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123456
发新话题
打印【有4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呼唤家长本位的回归

呼唤家长本位的回归

●家庭教育,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中国,一向是作为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而存在的。当今教育领域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每一级学校,都环环相扣通向名牌大学。于是,家长被迫择校,孩子却别无选择!可以说,中国应试教育不改,家长负担的错位就将持续下去,并有恶化之可能
   
    ●随着社会进步,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功能逐渐各有侧重。这个侧重,是形与神的侧重。学校教育,侧重于人才框架的建构;孩子与父母,有着血缘的纽带和养育的历程,更有亲情的感化,这种“神韵”,都是由一个个生活细节构成的。作为父母,与孩子保持诸如对话之类的情感互动,其效用远胜于益智玩具和特长班
   
    ●当代教育的裂变,使教育不再囿于家庭与学校,要解决,并不是解决家长负担的轻与重问题,自然也不是简单地让家长与孩子回归传统意义上的本位,而是体现新时代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各守其本位的全新关系
   
    最近,有本教育类杂志联合上海市19个区县的31所中小学,进行了一项“上海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基本情况调查”,目的在于真实了解家长日常负担的情况。调查由学生家长以每日记录的方式,填写家庭教育所花费的各项时间。该刊统计出十三组数据的调查结果,引起了上海教育界、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热议:家长每天用于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陪同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与兴趣班、布置课外作业的时间,大大超过了与孩子亲情交流或与孩子共同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能坚持家庭教育的,在参加调查的家长中,竟不到总数的一半,平均时间也不到每周一个半小时,即平均每天不到一刻钟!
   
    这是令人震撼的数据!
   
    透过这几组数据,我们看到了教育中父母作用的巨大错位,看到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性的“脆化”,更聆听到了被应试教育这支指挥棒凌驾的教师和家长的喘息声!
   
    这是当今教育领域不可否认的事实:每一级学校,都环环相扣通向名牌大学。于是,家长被迫择校,孩子却别无选择!各级教育机构无疑串出了一副孩子人生出路的多米诺骨牌。而这副多米诺骨牌的起点,已经向前推移到幼儿园阶段了。学龄前教育的应试教育化已不再成为新闻。比如英语考级,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叫停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因为考级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据说,英语考级的难度,一级相当于高中入学水平;二级相当于大学入学水平;三级相当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水平。北京一位网名为“家有小六”的妈妈最近在北京某大报的论坛中这样写道:可怜的孩子,妈知道你急了,都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你知道吗?妈妈也都快疯了,为了你能有个好的将来,妈妈只能把自己逼疯并把你也逼傻了。
   
    “择校文化”、“高考产业”就这样在包括家长在内的与孩子教育有关的社会群体中不断地形成、扩散、深化。按照生物进化论,越是高等的动物幼年期就越长,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但是,现实中人们实际的做法,正是在“理性”地挤压孩子的儿童期,而这“理性”的背后竟然是一条条被摧残了的生命、一颗颗被扭曲了的心灵。
   
    近来频发的青少年暴力事件,其主角都有被宰割了的童年和被放逐了的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甚至认为,家庭沟通不畅活活地把青少年逼出了网瘾。家长们都知道,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说,成人的意志侵犯了孩子的自主性,然而不这样做,将来又如何对孩子交待呢?家庭教育熔铸的精神纽带,就这样在应试教育的狂热中断裂。可以说,中国应试教育不改,家长负担的错位就将持续下去,并有恶化之可能。
   
    这不是危言耸听。
   
    家庭教育,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中国,一向是作为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而存在的。蒙书《三字经》里便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说,视其为做人的起码要求。家教从严,作为祖训,从未蒙受质疑。不说名门望族,就是百姓家庭,都将“家规”列于家谱重之重,作为子孙行为之规范,历代承传。由此树立家庭教育的典范并广为传颂的例子并不鲜见,如“孟母三迁”和《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
   
    教育职业化形式如私塾、家教,即是将老师请到家中传道授业解惑,与教育的血缘化形式,即仅仅由家族中的长辈执行的家庭教育两者互渗,也就一度主宰中国教育。直到近代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传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大工业生产境遇下社会分工的持续推进与作为传授内容的知识的不断细化,家庭的教育功能骤然式微。不管怎样,父母的教育者地位始终难以撼动,当年,鲁迅对那些责难师范学堂的冬烘先生,就提出一个辛辣的“办一个父范学堂如何”之建议。只是随着社会进步,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功能逐渐各有侧重。
   
    这个侧重,是形与神的侧重。学校教育,侧重于人才框架的建构——孩子观念价值的引导、道德品质的取向、知识结构的筹划、技能技巧的培养、精神视野的拓展等等。在这框架性的建构过程中,绝不排除因教师个人人格的魅力和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之精彩,而赋予其精神华彩,这精神华彩,就是培养学生人格的魅力,这就是与“形”相对的“神”。然而,这种“神”,不是教出来的,其形成之场所,主要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方式,学校的文化氛围以及生活大环境和文化大背景,当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途径,但都无法取代父母亲的作用。孩子与父母,有着血缘的纽带和养育的历程,更有亲情的感化,这种“神韵”,都是由一个个生活细节构成的,其人生理念、精神境界,都以情感作为舟筏,悄无声息地驶入孩子的心灵,长驻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伴随着整个生命历程,并把握其言行。
   
    古往今来,海外国内,从各路英杰的心灵史中,皆可寻找到这根由血缘铸成的精神脐带。这是一门复杂而艰巨的塑造灵魂的艺术。艺术品之分档标准,不在其形,而在其神。道理就是这样相通。社会与家庭的这两个不同侧重,是社会分工使然,毋须明文约定。学校之于家庭,教师之于家长,是不可替代的。教养之责,始终是沉重的,问题是这份沉重应放置何处才能获得最大绩效。这是涉及我们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的根本大事,不能不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重视。绝不能因为让孩子跨入名牌大学之门,就白白地将家庭教育这份珍贵的文化资源荒废、流失甚至亵渎,或把孩子引向了歧途。
   
    当然,当代教育的裂变,使教育不再囿于家庭与学校,要解决,并不是解决家长负担的轻与重问题,自然也不是简单地让家长与孩子回归传统意义上的本位,而是体现新时代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各守其本位的全新关系。问题与机遇,始终是一对隐形伴侣,这不仅是中国当代教育工作者们光荣的使命与千载难逢的建功立业的机遇,也是所有社会成员责任,尤其为人父母者。而作为父母,只要与孩子保持诸如对话之类的情感互动,其效用远胜于益智玩具和特长班,这是西方神经系统科学最新研究结果。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本教育类杂志开展的调查与讨论,无疑为家长本位的回归营造一种先声。.

TOP

顶一记!.

TOP

顶一记!在加点一下“好贴”!.

TOP

是啊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07-7-20 15:17 发表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治病救人。.

TOP

确实危言耸听!
家长每天用于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陪同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与兴趣班、布置课外作业的时间,不算与孩子亲情交流或与孩子共同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近来频发的青少年暴力事件,这个好像自古就有啊!频发到底是多少?
个人无法改变时势,只能适应时势。
倒是想做逆势而动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物,没曾想被众醉汉抬着,到处说我是酒醉的糊涂虫。
发一点小声音,不要.

TOP

偶从来不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学校,老师或者任何教育机构,我的孩子我负责是我挂在嘴上也是挂在心上的行动纲领。是不是可以得到cool爸的一记表扬啊?
8过现在孩子大了,连坐都坐得离我越来越远,我感觉他正在离开我向社会走去,不知自己该是啥感觉 离点题啊。.

TOP

回复 #7 shuaishuaimm 的帖子

cool爸不会轻易表扬人的,哈哈。。。。

孩子坐得越来越远,是正常的,远离老娘,去找小娘了。哈哈。。。.

TOP

回复 #8 炫炫爸 的帖子

只有领导才能表扬人的呀!.

TOP

回复 #8 炫炫爸 的帖子

找小娘么还没到辰光,8过是早晚滴事,偶也很想得通的.
要表扬还被人推3阻4,随便啥人表扬一记才可以滴..

TOP

好文!顶。。。!!!.

TOP

本来崇尚自然主义,我们都是不用父母操心就长大了,学习成绩也不错。而我们的下一代却让我们为其读书操够了心。不管吧,他们能偷懒则偷懒,能拖拉则拖拉,看到有的孩子因为父母放任自流而进了职校。自己作为父母,为这仅有的一个孩子也算尽力承担起了“责任”。
      “呼唤家长本位的回归”的道理我们都懂,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

TOP

引用:
原帖由 cool爸爸 于 2007-7-20 16:51 发表
只有领导才能表扬人的呀!
我顶了,请领导赶紧表扬我.

TOP

顶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眉 于 2007-7-20 18:12 发表

我顶了,请领导赶紧表扬我
炫爸今天休息,你再耐心等等。.

TOP

顶一下!.

TOP

好贴!.

TOP

昨天看了有关行走学校的后续故事,那就是家长想借助社会,学校来教育孩子的极端事例.真不懂还真有那么多家长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且还有老师在内.不能理解..

TOP

回复 #1 cool爸爸 的帖子

很久没有看到cool爸的长篇大作了,一出手果然是大气派,拜读,顶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上海的考拉 于 2007-7-21 16:40 发表
很久没有看到cool爸的长篇大作了,一出手果然是大气派,拜读,顶了!
考兄,我胆子比较小,不要吓我。.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cool爸爸 于 2007-7-21 11:28 发表

炫爸今天休息,你再耐心等等。
你在我的帖子上表扬我就行了,快点一下好帖.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眉 于 2007-7-22 11:28 发表

你在我的帖子上表扬我就行了,快点一下好帖
点好了.

TOP

回复 #23 cool爸爸 的帖子

谢谢,可是没感觉到你点了啊 要不你再多点一下我再感觉一下?.

TOP

拍一记MP。.

TOP

拍一记MP。帖子太长,没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cool爸爸 于 2007-7-20 16:51 发表
只有领导才能表扬人的呀!
谁姓领名叫导的,出来表扬表扬cool爸。.

TOP

引用:
原帖由 cool爸爸 于 2007-7-21 11:28 发表

炫爸今天休息,你再耐心等等。
很久没有看到cool爸的长篇大作了,一出手果然是大气派,文章太长,也不拜读了,就光顶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眉 于 2007-7-22 11:28 发表

你在我的帖子上表扬我就行了,快点一下好帖
红大师,你办事F4放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眉 于 2007-7-22 16:16 发表
谢谢,可是没感觉到你点了啊 要不你再多点一下我再感觉一下?
cool爸点出位置了,点脑门才会有感觉。.

TOP

回复 #30 炫炫爸 的帖子

不许点学生脑门,算体罚好吧请领导 点好帖.

TOP

回复 #1 cool爸爸 的帖子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有没有生儿育女啊!!!
东方文化的精髓在于养儿仿老,只听说宠爱过度直至溺爱,只听说“啃老族”人群越来越壮大!!!
看看“旺旺网”如此兴旺发达,就知道你简直在胡说八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铃儿响叮当 于 2007-7-23 09:10 发表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有没有生儿育女啊!!!
东方文化的精髓在于养儿仿老,只听说宠爱过度直至溺爱,只听说“啃老族”人群越来越壮大!!!
看看“旺旺网”如此兴旺发达,就知道你简直在胡说八道!!!!!
第一,思维混乱,似没睡醒;
第二,论点不清,不知所云;
第三,论据错误,立足不稳;
第四,论证没有,怎能服人;
第五,感叹号太多,显得苍白。

最不明白的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在于养儿仿老?”,养儿子模仿老子?.

TOP

回复 #32 铃儿响叮当 的帖子

原帖: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评价:不读书,不学会倾听,当然不知道。

原帖:你有没有生儿育女啊!!!
评价:出口就伤人咬人的,哪个是啥?大家都知道,唯有你不知道所以说出此等话来。

原帖:东方文化的精髓在于养儿仿老,只听说宠爱过度直至溺爱,只听说“啃老族”人群越来越壮大!!!
评价:就知道你不读书的,还“仿老”呢,应该是“防老”吧,听说的事情也来乱说,反了你了!

原帖:看看“旺旺网”如此兴旺发达,就知道你简直在胡说八道!!!!
评价:为什么你认为的胡说八道被大家认为是精华?旺网有你这样的还会兴旺?

奉劝新人,说话要好好斟酌,别信口开河,删了吧!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上海的考拉 于 2007-7-23 11:33 发表
奉劝新人,说话要好好斟酌,别信口开河 ...
.

TOP

回复 #34 上海的考拉 的帖子

居然有人砸大名鼎鼎的酷爸的帖子,新人想借酷爸炒作自己?.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铃儿响叮当 于 2007-7-23 09:10 发表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有没有生儿育女啊!!!
东方文化的精髓在于养儿仿老,只听说宠爱过度直至溺爱,只听说“啃老族”人群越来越壮大!!!
看看“旺旺网”如此兴旺发达,就知道你简直在胡说八道!!!!!
看不懂你在说什么,和LZ的文章好像没什么关系!.

TOP

楼上各位: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TOP

回复 #1 cool爸爸 的帖子

好文章!出手不凡,不过COOL爸是不是雇个马甲来炒作一番?.

TOP

你们干吗呀,人家只是回错了帖子.

TOP

东方文化的精髓在于养儿仿老,只听说宠爱过度直至溺爱,只听说“啃老族”人群越来越壮大!!!说得对!很多家庭是在仿老,很多人对长辈不孝,对小辈过度宠爱,"啃老",那他的下一代也会仿照的..

TOP

回复 #32 铃儿响叮当 的帖子

"现在离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已经不远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市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的措施,建造了很多现代化的设备。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使得我们整个上海更像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所以我们要督促好身边的人,做一个文明的人"。

想必您对这段话应该不陌生吧?.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4 俩子爸 的帖子

是啊,是啊!.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红眉 于 2007-7-23 12:11 发表
你们干吗呀,人家只是回错了帖子
.

TOP

何必呢。
要厚道啊。
老人之间吵闹也就算了,打击新人就不够厚道了。
:)

[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07-7-23 14:3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07-7-23 13:41 发表
何必呢。
要厚道啊。
老人之间吵闹也就算了,打击新人就不够厚道了。
:)
,何谓打击?.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282 123456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