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26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重视九岁转变(觉得挺好,转贴)

重视九岁转变(觉得挺好,转贴)

九岁是一个思维的转折期,也称为“九岁转变”。它是少年期前,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时期,是小学时期思维变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有一个时期,很集中地遇到几个家长找我,都是诉说他们九岁的孩子是如何地让他们劳心费神。当我问他们孩子的表现时,又都是比较相同的脾气暴躁,不耐烦,有时还和自己闹别扭,明显地和原来不一样。并且当时我办了个八九岁小学生的言语班,感觉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度较高,而且有很多的不满和失望情绪。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九岁转变”时期的表现。
那什么是“九岁转变”?
进入小学的孩子从幼儿的游戏世界进入有序的学习生活,一年级的教师努力将他们引导到课堂上坐下来,认真听课,训练他们学会认字,书写,计算。新鲜的学校生活,使他们兴奋,与小朋友的相处使他们快乐,各种课外活动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注意力尚未发展好与自控力差的特点,使他们在遵守纪律方面使人头疼。
进入二年级后,学校的生活已经熟悉,与同学相处也已经习惯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个人气质的特点就开始得比较明显地显现出来。有些孩子善于思考,比较沉稳;有的孩子则聪明而调皮;有些孩子比较安静而且胆怯……男孩子的淘气继续存在,但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遵守着家长和老师教导的规矩学习和生活。他们都生存在幻想的童年生活中,快乐地学习、和同学相处。
他们对事物是用感觉和感情来体验的,对事物还不具备进行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比如,今天的算术没有考好,孩子就会很沮丧,好象天会塌下来;但要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考不好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就很难分析判断正确。对事物发展的结论充满戏剧性和情绪化: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战胜重重困难必定会取得胜利。当他听到一个警察被黑社会的坏蛋打死,他怎么也不明白,总是认为警察没有使出全力来反抗:好人为什么会死啊?他们做决定和判断是根据他们的好恶和当时的感受,而不是对事物的理解、分析和判断。比如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当单身的父亲或母亲再结婚的时候,孩子都会从自己的感情出发,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觉得继父或继母不好,是他们赶走了亲生的父亲或母亲。
当孩子进入9岁时,他们的思维渐渐进入抽象思维,他们开始走出幻想的童年生活,开始注意到“当前世界”与“理想世界”的不同。孩子们的理想世界是一个伟大偶像、勇敢行为、忠诚友谊的世界,是“白雪公主”、“哪咤”、“孙悟空”这些孩子们热爱的人物陪伴着他们成长。而现实会引起他们巨大的失望和迷茫,为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年老的父母亲那么不好,还不把他们抓起来?为什么有人把人撞死了,反而要逃跑?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坏人、坏事……因此开始打开思维的大门。
   
但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还刚刚在开始,所以他们对事物的反应是不稳定的,时时在变化,这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没有办法。因为失望,因为迷茫,因为自己也不知应该如何,他们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好,就在为自己失去完美而挣扎。我们“壹嘉伊”就有一个九岁的男孩子,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言语班的孩子。当我在课堂上读一篇伸张正义,鼓励孩子们如何奋进的文章时,他突然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现在世界上坏人多得很,想当好人都当不了。”而且情绪总是处于愤懑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点也不阳光。问他的家长,家长说在家里特别爱看“政法频道”,看了之后,问很多问题。心情郁闷,爱生气。而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好象性情都变了,家长也无奈。
这就是九岁的孩子,他们努力想要做好每一件事,但又觉得世界不是这样理想和美好,我是不是该做好呢?但不做好,又觉得自己也变成了坏人。于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他们生气、急躁、疑惑、发脾气、肚子疼、做噩梦。他们又会将这种情绪转嫁给家长,所以逆反,对抗。
这时的家长和老师如果用对待幼儿的方法对待他们,简单地哄他们,他们便会觉得受骗,而嘲笑成年人;如果使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去对他们进行解释,他们又会因为不能理解而困惑,如果简单地要他们强行接受,他们就会公然反抗。
所以这时的儿童就开始让成年人感到棘手,怎么就不如以前那么听话好管呢?但也说明他们在正常而健康地成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在遵循着一条忽起忽落的轨迹在前进,家长们不妨回忆一下。一岁多的幼儿在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之后,会出现一个沉默的时期,忽然不说了。为什么?
两岁左右的孩子特别愿意帮妈妈干活,什么都抢着做,但过一阵,哄他做都不愿意做了。为什么?孩子原来很有礼貌,见了谁都会主动叫人,在四岁左右,忽然不再叫人,显得很没礼貌。为什么?还有很多现象,在家长看来都是退步的表现,实际上都是进步,都是成长过程的必然。他们这是在学习、在适应环境。当他们适应了某种事物后,就又开始向着新的目标产生新的想法。在对新的想法还没有把握时,孩子就表现得沉默或是反抗。用规范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平衡建立后,会被打破,再进入另一个新的平衡。就在这种不断打破,又不断建立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成长。
   
同样,九岁的孩子,随着视野的开阔,看到的不明白的事情多,想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他们会逐渐关注社会问题,会问大人越来越多的问题,思维也会逐渐发展。随着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他们的内心世界会逐渐平衡。他们会从原来只注重做事的动机,觉得动机好就应该有好报的认识,逐渐明白动机也要符合实际;也会慢慢学会从行为的效果看到行为的动机,并且会慢慢会界定行为或后果的性质。再用客观发生的事情联系自己,用道德原则来评价自己或者别人。这整个过程的发展会使成年人感到他们的逐渐懂事。实际上说白了,孩子在9岁前后,是“想要搞清是非”的时期。
到快要到达青春早期前(12岁),他们就开始显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习惯和处事的态度,或者是个很仗义的、爱打抱不平的人;或者是个和平主义者,事事和稀泥;也许是个独善其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这就是通向自由独立的必经之路。
经由12—15岁的少年期、15—18的青春前期,以及18—21的青春后期,孩子们进入成年。
“九岁转变”还是个较新的问题,很少人提起,还没有被人们所重视,实际上这是一段很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过度得好,少年逆反期就容易平安度过。如果家长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经验,以为孩子都是顺其自然地成长,不用家长去调教的话,等到逆反期再纠正,就相当地困难了。美国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一个孩子在11岁前,如果他的坏习惯还不能纠正的话,基本就纠正不过来了。话虽然耸人听闻,但确有道理,因为到了逆反期,孩子的心理是“一切对着干”的,那时再去修理他,不啻于一把刀往石头上砍。
而这个时期最大的危险是如果孩子在经历这个“想要搞清是非”的年龄时,比较明白事理,那在他以后成人的过程中,就比较平坦顺畅;如果这个过程没有走好,是非颠倒,那么孩子今后的人生路就相当危险了。.

TOP

在这个时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对呢?
首先,大家要搞明白的是,九岁转变和少年逆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虽然在表现上有些相同,比如,急躁、爱生气、逆反等,但实质上是不同的。九岁的孩子还没有生理上的变化,并没有自己已经“长大”的感觉,只是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开始注意和思考社会问题,开始关注社会现象,这才发现了事实与自己的理想有大的距离,因此而失望、伤心。是在思想内部发生,自己也不可能说清楚的,只是和自己较劲的心理过程,所以表现出烦躁、疑惑、发脾气。丝毫没有和大人对着干的意思。所以我们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困惑,理解此期儿童生气、发脾气、焦躁的原因。不要一味地怪罪他们。
其次,重要的是学会与孩子沟通。沟通的诀窍是“换位思维”,想想自己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尊重、信任,还是忽视、猜疑?当自己做了错事时,我们是希望听唠叨、指责,还是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并且鼓励自己。想明白这点,就用这样的方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二,沟通的基础是“尊重”、“理解”和“信任”。不要用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指责他们,也不要乞求他们。而是要逐渐转入朋友式的交往,为青春期的到来打好基础。什么是朋友式?就是不能用对待幼儿的态度,哄他们或压他们,也不能用对待成人那样的理性。比如,孩子向你诉苦,你一定要认真地听,并且要表现出同情,让孩子真的感觉你是和他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的,这就是“哥们儿”、“好朋友”。即使事情真的是孩子的不对,你也要先听,并表示同情,先赢得孩子的心,再找机会和孩子平心静气地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孩子也去“换位思维”,这样孩子很可能就明白了自己的不对,而自觉自愿地改正错误。记得我的孩子读高一的时候,有一次回家很晚,而且一进家门就气呼呼地说:“我们老师可可恨了!”我没有阻拦她,但一般的家长听孩子说老师“可恨”,会立刻制止。你想啊,你一制止,孩子还对你说吗?不说了,你是站在她对立的立场的,她绝对不说了,而且可能从此就不再对你说真话了,怕你批评她。对吗?所以要听孩子说完。她说了:“下课了,他让我们扫操场,多大的操场啊,一直扫到天黑。他来检查,说不干净,还发脾气,骂我们,要我们重新扫。这不,天都这么晚了,才回来。你说可恨不可恨?”我立刻回答:“是真可恨!”于是我立刻成了她的“哥们儿”。“你也是老师,我就知道你一定不会发脾气,那样骂我们。”“当然,我绝对不会发脾气。”孩子就愉快地吃饭,做作业。等到睡觉前洗脸、洗脚时,我就和她聊了:“如果你是老师,今天的事情你会怎样解决?”“我吗?……”没想过,所以没话。我就一步步引导:“你看天都黑了,操场又那么大,重新扫,一个是对你们不住,回家要晚;一个是不要你们扫,明天一检查肯定要挨批评;他一个人扫吧,要扫到不知什么时候。你说他心里急不急?一急不就发脾气了吗?班主任不好当啊!”“那倒也是,他后来确实是和我们一起扫的。”“所以,也要替老师想一想。如果开始扫时,大家就认真扫,恐怕也不会出这样的问题。”“下回,我一定会和大家说,让大家认真扫。”就这样解决了。以后果然和班主任关系很好,毕业后,一回来就联系她的同学一起去看班主任。那时她12岁,正值少年逆反期。
当然12岁比9岁大,但宗旨是一样的,即是不能只是把孩子当作被教育的对象,应该逐渐把他们当作朋友。孩子把他们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要耐心倾听,并与之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们也要把我们的一些苦恼,一些快乐,一些困境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就会觉得父母把他当作成年人看待,他自然会感觉到家长的信任,必然会回应出他们的真诚和信任。对于家长的困难,孩子肯定会为我们想办法,当然很多时候可能很幼稚,不可能被采用。可是这就是可贵的“做朋友”的萌芽,一定要珍视。
但中国致命的家庭传统教育,就是不能把孩子当作朋友,总是不自觉地或者下意识地永远当指挥者,甚至直到死也依然如此。
经常有些家长找我谈他们的工作问题和苦恼,比如下岗或换工作。我就建议,抓住这个机会和孩子谈,让孩子也进入家庭的困境中,借这宝贵的时机和孩子沟通,一方面改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一方面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也表示愿意接受。但说归说,做的时候,家长就是不能放下家长的架子,或者是不能信任孩子,或者是害怕孩子分心,耽误了学习。于是现状依旧。
讲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就会想,对于9岁的孩子,怎么能说这种问题呢?确实有道理。如果问题很沉重,那我们可以先选轻松一些的。如家里要添置家具,那就不妨请孩子一起讨论,买什么样的沙发好看又实用;奶奶生日,大家怎么给她过;自己生日时,请同学到家里,能不能全部由自己计划并且操持,还有类似这些不是大原则的问题,就可以和他们讨论,只要他们提的合理,就可以采纳。
另外要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思考和安排他们自己的事情,比如,放假了,孩子打算如何过,打算用多长时间把作业做完,打算去哪里渡过半个月,是老家还是到叔叔家,是不是可以自己和他们联系等等,打算参加一些什么样的假期训练班。这样做可以促进他们思维的成熟和独立自主的心态和能力。
另外,9岁的孩子应该和家长一起看“新闻联播”,在这其中要加强引导。对国家和世界的大事要和孩子讨论,像奥运会,“嫦娥一号”上天等,要激起他欣喜、自豪的心情,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反面的新闻,要一起分析,激起孩子与不良行为的斗争意识。总之要引导到正面上。尽量少看反面的东西,以免加速孩子的悲观失望心态。要多从正面教育孩子了解祖国的发展,要培养爱国心。——因这与形成世界观的关系极大。如果在九岁时,就能有个较为正确的是非观,那么对于孩子少年期的渡过将会是比较顺利的。.

TOP

但是,现在比较令人担忧的是,“九岁现象”并不是很明显,很多孩子明显地有“心理幼稚”的表现,也就是心理年龄赶不上生理年龄,九岁孩子的心理相当于七岁孩子。
如何形成的呢?
原因是:1、“独生子”国策的影响,再加上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独生子女几乎都是无生活压力,有求必应,没有“受挫折”的经历,不需要“想事”。
2、单纯追求“分数”的特殊年代,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念书、学习、训练各种技能,所以孩子根本就不想也没有精力去注意别的与学习无关的事物。
这一切,都容易养成孩子“不想事”的习惯,变得所谓“单纯”。甚至有些家长有意不让孩子知道社会的黑暗现象,不让孩子接触危险的事情。
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单纯”好,没有坏心眼,不会想坏事。好象这样就可以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单纯”究竟好不好呢?首先家长要考虑孩子单纯,没有坏心眼,不会想坏事,但他能不能分辨好事和坏事,能不能分辨好人和坏人。有坏事诱惑他或坏人诱骗他时,他能够抵御和判断吗?不是有很多报道吗,一些研究生都被人贩子拐骗走,这就是太“单纯”了,单纯到不能保护自己。多可悲!
一个正常九岁孩子的心理是应该开始关注身边的事情,开始发现“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不同,开始想弄明白“谁是谁非”。如果这个孩子心理幼稚,心地“单纯”,到这个年龄还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想法,那他长到少年期时,必然会交很多朋友,如果朋友交得好,会带着他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因为没有分辨能力,交了坏朋友,他就会跟着往下滑,甚至滑落到犯罪的路上。
所以,家长要重视“九岁转变”时期,要正确引导,甚至要启发、带动孩子们去进行思考。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主见,能够有正确的分辨能力,将来离开您之后,能够使您放心。那就一定要从九岁起关注他的心理成长,千万不能忽略了九岁这个宝贵的年龄阶段。
谢谢大家!
                                                   2005年11月
摘自 杨其铎教授博客,版权属于作者。.

TOP

很受启发,谢谢,
好评了.

TOP

很受启发  我们今年也9岁了.

TOP

学习!.

TOP

重新看待了9岁.

TOP

我要时常学习,尝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谢谢!好文章!给好评!.

TOP

好文章,学习了.

TOP

.

TOP

太好了,我最近还因为我儿子乱发脾气而讲他了,现在知道怎么做了.

TOP

非常感谢LZ!.

TOP

刚9岁,学习了..

TOP

谢谢!.

TOP

好好学习  谢谢.

TOP

学习了.

TOP

好文章!虽然孩子还不到9岁,未雨绸缪,免得以后来不及! .

TOP

文章真好.

TOP

谢谢分享。学习中。.

TOP

真及时,谢谢.

TOP

谢谢,学习了。.

TOP

收藏了,并给好评.

TOP

很好,谢谢.

TOP

首先,大家要搞明白的是,九岁转变和少年逆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虽然在表现上有些相同,比如,急躁、爱生气、逆反等,但实质上是不同的九岁的孩子还没有生理上的变化,并没有自己已经“长大”的感觉只是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开始注意和思考社会问题,开始关注社会现象,这才发现了事实与自己的理想有大的距离,因此而失望、伤心。是在思想内部发生,自己也不可能说清楚的,只是和自己较劲的心理过程,所以表现出烦躁、疑惑、发脾气。丝毫没有和大人对着干的意思。所以我们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困惑,理解此期儿童生气、发脾气、焦躁的原因。不要一味地怪罪他们。
其次,重要的是学会与孩子沟通。沟通的诀窍是“换位思维”,想想自己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尊重、信任,还是忽视、猜疑?当自己做了错事时,我们是希望听唠叨、指责,还是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并且鼓励自己。想明白这点,就用这样的方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二,沟通的基础是“尊重”、“理解”和“信任”。不要用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指责他们,也不要乞求他们。而是要逐渐转入朋友式的交往,为青春期的到来打好基础。什么是朋友式?就是不能用对待幼儿的态度,哄他们或压他们,也不能用对待成人那样的理性。比如孩子向你诉苦,你一定要认真地听,并且要表现出同情,让孩子真的感觉你是和他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的,这就是“哥们儿”、“好朋友”。即使事情真的是孩子的不对,你也要先听,并表示同情,先赢得孩子的心,再找机会和孩子平心静气地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孩子也去“换位思维”,这样孩子很可能就明白了自己的不对,而自觉自愿地改正错误。

认真学习了,很有启发!

[ 本帖最后由 letitia 于 2008-11-19 14:25 编辑 ].

TOP

正困惑中,太感谢楼主的及时点拨,好好体会和孩子共成长! .

TOP

已经打印,好好学习。谢谢!.

TOP

一切都会好的!

谢谢楼主!我的儿子刚过了9岁,如果早看到你的文章就好了.其实我一直困惑孩子在和我们家长对抗,现在看来只是孩子的一个过程,对我们也有一个很好的提醒.好好把握孩子的12吧!!!.

TOP

学习了,.

TOP

  要以此作为自己的警句时常记在心里。.

TOP

好帖。正好九岁,认真学学!.

TOP

谢谢楼主!我的女儿马上要9岁了,好好体会和孩子共成长!.

TOP

我们8岁,但也有点苗头了,提前储备知识。谢谢.

TOP

深受启发!我得自己好好反省一下了!.

TOP

很受启发,马上就要9岁了,先学习了!谢谢LZ!收藏着,不时的提醒自己!.

TOP

我们8岁,应该好好学习。谢谢。.

TOP

我们也9岁,学习中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收藏了谢谢!.

TOP

回复 3#ninimami 的帖子

看了。我家9岁,最近特别让人头大。.

TOP

感觉孩子最近变化蛮大的 是往好的方向变 其实父母和孩子是互动的 有时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和方式方法 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TOP

不能机械理解九岁的转变

  确实存在“九岁现象”!但这是一个概念,不一定是指到了九岁就会发生。有的孩子在八岁时就出现“九岁现象”,有的孩子到十岁甚至更晚才出现。每个孩子不同,或迟或早都会出现LZ描述的现象。.

TOP

上周开家长会刚听专家介绍了 三,四年级 效应的事,今天有读到了这,受益匪浅呀!!!
在此谢过!!!!.

TOP

也曾有过经历

儿子2升3时的表现和状态十足就是“九岁现象”的演绎版,我也因此经历了一次痛苦的转型。当时我还找不到理论上的解释,还以为儿子提前反叛了呢,简直精疲力竭。为此去图书馆看了大量的教育书籍,然后先从调整自己的态度开始…现如今,我们的关系真的就像朋友。我的感受是:教育也是门“职业”,要能担当好,也要先充电,然后好好自行修练一番的。.

TOP

我儿子现在八岁三个月,也出现这些情况了,现在读三年级。。.

TOP

好文章,正遭遇孩子的九岁转变。.

TOP

再过1个月就9周岁了,看了有启发,谢谢!.

TOP

我们正九岁呢!谢谢LZ。.

TOP

.

TOP

.

TOP

好文章收藏了谢谢!.

TOP

 104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