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3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关于自主招生考

回复 46#尾巴妈妈 的帖子

如果高中学校把初中学校推荐和自荐分别按此比例录取,那就跟去年没多大差别了,差别只有:今年推荐生和自荐生都有最低分数线,去年推优生预录取后不设最低分数线,前年推优生录取后连中考都免了。

[ 本帖最后由 Yamy 于 2009-2-20 10:28 编辑 ].

TOP

请继续讨论。
高手的精彩分析让我们不断学习。.

TOP

回复 51#Yamy 的帖子

这个区别还是蛮关键的——既要有特长,中考不能差。.

TOP

回复 46#尾巴妈妈 的帖子

有同感,感觉没有扩大多少自主招生(自荐生录取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而只有10%的录取率!)。每个学校推荐生都是7%,学校层次不一样,这样一刀切不合理。对好学校众多的好学生不利。应该不设10%这个限制,推荐生和自荐生同等看待,由高中校择优录取。你有一点搞错了吧?市重点高中推荐生招30%,自荐生找10%,共40%自主录取。.

TOP

抱歉,是看错了!
一刀切的做法肯定不公平,高中是否应该扩大10%的自荐生,录取更多的优质生,有的好学生中考有时也会有失误的,岂不可惜?.

TOP

回复 54#stellataotong 的帖子

“市重点高中推荐生招30%,自荐生找10%,共40%自主录取。”,按今年的情况应该是先争取推荐,不成再自荐。
上海中学去年把5%的择校生名额都给了自主招生(情愿损失人民币,也要好学生),共有85个自主招生名额,远远高于其他零志愿学校(大约30-40个),优秀学生不妨一试

[ 本帖最后由 Yamy 于 2009-2-20 11:02 编辑 ].

TOP

被预录取的学生并非100%最后被录取,因为存在被预录取的考生,其中考成绩低于市统一划定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的可能,所以预录取人数一定大于计划数。高中一定会对预录取学生进行排挡次,比如A、B、C,或者加50、30、20分等。为了照顾那些偏科的得奖牛人,估计“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不一定以市重点的录取分数为标准,会有所降低。因为如考不到这个分数线,你加给100分都没用。.

TOP

回复 48#Yamy 的帖子



[ 本帖最后由 Yamy 于 2009-3-3 13:22 编辑 ].

TOP

我的理解
1.过去的推优生等同于现在的推荐生,但初中学校推荐生的名额从过去的5%提高到7%。(如一个初中学校有400名初三毕业生,推荐生名额从原来的20名增加到28名)

高中学校30%名额用于推荐生这条政策也同往年一样,且一半名额用于外区(如控江高中去年推优生共招94人,其中一半47人给外区)。

过去的自主招生等同于现在的自荐生,高中学校的10%名额用于自荐生这条政策也同往年一样。

2.“推荐生要公示”这一政策和原来一样,是指初中学校择优选拔推荐生名单后先要在学校公示栏上公示,一周后如没有异议,就能最后定为推荐生,再参加高中的推荐生面试。但被高中学校录取后还要在初中学校公示。

“自荐生要公示”这一政策同原来不同,过去被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录取后,不需要在初中学校公示,而现在需要公示。另外说明一下,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自荐生选拔,不需要经过初中学校选拔,但要经过高中学校按照本人提供的材料,择优选择一批人参加自荐生面试。但被高中学校录取后还要在初中学校公示。

今年的改革最重要的是:
过去一旦成为推优生就一定会被市区重点录取(过去只要本人愿意调剂就一定会被录取,只是录取的高中好坏而已,且去年之前是免试录取的,去年只是参加中考过过场而已),而今年肯定有许多推荐生不会被市区重点高中录取,改革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

TOP

而今年肯定有许多推荐生不会被市区重点高中录取,改革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
您的意思是有些推优生会考不到那个录取分数线,偶理解的对吗?请教那个录取分数线是市重点的录取分数线,还是比他高或者低点呢?谢谢。.

TOP

应该是市重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理解正确的话.这个分数线不低..

TOP

回复 60#狗儿的妈66 的帖子

过去只要被初中学校定为推优生就一定会被市区重点高中录取(如学生第一志愿选择是控江高中,第二志愿选择是杨浦高中,但这两所学校面试后都不录取,那么只要服从调剂,就一定会被同济一附中或其他重点高中录取),实际上只要成为推优生基本上没有任何关卡,只要你服从调剂。
     而今年被初中学校定为推荐生如第一第二志愿面试不合格没被录取,有可能不会被你选择以外的重点高中录取。另外即便有幸第一第二志愿面试合格后,还要达到市教育局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一录取分数线以后市教育局会按时公布,估计要比市重点分数线要低的多。)实际上今年的推荐生要过两关:一是所填学校的面试关,二是要达到市教育局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TOP

提供一个数据:去年有800多名推优生放弃了调剂,占总推优生人数的5分之1,50所市重点只有11所按计划招满了推优生。.

TOP

回复 62#东方 的帖子

你说的第一关和去年相同,都要面试的
过不了第二关的有2种情况:1、中考严重失误  2、靠家长的辅助过第一关.

TOP

回复 64#月华夜 的帖子

请问没有招满的推荐生名额如何处置?放到中考吗?.

TOP

回复 62#东方 的帖子

非常感谢,还有一个问题,面试都考些什么呢,和奥数差不多吗?偶实在是搞不清状况.

TOP

引用:
原帖由 月华夜 于 2009-2-21 11:16 发表
你说的第一关和去年相同,都要面试的
过不了第二关的有2种情况:1、中考严重失误  2、靠家长的辅助过第一关
请问家长要做些什么呢?.

TOP

每个区按中考录取分数线大致可划定第一第二第三示范性高中,往年对于民办初中的推优生来说,一般只选择四校或区第一示范性高中,否则就会放弃调剂,参加中考。
另外,往年被重点高中自主录取后,初中学校是不会张榜公示的,而今年则要张榜公示,这是为了防止重点高中在自主招生中的腐败现象,让最了解考生的初中学校的学生来监督,以体现公平公正。.

TOP

回复 68#东方 的帖子

面试都考些什么呢,和奥数差不多吗.

TOP

回复 54#stellataotong 的帖子

今年将“推优生”和“自主招生”合二为一,统一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这里值得推敲的是无论是学校推荐还是学生自荐,最后是由高中来“自主”录取的,文件中也说了“推荐生和自荐生都要张榜公示”,但关键是高中预录取后是否会张榜公示,并且里面明确哪些是来自推荐生,哪些是自荐生,如果不明确,那就对好的初中的那些自荐生要有利啦,因为一般的初中尽管推荐了,但高中是可以自主不要的呀。.

TOP

回复 70#TOM_LISA妈妈 的帖子

是的,同意您的意见。只是觉得7%初中校的推荐生比例对好的初中校太少了,肯定大量的学生只能自荐,不知高中校怎样看待普通初中的推荐生和重点、民办初中的自荐生。录取比重自荐生10%,远小于推荐生30%。.

TOP

回复 71#stellataotong 的帖子

自荐和推荐已经了40%,名额分配10%,择校生10%,剩下来的40%要给零志愿,统一志愿,借读生,还要照顾教工子弟和关系户,名额实在不够用啊!

[ 本帖最后由 丁海洋 于 2009-2-23 15:56 编辑 ].

TOP

不排除某些无聊+变态的初中不给自荐的学生公示.

TOP

文件中自荐生的公示要求是在“录取”工作那段中的,难道被高中预录取了还会被初中给“黑”了.

TOP

回复 65#尾巴妈妈 的帖子

去年就在琢磨这个问题,一直没答案,请明白人指点.

TOP

回复 75#月华夜 的帖子

好像从招生政策上看,应该是放到中考,但不知实际如何?.

TOP

回复 76#尾巴妈妈 的帖子

是的,应该会放到中考,每年都有一批这样的名额,有些较差的重点缺口达40人以上,都有一个班级的编制了。但具体怎么操作就不清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TOM_LISA妈妈 于 2009-2-22 20:25 发表
文件中自荐生的公示要求是在“录取”工作那段中的,难道被高中预录取了还会被初中给“黑”了
初中不给公示,不往区里报,不就完了?

这种恶劣的学校有好几个.

TOP

回复 78#fdfz 的帖子

自荐的学生被高中预录取了,初中不会不公示吧,而且我看往年在高中的网站上也会公示出来的呢,希望今年也会这样执行的。.

TOP

各大市示范性高中的自主政策还没有出来,但这阵子听说新知杯二等奖123分以上的学生已经被四大名校签掉了,是这样吗?晓得的BBMM上来吼一声.

TOP

回复 80#TOM_LISA妈妈 的帖子

这是肯定地..

TOP

回复 81#丁海洋 的帖子

今年新知杯初二得奖的学生有48个,也不晓得123分以上的初三学生有多少个,DX侬晓得伐 ,主要是偶有个朋友的小人是新知杯二等113分,学校还么定,现在急噢.

TOP

引用:
原帖由 丁海洋 于 2009-2-20 10:14 发表
大家热忠于好的高中是为了将来能进更好的大学.中招如此,高招亦是如此,这点从广大家长中招的态度可以清晰地看出,今年的高三,好的高中,几乎60%的学生都名花有主了,而且都是名牌大学的.而同样是示范性实验高中,有的一本 ...
小升初我正在徘徊时,焦头烂额时,曾经得到丁老师的及时解答,在此再道声谢谢。今天看到这段话,顿时醒悟,相当年丁老师有过后悔,所以对当年我的疑惑给予了很大帮助,我庆幸听你的话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有后悔。还是过来人的经验是最珍贵的,时常关注你的贴子,最欣赏你能运用实际例子来解答我们对政策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谢谢!.

TOP

回复 83#jukzj 的帖子

在这片净土上,也学到了很多前人的宝贵经验,再把他传授给学弟学妹,也算是知恩图报的一种方式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丁海洋 于 2009-3-2 16:45 发表
在这片净土上,也学到了很多前人的宝贵经验,再把他传授给学弟学妹,也算是知恩图报的一种方式吧!
同意!这个比告诉别人**学校出了几个名人,取得多少奖项 实在的多。旺旺家长应该联合起来,分享经验,释疑解惑,共同提高。
我们也算过来人,去年今时也经历过各大名校自主招生的洗礼,尽管对今年的政策再深入了解,但可以分享些心得。
首先,竞赛得奖的,特别是几个重要的数学、物理竞赛得一、二等奖的小孩子,现在这个时候应该陆续得到学校的家长会通知书,邀请家长到学校面谈,争取双方的共识与好感,有点类似相亲。有一见钟情就定终身的,但更多的家长是在比较、长考,寻找适合小孩子的最佳学校。这些小孩子手头上有几个学校的去向。学校挑你,你也有资格挑学校。当然,预签协议之后,也走必要的流程,参加学校组织的自主招生的笔试、面试(如果你是数学一等奖的小孩子更牛,你可以提出笔试、面试时间冲突不高兴参加,学校会立即同意)。参加这些笔试和面试的目的,不是要筛掉这些小孩子,而是再为今后的分班作准备。
其次,你的小孩子奖项不够硬朗,在今后自主招生考试中,你有的一搏,竞赛的奖项分会给你带来关键性的筹码。
最后,你的小孩子如果没有竞赛奖,单凭实力参加自主招生,这个能进市重点的确实是要实力非凡。说实在,尤其是名校,这种小孩子录取的比例比较小,自主招生的试题与各科竞赛题类似,如果你没有经过竞赛训练,套路不熟悉,非常吃亏。请家长注意的是到这个份上,再给小孩子施加压力没啥用处了。只能是让小孩子放松心态(家长首先要放松心态),全当是一次中考前的演练,积极去尝试。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备战中考最后冲刺下功夫,追求高准确率,再能完成最后一道难题,那也就大功告成了。
预祝我们今年参加中考的旺旺宝贝马到成功!.

TOP

回复 85#dongj 的帖子

好贴! .

TOP

引用:
原帖由 dongj 于 2009-3-2 22:35 发表


同意!这个比告诉别人**学校出了几个名人,取得多少奖项 实在的多。旺旺家长应该联合起来,分享经验,释疑解惑,共同提高。
我们也算过来人,去年今时也经历过各大名校自主招生的洗礼,尽管对今年的政策再深入了 ...
好贴!.

TOP

回复 79#TOM_LISA妈妈 的帖子

那请问这些已经签约的小朋友还要参加中考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TOM_LISA妈妈 于 2009-3-2 12:46 发表
今年新知杯初二得奖的学生有48个,也不晓得123分以上的初三学生有多少个,DX侬晓得伐 ,主要是偶有个朋友的小人是新知杯二等113分,学校还么定,现在急噢
有这种事情?

什么学校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蛋汤妈妈 于 2009-3-2 23:40 发表
那请问这些已经签约的小朋友还要参加中考吗?
当然要中考,市教委规定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fdfz 于 2009-3-3 01:33 发表


有这种事情?

什么学校的?
赶紧说,上复旦附中来,让我看看.

TOP

回复 85#dongj 的帖子

好贴 ,请问前辈名校的自主招生笔试具体考哪几门课?谢谢赐教.

TOP

引用:
原帖由 dongj 于 2009-3-2 22:35 发表


同意!这个比告诉别人**学校出了几个名人,取得多少奖项 实在的多。旺旺家长应该联合起来,分享经验,释疑解惑,共同提高。
我们也算过来人,去年今时也经历过各大名校自主招生的洗礼,尽管对今年的政策再深入了 ...
旺旺上最受欢迎的是这样的家长! .

TOP

回复 85#dongj 的帖子

讲得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哈里老妈 于 2009-3-3 10:34 发表
讲得好!
还好!这次让偶抢了先 .

TOP

回复 85#dongj 的帖子

,其实偶们这样的升学菜鸟最喜欢前辈们这样的介绍,分析得有条有理,很有可行性.赞的!.

TOP

回复 84#丁海洋 的帖子

原来丁DX做了那么多好事了哦,无愧DX称号.
说得真好,之所以一直在这里守望就是因为这里有那么多乐于助人的热心人,思维清晰的过来人.得到过帮助就希望能代代相传把爱心延续下去.WW的吸引力不就是由这些"人"而存在嘛!.

TOP

引用:
原帖由 shuaishuaimm 于 2009-3-3 11:58 发表
,其实偶们这样的升学菜鸟最喜欢前辈们这样的介绍,分析得有条有理,很有可行性.赞的!
侬勿顶啦.

TOP

回复 98#云雀 的帖子

你们顶过,偶送花了..

TOP

回复 85#dongj 的帖子

好久没上来了,确实是一个好贴。 我跟牢学习一下。想问一个菜鸟级的问题,看了你的贴子,是否可以理解为过往的自主招生大部份都竞赛获奖者的天下?但是得到知名奖项一、二等奖的学生毕竟为数不多,不知道这些学校如何挑选的?能帮忙再扫扫盲吧?

[ 本帖最后由 dudumm 于 2009-3-3 12:1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