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在辅导时提防僵硬的教义

在辅导时提防僵硬的教义

在辅导时提防僵硬的教义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在辅导时提防僵硬的教义
2016-03-30 夏德黎 麦种传道会


在辅导时提防僵硬的教义
《约伯记》
 
摘录自夏德黎(John E. Hartley)著,吴怡瑾译,《约伯记》,麦种圣经注释(麦种,2015年5月)
 
由于约伯拒绝改变他无辜的宣称、神又继续地惩罚他,使得以利法感到必须说服约伯他确实犯了罪,而他和神的关系是能够恢复的。因此,他公然指控约伯所犯特定的罪行。由于从来没有人像约伯那样遭到这么惨重的损失和痛苦,所以他一定是犯下显著的罪行。以利法的结论是:约伯违背了族长们的宗教标准,苦待软弱、不幸者。因此,他所遭受到每一个痛苦的试炼,都是罪有应得。
 
以利法在此犯下他最大的错误,他亟欲为神的荣耀辩护,因而定罪约伯。以利法害怕约伯对神的观点导致他犯下傲慢的罪,所以指控约伯实际上是不相信有神的存在;因为约伯相信神的距离太过遥远,因此人类在世上所做的一切对祂毫无关系。但是若真正要为神辩护,是不能就此贬低另一个人。以利法没有明白这一点:他定罪约伯,就等于是在责备神,就是约伯的创造者。以利法为神辩护,却败跌在序幕里的绊脚石,也正是约伯所遭遇到的:遇到灾难是无意义、「没有理由或目的」(ḥinnām)。此外,他也没有把他自己的结论——义人可以为罪人代求——应用到他自己和约伯的关系上;他应该要为约伯的复兴祈求,而非定罪他。
 
不过以利法对约伯仍抱有一丝希望,因而劝诫他悔改。为了要激发约伯,他列举了悔改会得到的好处:和好,亨通,智能,喜乐的生命,安稳,祷告的能力,代求的权柄。以利法要约伯单单把焦点放在神身上,作为他财富和喜乐的泉源;这样的专心一意将带来极大的属灵能力。以利法关于悔改的话语极有洞见,部份或许还可以称为来自神的话语。但有一个主要的问题要注意:悔改的呼召若是来自不正确观念以及错误的动机,就失去了其能力。如德里慈所言:「即使是最圣洁真实的话语,若是在不恰当的时机说出,都会失去其价值;最出色劝诫人悔改的讲道,若是出自法利赛人无怜悯之心的伪善,也将是毫无功效的。」这段叙述所含的真理,可能有时会被神奇异的做工方式所补足。然而,这个真理所带来的挑战,却值得所有发出悔改信息的人予以谨慎思量的。我们必须记住,神要祂的跟随者呼召人悔改,是出于纯洁的爱及代祷的心。然后当他们领人从罪中获得赦免时,他们会给愁苦的心带来安慰。在服事时必须要善用灵活的神学,俾便应用在个别的情况上;刻板僵硬地应用教理,会拦阻神的恩典多样的、不受限的运转方式。若只在意正确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妨碍了真实的经历神恩。然而委身的信仰,以及对各种不同个人处境的认知,仍然可以带着宽容的心表达出神的爱。这种活泼的信仰,笃信教义的绝对性,其间所挣扎的困难和矛盾,在平日活出这些真理时仍然互相存在着。真实的信心并不否认这些冲突,而是借着怜悯服事受苦的人,以求克服从中产生的这些冲突。
 
研究以利法在三篇讲论中论调的演变后,显示出信仰和真实世事间的冲突。遗憾的是,以利法无法在这种冲突中找到平衡点。他对约伯的关心转变成定罪,因为他觉得他必须要保卫他所珍视的信念,不致受到约伯的控告。他对自己信念的注重,使得他责备约伯,而非分担他的重担。结果,他的论调减弱了约伯的信心,还使约伯在不应得的苦难中挣扎时增加他的痛苦。我们希望以利法的例子可以作为一个儆醒,当我们体现信仰,对软弱、受苦的人施怜悯时,不要企图把一套制式的教理强加在他们身上,那只会让他们远离神,而非转向神。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