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金桥儿童生活馆】Time to say goodbye

晴妈,你好,终于等来奥尔夫开新班的消息了,一直都想帮我们家仔仔报个名,不知道这次能行吧,下个月就满3周岁了,仔仔一直对音乐、节奏都挺感兴趣的,在家里我们也会经常放不同类别的音乐让他感受,节奏感较好,喜欢打鼓+跳舞。不知道还有试听课的机会吧?拜托晴妈了。.

TOP

回复 2252#海上贝贝 的帖子

嗯,机会确实很难得。你们又住得近,周日晚六点过来吧,让宝宝感受一下。
其实,如果没有经过训练,3岁和4岁孩子的音乐能力相差并不大,但是成熟度不同,上课的控制力会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是想看看,你家宝宝能否适应上兴趣班课程的形式,并不是怀疑你家宝贝的音乐能力哦。.

TOP

回复 2243#晴晴的妈 的帖子

我实在是喜欢奥尔夫音乐教育,遗憾地错过了晴妈的第一个班。终于又等到开新班了,可惜孩子在年龄上偏大了。
真的很希望还能有机会加入到4.5-5岁孩子的班,(因为调整了时间,也让我有了昐想),虽然这个班已经满员,虽然这个班的孩子比我们多了一段时间的奥尔夫体验。
哪怕让我们体验一下?.

TOP

回复 2253#晴晴的妈 的帖子

好的呀,这个周日晚6点我们一定准时到的,晴妈的意思我懂,其实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一点,怕他年龄偏小,上课的控制力会有问题,不管怎样这么好的机会不容错过呀,谢谢啦.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卡门爸 于 2009-10-13 13:51 发表
我实在是喜欢奥尔夫音乐教育,遗憾地错过了晴妈的第一个班。终于又等到开新班了,可惜孩子在年龄上偏大了。
真的很希望还能有机会加入到4.5-5岁孩子的班,(因为调整了时间,也让我有了昐想),虽然这个班已经满员, ...
欢迎。
不知道你家宝贝多大了?
我们周六7点这个班上有2个大班的孩子呢。
音乐老师说过,5-6岁的大班孩子插班过来,通常能够很快适应,没有问题的。
我们现在更换了一个很大的教室,而且改变了亲子教学的形式,让孩子们独立上课。
我们尝试过,即使是9、10个人的教学,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所以,原来额定的8人标准,可以酌情突破一下。
参照美育奥福的额度,最高不能超过12人。

奥尔夫音乐完全应该大力推广,不应该让语、数、外教学成为幼儿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委虽然明令禁止幼儿园这样做,可是客观上我周边的幼儿园今年起都更加变本加厉地逼着家长报名上周六的语、数、外班,以获取暴利!鄙视一下!)。
可优秀的奥尔夫教育资源实在太难得了,旺旺上放眼过去,能够享受70、80元上一堂优质的奥尔夫音乐课的家长,全市也就那么几十个吧
从这一点看,我还是非常骄傲的,能够让晴晴,还有金桥周边的数十个孩子,享受奥尔夫音乐教育,物美价廉啊!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13 14:28 编辑 ].

TOP

回复 2256#晴晴的妈 的帖子

真是惊喜!感谢提供这么好的机会!

一直很欣赏晴妈的育儿理念,也很钦佩晴妈为晴晴以及金桥周边的孩子们提供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0-7岁的孩子,真正的教育就是让他们体验美、体验爱,体验自由和快乐!我所理解的奥尔夫就是一个能让孩子获得这些体验的平台。.

TOP

回复 2257#小卡门爸 的帖子

是的,这是每周一次,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音乐会。
我现在周末,主要就是带孩子在参加音乐会:
奥尔夫的音乐会,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会,小伙伴剧场的儿童音乐剧。
我自己也很享受,在音乐和戏剧中得到巨大的美学和情感的体验。
幼儿的学习,不是为了某个未来做准备,而是,学习,就是他们的生活。
我们要精彩地、轻松快乐地活在当下,这样才能精彩地、轻松快乐地活在明天。.

TOP

回复 2258#晴晴的妈 的帖子

晴妈,昨晚的蒙数上了,很不错。但有一点缺憾,郑老师自己也感觉到了,上课的场地布置不是那么舒展,导致老师示教时候的教具不得不在数个小朋友之间挪来挪去,不知是否能在现有硬件条件下略作改进?谢谢!.

TOP

回复 2259#水源细流 的帖子

嗯。
这是这次十月教室更换后的第一次上课。
场地更换后,美术、音乐和舞蹈的效果更好了,而蒙数课,则因为场地不适合,两个班的效果都大打折扣。

我已经和郑老师商量过了,我这就去购买一些材料,重新布置蒙氏数学课堂。
放心吧,下周二你们上课时,这个问题会解决的。.

TOP

睛妈,  昨天试听的蒙氏数学, 我自己感觉很好, 这种教学理念, 教具都非常吸引我;  遗憾的是女儿不大配合,  大概过了近半个小时才刚刚进入点状态(属于慢热型的孩子), 我又花了二个晚上与她进行沟通, 又哄又骗的,  该用的方法都用了, 但还是不肯再去听课了. 真是可惜, 那么好的机会只能留给其他宝贝了, 希望下次再开班时, 我能做通她的思想工作.  另外, 昨晚的试听费用 晴妈发消息给我吧, 到时约好时间我再送过来.  呵呵......

TOP

回复 2261#宝宝腻腻猪 的帖子

我已经听佳佳妈妈说了你宝宝的情况,她也说你女儿是慢热型的,上其他课程也是这样的。既然她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了。
试听费用,就算在佳佳妈妈的会员活动费里面吧,不用送过来了。

我们这里其他课程比较轻松快乐,蒙氏数学是对专注度要求最高的。
不瞒大家,晴晴也是整整半年都是梦游一样的状态,也常常会流露出畏难的情绪,曾经多次让我动过放弃的念头。
坚持了半年多,最近两次才仿佛突然开窍,若有神助般,状态奇迹般地好。
不过,和你女儿不同,我女儿还是愿意来上课的,当然,我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耐心。

那就把这一个名额转让给其他孩子吧。请感兴趣的妈妈尽快和我联系下周二的试听!

顺便说句,蒙数课堂重新布置的材料,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等着大家下次再来提宝贵意见哦!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14 23:54 编辑 ].

TOP

一夜之间,女儿从绘本时代,进入了故事书时代

这个国庆期间发现,女儿已经迷上了无图的中篇童话故事书和连环画册。

呵呵,一直盼着女儿能早点结束绘本时代,进入篇幅更长的儿童文学作品呢。
一方面是帮老妈省点银子,另一方面,以她的阅读理解能力,她确实可以尝试更高难度的文学作品了。

这次精心为她挑选了一些经典童话故事书,和连环画册。详见《为小小孩准备的书单》:http://ww123.net/baby/thread-4614559-1-1.html

从今后估计要关注童话故事、民间故事书和适合儿童的小说了。

如果妈妈们发现有新的精品绘本问世,也麻烦通知我一声哦!即使错过了最佳的阅读年龄,经典的绘本还是值得珍藏的!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14 23:56 编辑 ].

TOP

回复 2243#晴晴的妈 的帖子

晴晴妈妈写得真好,奥尔夫有你这样的推广专员,发扬光大指日可待!呵呵。

我在联洋这边也想凑一个班,不过应者寥寥,我能转载你的这段话去做一下宣传吗?.

TOP

回复 2264#胡豆妈 的帖子

My pleasure..

TOP

回复 2265#晴晴的妈 的帖子

哇,你回复好快啊。上班不专心啊,呵呵。.

TOP

回复 2256#晴晴的妈 的帖子

晴妈:你好!
我对奥尔夫音乐不了解,不过听你这么说,心里痒痒的。只是我家孩子4岁3个月了,上中班,而且我们住在徐汇,您能帮我推荐一下徐汇周围这样的班吗?谢谢 !.

TOP

好羡慕金桥的宝宝呀。。。
我很喜欢晴妈的课, 这也是我想给我家小朋友的。
我住在长宁区淞虹路地铁附近, 一直在寻寻觅觅为小孩找奥尔夫音乐和绘画的地方。
我家宝宝4岁,听到音乐就跳舞,经常拿张纸就画画,
不知道各位妈妈有没有老师可以推荐。

谢谢先!

[ 本帖最后由 Galaxy 于 2009-10-15 12:11 编辑 ].

TOP

回复 2267#爱家 的帖子

听说美育奥福的总部在徐家汇,启智摇篮的总部在卢湾。
具体地址,你要自己找找。
费用一直在涨价,所以不了解现在的行情了。.

TOP

回复 2269#晴晴的妈 的帖子

谢谢!我去查查。.

TOP

引用:
原帖由 宝宝腻腻猪 于 2009-10-14 22:38 发表
睛妈,  昨天试听的蒙氏数学, 我自己感觉很好, 这种教学理念, 教具都非常吸引我;  遗憾的是女儿不大配合,  大概过了近半个小时才刚刚进入点状态(属于慢热型的孩子), 我又花了二个晚上与她进行沟通, 又哄又骗的,  该用 ...
你家宝宝虽然比较慢热,但是在后半堂课表现不错,会主动来操作教具和回答问题。这类型的孩子需要多给她一些鼓励,多给她一些机会来表现自己!对于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来说,上次的数学课表现还是不错的,记得告诉她,老师说:Angel很棒!

[ 本帖最后由 ruyunpiaoyi 于 2009-10-15 19:5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ruyunpiaoyi 于 2009-10-15 18:47 发表


你家宝宝虽然比较慢热,但是在后半堂课表现不错,会主动来操作教具和回答问题。这类型的孩子需要多给她一些鼓励,多给她一些机会来表现自己!对于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来说,上次的数学课表现还是不错的,记得告诉 ...
谢谢郑老师对我家宝宝的肯定, 我会多给她些鼓励的, 也希望下次还有机会来上你的课程..

TOP

周日下午创意美术班有一个空缺了!

周日下午四点至五点的创意美术班现在有一个空缺了。
欢迎中班孩子,或者有一定美术基础(能够用线条和形状构图)的小班孩子加入!
本周日是我们第一期的第四次课。.

TOP

晴妈,今天试听的奥尔夫音乐课妞妞很喜欢。老师很有耐心。我们要报名。下次课时我们来缴费。哈哈。.

TOP

晴晴妈妈,您好!

我是试听舞蹈课的妞妞妈妈.很高兴能够与你见面!
舞蹈课妞妞上得很认真,看得出很紧张,希望在新老师面前好好的表现.
结果如预期的,她很喜欢.
但是,作为妈妈,我希望形式能够更活泼一些,望能够转告老师.

舞蹈课结束后,小家伙非常兴奋的混进了音乐课.
这个形式和她小时候在金宝贝上的育乐课很接近,她非常非常的喜欢.
她太想接着上音乐课了.
我也很想遂了她的心愿,又担心她连上3堂课消耗太大(4:30有一节钢琴课).
同时,也担心,天气越来越冷,冬天8:15下课后再回家,就会感觉很晚了.

不知道晴晴妈妈是否会考虑将课程安排在白天呢?
即使时间上不能调整的话,我也希望让她跟在小朋友后面上几节音乐课,不知道还有没有名额了?
谢谢!.

TOP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晴晴是个非常自在的孩子,课上课下,都很活泼,很自信.
我很羡慕晴晴的状态,你可真是个好妈妈~
希望我和妞妞爸爸也能逐步改善方式方法,使得妞妞能够放松点,自在点,自信多一点..

TOP

我们也非常喜欢这个音乐课,不知道上课时间能否再提前一点点呢,提前15分钟,或者半个小时这样最好了。.

TOP

我们昨晚也来试听音乐课了,我们仔仔年龄偏小,但上课的效果真是超出我的预料哦,我和他爸都觉得很欣慰!感谢晴妈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好的课程形式,我们决定加入了,下周来上课的时候把费用一并补上.同时,我和其他妈妈们一样,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天气渐渐转冷,晚上安排6点钟开始的课程好象稍晚了一点,是否可以稍微提前一点呀,那样全家人晚饭时间也可以提前了哦.

TOP

仔仔的表现真让感到非常惊讶,根本看不出像3周岁还不到的孩子。自我介绍落落大方,唱歌也非常棒。相比之下,我家王健差远了。.

TOP

奥尔夫音乐课本周末暂停一次!

因为奥尔夫音乐老师周末有事离开上海,本周末的奥尔夫音乐课暂停一次,31日再恢复上奥尔夫课。请大家互相转告!其他课程不受影响,继续正常开课。

谢谢上面几位妈妈的评价和建议。
解释一下,场地是租借的瑜伽教室的,只有周末的晚上才有空,其他时间是有成人瑜伽课程的。很抱歉,我这里没有办法再将时间提前了。
也有妈妈因为时间的问题,不能加入奥尔夫音乐课,我很遗憾,请您寻找其他适合的课程和时间吧。.

TOP

笑笑参加了昨天的亲子美劳活动, 回家还念念不忘方老师, 就是没来的及把作品带回家, 后悔以前没让笑笑参加美术课,呵呵, 期待下一次的活动哦.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19 12:20 发表
因为奥尔夫音乐老师周末有事离开上海,本周末的奥尔夫音乐课暂停一次,31日再恢复上奥尔夫课。请大家互相转告!其他课程不受影响,继续正常开课。

谢谢上面几位妈妈的评价和建议。
解释一下,场地是租借的瑜伽教 ...
晴妈,本周家宝生病没来上课,没想到音乐课正好暂停了,下周按时来上美术课。.

TOP

回复 2279#nll1020 的帖子

哦,真是夸讲了,可能他还小,还不知道害羞是咋回事吧,呵呵......,你们家健健也挺棒的啊,每个小孩都有自已的特长啦,健健妈要多些鼓励哦..

TOP

自从6月份试听后,我在家都不太提奥尔夫音乐课的事情,以为宝宝会淡忘。谁知在周日她为了赶7点的音乐课(因为我们6点才上完积木课还要赶回家)竟然在5分钟之内就吃完饭还不断的催促我快点快点,我从没见过宝宝为了上课而这样自觉,真让我这个做妈妈的感到羞愧,差点因为自已想偷懒而放弃了宝宝最爱的音乐课。
晴妈,正如你所说的奥尔夫不仅是一节音乐课,它更是孩子们艺术发展的平台。不管今后的发展如何,最起码她们的童年是艺术的,快乐的,是用音乐来书写的。。。。.

TOP

回复 2280#晴晴的妈 的帖子

理解场地问题,晴晴妈妈辛苦了!.

TOP

回复 2284#琳杉妈妈 的帖子

呵呵,难得佳佳如此喜欢奥尔夫课。看起来专注度比晴晴去年同期要高哦。
其实奥尔夫音乐课对专注度要求也很高的。我们家的自由惯了,不愿意受奥尔夫课10多个紧凑环节的约束,当时还反复过一两个月呢。

你家的是想上奥尔夫,而你想让她学钢琴。
我家的去年佳佳这么大的时候,是我想让她上奥尔夫,而她想学古筝。

她从3岁左右,就开始喜欢听古筝的声音了。为此,我还专门跑上海书城买过一套《花神》系列的现代古筝和民乐曲子呢。


我当时想,她连上奥尔夫音乐课都觉得有约束,怎么可能忍受枯燥、单调的古筝练习呢。与其让她在做琴童的过程中对古筝望而生倦,不如让她一直心存美好的念想,也就一直没有答应她的要求。

但是禁不住她一再的请求,而且我自己也挺喜欢古筝的,前两天我终于买了古筝,准备自己学,同时让她可以接触一下古筝。果然,第一天她随意玩玩还有十多分钟的兴趣,昨天给她纠正手形和指法时,她就不乐意了,感受到压力和约束了。二十分钟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的耐心和热情都要耗尽了。她最终练完的时候,双方都感觉到是一种解脱啊。
我当时心里真是对琴童家长们充满了崇敬之情——天天陪练太不容易了!
我跟她说学古筝很苦的,要勤学苦练。到目前为止,她还是说不怕苦,愿意学的。我会在自己练琴的同时,每天给她增加一点点难度,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知难而退。
她如果放弃,我不会勉强她继续的。如果一个那么热爱古筝声音的孩子,一个两年来一直逼着妈妈买古筝的孩子,在我那么耐心,那么温柔体贴的指导下,都会放弃学琴,说明乐器学习的艰苦,不是每个小小孩都能承受的。与其勉强她继续学习下去,不如就让她做个快乐的听琴人吧,耐心等她继续长大到足够成熟吧。


学习古筝,其实是年龄越大越好,最好是在小学一二年级以后。在小学里上了音乐课,也能识谱唱谱了。这时候,悟性和自制力都会比较高,唯一的难度,就是自己的惰性。
其实,古筝也非常适合成人学习,我买的一个教材的编者,就是大学期间,从一个经济学的学生转变成一个古筝演奏家的。
古筝老师没有愿意上门的,更绝无可能天天上门。我的计划是用两三年的时间,自学古筝,顺便每天给她一刻钟的小练习。然后,等她差不多时间到了,如果她真的还愿意练习古筝,再送到古筝老师那里去,好好培养她。

都说古筝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乐器了,可是我们娘俩个昨天看了郭雪君老师的《青少年学古筝》VCD,乐器学习哪有这么简单啊,哪一首曲子,哪一个指法,不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来的啊。
我感觉自己都快要打退堂鼓了,不过,为了孩子,也为了一偿自己童年时没有机会学琴的梦想,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如果我自己也放弃了,就更不能勉强孩子去学琴了。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20 12:37 编辑 ].

TOP

学筝记——龟兔赛跑

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早上一跑步,晚上一学琴,我感觉自己的时间一下子就挤得满满的了。
女儿练了三天古筝,昨晚不愿意学了,说想休息一下,第二天再学。
我的进步倒是很快,4天练习下来,我已经能够看着谱子,把练习曲“盲弹”出来了。
我感觉“盲弹”很有益,这样,我在班车上,在任何有空的时候,都可以把这两天的练习曲,分别用左右手“复习”一下。

买琴以来,我们母女俩个开始以“学姐”、“学妹”相称。
四天练习下来,我这个学姐已经跑过了一个小山峰,开始俯瞰来时路了,而我家小晴晴还在山脚下徘徊,呵呵。
一直有个说法,小人比大人学得快。或许对于钢琴是这样,但对于古筝,我觉得不是这样子的。
乐器学习的诀窍就在于苦练,通过练习让指法更娴熟,对曲目更熟悉。
一开始的时候,大人的优势太明显了。就象龟兔赛跑里的小兔子一样,一下子能蹦出去好远呢。
如果大人能象孩子一样,每天坚持半个多小时的练琴,小乌龟哪有机会赶上呢?
只不过,兔子们的心思太活,目的性太强,在反复拷问有没有必要继续练啊的时候,往往坚持不下来,小乌龟则笨笨傻傻、磕磕碰碰地一直被逼着爬,所以就赶上了吧。

不过,在我练琴的时候,晴晴也没有闲着。最近几个月她迷上了折纸,昨晚她自个琢磨出了圆形美术纸的新用法。
她把圆形纸剪成了一个螺旋型的长条,粘贴在圆心上,做成了一个“悠悠球”。
看着她牵着几个“悠悠球”在沙发上开心地蹦,我和她爸心里真是充满了佩服和骄傲。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24 17:20 编辑 ].

TOP

教育的关键在于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转旺旺高中版一篇妈妈帖子的精华内容

旺旺虽然是个专门的育儿论坛,但是坛子里质量高的帖子却不多。今天无意中在高中版瞄见一个好贴:教育的关键在于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http://ww123.net/baby/thread-4683607-1-1.html。吸引了很多旺旺上思考教育的高手、行家和过来人去跟帖。
开贴人“水之形”是个大学老师,孩子好像也就四五岁这个年龄,我把她对于孩子长远教育规划的内容摘录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智慧吧!


教育的关键在于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是个系统性工程,走一步看一步,是不行的。要有规划,但规划也不能太细致,否则,失去了灵活性。我的孩子没有胎教,也没有什么零岁开始的教育,我在孩子两岁之前没有看过任何幼儿教育的书籍。这并不等于我在育儿方面无所事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希望这个孩子能够拥有怎样的人生。我的人生观、我的价值观,统领着我的教育模式。为了思考这个问题,我经常反省我的成长历程,我的优缺点,我周围其他人的经验。教育,同时也在完善着教育工作者的人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根本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他们身上必定带有父母思想的烙印。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观点:我并追求我的孩子出人头地,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幸福,身心健康。听起来,这好象是挺低调的一个期望,一个很宽容很容易被他人接受的一个观点。但 ,根据我个人的有限的经验,出人头地容易,身心健康不容易,幸福不容易。这其实是比出人头地更高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非常正确,正确到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值得去追求。但是,持此观点的父母,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幸福?通往幸福的道路是怎么走的呢?

一句话,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拥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人生。学校里的教育大多教孩子如何“进可攻”,关于“退可守”的教育大部分落在了父母身上。在遇到自己无法把握的、暂时又无法逾越的障碍,怎么办?当命运向我的孩子发起进攻,她必须撤退的时候,守险何处?

在我的经历中,看到过老、中、青三代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的境遇,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会这样把自己逼到死胡同。我的导师,在我读书的时候,他的照片就放在上图的院士长廊里。他是一个世家子弟,风度翩翩,事业也到了他这个领域的巅峰,多次接受最高领导人接见和嘉奖。但是他事业上进无可进的时候,他想撤退,退守家园,却无路可退。他曾经一次很悲愤地跟我说:“小水啊,我这个人就是死在工作台上的命!小水,你看到我身体好是假象,我的头发全白了,都是染的。”他真的差点儿死在工作台上。外表很坚强(被单位里的人称作拼命三郎的人),事业很风光的一个学者,外人会以为他在福地。在他白发苍苍的暮年,流露如此心境,我知道他是在绝境。

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她的人生一定要有退路,我不能保她一辈子,我能做的就是帮她修好退路。有的人没有退路是客观条件不给退路,有的人没有退路是因为自己的心理上没有退路。我要做的就是让我的孩子学会如何为自己准备退路:一是营造客观条件,二是允许自己撤退的心理。

基于这样的一个出发点,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我着眼两件事情:其一,循序渐进地了解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把她养在父母营造的童话里;其二,学会普通人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会在普通的条件下改善生活,学会欣赏生活中普通的美。

雪儿说得很正确,人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之所以有这种普遍心态,是我们对生活的了解太片面,身边关于生活的片面报道太多,以为幸福是常态。了解生活的本来面目,才会坦然面对挫折,才会在挫折面前有心理上的回旋余地,也才会在幸福来临的时候珍惜它。

通篇写都是退路,在一个孩子还没上路的时候,就谈退路是不是很消极呢?这个世界的一个特质就是对立统一。有退路,有回旋的余地,才会有高质量的进取。

阅读
人生大事,除却生死,莫过于求职与求偶。这两件事情做得成功,基础是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学生时代怎么初步做到这三了解呢?我能想到的途径有:阅读、管理生活、社会实践以及旅游。这几个途径是相辅相成,不是割裂的。

        先谈通过阅读了解自我和社会。阅读是了解自我和了解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它的这一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虽然世界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方式改变很快,但人性中某些特质是稳定的,“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这句话还是有它适用的一面。读史书是了解社会和人性的一个便利而重要的方式。

        我们从小就学中国的古典文化,比如成语。成语都是有历史渊源的。关于成语的故事,一般写得浅显易懂。这在孩子入门的时候读没问题,但是一直就是儿童读本的理解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举个例子,以我对日后孩子教育的规划来谈,如果我的孩子读“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在她幼年的时候,固然可以简化历史,告诉她勾践“卧薪尝胆”了,夫差“腐化堕落”了,越国一小小的美人计就把吴国给破了。但是随着她的成长,我会让她去读真正的史书,我决不会让她对历史的理解停留在某人具备了某种特质,就取得了胜利这么简单的逻辑之上。《国语》、《史记》、《资治通鉴》关于勾践灭吴的记载通读之后,比照着看。首先,要重视时间的跨度。从前494-前473,勾践花了21年。然后要让孩子告诉我,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什么意思。“教训”二字可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训”的意思。这么长的时间内,勾践是否是孤军奋战,个人英雄?他有哪些帮手?他的帮手分别做的是什么?勾践通过什么方式凝聚了举国之力?他的帮手文仲怎样在这样长的时间内练兵没有引起夫差的怀疑?文仲又是怎么崩离吴国的民心?他的帮手范蠡让他经历了几次等待,每次等待的时间跨度是多少?这些时间是被动地等待还是在做进一步的准备?范蠡为什么要让他再三地等待?他如何以臣下的身份说服复仇心切的君主?为什么范蠡后来出走?他从哪些方面看出勾践不能有福同享?为什么他发现了勾践这个特质,而文仲没有发现?勾践的对手夫差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这些问题,将会循序渐进地提出,甚至会反复提出,让孩子通过分析式阅读。在这个过程中,会让她拟一些题目写作。她的一开始的观点对错无所谓,但首先要有思考、有观点,并学会用正确的逻辑分析,同时了解逻辑的局限性。分析阅读之后,让她发挥合理想象,模拟不同人的身份写一些文章,比如:假如她是勾践,她如何去写投降书;如果她是范蠡,她如何说服勾践继续等待。我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让她选定一个题目,我也写一篇,然后两人交换了看,互相批判、砥砺。我要让她知道“卧薪尝胆”只是整个故事里的小插曲,因为它彰显了勾践的决心而流传下来。勾践的决心是复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复国是个艰巨的任务,是个系统性工程,除了忍辱负重,还要积极地聪明地准备,所有的步骤都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模拟不同的角色写作,让孩子能够体会不同人的特质,体会不同人的境遇。

        人文学科和理工科是有相通之处。我不止一次地跟我的学生们提及理工科的思维,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定理离开了它赖以存在的条件,它的正确性就不存在,这个思维在社会科学中一样适用。反复地分析阅读,模拟角色写作、总结,为的是要让孩子养成一个思维模式,那就是分析一个社会现象或者做一个人生决定的时候,正确地抽提环境的因素以及自身、他人性格的因素,并把具体问题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考虑。

管理生活
除却阅读,管理生活并学会享受生活中平凡的美,也是重要的了解生活的途径。书上的都是前人的事情,只可借鉴,不可照搬,孩子需要了解当下的生活。

        我是一个外地人。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外地对上海女人负面评价较多。但是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传统的上海女性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去借鉴学习,最突出的一个优点就是持家。但是现在流行生活外包,这个祖传优势有断代的倾向。持家,是一个人的生存智慧。一个普通的市民,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改善生活,创造美。一个家境殷实的人,持家的本领也是不可缺少的,否则败家起来可是瞬间的事情。

        我不能保证我的孩子日后生活衣食无忧,可以一辈子生活外包,我必须要教会她生存的智慧。即使她日后生活困顿,也可以苦中作乐。学习持家从管理金钱开始。事实上,无论男女,都应当从小建立正确的金钱概念,学会有序地管理金钱,让金钱为谋求幸福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个孩子,在他读书的时候,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但这仅仅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他应当从小学会管理自己身边的物质资源并合理支配它。在孩子小的时候,学会了加减乘除,可以交给他(或她)有限的资金,用于购买自己零食和学习用具。学会统筹分配,而不是想花就花。继而,应当让孩子学会记流水帐,月底检点这个月花钱方面得失,以便完善资金分配。此后,要让孩子学会购物,学会货比三家,学会挑打折时间购物。仍旧是让孩子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学会发挥最大的功用。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把孩子本人的基本开支交给他支配。随着孩子的成长,管理资金的范围的扩大,要逐步学会记分类帐,为日后学会看财务三张表打下基础。再往后,可以把整个家庭的基本开支交给他支配。什么是管理能力的培养?这就是管理能力的培养。

        对于我的孩子,我还计划逐步培养她学会烹饪,了解各类菜的特性,学会选菜,学会营养搭配,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烹饪是一种生存技能,也可以发展成为一种乐趣。我自己的成长中,父母对我的教育在这一块是零。但是我看到了很多心灵手巧的女孩和男孩,运用这种技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立竿见影的享受,并也可以作为一种联络情感,维护友情的一种途径。我读研的时候,一个老师说过:“烧菜好的人,做实验不会差。两个道理差不多,两个都注重细节。你要是按文献做实验,跟你看菜谱烧菜一样,能做得出,但做不好。很多时候都需要凭个人的感觉,不断总结。”他讲的有一定道理。通过学习一样实用的生活技能,了解平凡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同时也学会了对生活中微妙的细节进行把握,这是节省时间的教育模式。

        在我的少年时代,我是看不起这些生活技能培训的。但是这让我吃了很多苦头,甚至影响到我的学业。我成长的那个年代,大人们在一起讨论问题,经常嘲笑水平差的人:“你就这水平,还是回家烧饭抱孩子去!”得了这种评价的男人一定是感到莫大的羞辱。因为烧饭保孩子是妇女同志做的低级活。长大我才知道,烧饭抱孩子是比考试考高分更有难度的事情,如果你想做好它的话。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只懂琴棋书画,而不知柴米油盐。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好的配偶,但是婚姻这个东西不是一纸婚书就可以摆平的事情。结了婚,后面怎么过日子呢?基本的生活技能是现世安稳的必要条件。我可不希望我的孩子日后把生活继续外包给我或者她公婆。

        经过实战的磨砺,孩子自然会体会到父母当家的不易,自然会了解到很多美和享受自己可以创造,不需要太多的金钱。放开手,让孩子自己体会什么是生活。我记得子玫妈妈说她女儿摆地摊,挣不到足够的钱,就带馒头充午饭。生活教育过的孩子,是不需要过多的说教。

旅游

旅游,是个立体教育的好机会,不应当把它当作纯粹的玩乐。我的孩子,如果到了中学,我是不会随意提供旅游的资金。想出去旅游没问题,要花精力说服老妈。旅游与否,跟她的学习成绩没有关系,我是不会把旅游当作一种成绩的奖励。

        想旅游之前,先给我查文献,了解一下目的地的地理、历史、景点、饮食、住宿、特产。先写一篇论文交上来,说服老妈肯一起去游玩。这一关过了,再写一篇攻略,安排好行程,同时要交上来预算。老妈只批基本预算,那就是怎么苦,怎么做预算,决不能拿老妈的钱去花天酒地。超过基本预算的,自己想办法解决。要么压缩预算,要么打工,要么再次跟老妈拉赞助。老妈提供赞助的条件很多,例如:旅游的时候带老妈吃点儿什么让人惊喜的小吃、学会当地的五句方言并在旅途中合理使用、至少结交三个旅伴、和三种以上背景的人分别交谈超过半小时、在旅途中成功地寻求陌生人的帮助等等。如果做到了,老妈就赞助超支部分的一半。回来如想获得另一半赞助,很简单,要么写一篇让我看得过去的游记,要么整理照片,做个听得过去演讲。如果老妈兴起,也会写一篇游记,小朋友看过之后,如能提出好的建议,让老妈心服口服,也是可以获得另一半资助。总之,办法多多。在出发之前,我需要小崽子先用自己的钱做押金,我先支付她全部费用,她满足我的要求之后退给押金。

        我曾经把我的想法跟朋友们谈过,很多深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反对,认为我这个妈太刁钻,折腾孩子。我的看法很简单,不折腾没成长。与其以后让她到社会上受折腾,不如我先在家里折腾折腾。


艺术修养

前面在强调柴米油盐,并不是要摒弃琴棋书画。两者不是对立的。懂柴米油盐是为了让孩子接触到生活中的物质架构,懂琴棋书画是为了体验更多的做人的精神上的趣味。人生而为人,跟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有大脑。一生一世,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脑子,为这段旅程增添趣味。否则,人生是多么漫长而乏味!

先谈谈我的经历。我的父亲书法很好,可惜的是我对练字不感兴趣。学校老师也不同意我写仿宋体,要求写方块字。用我父亲的话说,写出来的字不象活体,象僵尸。最后,屈从了老师的意见。但是我父亲在这件事上蛮有变通的。他想我长大也不会有那个水平去到处题字,不练就不练吧,但是赏字的乐趣应当保留。他经常让我随意翻看字帖,并不强求。带我外出,常常指着牌匾让我看。我的字写得是难看,但是对书法作品的鉴赏成了我的一个业余乐趣。上海有很多书法大家的作品,作为商铺的字号。有的是书法家一气写作,有的是私下里把书法家的作品东挖一块,西挖一块,拼接起来的。我和父亲一起逛街,欣赏书法并发掘拼接匾额成了一种闲趣。我很感谢父亲在这个问题上的通融,没有强求我练字,又给我保留了一种乐趣。

对于孩子在琴棋书画上的爱好培养,基本依照我父亲的思路。对于艺术家,我的态度是感激并敬佩。但艺术之路除了天赋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对于一个孩子,看看他有无艺术天赋,有无这方面的浓厚兴趣。如果有,努力给他创造条件。如果无,不如转而培养他赏析的能力。对于不从事艺术事业的人来说,唱歌不好不要紧,但不能欣赏音乐就太可惜了。不会绘画不要紧,不会赏画就很可惜。琴棋书画,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取一样来发展欣赏能力。

欣赏能力的培养其实是很方便的:多看,多听,浸淫其中。艺术家创造出绝伦的美,我们虽不能步其后尘,但欣赏他们的创作也算是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即使是离开家读大学的时候,我父亲每次写信,信封里都会夹带他推荐给我的画片或书法作品。我从来不跟他谈我看了以后啥感觉,他也从来不问,但是他几年如一日地寄。正因为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宽容,反倒使我没有间断过赏析。那个时候,我甚至自己花半个月的生活费去买画册和字帖,这说明我爱上了这个。

欣赏是很主观的东西,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一幅字,再大名气的人写的,你可以说不喜欢。它不是你喜爱的那种风格。”这一点被我发扬广大,看文章、看画,从来不先看作者,先看是否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然后再看作者。我不想因为作者的名头影响我的判断力。这样的赏析方式,越到后来,越能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因为看得多了,自然理解加深了,并且没有门户偏见。后来我父亲很欣慰,我能拿到一幅帖子,不看作者,能说出作者的名字,哪怕不是原帖,是集字帖。他认为我把握了一些名家的风格。上海地铁里经常有当代书画展,我再忙,也会驻足观赏一番。这些乐趣,让我在独处之时,能自得其乐。

对于我的孩子,我当然希望她能够会一门乐器或能绘画。但是我不打算让小小的她进入正规的学习。我景仰莫扎特,但我知道不是个个孩子在幼年时期都有不凡的音乐天赋。先让她多听,多唱。能把歌唱好,能欣赏音乐,以此自娱我也是很满足了。若是她日后有兴趣、有空闲,强烈要求学习一门艺术,我是会支持的。但这个我看作是天上掉的馅饼。


社会实践
最后,我来谈谈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在我们这个教育体系中,听起来非常遥远,遥远到我都一直提不起笔来写。因为我们的高中生,有几个有空进行社会实践?有几个目的明确地以社会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能力?但这不能怪我们的高中生,因为大方向不是这么引导的。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没有引导孩子们切实地思考过自己未来的人生。在高中,没有方向,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针对自己的情况设计社会实践。我们读书的时候,社会实践大都是当作放风了。同学们在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还来不及,哪里来的正经的实践?社会实践需要时间的保证,我不清楚两三天的下乡有什么具体的作用,不过是领略田园风光吧。

        尽管如此,社会实践仍然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它是孩子进入社会之前的练兵。就像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一样,需要基础的积累。社会实践的基础就是了解你自己。了解自己,确定自己日后方向,才能主动地为自己设计合适的实践机会。这部分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在高中来不及做的孩子,记得在工作前补上,否则工作后一样要补。

        如果一个学生还不清楚自己以后该干什么,那么就去锻炼任何专业都用得着的能力。以前,总有不少迷惘的学生来跟我说;“老师,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干什么。”每次,我听到这样的问题都感到痛心。读书,考名牌大学,最后把自己给弄丢了。面对这样的无奈,我一般是这样劝告:“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有确定自己日后该做什么,那么就去学英文,提高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因为这是你以后做任何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个孩子,只要进入社会工作,就会面临两个能力的提升:其一、说服他人;其二、激励他人。无论你在哪个位置,你都要用到这两个能力。要锻炼这两个能力,也不需要你参与公司的管理才能得到锻炼。去卖东西吧,做个售货员。这个工作整天都是在主动地寻求顾客,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判断他人的年龄、审美倾向、心理特征以及经济条件,推荐适合对方的商品,说服他人接受。或者做个家教。分析雇主的心理,知识结构的残缺点。如果一味地考虑治本的方案,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没成效而导致雇主不满意。如果一味地考虑治标的方案,则雇主无连续的成长。如何长短结合,是做家教的孩子需要考虑的部分。当然,还可以组织某项活动,要去谈场地,拉赞助,说服他人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这都是很好的社会实践。或者做义工,了解底层人生存的状态,对于责任感和同情心的培养很有好处。

        对于一个清晰自己日后专业方向的孩子,可以去谋求定向的社会实践。这里给一些基本功强的,有专业兴趣的孩子一点建议,如果从事某一专业的研究工作,在填志愿前最好到该专业的实验室去看看,当个把月的小工。获得一点关于研究、开发工作的感性资料,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科研。从事科研工作和学习科学知识是两个概念。科研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失败的风险,在连续的挫折之下,孩子可以很好地审视自己是否是真的适合科研工作。我知道很多父母在孩子大学毕业的时候不遗余力,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好工作。拿出这个劲头,用在给孩子寻找合适的社会实践上,是值得的。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29 22:04 编辑 ].

TOP

学筝记——柳暗花明

本来想做一篇长长的学筝记,记录下我和晴晴学习古筝的点点滴滴。
不过,幸亏没有这么做。因为才过了三天,她就不愿意练琴了。
前天,问她要不要练习,她说,“明天吧。”
昨天又问她,她说,“我不练了,我来跳舞,你给我伴奏吧。”
然后,在我练习曲的伴奏下,她身披轻纱,手持长扇,就开始即兴跳舞了。
两年来她一直念叨要学古筝,可几天下来,她就没有一丝想碰古筝的愿望了。
虽然我早就有了思想准备,可是真的没有想到她这么早就会放弃练琴。
呵呵,趁她还没有厌恶琴声,就此结束这段小小的学筝旅程吧。
至于我,还是会继续耕耘在古筝上的。呵,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吧。

孩子天生对很多事情都会有好奇心,有兴趣尝试。
我们就要象撒种子一样,让她们去接触辽阔的大地,拥抱阳光和雨露。
可是,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开花结果。即使勉强结出的果子也不会自然、甘甜。

这一年多来兴趣班的尝试,让我感觉到她最大、最持久的兴趣还是舞蹈。
包括芭蕾舞在内,前后上过10多次舞蹈课。尽管舞蹈的练习也还是枯燥的,但是她还是能坚持每一个小时的学习。
这几堂少儿中国舞的舞蹈课下来,她的状态越来越好。
配合舞蹈动作的学习,我还是会坚持让她上奥尔夫音乐课,多听音乐会和欣赏儿童剧的。
可能是受了这些合唱音乐会和音乐剧的熏陶,她最近对唱歌也开始有了比较高的兴趣。
经常会即兴编词、编曲和我应答。还要求我从最简单的歌开始,教会她唱大人的歌。

内心里还是希望她以后能学会一两门乐器,但这只是我保留的一个小小想法吧。
还是耐心等她长大吧。孩子还会变的吧。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24 07:59 编辑 ].

TOP

学筝记-峰回路转

其实,对于女儿学古筝这件事情,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作为家长,我内心里是不希望她这么早去面对做琴童的痛苦的。不愿意枯燥的练习,磨去了她对古筝音乐的美好梦想。
我宁愿她把这样美好的愿望藏在心间,经岁月发酵后越发香浓,然后,到小学一二年级,再决定是否要坚持下去。
可是,做她的“学姐”和“老师”了,我又希望这个小同学可以和我一起坚持下去,不断增添我的学习动力,不要让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自学的道路上。

这两早上拿出《花神》系列的筝曲来听,古筝的声音就是美妙动听啊,就像花香一样沁人心脾。
昨天小伙伴来访,晴晴竟然开始教别人弹古筝,呵呵。
她炫耀地表演了我教给她的那一句,这一幕真是让我忍俊不禁。


晚上,我播放《跟杨琳学古筝》自己看。
结果,那悠扬的琴声一响起,女儿立刻就爬到凳子上去跟着弹琴。
嘿,古筝的声音,即使是乱弹弹,也是很动听,很象那么回事的。
她还跟着电视里杨琳的讲解,自己缠上了胶布,戴上了玳瑁指甲。
在她随意乱弹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一串音符有点象《找朋友》的调子,就要求我教她弹。
于是,她又开始练琴了。
不过,这次只坚持了不到10分钟。第一句练会了,第二句嫌难,就不练了,收工,睡觉去了。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24 08:11 编辑 ].

TOP

回复 2290#晴晴的妈 的帖子

晴妈,那个小画架还能帮忙代买吗,价格多少啊,我想要2个
谢谢.

TOP

回复 2291#bhzlittle 的帖子

是这家淘宝店,你自己买吧。我就不代劳了。
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 ... bf0b49e9dcdfb05.htm
画架30,画板15或20,配2个不锈钢铁夹共6元。你再买点颜料、画笔和调色盘。
画纸可以到我这里拿,批发价进的,便宜很多。

买画架比较麻烦,不能送到单位,周末如果要给我送货,我就得随时跑过去一趟签收。
东西还挺沉,你自己订货,送到家,还省得你从生活馆扛回家去呢。.

TOP

“中国差生”变“美国天才”与失魂落魄的教育 ---转贴

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育成年轻天才。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通过动画领域的开拓,他甚至已在美国贷款买好了一幢三层小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他的父亲王恩重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9月25日《东方早报》)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新闻,而王楠子父亲质疑国内教育更是一个有价值的举动。透过中国差生王楠子到美国变成天才这个事件,我们看到今日中国之教育是神魂颠倒的教育、是失魂落魄的教育。教育的精魂已经不复存在。这样的教育甚至不能称为“教育”,而只能称为“教学”、“教书”、“教考”。著名旅美教育学专家、《“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先生,亲见亲历并比照分析了中美教育根子里的不同,他说: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中国差生”王楠子就是被中国教育、中国考试所“淘汰”的;而“美国天才”王楠子,正是被美国教育发现、改善、培养起来的。
  
  “‘差生’都是冤假错案”,这话真的没错。“差生”王楠子,虽然同学都觉得他很聪明,却“经常闯祸”,“被老师重点关照”:上课他爱接小茬、爱开玩笑,课外他爱拉小提琴、爱踢足球——一次老师把体育活动课改成正课上,王楠子带头当堂起哄他调皮叛逆,屡教不改,让老师感到无比头疼,他甚至被班主任老师安排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有人说,“一些老师对学生不是互相探索,而是互相折磨。”即使当时中国老师没有“折磨”“调皮捣蛋”的王楠子,即使这些老师都是和颜悦色的好老师,他或她也不会想到把王楠子培养成什么“动漫冠军”,甚至想都不敢想。因为那是背离现有制度、背离统一标准、背离既定目标的。
  
  中国教育为什么泯灭学生个性?因为它是格式化的教育。格式化的中国教育,是“万山不许一溪奔”的,大家都要成为被大坝牢牢挡住的水库里的静水死水。格式化的中国式教育,抛弃了“百花齐放”,折腾的是“百鸟朝凤”,全都朝拜高考这一只“凤凰”。而真正的优质教育,一定是百花齐放的,更准确地说还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万花怒放”,不是追求时间空间上的“齐整”“整齐”。
  
  “因材施教”这个常识性的教育方式,早已在格式化教育面前土崩瓦解。今日已无“因材施教”,只有“万材一教”。“万材一教”的细部就是“万材一师”、“万材一室”、“万材一书”、“万材一考”。最后“万材”变成了“一材”,大家都是一个标准化模子里出来的,都成了擅长考试的“会考分子”。这种“教育格子”里培育出来的“标准化豆芽”,没有成为“水泥脑袋”者算是很幸运了。
  
  从根本上说,“中国盛产差生”,这实在不是具体的老师、具体的学校的责任。我们的老师首先就是中国式教育的受害者,在现有制度环境里,他们也只能以失魂落魄的教育神魂颠倒地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以及老师们自己的孩子。早在1933年,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鲁迅当时是就师道过于尊严而言的,现在已非师道尊严问题,师之荒谬的实质,乃教育体制制度教育人文环境的荒谬。所以不必太责备今天的老师,他们统统都是有教无育的格式化“教育”所培育出来的。他们中的有识之士想“叛之”,也是徒唤奈何。
  
  好的教育是一种长期的人文熏陶和精神浸淫,在教室里,在教学中,那种人文气息和精神气息是“暗香浮动”、漫漫渗透出来的,那里香气洋溢了整个教室,沁人心扉。在美国,王楠子从未受到老师的批评,一次他“插嘴”,当堂纠正了美国中学老师的一个错误,没想到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老师这样自然而然地说学生“是个天才”,这正是美好教育的体现,它是“正宗”美国式的,它是长期的人文积淀在好的教育中洋溢出来的馨香。
  
  过去一种粗鄙的偏见,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只有美国的大学教育比中国好,这真是一种只见表皮不见内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之见,甚至属于“只见枝叶不见森林”。相比于中国式教育的严格严厉严酷,以宽松为基本形态的美国基础教育,为美国大学输送的是合格的人才,而我们培育的是大小一致、长短相类的“桶中豆芽”。这里的差别,不是中美教育理念之别,不是中美教育技术之别,不是中美教育方式之别,而是中美教育制度之别。教育的制度重于教育的技术,而中国的教育制度恰恰是年久失修的制度。
  
  知识塞满了,智慧荒芜了;智商提高了,识见崩塌了。学得越多的小学教育,是越糟的教育;读得越苦的中学教育,是越坏的教育;在培养“水泥脑袋”的制度环境里,我们的孩子没有福音。王楠子之外,还有多少天才被中国式教育所埋没?
  
  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优质经济的发展,最大的掣肘就是骨子里落后的教育。神魂颠倒、失魂落魄的中国教育在刻舟求剑中买椟还珠已经久矣。现在它神叨叨地在远离人类文明的“外太空”遨游着,爽快得很,一点不思忖着如何“软着陆”。


————————————
一直对中美比较教育的东西感兴趣,也不断在吸收进新的观念。
大家都非常习惯将中国教育的所有问题,都归于教育体质的问题。我一度也有这样悲愤无奈的情绪。
从悲愤无奈,想一走避之(送孩子去国外读书),到感觉既然改变不了体制,就努力改变我自己,学会与狼共舞,再到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辩证看待问题,把眼光看得更远一些,把心胸放得更平一些。

对于中国和美国基础教育孰优孰劣的讨论,其实并没有定论。
颇为讽刺的是,一些美国的有识之士人感受到了中国、印度等国家基础教育重视数学和自然科学学习的压力,针对美国基础教育重人文科学,轻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倾向,也发出美国教育正面临危机的警示。



从中国60年的成就,我相信以中国教育部领导人的素质和视野,一定早就认识到高考这个评价体制的严重弊端,正是考分这个评价体制,让无数家长和孩子,甚至是校长和老师经受10多年噩梦般的折磨。
然而,高考的确是一个相对公平的体制,这么多年来虽然铁板一块,却非常稳定。
考虑到中国人缺乏诚信,喜欢钻营的素质,如果全面放开,让中国的高校可以象美国那样完全自主来招收学生,你能想象会出现怎样可怕的后果吗?
一个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就引来无数的大小官员为子女谋取福利。
我国庆回家,一个在工商局当差的朋友直言不讳,这种加分的事情太普遍了,她身边就有领导设法为孩子加少数民族分的,重庆那个孩子给取消念大学资格的家长,一定是在官场中得罪了什么人,才会被抖落出来,影响到了孩子升学,并殃及了一大群池鱼。

格式化固然问题重重,可是在现在1个教师对40-70个学生(家乡的小学是一个班70个学生)的资源配置下,如何做到个性化教学呢?
再说,中国有2000万教师,他们都是应试教育的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出来的。如果一夜之间,就要求他们教学方式改变,如何做到呢?
其实,通过多次教材改革,教学内容已经越来越灵活多变,老师们不断感觉到挑战,教书越来越难了,不知道要怎么教了?


我看到中国的教育部门正在逐步小心翼翼地修改高考这个评价体制,我坚信到我女儿考大学的时候,那时的高考制度,会比现在更合理。
其实,对于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真正的问题在于,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会真正去“因材施教”吗?
如果是一个擅长于数学的孩子,你还有必要非冒着风险,把他送出国门吗?
如果是一个擅长文科的孩子,你怎么帮他加强理科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又充分发挥他的特长?
如果是一个不能适应学校教育的“天才”,你怎么去发掘他的天赋所在,并且帮助他早早开展职业教育和择校?
如果是一个智力平平的孩子,你怎么帮助他构建强大的情商,学会在未来的社会中做个幸福的平凡人。

我自认为我的孩子在数学方面发育较慢,所以在那些重视数学学习的名校中,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我也不会逼她去为考知名小学做准备——很多名校真是可笑,校长把老师和孩子抽得象陀螺一样。除了强化老师和孩子读书考试,没有别的特色。

但是我相信假以时日,她会表现出胜任学校数学学科的能力。所以,她需要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让她有学习的信心。
我希望她就在家门口最普通的公立小学读书——在中国,没有一所学校能够逃脱升学率的束缚,即使这样的学校,对读书考试一样会抓得很紧。
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她每天下午3点放学以后的时间。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很大的。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要让孩子走出国门去念书,接受最先进的教育的想法,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全球竞争其实就是在家门口,教育,也要从小就国际化。完全中国式,或者完全美国式,都是有其特定的文化基因缺陷的。很多到美国去念书的华裔,印度裔、犹太裔的家庭,正是利用了美国教育强调创造和自由的宽松环境,而又强化了本国教育文化中的重基础知识学习的优势,从而中西合璧,获得了成功。

其实,最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都摆在了我们面前,只是,我们有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整合而已。
我们希望孩子独立,希望孩子有创造力,但是我们自己却不敢去改变,只会从大流。甚至为了从大流,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到美国、澳洲和新西兰去。
我们为什么不能就在家门口,让孩子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独立,学会创造和改变自己的生活呢?
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生活的能力。学习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而即使仅仅是学习生活,除了课本知识,孩子们实在有太多太多值得去学习的。

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基础知识教育是不用再担心(说心里话,就算没有考前几名,孩子们塞得已经够多了),而她所需要的鼓励独立、创造和自由的机会,课堂以外的学习机会,和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就继续由老妈来努力奋斗吧!
改变中国的教育环境和观念,从我们每一个家长自己做起!
正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决定了孩子的幸福。
也正是我们孩子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25 00:02 编辑 ].

TOP

回复 2292#晴晴的妈 的帖子

好的,先谢了.

TOP

晴妈,原谅我的“不告而别”,从国庆节住了院,动了个手术,这两天才出的院,一直没和你联系。贝贝的音乐班也因我的身体不得不停掉。不知下一期开始的时候会不会有名额。
古筝也成了你们娘俩的爱好了,好好坚持,越到后面越难,但也越有成就感。我属于老找着忙的借口不练琴的人,所以一直没有精进,希望你们能坚持住,这样我就有榜样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22 06:53 发表
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早上一跑步,晚上一学琴,我感觉自己的时间一下子就挤得满满的了。
女儿练了三天古筝,昨晚不愿意学了,说想休息一下,第二天再学。
我的进步倒是很快,4天练习下来,我已经能够看着谱子,把 ...
晴妈,好久没有逛你的贴子了。我个人很喜欢古筝,可惜我那个孩子就不肯学古筝,非要学钢琴,搞得我也只能跟着她混钢琴了。现在学了快两个月,感觉没有像开始想像的那么恐怖,不过我们每天也只练半小时左右而已。真希望她哪天能喜欢上古筝,这样我就好同她一起学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296#llx0604 的帖子

呵呵,你自己买个古筝,开始学吧。然后,家里经常有古筝的声音,她就会喜欢了。
很高兴开心愿意学习钢琴。这么小的孩子,每天练半个小时足够了。
学琴后,我和孩子的时间明显就被占用了。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不太希望孩子这么早学乐器,她们现在花一两年学的东西,将来长大点以后,不到几个月就可以练出来了。我感觉时间挺浪费的,我宁愿她去蹦蹦跳跳,去随意地玩耍,去干属于她这个年龄最应该做的事情。.

TOP

回复 2297#享受easy_piano 的帖子

谢谢您关注!
我也经常浏览您的钢琴学习帖,了解对幼儿进行乐器教学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可以举一反三的。

这两天,我开始在古筝上教女儿音符,我用三姐妹,来形容1、2、3,用大哥哥,来形容唯一的那根绿色琴弦5,用6,来形容比大哥哥还要大的大姐姐。并且每个琴弦,都用她生活中的一位好朋友来命名。
有意思的是,因为古筝有四个声部,她就问高音区那几根弦是谁,我说那还是这几个兄妹,不过长大了。原先上幼儿园的三姐妹,进入小学了,而原来在小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就进入中学了。
古筝上没有4和7的音,需要在左边压3和6才能出来音效。我跟她解释这是她两个外地的好朋友,不在我们小区附近,需要坐汽车或者火车才能见到的。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0-26 12: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ouchuan 于 2009-10-25 11:02 发表
晴妈,原谅我的“不告而别”,从国庆节住了院,动了个手术,这两天才出的院,一直没和你联系。贝贝的音乐班也因我的身体不得不停掉。不知下一期开始的时候会不会有名额。
古筝也成了你们娘俩的爱好了,好好坚持,越 ...
也怪我没有主动和你联系。现在身体怎么样?上奥尔夫音乐课,随时都欢迎你过来,但是不要太勉强自己了。还是等你买了车,身体恢复好了,再送贝贝过来吧。
不知道你自学古筝有多长时间了?进展如何了?一块互相勉励吧。乐器学习难在坚持,痛苦的蜕变后才能破茧而出,获得自由和新生。这个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对于成人也是一种煎熬啊。
我打电话问我家乡那个几年前就买了古筝的好朋友,她说也就刚开始上过一些课学学,后来就疏于学习了。生活总是很忙的,呵呵,主要还是缺了学习动力。前不久她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开始学钢琴了,她又恢复了古筝的学习。现在听说我要开始练琴了,她马上感到受了挑战,动力也就更足了。.

TOP

下周日创意科学和积木暂停一次!

下周日(11月1日)咚咚哥哥有事,周日下午的创意科学和积木暂停一次,改到下一周再上了。
详细安排,我会在11月的课表中列出的。
请大家互相转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