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為什麼上帝容許戰爭?钟马田

為什麼上帝容許戰爭?钟马田

為什麼上帝容許戰爭?

钟马田

「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那裏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雅各書四1

我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宗教對戰爭的看法,一般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人,認為戰爭完全是由人的罪引起的,與上帝沒有什麼關係。戰爭是人類自身的問題。他們關心的是,戰爭發生的原因,戰爭對人類的影響。他們認為宗教要作的,是如何倡導公義,維持長久的和平。

第二類人完全相反。他們認為戰爭與上帝有直接的關係。他們的興趣不在於戰爭對人的影響,而在於,戰爭在上帝與世界的關係裏面的位置。他們並不探究戰爭的來源,也不談他們的責任,他們只是想知道,上帝為什麼容許戰爭的發生?因為他們對上帝的信心,完全依賴於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關心的是第二類人的態度。在這裏我們要處理的是,人們對上帝的信仰和上帝容許戰爭,這兩者之間如何去得到一個調和。我們可以把這一類人再分成三種﹕

1. 第一種人認為,戰爭的存在正足以證明上帝不存在,即使有,祂也不是一個愛的上帝。這種人,他們是已經站在一個錯誤的假設上。一個不相信上帝的人,你如何跟他討論上帝的行動呢?我們只有和信上帝的人談這個題目才有意義,至少他們的疑惑是誠實的疑惑。

2. 第二種人屬於虔誠的基督徒。這種人,他們喜歡宗教生活。從某方面來說,他們體驗個人得救的經驗,他們實踐宗教的生活,他們喜歡靈修查經。但是他們對神學不感興趣,認為那不重要,甚至有害。他們向外面的世界關起門來,把上帝與世界的事物隔開。這樣的人很少去思想世界的問題,在平安的時候都沒事,但是一旦戰爭臨到,強迫他必須思考這方面的事,他就碰到了難題。耶穌基督救恩的事他明白,但是,為什麼上帝容許戰爭呢?

3. 第三種人是那種對上帝的本性只有模糊認識的人。他們只注意上帝愛的屬性,將上帝的愛從上帝所有的屬性裏分離出來。然而他們對上帝的愛的觀念也只是又感性又薄弱的那種。在平常的時候,他們強調上帝赦罪的愛,無條件的赦免,好像上帝的公義和聖潔是不存在的東西。他們認為上帝不會懲罰人,祂只會愛人類。這一類人無法明瞭為什麼上帝會容許殘酷的戰爭,這與他們所想像的上帝是無法相容的。

後面這兩類人是我們要探討的對像。我們不可能在短短的篇幅裏,完全地討論清楚,我們只能從聖經來看聖經如何教導。問題是,聖經裏並沒有提到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上帝容許戰爭?我們所選的經節也許是最接近的經節,至少它提到戰爭的原因。但是它也只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探討。所以我們在研究這節聖經的時候,不能把它概括成聖經對戰爭的問題一般性的教導。

首先,我們從負面的答案來思想這個問題。所謂的負面是相對於聖經正面的教導。我們要先指出,會有這樣的抱怨--為什麼上帝容許戰爭?--是因為某種錯誤的假設。在這裏,我要舉出兩種這樣的錯誤﹕

1. 不從聖經尋求答案。他們先對上帝有一個錯誤的觀念,然後用自己的哲學頭腦去思想。事實上,一個肯讀聖經,並且相信聖經的人,並不會有這種對戰爭的疑惑,戰爭的發生也不會影響他們的信仰,因為他知道聖經沒有一個地方說,不會有戰爭。相反的,它說,「當末世越近的時候,你們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太廿四6-7)同樣的預言也出現在啟示錄裏面。保羅也是持這樣的想法。有人認為,藉著福音的廣傳,這個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好。這種說法違背了聖經的教導。但是,長久以來,這樣的說法卻廣受歡迎,不管在教內或是教外。他們說,只要人抓住這個目標,藉著教育與文化的薰陶,有一天,戰爭不再存在,人們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和平。他們認為,如果人們認清戰爭可怕的事實,盡力去避免戰爭的發生,那麼上帝也會在祂那方面全力配合(譯註﹕天助自助者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這種論述傳播得非常廣泛。很多人,不管有沒有經過大腦的思考,都接受這種說法。對這種論述的回答,我們只能說,這完全是憑空的想像。上帝從來沒有應許人這樣的世界。聖經對世界的看法其實是全然地務實的悲觀。但是一個認識上帝話語的人,並不會為這事擔憂,因為他知道上帝對這個世界真正的目的和應許。所以,對這個問題 ─ 為什麼上帝容許戰爭?我們頭一個回答是,上帝有應許過祂要避免戰爭,或禁止戰爭的發生嗎?

2. 我們第二個回答也是一個反問﹕為什麼你預期上帝會禁止戰爭?為什麼上帝應該避免戰爭的發生?我想最簡單的答案是,人們期待和平,人們覺得他們有權過和平的日子。這樣的答案馬上引出另一個問題﹕我們有什麼和平的權利?我們可否想過,和平真正的目的,價值和功能在那裏?你期待和平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舉兩處聖經,讓我們看看聖經如何看和平的目的和功能。使徒行傳九31,「那時猶太,加利利,撒瑪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聖靈得安慰,人數就增多了。」這裏描述的是教會經過一段逼迫與不安的時期以後的情形。我們期待和平的目的是否也是為了同樣的成長能夠發生在我們當中?另一處經文是提摩太前書二1-2,「我勸你們一樣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這裏也說類似的話。我們期待和平,如果只是想避免戰爭的恐怖和所帶來的痛苦,這樣的期待是不夠的。真正對和平的期待應該是建立在期待一個機會,讓我們能過敬虔,聖潔的生活,有足夠的時間,建造我們的信仰。畢竟,人類生存最大的目的是服事並榮耀上帝。但是,這是我們期待和平的目的嗎?這是我們禱告,祈求和平的動機嗎?我想很多時候,我們的動機是自私的,我們只是想逃避戰爭的後果,我們不希望我們現在所過舒適的生活被破壞。那是什麼樣的生活呢?一言以蔽之,那是與我們所讀的兩處聖經相反的生活。在和平的祝福之下,人們卻離棄上帝,盡情追求物質與犯罪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和平是為了讓人們繼續過一種污辱上帝聖名的生活,我們有什麼權利要求和平呢?

其次,我們來看正面的答案。上帝容許戰爭是一個事實。為什麼祂容許戰爭?我們看聖經怎麼教導。

(1)什麼是聖經的戰爭觀?戰爭本身不是罪,而是罪所帶來的結果。換個說法,戰爭是罪的一種表現。聖經告訴我們,戰爭的最終極原因是人的私慾,這個私慾使人想要得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或自己得不到的東西。這種私慾不止表現在個人的層面,也在國家的層面。它是偷竊,強盜,忌妒,驕傲,怨恨,不忠,離婚等等的根源。最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國與國的戰爭。聖經並不特別把戰爭分別出來,好像那是獨立的事。戰爭不過是罪的一種表現罷了。也許有人要辯說,戰爭奪去人的生命。不錯,聖經認為生命是尊貴的,上帝禁止我們為了私慾或報仇殺人,但是對上帝來說,人的靈魂更重於人的肉體。上帝不在乎我們在世上生命的長短,祂在乎的是我們與祂的關係是否正確,是否過一個榮耀祂的生活。而我們常常過於重視肉體生命的長短,卻忘記生命的質比量。

更重要。戰爭是罪的後果之一。罪通常帶來患難,悲傷,羞恥,不管是靜悄悄的來,還是像戰爭轟轟烈烈的發生。我們一般只注意後者。其實本質都一樣。我們要求上帝禁止或避免戰爭,其實是要求上帝禁止一種罪的結果。從這裏我們再一次看到人自私的要求,我們只是想避免一種令人最難過的結果,我們並不關心上帝的聖潔,或是罪的問題。我們如果真正關心的話,應該祈求上帝禁止所有罪的行為。但是,若是真有人這樣作,一定又要引起一些人的抗議。他們抗議上帝不應干涉人的自由。然後,他們再運用他們的自由,然後又再度面對戰爭的威脅。所以,上帝在祂永恆無限的智慧裏,決定不禁止罪的存在,也不禁止罪帶來可怕的後果,包括戰爭在內。

(2)但是,聖經有更進一步的教導。

(a) 聖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上帝容許戰爭,使人承擔罪的後果與處罰。這與「種什麼收什麼」的法則一致。我們發現,處罰是上帝在人犯罪時所定下的命令。創世記說﹕「地必因你的緣故受咒詛。」這樣說,又有人要問,那為什麼要牽連無辜的人?答案是﹕誰是無辜的?我們每一個人不單要承擔個人的罪所帶來的後果,也要承擔整個人類、國家的罪。上帝的福音拯救了我們個人,但這不表示我們不再是人類整體的一員。我們與所有的人分享陽光和雨水,一樣暴露在各種疾病的可能侵襲之下,一樣不能免于戰爭的威脅與所帶來的苦難。

(b)上帝容許戰爭,為了讓人能夠更清楚的知道罪是什麼。在和平的時候,我們常常輕看罪的問題,我們對人性抱持過分樂觀的看法。我們以為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不必靠上帝,就能夠進到完美的地步。人們拒絕上帝的福音,拒絕上帝所預備的救恩。上帝只好藉著災難使他們接受。

(c)上帝容許戰爭,為了讓我們歸向祂。正像浪子回頭的故事裏的浪子,在他用盡一切所有的以後,才想到他還有一位父親在等他回來,我們常常在遭遇極大災難時才想到上帝。舊約裏常常出現這樣的話﹕在他們遇到麻煩或患難時,他們就求告上帝。

當我思想人的本性和人的生命時,令我感到震憾的,不是為什麼上帝容許戰爭,而是祂的寬容與忍耐。為什麼上帝不讓這個世界在他們自己的罪中滅亡?也許這才是我們應該問的問題。上帝對罪與撒旦的權勢定了界限,使我們有機會存活,有機會悔改,接受祂兒子,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的問題應該是,我們是否從戰爭得到真正的教訓?

﹝許信靖節譯自Martyn Lloyd Jones, “Why does God allow War”。許弟兄於2003年參與歸正學院研習,現就讀於費城Westminster神學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