的有效进行。

  ●教会孩子进行课堂上的自我调控。如:小声或在心里把老师讲的内容重复一遍;或者准备一本小本子,把老师讲的重要的话记下来,使注意力不至于太过分散。

  ●教会孩子做些放松性的训练。教你的孩子学会在课间或在家里,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向身体的各部分传递休息的信息。如: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接着,再到腿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再从右脚到躯干。然后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头部、脸部。当孩子经过多次练习,掌握这种方法时,就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使疲劳的大脑得到休息,提高阶段的注意力。

  ●通过讲故事等形式为孩子树立榜样,再教孩子做一些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提高他的注意力。如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表内,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


  黄××,男,十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上课思想总是开小差,东张西望,或者惹前后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十分钟的作业可以写上一个多小时,总是边写边玩,给他讲道理,也不见效,怎么办?

  黄××有明显的多动行为,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如经过测试属多动症,就要进行药物或特别的心理治疗。如属一般多动行为,那么,怎样帮助这些孩子?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心、体谅这样的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言行上不要过激。

  ●找出孩子较有兴趣或易成就之事物以引起他的注意,并实施加强,以强化注意力。

  ●学会给孩子“戴高帽”,即表扬、鼓励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评价孩子,努力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当孩子在某一时刻在专心学习的时候,就要立刻给以表扬,给他贴上“爱学习,非常专心”的标签,这样当他面临学习任务时,他自然就会以他自身标签的形态——爱学习、非常专心来表现自己。

  ●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父母要注意在家庭环境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如买些花生让孩子剥成花生米,让孩子把米粒里的沙子检出来,拆毛线时,让孩子帮绕线团等等,都是训练孩子专注力的好办法。

  ●学会暗示的方法。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有个性,敏感的如果大声训斥他,有可能伤了他的自尊心,这时可用暗示方法,如可以边讲话边故意走到他的身旁,或用手碰碰桌面等。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琮仁曾经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戏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段话充分说明游戏在教育儿童过程中的作用,儿童一向对游戏最感兴趣,也玩得最致志,所以说游戏也能训练孩子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

  ●学会同孩子一道学习。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可进行,如与孩子一起背书、默写生字,比赛看谁先背出来或默下来,互猜谜语,做IQ题等等,创造平等和谐的环境,促使孩子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经常讲故事。经常给孩子讲有关专心致志学习的故事,如陈毅小时候由于学习很专心,以至于拿墨水来当饼吃,“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讲故事不仅使孩子专心注意受到激励,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言行。

  ●注意饮食、睡眠。平时控制一下孩子的饮食,少吃糖、罐头饮料、方便面等,不食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适量吃些苹果、梨子、葡萄等,多吃深绿色的蔬菜、海鲜、大豆、瘦肉、南瓜、花生等。注意睡眠适中,一般7岁儿童平均每日需要11小时,10岁儿童每日需要10个小时,到了12岁就可以与成人差不多的每日睡9-10个小时,这些都有助于大脑对注意的调控能力。

  ●做些醒脑体操。如轻轻拍自己的后脑勺;用手捂耳朵,一按一放短促地、低强度地震动耳膜;把嘴张大再合上;或扭脖子,前后左右旋转,低头仰头,左右倾等等。

  ●在嘈杂的环境中,练习阅读,可用铅笔或用手指,指着书上内容,一行一行往下读。

  ●练习静坐。腿放平,身子坐正,眼睛盯住前方的某一中点,头脑想象前方有一个物体或思考某一问题。如此反复训练。.

TOP

好贴,收藏! .

TOP

.

TOP

认真读一读,谢谢.

TOP

真好,我是直奔6楼和12楼去的,好象看病一样。.

TOP

好贴,.

TOP

好贴

已经收藏好了,多谢了.

TOP

.

TOP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