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再别杨浦阶梯,迈进上外附小

再别杨浦阶梯,迈进上外附小

昨天我和女儿激动又伤感,因为女儿大班毕业典礼后就要告别幼儿园,她既是主持 、英语剧《SNOW  WHITE》的主演,还演奏了古筝曲,我也沾光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今天我和女儿兴奋又开心,因为上外附小的家长会上,孩子见到了既会英语又会中文的陈老师,还得到了四颗粘纸,我也第一次见到附小的两位校长,聆听了给家长的“十条建议、十个提醒、十大准备、十项说明”,犹如醍醐灌顶——才确信女儿从杨浦阶梯迈进上外附小应该能一路走的更好。
我们是自以为是实际是后知后觉的糊涂爸妈,因为太计较学费,当初给女儿找幼儿园就“一心向公”结果走了弯路还好最后选择了杨浦阶梯(1600/月),今年的小学择校也同样左右权衡进退了两家小学之后最后还是选择了上外附小(碰巧又是轮到我们就开始涨价)。今天的家长会后,我总算有点理解为何旺网上附小家长会这么“护短”,就像我如今认同杨浦阶梯一样,那是有过接触、经历之后的自然反应。虽然对附小我还是有雾里看花之感,但相信女儿应该不感到陌生。在杨浦阶梯的基础上,比照朱校长的要求,女儿假期尚需要学会系裤腰带(她只会系鞋带)、练习用调羹吃虾(她只会双手并用)、练习写汉字(她只会写数字与字母),而我们家长要学的倒是不少。
“教育孩子是遗憾的艺术”(朱校长原话)。我没法试验当初如果没去阶梯,孩子今天会是怎样的面貌,也不可能让我先知孩子在附小五年后的得失。现在,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告别杨浦阶梯,开始憧憬孩子在上外附小的多姿多彩。
下文是我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献给所有用心孩子世界的人。

尊敬的园长、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大二班端端的妈妈,蒙燕燕老师所托,今天非常荣幸地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此刻和在座各位家长一样,我的心情无比兴奋与激动。
六年前栀子花飘香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宝贝女儿——端端。自此,我们劳心她每日吃喝拉撒睡、每月身长体重变化;焦心她感冒咳嗽小毛小病;操心她摸爬跑跳居行安危;更开心她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能灵牙利齿健步如飞;宽心她从学会吃饭穿衣照顾自己,到能体贴关照身边的人。牵手孩子的日子,我们越发感念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感恩父母养育我们的劳碌与辛苦,感激亲朋好友学校社会的关心与爱护,更感动于孩子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激越。我们和她一起学轮滑学游泳、一同游山玩水尽享自然,一道对弈弹唱共谱童年华彩乐章。孩子的成长,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有孩子的人生是负责任的人生,因为有她,我们的人生才更显完整与丰满。在此,提议各位家长和我一起为孩子们献上深情飞吻,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回馈,祝福他们在阶梯的基础上,未来的旅程能攀的更高、走的更远!
五年前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带着孩子在阶梯老幼儿园门前的游乐区玩耍,一位白里透粉的漂亮阿姨停下回家的脚步,躬身下蹲轻抚孩子的笑脸说:“这小孩真可爱,以后到我们班来吧。”一位不知名老师不经意地举手投足片言只语,让我非常感动,并因此对阶梯印象深刻:能拥有这么仁爱、年轻老师的学校一定不错!
四年前孩子两岁入托,由于我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误区,给孩子先后辗转了四家幼儿园。在比较过七八家幼儿园之后,我们选择了阶梯,孩子在此度过了五个学期的快乐时光。忘不了托班时每天放学见到孩子,都头发梳的亮亮的、小脸搽的香香的、指甲剪的光光的,回家后还开心地表演中英文歌曲和区角游戏;忘不了第一次统一着装去正大广场派发礼物的圣诞节活动,还有六一儿童节老幼儿园操场上举行的慈善义卖;忘不了的还有厚厚一本成长记录本中曾经历过的美好故事。
两年前的六月,在与曹园长的几番倾心沟通后,在ANNA老师一句:“端端还好吗?我们都很想她了”的感召下,虽然我们还夹着对周边变压器污染、幼儿园即将搬迁等隐忧,还是将端端从对口的一级公立幼儿园转回阶梯,再续她快乐的集体生活:在阶梯的每一天,有早晨激昂、悠扬的中国工夫与健身操;有独具特色的晨间谈话;有游戏中学习的中、英文课;有可口美味的一餐两点,还有人性化的饭后散步、放学后的师生嬉戏与临时托管。在这两年里,我们的孩子在阶梯平等、快乐、奋进、向上的氛围里,自由地张扬着个性:看到孩子们能用英语自如地进行区角活动,能安静地翻看大部头故事书,能友好地共玩一块拼图,能精心准备给同学的生日礼物,能关心奥运、环保、星球、抗震救灾等社会大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感到欢欣鼓舞,为阶梯这些自信阳光、友善仁爱的孩子们。在这两年里,恰逢幼儿园人事更替、园址变迁、评等定级,每次看到两位园长忙碌在各个岗位当替补,陶老师一边夹着电话一边忙不停手中的活计;看着燕燕老师身兼数任为孩子们消的人憔悴,目睹ANNA老师艰难地挺着大肚子工作到上产台的前一周,我们无不为之动容,为阶梯这些甘于奉献的老师们。
一个月前因ANNA的提前分别,一周前为PAUL老师回英国不能参加毕业典礼,这些天为准备主持台词,端端已数次感伤。我知道她不舍关爱照顾她的老师们、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孩子呀,要知道成长就免不了别离,就得要承受离别之痛,我们唯有把记忆珍藏,把感激记在心上。现在,请全体小朋友跟我一起大声说:“谢谢老师!谢谢幼儿园!”
作为喜欢、关心阶梯的家长,借此机会我将诚挚的谢意、无尽的祝福献给阶梯全体员工:
给校车老师、保安伯伯“安全护卫班”,是你们引领孩子们每天开心来、满足归,有你们的尽职尽心,才能换得家长的安心!
给以园长为首的“顾问后勤团”,是你们的事无巨细、关照入微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信心满满。你们微笑、忙碌的形影,将会感染孩子、鼓舞家长!
给一线“美女老师连”,特别是负荷最重的大班老师们,是你们慈母般呵护、密友式嬉戏让孩子们乐享过程、体验成功。你们的盈盈笑语、谆谆教诲,将成为孩子们前进的力量源泉。
最后,我还有两句话要与在座老师、家长共勉:“信心、爱心、善心同塑;EQ、IQ、HQ齐抓”。衷心祝愿阶梯文化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huyu 于 2008-6-29 00:30 编辑 ].

TOP

真是有缘,我们幼儿园是校友,现在也是校友,我们是二升三的小姑娘。.

TOP

回复 2#小龙女mum 的帖子

啊呀,太开心了,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以后要多请教校友mum了。.

TOP

孩子的幼升小,我们是积极的、谨慎的,但没有如旺网上很多家长有明确的目标或理念,所以,整个过程中我们是盲目的、糊涂地。以下是我曾发在幼儿园家校互动上的择校流水帐,算是园内交流,也算是孩子和家长的一段经历,现原样呈上。希望看者着眼事实描述部分,省略文中自以为是的评论。

小学择校记
2008年5月
还在年初时,上一届的家长就不时告诫说,因为他们当初找学校时大意了,没早准备结果很是被动。因而,女儿今年升学我们也早早就紧张起来,决定让孩子自己试着多敲几家门。下面是端端的择校简况,也算是记录她的一段经历。
端端首先参演的是上海最正经、最激烈的小学——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入学筛选。先是两千多人的网筛,孩子幸运地进了;然后是幼儿园写推荐意见,老师们很郑重,弄得我过意不去(知道太难了,原本只想让孩子有机会正规地SHOW一下的)。5月2日一大早,作为800多名孩子中的一员,端端参加了第一轮初试的第一场考试(8:00—8:45)。借此时间我们大人去浦东齐河路上的中学部新校区看看,学校崭新而宽敞,还没来得及转完一圈就又要赶回来接孩子了。小学(国际)部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互相交流的家长,我也第一次以家长的身份参与这样的围阵。感叹!惊叹!端端考场的小朋友最后出来(听说考试期间电脑出故障耽搁时间了)。她是她那一考场的排头,举着号码牌带队,手背上贴着实验学校的粘纸。挤到我们面前时,小脸红红的,兴奋地说“学校好大呀!”接着就说:“妈妈,这题目好难呀!”这是肯定的,我们预料中的,前面也有小朋友说过。爸爸还是想套问考了点啥,“21道题,全部是图形找规律,第5道我先做错了,后来又改了。”“先不管啦,我们先去鲜花港游玩去咯!”接下来的几天,旺旺网上海实验学校的论坛火爆,严格来说是每年的这个时间都如此。怎样的学校、如何的激烈,有何感想,请看了再做些点评。(http://ww123.net/baby/forumdispl ... ge=1&cycleid=29
5月8日收到实验学校的回复,还很煽情:“220号同学,您好!非常感谢你对我校的信任并参加我校第一轮校园活动,因名额有限,您没有通过我们学校的第一轮校园活动,沧海遗珠,甚憾!希望您能早日找到适合您的学校。”孩子的爸爸有点泄气,本想能跟老人住近点(学校就在奶奶家附近)、公费又能少读两年书,多美的事。在去考试之前,孩子一直以为是要去舞蹈班推优学校一师附小复试呢。结果一场试下来,小人就被吸引住了,真是名校效应呀。小家伙这几天士气高涨,认定自己能上实验学校。为此,爸爸不知道怎样跟孩子交流这一结果。9日早上给端端梳小辫时,我说:“昨天实验学校来信了,说是名额不够。”话还没说完,她就伤心地哭了。“我们都知道你表现很好,但是学校说还要继续努力,不能只英语好,你知道还有很多更厉害的小朋友。等我们小学读完,人也长大了,本领也学多了,实验学校欢迎你再去。”“我知道了,我以后要多做实验。”孩子天真呐,以为实验学校是做实验的!“其他的小学我都要去考!”这大概是缘于实验学校的考试经历难忘吧:老师拉着她的手进学校、第一次看电脑屏幕作答、第一次接触那么复杂有趣的测试题目、早早就得到奖励粘纸、举着牌子带队出来,而且还自认为答的不错。这样的经历过程在我看来很难得,对孩子、对我们大人都一样必要,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在于能学到什么。孩子认同了要积极向上、体验了选择与竞争、提前感知了小学生活的趣味。而我们则学到应该怎样帮助孩子主动争取,积极参与。
5月10日端端参加了上外附小下午二时的面试。因为是下午她要午睡的时间,因为心系实验,孩子表现的不是很积极。到了学校门口,远远就见排长队的人、车,看来人确实不少,只要电话登记的都有面试机会。排队时端端说,“都是些小毛孩!”这会儿她认为自己要比别的小朋友大些了。晒了会太阳,一个家长领一个孩子进去了。孩子领了号牌被老师带走,家长们则被集中在一间教室填登记表、看学校招生录像。因为没有老师在场,其他家长则开始讨论。而我由于对该校一无所知,自然是看的认真。总体上感觉学校平时组织的活动颇多,语文、英语、数学三科的实力都不错,老师、学生们也获得颇多不同层次的奖励,还有就是班级人数较多(听说四十五、六人)、收费上涨(8500/学期外加500多/月的管理费),此外报名人数也看涨。大约四十多分钟后,孩子们的活动也结束了,端端得了一个魔方,她不是很开心,说学校没有实验的大,她想要的玩具又没拿到。出来后,几个在外候场的小朋友家长拥过来问面试内容。端端也能如数告知:有看电视听故事回答问题(大概讲了故事的内容,说是看电视的时候自己都要睡着了)、跟老师学跳操(感觉自己跳的不错)、运乒乓球(还不错)、投篮(三个只投中了一个)、数学分类(没问题)、老师个别问答(诸如你会乐器吗、哪个老师喜欢你)。上外附小可能因为关系户太多一时摆不平或其他原因,学校通知要到6月20日之前才能发录取通知。就此做法家长的怨声颇多,也因此平添了附小诸多负面影响。
5月16日端端去阳浦小学面试,接待老师说我们阶梯的孩子统一改周六了,已通知园长,但既然来了就先面试吧。端端碰见班里的另外两个小朋友,三人可兴奋了,与别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共六人一组跟老师“面谈”去了。几个家长聚拢闲聊不长时间,孩子们就出来了。问端端面试情况,她可“膨胀”了,“别的幼儿园小朋友都没有我们幼儿园小朋友聪明,让他们表演节目,没人肯,只有我跟WLY表演You are my sunshine;然后是听故事回答问题,太简单了没几句话;还有一堆玩具让我们玩,结果大家都画画,老师说我们三个人画的一样的,我说不一样呀,然后老师就又跟我聊了一堆话。”我问孩子阳浦怎样,她说:“老师字写的很好看,说话口齿也很清楚,一(五)班的老师夸我聪明(她试听过课的班级),还有张老师教我们拼音。”孩子对阳浦已有了不错的记忆。“可是学校太小,又在高架旁边,环境不好呀!”我跟着说。“哎呀,其他学校都差不多吧,又不是实验学校。”还是实验学校,像是对孩子洗了脑一样,有点“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
5月17日八点半上外双语学校面试,见到了很多阶梯家长的熟面孔。孩子们更是“张狂”了,嬉笑追赶着一起去“活动”。家长们则被安排在教室里看抗震救灾报道,没有如上外附小提供点关于学校的资料片什么的,指点一下我们这些一头雾水的家长(主观认为学校的招生工作应该再细致些)。出来后去学古筝的路上,端端大致描述活动分五个部分:即看图说故事、照图拼七巧板、英语简单问题再跟读句型、学跑跳步、集体户外游戏,从考察内容上看,似乎比较全面。但这些对阶梯的孩子来说确实简单了点,端端自然很是得意,还笑话别的幼儿园的小朋友连简单问答都错,“老师问他,‘What is your name?  他 mm了半天说,‘I am seven years old.’”(可见有些孩子还是会紧张的)。因为觉得阶梯幼儿园的特色本来就是英语见长,因为关于特长、兴趣爱好的狭义理解,因为担心有的学校会厌恶我们是“拔苗助长”,所以,在填写表格的时候我都有意回避不多作言词。后来听孩子说双语考了英语(上外附小没有相关考核),就后悔没有自夸一下孩子的英语水平,之后还是复印了张三星证书交门卫,心想可不要因为我而埋没了这块“金子”。
在附小通知还没来之时,阳浦、双语的通知却相继而至,都是一样的催促限时去办理录取手续。轮到我们必须确定其一了,只是对于选择的对象怎样、标准如何,还是如雾里看花一样的迷茫。多希望能有前人的经验供分享。不管最后我们选择了哪家小学,但就今年的择校情况看,阶梯孩子起码在区内很受欢迎,除了说明幼儿园的影响力(包括往届学生在校不俗表现)外,也反映了各小学校在生源上的竞争加剧,就此看来,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未必不是好事。此外,招生情况还可能跟每一年总体的供需有关。对于家长来说,个人经验认为应该让孩子多多参与类似活动(网上看到有孩子一天就跑四个不同场次),给他们更多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有能力自主选择相比家长的苦心经营总是一种进步吧。.

TOP

大班还没毕业就已经过了三星,真是太厉害了.

TOP

LZ的女儿太厉害了,感觉好有压力,我们家宝宝幼儿园没有学多少东西,纯粹是散养的,现在和LZ的女儿同场竞技,压力不是普通的大哦.

TOP

女儿外向,喜欢动口不动手,所以语言略长,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幸碰到了阶梯历史上最尽责的一位英语老师(感激呀!),他们班孩子的听说能力整体拔尖,自然拼音都教授完了,应付星级考(主要考听说)是恰恰好,但读、写要从零开始。此外,我们其他方面肯定欠缺,参加实验入学考就见底了。
每个孩子的时间、精力都是相同的,只是因暂时分配不同而有异.要相信,即使孩子因分跑道不同起步各有参差,只要有我们家长在旁加油助威,他们都能摘取属于自己的桂冠!

[ 本帖最后由 huyu 于 2008-6-29 23:44 编辑 ].

TOP

又是校友了

杨浦大一班好好,现在一三班,又成为校友了!.

TOP

回复 8#龚二 的帖子

孩子们应该互相认识的,就我们大人对不上,以后肯定会碰上的。先握个手
一班有几个来附小啦,我们二班有四个。.

TOP

佩服LZ的文采,那篇毕业典礼上的家长代表发言稿可以作为范文了 好好学习.

TOP

我是今天刚注册的新手就看到这么一篇佳作,写得真是太好了!感人.

TOP

那么多

引用:
原帖由 huyu 于 2008-6-30 12:23 发表
孩子们应该互相认识的,就我们大人对不上,以后肯定会碰上的。先握个手
一班有几个来附小啦,我们二班有四个。
2班有那么多啊,1班我不知道,我认识的还有一个一班的,现在一5班.

TOP

谢谢10#、11#!
不瞒俩位,私下里自己还读的泪眼模糊。这是对孩子成长中一段经历的真情实感:感激、留恋,尽管也曾有过不少怨言和不满,现在再回首时更觉得要珍惜眼下的每一次相逢与相知,也希望孩子在附小的生活更精彩。.

TOP

回复 13#huyu 的帖子

LZ妈妈的这篇佳作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韵味,我家小孩5月10日也参加面试了,但是线下生,所以很羡慕能进入上外的小孩,想多了解一下上外的英语进度,因为公办小学每周只有2节英语课,这样5年下来肯定是不能跟上外、世外的BB比的,今后请各位进入上外的BBMM们能把上外的英语进度跟大家分享一下,谢谢!.

TOP

端端妈妈:
    真高兴又在这里遇到你。心里正遗憾以后阶梯的家校互动少了你会冷清许多的,不知到哪里去欣赏你的美文呢。看来以后可是有地方找你了 !但愿明年静儿能在上外附小和端端再做校友!
    在这里也向各位旺网的妈妈特别推荐:端端妈妈可是我们杨浦阶梯的模范“宝母”哦!.

TOP

回复 14#小TOM 的帖子

小TOM妈太抬爱我了,发言稿哪能跟大师的传世佳作搭上边呀,我脸都红了。因为孩子托班时曾“跳槽”过,毕业就应该算作是“再别”了。
关于附小的英语进度,从老生家长积累下的帖子中应该能看出的吧,就是要花点时间,我是花了好几天才翻看完的,感觉内容很实用、也很丰富(这大概就是圈子的意义),准备等以后有摸不清方向的事情,再去逐个翻找。
不知你家宝宝在哪所学校?欢迎以后多多交流!.

TOP

回复 15#静儿妈妈 的帖子

哈哈,正愁前路无知己,抬头又见静儿妈!好开心呀!
模范“宝母”是你授衔的吧!在附小还没授权我们家校互动,又要让出阶梯互动权的间隙,我这个尚不知深浅的旺网新生,就开始在附小的“大堂”里自说自话了,可能是在阶梯充大喇叭习惯了(否则也不会认识静儿妈!),不知道现在可有扰邻之嫌,如有,还望大家给提个醒哟。
你这个姑妈当的,真是到位呀,一路保驾护航,欢迎经常来这儿聊聊。端端很难过没跟DANNIL他们在一个班。 叮嘱这帮孩子们在附小好好努力,明年一起迎接静儿。.

TOP

回复 16#huyu 的帖子

我家小孩进了三中心,是个小男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他的弱项所以一直很想进上外提高一下,但不能如愿,我只能在外面想办法帮他补补了,所以以后会一直到上外这个圈子了解一下上外的英语教学,我也会把三中心的教学进度跟大家一起分享!.

TOP

回复 18#小TOM 的帖子

三中心也是很好的小学呀,能进去,相信你儿子肯定不错。
男孩子多内敛,不轻言妄语,但不见得就是弱项。语言学习环境很重要,听、说、读、写是渐次而行的,多听烂熟才能脱口而出。女儿目前的英语学习都是在幼儿园完成的,我们在家只负责放录音。到附小后,希望在这么好的语言环境中她能保持更高的学习兴趣。.

TOP

我想问问,上外附小和上外双语他们在那里的,哪个学校是在控江路靖宇路的?谢谢!.

TOP

回复 20#KELLY_LY的帖子

上外双语是在靖宇路上的,上外附小是在广粤路上的

[ 本帖最后由 静儿妈妈 于 2008-7-4 18:03 编辑 ].

TOP

回复 17#huyu 的帖子

呵呵,不好意思,说是给侄子保驾护航,实际上也是为了给静儿提前打前站,多了解点信息和情况.
看了端端的空间,真的觉得你是一个很用心的妈妈,以后要向你多学习和请教..

TOP

哈哈!端端妈真是有才啊!在wangwang上人气都是那么旺!建议其他TX多向这位MM请教,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TOP

端端妈,看到你的另一个贴,原来你也住黄兴公园附近, 握个手, 小女一(3)班的.
15分钟驾车好象不止, 早上好像要花30分钟吧,放学你也自己接吗?.

TOP

回复 24#Po_mum 的帖子

你好呀,又认识一位妈妈了,咱们可算同一板块的校友啦,同样不容易呀,要握手!
考虑到我还只是个本本族,虽然有照已三年多,但不太自信能接送自如,加上孩子又刚升小,还是希望她早上能多睡几分钟,所以决定先在附近租住一年,现在基本已经定好了。.

TOP

回复 23#vivianfoxhu 的帖子

谢谢你来捧场呀,难忘你我曾经在阶梯一同留下的足迹, 现在也羡慕你们群聊之激烈,我要多向你学习才是!.

TOP

回复 22#静儿妈妈 的帖子

呵呵,见笑了!因为孩子与两边老人一年到头没几天能碰上头,正好借网络空间向长辈亲友们汇报工作。看过之后就明白为什么我老是“长篇大论”了,一处作业可以好多处贴。哈哈.

TOP

看到了阶梯校友的优秀表现,祝贺端端进附小,
我家宝宝在阶梯读了四年,我们早你们一届,所以我们是师姐啦 由于年龄未到,又在其他幼儿园重读了一年大班。今年也报考了实验和上外,我们最后上了实验,不然又和你们做校友了。阶梯的孩子在区内小学里出挑的很多,至少我们这一届是的,我家孩子看到她同学的中队长大队长标志羡慕死了,呵呵.

TOP

你们是马老师班的吗?.

TOP

是的,马老师班级的,你们也是?.

TOP

回复 30#graceyhq 的帖子

你女儿叫什么名字呀?我儿子是健健

[ 本帖最后由 柯默默 于 2008-7-8 14:52 编辑 ].

TOP

回复 30#graceyhq 的帖子

是扬扬吗?

[ 本帖最后由 柯默默 于 2008-7-8 14:51 编辑 ].

TOP

to 32#柯默默

有短消息给你哦.

TOP

真高兴又结识了两位阶梯校友,还都曾是阶梯"金牌"老师的弟子.私下里马老师跟我们眉飞色舞地夸她已毕业的孩子们,如数家珍呀.
Graceyhq我们在旺网上早就熟知了,为孩子那么用心投入(从你LG那儿进一步得到印证).还有呀,我们两家的孩子还做过几天起跑4的同学呢.

[ 本帖最后由 huyu 于 2008-7-8 23:23 编辑 ].

TOP

呵呵,你就是那位妈妈啊!

起跑4我们放弃了,单词太难了,而且以后我们在浦东过来也不方便。端端继续加油了!.

TOP

回复 35#graceyhq 的帖子

哦,我们没要求她记单词,所以也没觉得啥。以后要多交流、多向你们学习哟。
今天跟马老师提到GRACE,她可自豪了,夸小家伙思维很敏捷,不简单!.

TOP

读经之路今日始

暑假的第一个周一,在朋友的力荐下,我带端端去杨浦教育进修学院旁听了由台湾学者王财贵主讲的读经讲座。除了初为人母时看过三两本早教书籍外,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幼教讲座,也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多人热心于中国古(经)典文著的研究与推广。到指点地点后已差不多满座,男女老幼都有。本来以为是某培训机构活动推广之类,后才知道是杨浦区某学会安排的语文教学研讨,参加者很多是中小学老师,还有一批读经志愿者家长,像我这样带着孩子来的也有好几家。端端排队在到会名册上签了自己的大名,还领了一本王教授主编的《学庸论语》,就座后也像模像样地翻看起来。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由教育的时机、方式、教材始,到加强古典经著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发言不是很精彩,但就听者的反应看,推崇读经者还是不在少数。
对孩子诵读经典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宁愿相信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读经确有助孩子觅得绿色精神家园的可能。在孩子0~3岁、3~6岁两个最佳教育时段,我无心也无力于这方面的引导,(虽然幼小班时给孩子诵读过《三字经》、《百家姓》,也讲过《圣经故事》,终因自己学养不济未能坚持),还好可以利用十三岁之前的童蒙养生时期做些弥补。讲座中,孩子听进去了王老师说引导孩子自己学习的重要性,这一个星期来她能每日坚持自己读上几遍。去看望ANNA老师的时候,要卖弄地背上《大学》中的一段;见到马老师的时候,故意凑她很近地说,“我会读《大学》了。”“我知道你会读大学的。”“是这个《大学》不是那个大学呀!”“哈哈……”早上听《孟子》,尚睡意朦胧的孩子她爸嘟囔着:“这是什么意思呀,你懂吗?”端端得意地回说:“你不懂了吧,这是一种语言!”一边的我窃笑,“对,是一种语言,是中国的古文,叫文言文。”孩子要是能把这些琅琅上口的经典章句,当成英语的SONGS&CHANTS一样来接受并消化,效果肯定不错。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跟孩子一道读经之路今日始,我也收获不少,但愿我们能一同不懈坚持!.

TOP

引用:
原帖由 huyu 于 2008-7-13 18:06 发表
暑假的第一个周一,在朋友的力荐下,我带端端去杨浦教育进修学院旁听了由台湾学者王财贵主讲的读经讲座。除了初为人母时看过三两本早教书籍外,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幼教讲座,也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多人热心于中国 ...
端端妈有心的,我是准备女儿二、三年级的时候,利用人家孩子读作文的时间去读那种“语言”,今年先做好入学准备和适应.

TOP

回复 38#graceyhq 的帖子

我只会撒点胡椒面,是想在孩子还属无意识学习状态垫点底。我们还不知道入学准备从哪入手,就等着老师来家访时给指导呢。
我常到你们那边去兜,学习了不少新理念,收获不小!

[ 本帖最后由 huyu 于 2008-7-16 21:57 编辑 ].

TOP

呵呵,在考试的时候,有几位很牛的爸爸;现在,有几位很牛的妈妈.

TOP

聚散两依依——由诸暨到绍兴

暑假行进到一半,端端已养的小脸浑圆,胸部的根根肋骨已不显现。周一到周五日伏夜出避高温,一日三餐饱食外加游泳多睡,个头好像也猛长了一截。双休天跟大人逛展馆看电影玩热带风暴,仍觉得不过瘾,老念叨同学怎么也不打电话。孩子想念小伙伴啦!在兔爸的组织下,同CHERRY、TOMMY、JIMMY共四家结伴二日游,让日后分散在四个不同小学的孩子们再闹忙闹忙,也给久孵空调、惯于以车代步的家长们一次出行出汗的机会。
周六上午九时在幼儿园门口集合由民星路上中环。同伴们比我们要早到一步。一家一部对讲机,一路在对话中行进,虽然各自驾车却很有集体组织感,要是再统一在车上贴点什么就更有意思了。四家爸爸车技娴熟,我跟端端小小迷糊了几下就到了诸暨。先往兔爸的老窝。宁静祥和的宅院里,热情好客的主人端上醇香鲜美的菜肴,大人孩子都大快朵颐。孩子们聚一起不停唧唧喳喳,端端与两位小男生还拿起长长的水枪对射,凉丝丝的井水浸湿了衣裳,也给自家的爱车洗了一次淋浴。主人家的两只看家狗与孩子们逗乐,竟然还会令一位爸爸大人吓得止步不前。饭后小憩片刻即作别袁家长辈前往住地西子宾馆。宾馆舒适价廉,标间320元/晚,还配有液晶电脑供大人上网,宽大的三人床可让三个女孩子比赛练下腰。在兔爸的导引下,我们对这片浙土的富庶与悠闲也略知了二三。
游历五泄。下午过四时太阳少了淫威后,我们好去游五泄。虽然还是有些燥热,但行走在溪边山涧畔,不时凉风习习。孩子们沾了诸暨阳光幼儿园的光省去了门票,大人门也因兔爸的熟人效应优惠了半票。乘游艇飞越碧绿的湖面,一下子就凉干了身心的暑热。许是因天热或近晚,景点游人稀少,孩子们一路笑闹冲在前增添了不少喧哗。 两旁绿树成荫依然,而一边的溪流则时断时续,没了若干年前的春末游此地时踏水前行的景观和情趣。炎夏又不逢烟雨大概不是游江南的好时节吧。可是孩子们的兴致丝毫不减,还像在幼儿园游戏一样“分爵封侯”,领着大人闹闹嚷嚷从一泄爬到五泄,遇有戏水处更是欢畅得很。下山路势险陡,几个小家伙还把大人拉下很远一截。可能是TOMMY不听端端“调遣”吧,加上大人们的打趣,俩个小人还闹了个脸红脖子粗。急冲冲上山下山,还没来得及细数究竟有几泄,缺乏锻炼的城市大人们已累的够戗,大呼若非有小的们打前阵,难免有几位爷娘会半路脱逃。确实的,因为有了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大人自己要硬挺住。因为经历了旅途的香汗淋漓,才更能享受坐电瓶车、搭乘快艇的清凉与愉悦。
西施故里尝美食。暮色苍茫中驱车回市区,江南的山色田园风光此刻静谧了许多。到被兔爸冠为诸暨“新天地”的仿古越国景点西施故里时,所见已是一派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景致。能想象出白天这里一定游人熙熙,说不定还有如西施般的现代美女穿梭其间。即便在夜晚,中央广场处还聚着游人在观看某游艺活动。我们是要去海吃一顿的。沿着曲曲弯弯的走廊,穿过古越式的庭院建筑,兔爸领我们到颇具盛名的鸬鹚草堂。满满当当的各式特色菜肴,口感正合各位。臭豆腐、石板鱼、野生昂刺鱼让大人们赞不绝口;蜜汁鱼块、红烧肉窝窝头、紫芋等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席见大人们交流下下育儿苦经,先前斗气的端端与TOMMY重又嘻嘻哈哈挤挨在了一起。这帮可爱的大人与孩子!
访鲁迅故里。周日的行程是访绍兴的鲁迅故里。套用TOMMY妈的话,端端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进景点拍照”的主,诸暨到绍兴的短短车程,她就好好眯了一觉,下车就又呼啦啦抖擞着冲在了前。对鲁迅,端端也是知道一些的,去年的清明节去虹口公园瞻仰过,还参观了鲁迅的纪念馆,记住了其笔下有个大喊“造反”的阿Q。我一直膜拜鲁迅,虽然也只是由纸上得来的实感,临到要参观其故里就又平添了几分神圣。
还没进到鲁迅故里,街两边就隔两步闪出“咸亨酒店”招牌、孔乙己塑像,还有摆放着叫卖的乌毡帽、茴香豆。对于这些,因为鲁迅先生,来这儿的游客无须导游也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真是名人名地而名胜呀!大上午太阳就火辣辣的。游人一拨拨排队参观,其中有一大队上海某夏令营的中学生们,也是来寻课本中的绍兴吧。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鲁迅故居。对着鲁迅的家族谱系,端端对周氏三兄弟有了概念,知道了鲁迅是依母性(鲁瑞)而来,但对“成也周福清、败也周福清”不理解;来到那座有名的菜园子,地上爬着南瓜藤,大人们口中喃喃着的“高大的皂荚树”已被几根铁架撑着,“光滑的石井栏”边有红字标签着,还有那一排“低矮的土墙根”也被栅栏围圈,当然我们是听不到蝉鸣,见不到云雀飞,更别说能翻找到覆盆子了,但桑椹树是依旧在。大人们的欣欣然这些尚未入小学的孩子们是不可能理解的,就让他们列队在鲁迅孩提时代嬉戏的乐园来张合影吧。在鲁迅听长妈讲故事的塑像边,五个孩子摆着不同的造型又一张合影。为争坐那张小凳子,JIMMY撅起小屁股把端端挤在了地,两个常黏在一起的小家伙这会儿也都气呼呼相对。在鲁迅故居,端端还第一次听说了少年闰土、祥林嫂等故事。再转到“三味书屋”(“三味”的原意是: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醇),跟孩子们介绍鲁迅书桌刻“早”字、古人读私塾、读书三到(心到、眼到、手到)时,多数是一脸茫然,倒是对课上偷跑到后院玩闹一说能心领神会。看来,不管哪朝哪代的学人(孩童)对苦学与玩乐的感知和取舍都是差不离几的,因而读鲁迅先生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人们自然心有戚戚。
咸亨酒店叙旧话别。中午在咸亨酒点用餐,兔爸已觉菜肴翻新之困难了,但我们都一样吃的开心。孩子们则按捺不住在包间内外穿梭,端端与JIMMY又拥抱言好。“就让他们在一起疯疯吧,再碰到一起也不定是哪天了!”在如今移居的年代,想象着某天某地孩子们谋一面时,各自都长高了一大截,兴许要经提醒才能忆起彼此曾是幼儿园的同学,到时恐怕只会生分地互相谦让了。
聚散两依依!挥挥手我们继续前行!

[ 本帖最后由 huyu 于 2008-8-1 22:29 编辑 ].

TOP

入学前家访实录


8月13日


8月8日晚10时一家人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正酣时,电话铃声起。电话那头是陌生却甜美的声音,原来是陈老师约家访的。“老师真不容易呀,开幕式不看吗?这个时候还要安排工作!”一旁呷着零点喝啤酒庆贺的孩子爸感叹说。因为周六上午要学古筝,家访的时间就改在下午一点。
虽然知道开学前老师肯定是要来家访的,这些天陆续清理出过期的书刊玩具、卖垃圾打扫卫生,但是老师就要来了,孩子和大人还是有些紧张。周六依然是闷热天。上午从浦东学好古筝回到家已过正午,赶紧开空调放冷气,午餐是来不及吃了。只够洗切哈密瓜的时间,陈老师来电称已到小区门口。忙嘱咐孩子到电梯口去恭迎。不一会儿师生俩就笑笑说说进了门,我则慌忙地满头大汗,跟没接待过人似的。让孩子先陪陈老师坐下聊,端上水果递上白开水。开家长会那天只看到老师侧面,现在见端坐在沙发上的老师显得要年轻。话题竟然不恰当地先从陈老师的年龄开始,老师并没忌讳。老师比我长两岁,孩子却小端端三岁,在我的意料之外。“啊,比我们要的还晚!”“晚要孩子好,很多事情可以考虑得更清楚些。”看来对于养育孩子的时机,陈老师是深思熟虑过且很有见地的。可惜我没能继续这个话题,便忙乎着翻找孩子毕业典礼的VCD、毕业纪念册。端端跟老师吹自己学古筝、练二胡,老师则不时予以肯定鼓励。一边看VCD,一边翻纪念册。“你还是主持人呀,照片上你坐在中间,看来很受老师重视哟。”“看,我妈妈在发言!”“妈妈很激动,你以后好好表现,到时也请妈妈发言。”老师厉害呀,激励了孩子也顺带鼓励了妈妈。“她是6月份的呀,不像哟。”“是的,她个子像爸爸。”“不光是身高,也很老练。”“哦,可能是幼儿园老师给了很多锻炼机会的缘故吧。”本来还一直担心孩子月龄小显幼稚,老师的评价让我们宽心了不少。“你的英文名字叫Audrey,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妈妈取的,她喜欢《罗马假日》里的Audrey Herpen。”“那你到时候上英语课要大声表现,否则的话名字不一定给你了。”原来进附小后,小朋友英文名字重名的多,即便叫了三四年的Audrey 也可能要归属别人。
对于老师布置的学前准备,我们好像还没到位。书包显大了,写字也没怎么要求,得让老师现场检阅指导。陈老师从如何用削笔器削铅笔开始着手,“字写的好,跟铅笔很有关系。就让孩子练描字,不要求快,半个小时描完这一个字,开学后我每天会教他们的。像她这种性格,到时候肯定能写的很好的。”老师看得出孩子拿笔的时间不长,运笔不能一次到位,写字有些吃力。口算速度、难度要加强(一年级二十以内加减法,5分钟内100题);认字也不错,还能够自己拼读,但要多大声朗读,附小是没有早读课的。“哎呀,我们平时就指望她在幼儿园学了,在家也只学了些娱乐的,上学后不会跟不上吧。”我很着急。“阶梯在写字等技能方面教的少,但对学习能力培养的不错。孩子上学前填塞的哪点东西到一年级下就拉平了,关键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但愿老师不只是安慰我们吧,我们又开始指望附小能为孩子培养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了。
原本准备的很多求教话题,诸如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安排、家校如何能更好配合等都没来得及问,老师得赶往另一家。据说附小期间只有一次家访,相信别的家长跟我们一样在焦急等待。出门前,老师瞅见了桌上的奶粉罐,“小胡,你还在吃奶粉呀!”“是的,每天一杯要喝到上小学呢。”跟孩子一起送老师到电梯口:“老师记住你了,23号我们再见!”端端乐呵呵地冲老师挥挥手,电梯门徐徐合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