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唐崇荣牧师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 十五、基督徒的怜悯(2)好撒玛利亚人

唐崇荣牧师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 十五、基督徒的怜悯(2)好撒玛利亚人

唐崇荣牧师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 十五、基督徒的怜悯(2)好撒玛利亚人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
十五、基督徒的怜悯(2)好撒玛利亚人,行公义,好怜悯
讲员 : 唐崇荣牧师
晚安,我们上个礼拜讲什么?怜恤人,我们今天继续再讲这个题目。这是今天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很需要的一种感情,也是今天社会中间,很缺乏的一个现实。而耶稣基督提醒我们,马太福音第五章第七节,我们再念一次,把它背起来。大家一同念这节圣经,「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再一次,「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我们低头祷告:
「主啊,感谢赞美你,因为你的恩,你的爱,你再一次吸引我们到你的面前,你深知我们的需要,你对我们的认识过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我们心灵深处有缺陷,有虚空,有不合你心意的时候,你就用你的话再一次提醒我们,用你的爱挽回我们,用你的灵光照我们。我们感谢赞美你!你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你的话如同大锤,锤破我们心中刚硬的地方。你的话如同灵奶,喂养我们心中生命的需要。你的话是灵,是生命,我们感谢,我们赞美你!求主你用生命之道,有机的大能来运行在我们心中,使我们的生命改变。如果我们领受你的真理,我们的生命没有产生变化,没有产生更新,我们就对不起你。求主赦免我们听道而不思想,听道而不行道的罪。求你除去我们心中盈余的邪恶,使我们存心领受所栽种的道,好叫你所讲的话成为我们生命的力量,成为我们生活的动力,你与我们同在,感谢赞美,求主垂听。今天每一位到你面前来的,求主伸出手来施恩给我们,给你仆人当讲的话语,给他勇敢讲出你,要我们听的艰难的话语,给他勇敢讲出我们所需要的事情,感谢赞美,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的。阿们。」
我们上个礼拜开始了一个新的题目,就是怜恤。怜恤是基于神放在人里面的本性呢?或是基于新生命的一个表现?如果「怜恤人」是一个本能,是基于神创造人的时候,就已经给我们的一个形象样式的一部份的话,那么,这样,怜恤人,外邦人也可以做到,那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分别就没有什么特殊。耶稣基督说,你们要像你们天上的父那样的完全,因为祂赐下雨给义人,也给恶人,祂赐下阳光,照亮好人,也照亮坏人」(参:马太福音:5 章 45 节)这个在归正神学,reformed theology 里面给它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 common grace 」普遍恩惠。
「普遍恩惠」不同于「特殊恩惠」,因为「特殊恩惠」是特别放在被救赎的,蒙拣选的人身上的,所以又叫做呢,「恩典」,在这一方面叫做「救赎性的恩典」 (saving grace)。 「救赎的恩惠」跟「普遍的恩惠」是本质不一样的。「普遍恩惠」是连抵挡上帝的人也可以领受的,只有归正神学把这些的范畴划分清楚,使我们的头脑不至于紊乱,使我们看到许多好像相同的现象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本质。看到相同的,在罪人与义人,在不信与信的人中间好像不能分开的,那些相同现象的时候,你要看见里面有不同的动机,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神的安排。Common grace is for everybody, even for the antichrist. 那些抵挡基督的人,那些反对圣经的人,他们照样蒙受普遍恩惠。不同的地方是他们一面领受普遍恩惠,一面忘记恩惠的源头;一面享受普遍恩惠,一面认为不是恩惠。
所以他们把超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界线,把它划分不清楚,不但如此,把这个界线完全取消掉了!他们把神给他们的恩,当做「本来就是如此,这是自然现象」,甚至他们的死也不是罪的刑罚,不是罪的功价,是生命必然朽坏的成果。所以,这些人就没有办法从恩典的眼光,去看见神的能力。普遍恩惠就被罪人糟蹋了,普遍恩惠就被罪人玩弄了。然后他们就把荣耀归给自己,以为自己是一个超越而有资格领受这些条件,享受这些我们基督徒所认为的恩惠的人。
那么恩惠既然赐给普通的人,真正的原因,乃是要引导,等候,宽容他们,直到有一天他们醒悟过来,他们可以悔改。所以「你这个人哪,你竟然轻看,藐视上帝宽容,等待你直到悔改的恩典吗?你要等到你储蓄的忿怒到了极点,结果上帝的审判临到你了」(参:罗马书:2 章 4-5 节)。所以归正神学认为普遍恩惠的真正的动机,就是要宽容罪人,使人悔改。那么,「普遍恩惠」的相对词就是「特殊恩惠」。「特殊恩惠」也就是救赎性的恩惠,而救赎性的恩典是赐给蒙拣选的人,也就是在万古之先,照着神的意旨先见,照着祂无穷的智慧,照着祂最高的权能,绝对没有错误的,绝对出于祂主权,凭己意所定的要拯救的百姓。这些人就在祂诸般的聪明智慧,跟祂的引导之下,充充足足的被带领到可以领受救恩,明白真理,受圣灵光照悔改的地步。为这个缘故,我们就把「普遍恩惠」,跟「救赎恩惠」很清楚的分开来。
接下来我们思想刚才我们提的一点,如果一个人的怜悯,只是出于普遍恩惠中间,因被造的时候,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样式被造而有的这个「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或者「是非之心」,或者基督徒直接说,就是那个能够与我们同知的,另外一个道德性的责任的那个「良心」的话。中国人翻译成「良心」是跟原文意义相差很远的,原文希腊文 suneidesis,拉丁文 conscientia 根本没有「好」的意思,因为这里不论我们里面那个心灵的道德声音,是不是本身是良善的,只是提到它与我一同知道,「伴我知」,「同我知」,「与我同知」的意思。所以一个人犯罪的时候,不一定是良不良的事情,但是心灵深处知道他自己犯罪。所以他知道他犯罪,他心灵深处有一个与他同知的「同知者」,那叫做「良心」。所以良心原来的意思就是「与我同知者」,my coknower, the one who know together within us, the one who known just like I know. 我知里面的良知,也知与我同知的意思。
是不是怜悯是出于良知的功用呢?正像中国的孟子所提到的,「人所以为人,因为他有恻隐之心,他有是非之心。」这个「同情心」就等于怜悯吗?不是的!同情心不等于怜悯,但怜悯一定有同情心。而这个怜悯是一个很特殊的神的本性的本身。所以你们需要怜恤人,你就怜悯人。换句话说,除了被造的时候,已经有了普遍恩惠中间怜恤别人的可能,你更需要继续不断在神所赐给你的新生命中间,把上帝的性情运行在你的生活中间。因为我们得着拯救,脱离从世界从情欲来的败坏,我们就得以在祂的性情上有分(参:彼得后书:1 章 4 节)。当然,这里所讲的性情,不是只讲在神的本质上有分。如果我们在神的本质上有分,partial of the substance of God, essence of God,那我们就是神的一部份了。这就李常受错误的地方 ----「有一天我们要与主同成为一个灵」,所以我们变成好像神的一部份一样。人绝对不能成为神!神绝对不是从人成的。神成为人的可能性,由于祂是无限的大能的上帝,人成为神,绝对不可能!因为人不是全能者。
全能的上帝,当祂把自己道成肉身的时候,神成为人,而被救赎的人,从来没有在应许中间我们成为神。所以道成肉身只有一个例,人肉身成道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呢,就在《会通与转化》那本书的中间,你看见有一个叫做蔡仁厚的,他问基督教的牧师,就是曾经在浸信会怀恩堂做牧师的,已经退休的老牧师,周联华,问他一个问题。「我们道教说,人人可成真人。儒家说,人人可成君子。请问基督教敢不敢说,人人可以成为基督?」这个时候,周联华代表基督教说,「人人可成基督。」这是完全错误的教训!
请你注意,基督只有一位,没有第二位。凡是把别的一位当做是基督的,就不是那真正神的独生子基督。「你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儿子」(参:马太福音:16 章16 节;马可福音:8 章 29 节),这是独一的,没有第二个。所有凡是历世历代中间,把非基督当做基督的,都是假基督,所以没有第二个基督。为这个缘故,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基督。虽然基督原来的意思,就是「受膏者」的意思,the anointed one。而受膏是三个职分一定需要有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成为一个时刻中间的典礼。
所以呢,先知成为先知是受膏的,祭司成为祭司是受膏的,君王成为君王是受膏的。而君王、先知、祭司受膏典礼常常只有两个职分中间在公众面前执行出来,只有先知职分的膏立是神自己膏的,所以不是人膏的。但是神曾经吩咐一个先知膏立另外一个年轻的先知,而且这个吩咐是要他真正用典礼的方式行出来的,这个历史上只有发生一次,就是伊莱贾上帝吩咐他去膏伊莱沙做先知接替他。除此以外,我们没有看见任何一个先知曾经有另外一个先知用膏油浇在他的头上给他膏立的一个典礼,这是唯一的一次。
至于君王和祭司,就没有一个在扫罗以后,不准有一个君王是不经过膏立的仪式而登基的,不准有一个祭司不经过膏立的仪式而登基的。而这三样的职分,绝对不可能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最多的两个职分在一个人身上。戴维是君王吗?是。戴维是先知吗?戴维是祭司吗?不可能。因为他是犹大支派,所以没有可能兼做祭司。亚伦是祭司吗?是。亚伦是君王吗?不是。亚伦是先知吗?不是。所以呢,亚伦只有一个职分。而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是君王又是祭司,那就是撒冷王麦基洗德,成为至高上帝的祭司。我们在希伯来书查经的时候已经提过了,你们还记得吗?所以这个是唯一预表耶稣基督的。而耶稣基督是祭司,是先知,是君王。耶稣基督按位分来说,因为生在戴维的家族里面,是戴维的子孙,所以他做了君王。这是犹大支派才有的特权,犹大支派没有另外一个人可以照着神的心意,成为戴维的子孙被膏立作王。
而戴维是先知,因为他亲自蒙受上帝给他的启示,特别记载耶稣基督的事情。众先知中间最伟大的基督论的神学家是戴维,戴维是所有神学家中间,有史以来,历史中间最认识基督的一个基督的先驱。戴维是所有先知中间包括连以赛亚、杰里迈亚、但以理、以西结....等等都不能相比的,最多预言弥赛亚生活细节的伟大的先知。所以戴维是先知,戴维又是君王,但戴维绝对不能作祭司,因为他与利未支派完全没有分。而耶稣基督呢,是祭司,耶稣基督是君王,耶稣基督先知。耶稣基督不但把上帝的道讲出来,他本身就是神的道成了肉身,所以他不但是先知,他是先知中的先知。耶稣基督是君王,他是君王中的君王。耶稣基督是祭司,他是祭司中的祭司。
而基督既然是戴维的子孙,而与利未支派没有关系,耶稣基督凭着什么成为祭司呢?这就是诗篇一百一十篇里面讲的,「你按照神起誓,成为与麦基洗德同等次的祭司」(参:诗篇:110 篇 4 节,希伯来书:5 章 6 节)。所以,这样呢?耶稣基督在三个职分成为我们今天教会很熟悉,很熟悉的事情。有一个人发一个问题说,「你不必讲这个,因为在你还没有讲这个以前,二十多年前林道亮牧师早就讲了这个,不需要归正神学来讲这个。」我告诉你,你们弄错了!全世界讲耶稣是祭司,是先知,是君王的第一个人开始是加尔文 (John Calvin, 1509-1564),不是你们台湾的牧师,也不是卫理公会的牧师。现在有很多的传道人,一面偷归正神学的东西,一面以为他们得到亮光,而把 reformed theology 看做是诸宗派中间的一派,这是很大的错误!这是在整个改教运动中间最接近圣经,然后以神特别的恩典,呼吁全球的基督徒,归回圣经的最有系统,最完美的神学。
所以,这个耶稣基督是君王,是祭司,是先知,根本不是以后那些抄袭的人所讲出来的,这是加尔文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他的自己的研究中间,蒙上帝引导,把整个教会带回到最正统,最完美的系统里面。我们饮水思源,我们要感谢上帝,借着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大胆,大刀阔斧,把整个错误的系统把它打垮下去。又借着加尔文,圣灵引导他,把整个新教的基础重新建立起来。就像杰里迈亚书第一章所讲的,「我要差派你做拆毁的工作,又差派你做建立的工作」(参:杰里迈亚书:1 章 10 节)。所以呢,马丁路德的工作,把天主教错误的系统拆下来了。而加尔文把新教的系统建立起来,是以全本圣经为基础的。
直到今天没有一个神学家,比他在全部著作中间,引用更多的圣经节,而且许多的传道人引用圣经节的时候,都是引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圣经节,来来去去就在那里打转。加尔文引用很偏僻的,许多人没有注意的,最少六千多次引用圣经,建立了这个以圣经为完整体系的神学基础的架构以后,才开始解经。所以这个是以总原则解经,有机性的神学的一个模范。有关于这一点,我今天不讲太多了。
那么,这样呢,我们看见了加尔文所建立的体系,就继续不断成为影响全世界,所有愿意以圣经为本的那些基督徒的解经家的源头。那,这样呢,许多人就拿了他的东西,或者无形中受他的影响,然后把归正神学丢掉,把归正神学当做诸宗派中间的一派,这是很不对的。归正神学不是一派,不是众派中的一派,是一个伟大的呼召,要全教会归回圣经, the to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otal Bible and the total calling for total church return to the total faithfulness, to the total revelation of God. 这是归正神学的贡献跟归正神学的地方。
所以,这样呢,你看见在这个大的系统中间,你就看见有普遍恩惠,又看见有特殊的恩惠。有自然的普遍启示,又有特殊的启示。有普遍恩惠,更有救赎性的恩惠。这样,当你看见非基督徒,有文化上的成就,甚至超越许多重生的基督徒的时候,你不感到奇怪,因为他们也占有了,他们也享用了,神给他们的自然启示,对他们有普遍恩惠。但不等于所有的哲学文化跟其它的宗教中间,合乎圣经的那些教训,就等于是上帝把普遍启示赐给他们,那些不过是他们对神的普遍启示的一些响应而已。Reaction, the response to the general revelation is not equal to the general revelation itself. 这样,文化是对上帝普遍启示的外在生活应用上的响应产生文化。宗教,是对上帝普遍启示的内在生活的应用和盼望产生的反应。所以呢,「宗教」跟「文化」不过是罪人的响应,而不是神的启示。你就分清楚了以后,你就不会像那些胡涂的人说,「老子是上帝给中国人的先知。」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
好,我们现在讲回来。为这个缘故,怜恤是神的本性,因为「耶和华大有慈爱,满有怜悯,而且祂不轻易发怒」(参:诗篇:86 篇 15节)。这样呢,我们被造中间的良心功用,跟我们得救以后,有神的本性的这两件事情要分开来,那你才能知道,耶稣所讲的「你要怜恤人,你要怜悯人」,那个要求不是在自然生命中间可以达到的。如果一个没有得救的人,有怜悯人的心那就是很伟大了,那这样的一个人就等于不需要得救,不需要耶稣赦罪之恩,圣灵重生他的经验,他就可以达到马太福音第五到第七章登山宝训的伦理了。
甘地 (Mohandas Karanchand Gandhi, 1869-1948) 每一天上班以前,一定要把这三篇圣经,三章从头读一遍,才开始上班,而他到死没有正式,也没有公开说他是接受耶稣基督做基督徒的印度人。他因为受基督教歧视,藐视,结果他就绝对不受洗。已经参加习道班,结果不受洗,因为他认为基督徒轻看他。所以他就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研究,来研读,来思想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登山宝训。这样呢,他也读到这一节圣经,「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那么,他对这节圣经的了解,是不是可能达到基督徒重生得救以后,有神本性在我们里面运行的那种了解呢?我相信还是不够的!所以耶稣基督说,「你们的义若不胜过」什么?「法利赛人的义,就断不能进天国」(参:马太福音:5章20节)。
我们不要以为信耶稣是很简单,什么都可以随便了。信耶稣所应当达到的,是神对普遍恩惠的领受者,更高要求的一种标准。所以我们就从这里看见,除非我们被圣灵充满;除非我们真正思念主,效法主;除非我们真正顺从上帝的引导,我们很难做到「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的这个意境。
为这个缘故呢,今天我们第二次讲怜恤的时候,我要大家把这个怜恤先想清楚,神要我们的怜恤是怎样的怜恤?不是本性的。本性中间同情别人的心,那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你妈妈是满有同情心的,你爸爸又是满有同情心的,那生下一个一生下来,就满有同情心的人,那你就不需要救恩了,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吗?耶稣基督的意思不是那个意思,乃是一个重生得救的人,他要效法主,他要顺服圣灵,在神的性情上有分,然后在其中发展到一个地步,是神改变他以后所达到的。
这样,对有一个人来说,他对别人的怜恤只有一点点,另外一个人对别人的怜恤比较多,不等于多的人就比少的人更效法,更学耶稣基督的精神。为什么呢?因为他可能是本性中间遗传下来的,而那个是新生命挣扎的结果。那些遗传上领受了比较少的同情心的个性的人,当他能够克服自己,产生很了大的爱心去怜恤别人的时候,虽然分量上,还没有那些从遗传上领受的很多的同情心的影响的那么大,他还是要蒙受上帝的赐福的,因为他曾经在他生命中间,克服了他自己在遗传上的缺陷,以致于许多的时间去了解怎样使自己更新而变化,然后达到了圣灵在他身上所结的果子。所以你要分开来。
如果你的爱心是出于一种社会观念,是出于一种文化环境,是出于一种公众的大气候的影响之下,你就跟人家一样的,很懂得礼貌,很懂得文化,那你所结的果子,不是圣灵的果子,那是「遗传的果子」,那是「文化的果子」。但是如果你在文化上,在遗传上,没有办法达到,但是因为圣灵重生了你,因为基督的爱激励了你,因为耶稣基督的榜样,成为你效法的对象,结果你以自己的生命挣扎,克服你的肉体,你达到了虽然没有别人那么大,但是你实在克服了很多你的困难,上帝会纪念,上帝在你生命中间特别再加力量,使你继续长进。那我这个观念你们要好好的去咀嚼,因为有一些人所结的果子,不过是那种遗传的果子,不过是文化环境的果子,而那个果子跟圣灵的果子是不一样的。
我们提到了最不好脾气的人,在耶稣的门徒中间就是约翰,所以他的名字叫作什么?---- 雷子,这是中文翻译,因为这个「雷子」不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只有「雷公」,没有「雷子」。所以约翰的名字应当是「雷公」,就是那个很脾气坏得不得了,讲话大声得不得了的!但结果呢,他变成爱的使徒,表示他是真正挣扎,而产生的。是顺服圣灵,是生命的果子,所以他的得胜是大得不得了的。你明白吗?
有的人要得胜他的脾气很简单,因为本来没有什么脾气嘛!有的人得胜他的脾气很困难,因为他的脾气本来大得不得了。所以像保罗的得胜是很大的得胜,像约翰的得胜是大的得胜,因为他们原来不是那种人,结果圣灵改变他以后,他就变成那种人。所以求主帮助我们,当你挣扎痛苦,生活的争战对付自己,克服不来,产生许多失败的懊丧的时候,你要明白这些话。你对自己的对付,你顺从圣灵对自己的克制,神都记念了。你每一次有一些的得胜都是神的果子,你每一次得胜你自己都是神的荣耀,所以你要屡败屡战,永不馁志。你要屡败屡战,克服己身,叫身服你,永远不要灰心,你这样就蒙上帝悦纳。这样,你怜悯人的心,就会从果圣灵的果子中间慢慢培养起来了。
「怜悯人的人,怜恤人的人有福气了,因为他们必蒙上帝的怜恤。」那,我们把这一点讲完了以后,我们就提到耶稣基督,曾经在祂的教导中间,提到了好多次有关于「怜悯人」的伟大的教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参:路加福音:10 章 30-37 节)。「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是基督对当时整个希伯来文化,这个有旧约活泼的圣言,有摩西的律法的民族,最大的文化性的讽刺!
耶稣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去。」这个不必把它灵意解经,「灵性堕落,从耶路撒冷下去了,下去耶利哥去了,下到外邦人那里去了!」不要这样解释,因为耶路撒冷是在山上,耶利哥的地形是比较低,所以他从耶路撒冷下去,就是这个意思,不必太多解释。有很多越属灵的人,越解经,越离开圣经。那「他下到半路的时候,强盗出没在山边,就打了他,抢了他的东西,把他打伤了,就丢在半路上。」我不知道那是很冷的时候,或者那是烈日当空,给他非常难受懊热的曝晒的时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受伤很辛苦的在那里,他只等候有人来帮助他。这个时候,这个人需要的是什么?这个人所需要的不是赒济,这个人所需要的不是医治,这个人所需要的不是食物,这个人所需要的是一颗怜悯的心。如果没有怜悯的心,其它的赒济,其它的帮助,其它的医治,都是使那些要沽名钓誉,以小利来买大名的慈善家傲慢和建立自己的义最好的机会。
上帝赐下一些的人比你穷,比你苦,比你艰难,比你病,比你弱,不是给你自义的机会,是要试验你有没有怜悯的心。而如果你没有怜悯的心,只有因为你钱多可以给人,然后以此沽名钓誉,「我是一个好人」,你就变成更大的罪人!请你注意,一切的一切从神的眼光看,你的伦理学,应当用神的本性做为基础。上帝的道德本性,永远是人类伦理学的指南针,上帝的道德本性,永远是人类伦理学的审判台,上帝的道德本性,永远是整个人类伦理学的根基。如果这一方面没有抓紧,怎样研究伦理学,都是纸上谈兵。
我一个学生,他在耶鲁大学读伦理学,读到了他的硕士结束了以后,回到印度尼西亚去。我问他说,「你的老师怎么样?」他说「我的老师真是没有话讲,世界第一流的。」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这些大学都是全美国最被尊重的大学。我说「那你自己的老师,他自己的生活怎么样?」他说「这是问题,我四个伦理学的老师,有三个丢掉他们的元配,就跟年轻的女学生结婚。」那我对他说「照资格来说,他们是没有资格做你的老师。因为他们在学术上有他的成就,但是他们教伦理,而他们的生活是不伦不类的,没有伦理的人,所以他们没有资格教你。」他说「是啊,我就是领受他的知识,不学他的样子就是了。」这句话有圣经根据,耶稣说,「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教导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听他的话,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话还是道理,他们讲的道还是有分量,因为他们坐上摩西的位子上,用神启示的律法教导人。这是神的话,是有神话语自己原有的权威,跟一个讲话的人的道德,不必挂上关系。你听上帝的道的时候,当然,无形中受讲道的人的品德的影响,以致于你听得进去,或者听不进去。但是耶稣基督不叫你效法人,耶稣基督不叫你要学人的样式,耶稣叫你用耳朵听是神的话,你就要以敬畏的心领受。但是,讲的人不合格,那是讲的人要向上帝负责的事情。你不要因为这样,而贬低上帝的话语从他口中出来,原有话语的能力,还是照样你要尊重的。
那么,所以我对他说,你一定要谨慎,照着神的话过你的生活。后来他再回到美国拿他的博士学位,他成为一个非常有学问,而且有道德的人,就是照着这些原则,好好行神要我们行的。因为不是你「知」多少来决定你的灵性的程度。不是你「信」多少,不是你「讲」多少,不是你能够「明白」多少,也不是你「传」多少,乃是你「行」多少来决定你灵性的程度到什么地步。那耶稣基督就用这个好撒玛利亚人,来做为对整个希伯来文化的讽刺。所以他说「这个人跌倒,他受伤被人殴打了以后呢,躺在路边。」他现在需要的是什么?他需要的不是那些自以为义的人,沽名钓誉的那种慈善事业,他需要的是真正有怜悯的人。然后耶稣基督说,「一个律法师,一个祭司从他旁边走过去。」当这个祭司经过的时候,发现一个人躺在身边,是自己同胞,是自己同血统,同信仰,同文化的一个自己本族的人。但是呢,他看了以后呢,他就走开了。
这里留下很大的空间,让我们去想,这个人是谁?这个人不是普通人,这个人是祭司。祭司是谁?祭司是宗教的领袖,祭司是站在神与人的面前,作为人神之间的宗教性(不是救赎性)的中保。所以他是代替上帝讲解律法,或者宣读律法书来警戒,教导,安慰,劝勉普通百姓的人。他是代替百姓办理敬拜上帝,祭祀上帝献祭的事情的人。所以祭司像中保一样,在神面前代表人,在人面前代表神。那这个祭司在这样的工作中间,他是百姓的领袖,他又是上帝的代表。那么,当他走过的时候,看见这个受伤的这个人,他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呢?「我应当同情他吗?」「不是。」他第一个想法可能是「我的时间不够,我正在赶路要上班。我既然赶路要上班,这个变成一个拦阻,这是拦阻我吗?不是,拦阻上帝的工作。所以这个拦阻上帝工作的,一定是从魔鬼来的,因为魔鬼是拦阻上帝工作的,我就可以不管他,因为我是做上帝工作的。」
今天有多少所谓「做上帝工作」的人,他的忠心是从这里去发挥出来。所以他认为,凡事使我不能做上帝工作的,就是魔鬼的拦阻。使我时间不能达到我原先定的计划的,都是一个打岔的事情。所以呢,他就放下了这个职分,放下了现在应当做的事情,他就走掉了。
第二个可能,他想什么呢?他想,既然他在这个地方,有这种可能,那么,第二个可能轮到我。所以呢,强盗四围埋伏,他就要找谁可以下手,他就要对付经过这里的人。这是一个很清楚的例子,这是前车之鉴,所以我如果不快快跑,一定轮到我也遇到同样的事情。所以他就想到自己的利害关系。而且我是做上帝工作的,怎么可以落在魔鬼的手里,落在强盗的手里,岂不是羞辱主名吗?而且我一给他抓去打的话,上帝的工作受损太多了!「所以我为了替上帝留余种,我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我相信今天有许多所谓做上帝工的人,很懂得用这样的办法来自哀自怜,用这样的办法来自慰自负,用这样的办法来自己替自己解释,替自己解围,而忽略了社会责任。
有一句话是我不大愿意讲的,但是这句话我一定要讲。有一句话我不大赞成的,我在这一方面,我不得不要赞成,那就是新派神学之父士莱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est Schleiermacher, 1786-1834) 所讲的,「传统中的罪,就是人与神的隔绝。」什么叫做罪?「神人之间的隔绝叫做罪。」而士莱马赫讲一句话,「罪应当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什么叫做罪?就是人与人的隔绝。」我不赞成,但是这一点我要赞成。我不喜欢,我现在一定要讲。为什么呢?因为许多谈「我与神之间关系很好的人,都是与人关系乱七八糟的人。」而许多人人关系很好的人,都从来没有建立人神的关系。难道只有这两个极端吗?难道只有这两个可能吗?为什么那些最亲近神的人,都是天天跟人家吵架的人呢?他只懂得审判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因为他与神的关系很好。为什么那些与人关系很好的人,都不信主,他都与神没有关系呢?我相信把这两个配合起来,就成为真正的灵性了。
如果你问我什么叫做灵性?What is spirituality? 我要告诉你,就是十架伦理。什么叫做「灵性」?在十架伦理中间,在纵横两线中间取得平衡的人,这个人是有灵性的人。保罗说,「我直到今日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参:使徒行传:23 章 1 节),这个叫做「灵性」。「灵性」不是你会很读经,你很会祷告。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比法利赛人更会背圣经,我们没有一个人比他们更会每个礼拜禁食两次,奉献十分之一。今天许多长老,许多牧师,许多做执事的,连百分之一的奉献都没有!他还敢继续做教会领袖。法利赛人是奉献十分之一。而我个人的研究,我认为十分之一不是「奉献」,因为那是上帝的,你不过归回给祂。十分之一以后的,才开始是你的奉献。你注意这些事情,这是圣经的原则。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法利赛人有与神的关系吗?如果说有的话,与人的关系如何?这个作祭司的人,如果他心里想「我要事奉上帝,你怎么拦阻我?」「我要事奉上帝,怎么可以让强盗在我身上加害与我?我要走!我要保护自己,为了上帝的工作。」你想上帝喜悦这样的人吗?
耶稣基督的教训说,「你为什么不照顾我的赤身露体?你为什么不到监牢去探望我?你为什么不给饥饿的我吃?我干渴的时候,为什么你不给我水喝?」「主啊,什么时候我见过你干渴,你是万王之王,你怎么会没有水喝?你怎么会肚子饿?你怎么会没有东西吃?你怎么会没有衣服穿?你怎么会赤身露体?」主耶稣说,「我告诉你,这些事,你做在我小子里面的一个身上,你就是做在我的身上了。」(参:马太福音:25 章33-45 节)这样,神人关系不能否定人人关系。我们与神之间的亲密不能做为借口,使我们与人之间完全没有关连。所以,这样的话。耶稣基督对整个法利赛人的神学,整个祭司的文化,整个希伯来人的宗教,已经指出了他们的毛病,他们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牺牲在所谓他们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的私人利益,和灵性的绝对化自我,自私和狭窄的思想里面。
接下去,利未人来了。所以这个受伤的人,看见祭司走去的时候,他以为他一定神智不清了,因为「这个宗教领袖应当帮助人的,怎么他走去了?是不是我看错了?是不是海市蜃楼?是不是我看不清楚?或者我神魂颠倒?他应当是祭司嘛!或者是一个强盗我看见好像他穿着祭司的衣服,是我的整个眼光模糊?我的视线错乱了吗?」他失望的等候第二个人来。这个利未人来了,这个利未人照样的,可能就有这两种思想,「我现在赶路,我有重要的责任,而这个不是责任。」
我告诉你,我很多的书都不是故意去买的,但是顺便看到,我认为我也有这个需要我就买了。有许多重要的事情,不是我计划做的,是有时就在发现神竟然引导我碰到这个事情,我做吧,就成为永远不能忘记,不能磨灭的一个历史的记录,一个人生的经验。
亲爱的弟兄姐妹,照样,主日学之父,锐克斯 (Robert Raikes,1735-1811,主日学的创办人) 他根本从来没有计划办学,他根本从来没有计划做主日学之父。就是因为他要到格洛斯特 (Gloucester),在他自己的城市里面请几个印刷工人,带他们到伦敦去帮助他的日报的运作。
结果一进城的时候,那些没有读书,没有做事,那些野孩子,用泥土,沙,臭蛋,丢来丢去的时候,弄到他满身都肮脏了。他应当可以抓住他们,一个一个一巴掌打过去,可以把他们抓来,放到警察局那里去。但是这个时候神的灵感动他,感动他一个声音,「谁教导英国的下一代?谁负起责任教养我们的下一代?」当这些十多岁的孩子,这些八、九岁的孩子,除了在工厂被剥削做童工之外,他们其它的时间就这样浪费时间,这样消磨日子,那英国还有前途吗?他结果就不注重他的日报,不注重他的事业,他就决定把这些孩子用爱心,把他们带到他身边来,自己教他们四件事情 ---- 怎么读,怎么写,怎样有礼貌,怎么明白圣经,就是这四件事。
他教导,教导,就用多的时候,做教导下一代的工作。然后呢,慢慢慢他就影响许多的教会,但那些教会说「我们没有时间,我们探访大人的时间都不够了,我们自己的会友我们都没有办法去访问了,哪里有办法街上这么多的孩子。」所以一个一个教会聚集来,他用他的报纸,就呼吁全英国的基督徒注意下一代,全英国的基督徒,注意这些野少年、野孩子在街头的道德生活。这样呢,他就发起主日学。主日的时候大家不上班,那么,把孩子召集来,讲故事给他听。每一个教会都有一些青年人,礼拜天的时候把孩子召集,教导他们圣经。就这样催,这样呼吁,这样感动。结果呢,很多的人受了感动,开始办主日学,办主日学。
当锐克斯死的那一天,人家计算出一件事情来。他是与约翰‧韦斯利(John Wesley, 1703-1791) 同时代的人,他是跟怀特腓德 (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同时代的人, 他是跟查理‧韦斯利(Charles Wesley, 1707-1788) 同一个时代的人,而上帝用他无形中助长了不列颠、英伦三岛的大复兴运动,用小孩子也听见上帝的道,来配合大人所领受的复兴。你明白吗?所以当他死的时候,他们列出一个计算出来,锐克斯离开世界的那一天,全英国有四十万个孩子,每个礼拜天上主日学。为什么?因为他那一天不生气,那一天他不打那些孩子,「你丢到我整个西装都脏了,没有人教导你,来!」不!他动了怜悯的心。
一怜悯人的时候,就变成英国极大的福气。你们记念约翰‧韦斯利运动的时候,不要忘记主日学运动是同时的,不要单单以为只是约翰‧韦斯利的功劳,那是神同时兴起的人做了伟大的工作。而这个工作是什么?不是正业,不是他的事,是神的引导,就把不重要的当做重要。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不是主要的?就用字来解释 ---- 主所要的就是「主要」的。大家说「主所要的,就是主要的。」主看重的,就是重要的。大家说,「主看重的,就是重要的。」你要不要给主重用呢?让主重重压你才用你,主就重用,就是这样。所以上帝给他那一天,受的是臭蛋,石头,泥沙丢到满身肮脏,就这样感动他。不是生气,不是仇恨,不是用公义的鞭打,刑罚,关孩子在监牢,他乃是动了怜悯的心。「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那一个祭司做什么?他就缺乏一样,他的祭司袍很美。他如果是祭司长,十二块宝石挂得很好,而他最怕的就是强盗抢这十二块宝石,所以他一定快快走。这样呢?他保自己,却把自己最宝贵的宝贝丢掉了,就是怜悯人的心。那利未人照样失去了这个福气。所以耶稣基督说,「一个撒玛利亚人走过来了。」撒玛利亚人是谁?撒玛利亚人是犹太人看不起眼的人。撒玛利亚人是谁呢?是非正统的杂种。撒玛利亚人是谁呢?是已经不能被称为是纯正的亚伯拉罕的后代。所以,犹太人轻看撒玛利亚人,「我们是纯种,你们是杂种。我们是正统,你们是邪恶的。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后代,加上那些不顺从上帝,跟外族通婚所产生的杂种,像狗一样的后代!」犹太人看不起。但是耶稣基督故意的,他说,「一个撒玛利亚人,到这个受伤的人面前,他看见了以后,他就从驴子上下来,然后他就用自己的油来抹这个人的伤口。用自己的衣服把他的伤口把他包好了,然后用自己的体力,把这个人放在他的驴子上,自己变成在驴子旁边,不但走路很辛苦,还要拉着驴,驴上又有人的这个重担。就把他带到一个客栈那里去。到了旅店那里去的时候,就说「请你照顾他,给他住,给他吃,你照顾他以后,等我回来,我完全付清我要付的账。」
这些话里面的意义太深了!这些话里面的意义是什么?他不是没有事情做,如果他是没有事情做的人,他就陪他住几天嘛,对不对?「我还要去,等我回来。」表示他是有事情做的人。怜恤是什么?怜恤是不单顾自己的事,也顾别人的事叫做怜恤。怜恤是在自己的重任,在自己很多的责任之外,再加上本来不应当是你背的十字架,不应当是你尽的责任,但为了爱人的心,你动了慈心,怜悯别人。
「怜悯」是什么?怜悯是付代价的。「怜悯」是什么?是拨开你的时间,放弃你原有的计划,你要做一些业余的,多余的,比较麻烦的,与你无关的,没有营利的,没有得到好处的,但是别人从你得到你的爱,你的体恤,你的关怀,你的牺牲的果效,那叫做「怜恤」。所以这个人不是没有事情做,这个人要把需要的油拿出来,把自己需要用的驴拿出来,把自己需要用的体力拿出来,把袋子里的钱拿出来。而这个人讲这个话,旅店的人肯听他,表示他们都认识他。表示他们可以不先拿他的钱,不必先把你的银行户口留下来,不必先把你的支票写下来,不必先把你的信用卡 credit card 先签名,然后你才走。他们信任他,表示他是日常生活有见证的人,平常被人信任的人,是常常尽责任的人,是众人尊重的人,而这些人尊重他,今天更尊重他。因为他为别人牺牲自己。
这个人是谁?是以色列人所轻看的。这个人是谁?是杂种,这个是圣民认为不圣的。这样,耶稣基督用这些话,把整个宗教文化,完全贬低到一个地步。把这些以为是选民,看自己高人一等的人,自己的傲慢,自己以为比别人更义的这种文化里面的虚假的弱点,全部暴露出来。
亲爱的弟兄姐妹,耶稣基督在世界上责备最厉害的,是最重要的门徒,「彼得,撒旦退我后面去!」(参:马太福音:16 章 23 节)耶稣在世界上责备最多的,是犹太文化的法利赛人,「你们假冒为善的人有灾祸了!」耶稣基督在世界上,责备的政治领袖中间,最可怕的,「你去告诉那些狐狸希律」(参:路加福音:13 章 32 节)。耶稣基督在世界上,讽刺最厉害的文化,是他自己的领受摩西律法的希伯来文化。然后他说,「法利赛人,你注意,你们的祭司,你们的利未人,你们的文化,还不如一个你们轻看的撒玛利亚人杂种的文化。因为这个人里面有怜悯人的心。」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你们照样去做吧!这是耶稣讲「谁是你的邻舍」,他提到的一个比喻。谁是你的邻舍呢?就是你隔壁的那个人。你的邻舍可能就是那你所轻看的,可能就是那轻看你的人。你能够用怜恤的心,把你最讨厌,你最仇视,你最轻看的当做是你的邻居吗?你的邻舍吗?耶稣讲到怜悯的这些事情,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不但如此,耶稣又提到有关于怜恤的其它的事情,我今天不能一一的告诉你,但你们从心灵深处一定觉悟到,主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就是你若有怜恤人的心,那么上帝从天上看见,因为他把这些穷人,把这些病人,把这些受伤的人,把这些受苦的人放在你旁边,不是要让你自义,不是要让你施舍。虽然那些从世人看,是慈善家的行动,但是在神眼中可能是可憎恶的。「人所认为尊贵的,在神眼中常常是可憎恶的」(参:路加福音:16 章 15 节),你要记得耶稣这句话。所以当上帝把穷人,把受伤的人,把有病的人,把有需要的人放在你旁边的时候,是要考验你怜恤的心在那里。请你注意,如果你做的好事不是出于爱的动机,你的好事一点价值都没有!「我可以把我所有的赒济贫穷,却不是爱,我就是鸣的锣,我就是响的钹。」(参:哥林多前书:13 章 1 节)这是圣经的伦理学,高过世界所谓慈善家的伦理学,完全不同本质的原因。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今天看见世界上聪明的人多不多?多。聪明的人要得到的是什么?是更多的知识,表示他们用他们的聪明,吸收的可以使他们加倍的发挥他们的潜在能,potential increase,growth to be perfect, more completed, not accomplished, 这是聪明人常常做到的。所以聪明人求的是知识,用他们的聪明吸收更多的知识,用他们的知识证明他很聪明,再用他们的聪明得到更多的知识。结果他们永远就在这个圈里面打转。而基督徒呢?如果有聪明,求知识的事情再更明白的话,那么上面有一个字,不是「知识」,不是「聪明」,是「智慧」。所以,聪明人不一定是智慧人,智慧人不一定是聪明人。聪明人是从被造界的知识,来增加自己聪明的分量,而智慧人,是从敬畏创造者,来增加他聪明与聪明源头之间的关连,这个智能就比知识更重要了。
知识是从被造界领受,而智慧是从敬畏上帝产生出来的。知识可以从上帝启示的真理里面去领受的,而智慧是对启示真理的上帝的认识去产生出来的。所以,这样,智能永远是知识的根基,知识不过是智能上面的建造。智能永远是知识的方向,知识永远不过是智能的内容。智能永远是知识的本质,而知识不过是智能的现象。所以我们应当不要舍本逐末,我们应当从根基建造起,以敬畏上帝的心,用聪明去追求知识之上,对神的敬畏来建立我们一生的基础。
感谢上帝!不但如此,我们更应当在聪明,智慧之外,发现另一个层次。就是你敬畏上帝以后,你要效法你的主。你敬畏上帝以后,你要分享主给你的恩典。你敬畏上帝以后,你认识主以后,你要反应祂自己的本性。这个就变成生命的分享,这就从怜悯看见出来。所以,我们认识神是一步,自私的一个部份。但我们分享神才是脱离自私的另外一个部份。
我们今天用聪明,甚至用智慧来敬畏祂,领受祂给我的一切之后,结果是为自己更丰满,为自己更丰盛,自己更成长,自己更完全而预备的。但是上帝的心意,不但我们为自己,「你们不单要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参:腓立比书:2 章 4 节)。结果我们就应当做一个效法主,以道成肉身的精神降卑自己,以舍己的精神分享自己,以牺牲的精神造育别人。这样呢,怜悯就脱离了自私,怜悯就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怜悯就使别人与我有同样心志的看法。这样呢,对别人的同情,对别人的爱,就不单单在口头,不单单在你的应许上,乃是在你的诚实和你的行为上。
所以真正的怜悯,真正的爱心,不是在口头上,不是在言语上,不是在你舌头上的应许。在你的诚实,你的动机跟你的行为,你付诸实践的行动上面。
我请问,在这一件事情上我们做了多少?我们有没有怜悯人的心?我们是不是在诚诚实实的动机上,加上实实在在的行为上,有怜悯的表达,使别人与我们一同享受这福音的好处?不但是享受福音,享受「福音的好处」。不单是享受福音的信息,更是享受福音以后,带来的生活影响,我们的生命分享,我们与人分享。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时间分享与人吗?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知识分享与人吗?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生命经历分享与人吗?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富分享与人。
我可能上个礼拜有对你们讲,可能没有,就是,我们要从五十四个人,选二十五个人做执事,那么把这些名单宣布出来以后,有一些人就写信说,「我不愿意被提名选做执事。」我有没有讲,上个礼拜?没有。「因为我怎么样怎么样,因为我怎么样怎么样…。」我就说,把那些不愿意被提名的信全部交给我,执事部就交给我,我一张一张审查,一张一张看,看完了,我看到几张他的原因是「因为我太忙了,所以我不愿意被选做执事。」我祷告了两天,对这些忙的人,用忙碌做借口,推卸在教会里面为神做工做为理由写了这封信的,我很想一个一个打电话给他。「你忙到什么地步?你为什么事情?」结果到了要打电话的时候,神的灵感动我,不打。
所以我就忍耐,再等一天,还是没有感动,到了不能再等了,礼拜天我上台了。我那个时候就发了义怒,(笑声…)我不知道为什么你笑?我就讲了一些话,「我们收了十多封不愿意被提名做执事的信,其中有好几封是因为太忙,请你告诉我,你有什么资格对上帝说,你太忙不能做祂的工?你太忙是因为你没有时间?如果我祷告上帝把你的生命拿掉,使你连一秒钟的时间都没有的时候,你还能忙什么?」我用很严正,很严肃的声音和心志讲这些话。全场一千五百人,肃静到像完全没有声音的死城市一样。我就在几秒钟的中间,我把他们全部交给上帝,以后大家都很难过,整个教会就很肃静的。以后我再讲下去,讲完了,我说「今天,我感到我们很得罪上帝,神为我们做了很多,我们为神做的太少了。今天我奉主的名,吩咐所有的人跪下来祷告!」这是我们教会第一次,一千多人主日崇拜全部跪在那里,有的流泪,有的人不能祷告了,有的人安静,神的灵做工。
接下去,我说,「我照样,我不给你们打电话,我请有一个执事对你们再讲一次,神要你做工你要怎么样,请你们跟他联络,我不跟你打电话。」这个执事灵性很好,他是德国工程师毕业的,回到印度尼西亚发现神的工作重要,他就放下他工程师,跑到我们的神学院读书,已经在德国毕业了,再跑回印度尼西亚读我们的神学院,那又做教会的执事,功课又很好。这一次我设计那四千多人的大礼拜堂,他做我的助手。他从德国毕业,然后与我合作,要什么,我设计多少,他就照着跟我们一同做。他一个一个再打电话,神的灵做工,做工以后,有一些人就很清楚的说,「我是感到不配,我这样写。」有的人说,「我太忙,因为这样....。」我不听,你跟他们谈,那他响应给我。
亲爱的弟兄姐妹,今天我们许多时候,我们对神的不了解,就因为我们只顾自己。我们在神面前,领受的是盼望自己使用,与人没有分享。所以,真正怜悯就是神所要的。「世人哪!上帝已经指示你,什么是好的,就是要你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耶和华你的上帝同行」(参:弥迦书:6 章 8 节)。你还记得吗?这就是善。何为善?什么叫做善?你把钱给人就是善吗?什么叫做善?一天到晚帮助人就是善吗?上帝说「善,就是行公义。善,就是好怜悯。善,就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你怜悯人吗?如果你真的怜悯人,你为别人做了什么?如果你真的怜悯人,你对自己放弃了什么?如果你真的怜悯人,你对自己有什么牺牲?有什么舍弃?有什么放弃你的权柄?请基督徒注意,基督徒最大的权柄,就是「不使用自己权柄」的权柄。基督徒最大的权柄就是「放弃权柄」的权柄。
我的老师魏文英 (Miss Mable Williamson, 1882-1964) 她三个姐妹从年轻立约一同做宣教士到中国,年老的时候一同退休住在乡下。上帝听她们的祷告,她们做宣教士,过了五十年以后,她们三姐妹都还没有死,回到加拿大一个小乡村,很穷的租一个汽车屋子在里面。我去看她们,我很受感动,她写一本书叫做《 Have We No Right? 》难道我们没有权柄吗?那本书是只有薄薄的,后来被内地会总部选为必读之书,所有要成为内地会宣教士的,其中一本要读的书就是那一本书《 Have We No Right? 》难道我们没有权柄吗?保罗说,「难道我没有权柄靠福音养生吗?岂不是圣经说,牛在场上做工的时候,不可拢住它的嘴吗?你们靠你的技术养生,我传福音,我为什么不可以靠我传福音养生呢?我传福音的事业,应该供养我的生活」(参:哥林多前书:9 章 12-15 节)。但保罗说,我对外邦人,我不用这个权柄,免得我失去了我使徒的这个尊贵。保罗说,「难道我不可以像矶法一样带着妻子来往布道吗?我不用这个权柄,因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叫别人与我一同得到福音的好处。」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这个缘故放下,放下,放下权柄。
当你怜悯人的时候,你需要放下权柄。有许多人你应该得的,你不必得,许多你可以得的,不要得的。你可以持守的,你不坚守。你不必放的,你要放,而这个是因为怜悯。我很愿意继续跟你们讲怜悯的事情,但我已经决定每一次一个题目,我们最多三次,最少两次就把它讲完。今天我要结束讲怜悯。
我们为什么不能怜悯人?现在我一点一点讲,不成为一篇的道理,因为每一点再讲每一点都可以讲几个钟头。我们不能怜悯人,第一,我们太以自己为中心,「而舍」己是基督教的精神,「自私」是基督教的仇敌。大家说,「舍己是基督教的精神,自私是基督教的仇敌。」自私是我们信仰的反面,自私是我们信仰的仇敌。耶稣基督说,「你若不舍己,背起你的十字架来,你就不能做我的门徒。凡跟随我的人都要舍己」(参:马太福音:16 章 24 节;马可福音:8 章 34 节;路加福音:9 章 23 节)。我们如果没有舍己的心,我们怎么能成为主的门徒跟随主呢?所以我们今天不能怜悯人,第一个原因,我们太以自己为中心,所以我们不能怜悯人。
第二、为什么我们不能怜悯人呢?因为我们没有清楚看见神的心志中间,怎样爱世界上的人。上帝看见世人在痛苦中间,在劳苦中间,在患难中间,神就天天背负他们的重担。神是擦干人眼泪的上帝(参:使徒行传:21 章 4 节),神是安慰丧气之人的上帝(参:哥林多后书:7 章 6 节),神是天天背负重担的上帝(参:诗篇:68 篇 19 节),神是为人预备了施恩座成为我们随时帮助的上帝(参:希伯来书:4 章 16 节),神是答应要拯救人脱离患难的上帝(参:诗篇:34篇 6, 17 节),神说「你在患难之日你要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参:诗篇:50 篇 15 节)。当以色列人在法老之下受苦为奴的时候,他们哀哼的声音传到耶和华的耳中。主说,「我要记念与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艾萨克、雅各布所立的约。」今天我们没有体会主的心意,所以我们就不知道,主的心是满有怜悯的心。我们为什么没有怜悯人呢?因为我们没有体会主的心。
第三样,我们为什么没有怜悯人的心呢?因为我们没有明白别人所受的痛苦。我们没有明白别人所受的痛苦,是因为我们做一个太过顺利的基督徒,我们过一个养尊处优的生活,我们所求的都是顺利,发达,成功,没有各样的困苦。所以今天的灵恩派带来的教会以后的祸患,是因为种下了一个只求成功,只要顺利的这一种绝对没有骨头的训练的生活。今天灵恩派所教导的祷告,是雅比斯的祷告,「我,我,我的境界,我的疆土,我的扩张,我的帐幕,我的....。」圣经什么时候告诉你,你的祷告要像雅比斯的祷告?
圣经岂不是告诉你,你们若要祷告就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因为你是有柄、荣耀,直到永远的」(参:马太福音:6 章 9-13 节)。这是我们的主耶稣教导的祷告,我们到底是以「我」为中心呢?或者以「主啊,你」为中心呢?我们今天到底要的是我的顺利,我的成功,我的发达,我的健康....。当你朝着这个方向走的时候,你怎么会知道那些不健康,不顺利,不发达,有疾病,有痛苦的人,他们心中的感受是如何呢?如果你能感受神所要的,又能感受人所受的,那你就会建立起一个怜悯人的生活的一个基础跟价值观。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为什么不怜悯人?因为我们太过以自己为中心。我们为什么不怜悯人?因为我们不明白我们神的心意。我们为什么不怜悯人?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苦难。所以我告诉你,平安,顺利的道路虽然可爱,但是不是可羡慕的。平安,顺利,成功,丰富的神学,虽然有一些的圣经根据,不是整个步骤中间神安排的系统。
所以你要背十字架,然后领受冠冕。你要死,然后复活。你要舍己,然后进到丰盛的地步。你要经过水火,然后你要见证神的荣耀。你要先受苦,受难,然后你看见神的能力,神的荣耀。这个次序,这个必须,是连耶稣基督在世界上的时候,都没有办法逃避的。所以「基督必须受害,然后进入荣耀,你们的心为什么信得这么迟钝?」(参:路加福音:24章25节)
亲爱的弟兄姐妹,今天的美国不成为世界教会的榜样,因为美国人本土,没有什么战争,除了一八六一到一八六四年内战 civil war,林肯带领的时候,那个时候葛兰特 (General Grant, 1822-1885) 和李将军 (General Robert E. Lee, 1807-1870) 南北两方相杀那几天,美国在本土是一片乐园,一片平安的土地,所以他们很难了解别人的困难,很难了解别人的痛苦。我们今天教会如果走的是顺利平安,无灾无难的生活的话,我们可能很难产生怜悯的心。
虽然灾难的经历不一定是正面会产生同情心跟怜悯的发展,虽然灾难跟困难也可能使我们变成很残忍,很苛刻的一个人。虽然如此,我们要记得圣灵引导之下,使我们经历患难,我们就因患难得安慰。使我们经历患难,我们借着患难,就懂得在患难中间忍耐。我们经历患难,我们就懂得安慰那些在患难中间受苦的人(参:哥林多后书:1 章 4 节),这是圣经的教训。所以保罗说「我要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参:歌罗西书:1 章 24 节),约翰说「我要在基督的受苦忍耐中间,与他一同有分」(参:启示录:1 章 9 节)。那这些伟大的使徒,他们伟大到一个地步,影响千千万万他们带的人。但他们在地上的时候,照样没有办法领受特权,不受患难。所以保罗对提摩太说,「从今凡是立志敬虔度日的人都必须」什么?都必须受逼迫」(参:提摩太后书:3 章 12 节)。这样,「成功神学」在圣经里是没有地位的。「成功神学」只不过盼望最后达到那个成就是神的恩典。但是那个达到以前,上帝的磨练,上帝的试验上帝察看你内心,所给你怜悯人的机会,是不能减少的。而这个怜悯的本性,在你生命中间萌芽出来,其中一个可能性,先让你受苦。
我们今天不能怜悯人,为什么?因为我们生活太顺利了!我们不明白别人的痛苦。所以有时如果你能够去最穷的地区,最苦的地区去传福音,去看看他们怎么样生活,对你一生很有帮助的。我在一九五七年事奉主,一直到一九九0年以前,那一段时间,我每一年要两个月的时间到最穷的地方去。不是我没有机会在最大的城市,最丰富的地方传道,因为我如果不到穷的地方,我慢慢忘记人性另外一方面的需要。我到的地方是没有医生的,连理发师都没有的。所以我要拿着剪刀,拿着镜子自己剪头发,我要拿着一些药,困难的时候,泄肚子的时候,看要吃什么药,自己照顾自己。在那边,什么卫生都没有,什么设备都没有,我每年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在那里。我常常对自己说,「你是上帝从粪堆中间提拔起来的,有一天要与基督耶稣王子同坐在天上,但你要记得还有人是贫穷的,有人是疾病,有人是困苦的。」那这样常常提醒自己,常常提醒自己,使自己无论有多大的成功,不要忘记,要怜恤人。无论多大被欢迎,不要忘记,我们本来是应当被丢弃的,是在粪堆中间,是神应当咒诅的人。这样,我们才继续不断,在我们事奉主的过程中间,保守体恤人,怜悯人的心。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想还有很多要讲的,今天我就不讲下去了。如果你们感到要听一些,可以听别的城市我所讲的同样的题目,补满一些这边没有讲的。愿上帝赐福我们,给我们一生一世做一个满有怜悯的心的人。阿们?因为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了,伟大的人太少了!世界上有聪明没有智慧的人很多,有聪明没有智慧没有怜悯的人更多,有聪明没有智慧,没有怜悯的人最多。你如果是一个聪明的人,而是一个会怜悯人的人,纵使你自己会得救,我告诉你,没有任何人从你得到帮助!
我们站起来祷告,我们为自己祷告,我们为怜恤人的心祷告,我们为怜悯人的心祷告,我们为我们领受的恩典,领受的机会,领受的考验,求主自己保守我们,求主磨练我们,求主建立,造就我们。我们大家恳切开声祷告,一同开声祷告:
「主啊,感谢赞美你,因为你的恩你的爱,你常常对我们说话,你常常提醒我们,你用主的恩典照顾我们,围绕我们,用你的爱感动我们,用主你的榜样来提醒建立我们。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求主恩待赐福,给我们不做一个单为自己的人,给我们一个爱人如己,给我们有敏感于别人所受的苦难,别人所需要的怜悯,别人所需要的同情。主啊,你没有撇下我们,你没有丢弃我们,你听我们的祷告,我们把一切的荣耀归给你!求主在这些的年间,先感动我们,好叫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可以感动别人。主啊,你听我们的祷告,你与我们同在,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感谢赞美,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祈求的。阿们。」
我们请张恕姐妹,范大陵长老两个人带领我们祷告。
我们一同开声为下个礼拜的聚会祷告,我们大家恳切开声祷告:
「主啊,我们在你的面前为下个礼拜的聚会祷告。主啊,你用你的恩你自己的爱吸引我们。主啊,你一步一步带领我们,给我们的感情圣化,给我们越学习你的话,我们越效法你,我们越活出你的形象样式,越代表你在世界上你的真美、你的良善表现出来。主啊,你听我们的祷告,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求主在这些年间显出你的大能,使台湾的地区更多人归向你!你与我们同在,感谢赞美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请坐。我们现在要举行奉献,我们照样还有几次的机会,为了十二月的布道大会我们做奉献。所以我们今天有两次的奉献,一次是为我们查经大会的需要,一次是为十二月二十号圣诞布道大会的需要来祷告。我们大家一同来唱诗,一面唱诗一面举行奉献。我们大家唱第六首,《同往锡安》。我们现在举行第一次的奉献。
同往锡安
1. 爱主的人齐来,大家欢欣喜乐;同声歌唱甜蜜和谐,
同声歌唱甜蜜和谐,一同环绕宝座,一同环绕宝座。
2. 不认识主的人,不会向主歌唱;但是所有天父儿女,
但是所有天父儿女,必将喜乐传扬,必将喜乐传扬。
3. 故当欢欣歌唱,当将眼泪抹干;同走以马内利路程,
同走以马内利路程,直到美丽天乡,直到美丽天乡。
(副歌)
同心往锡安山,美丽的,美丽的圣山,
大家同心齐往锡安,就是那美丽的圣城。
请大家站起来,我们一同把荣耀归给主。大家说「感谢主!」「赞美主!」「哈利路亚!」.

TOP

本讲唐牧师继续同我们思想基督徒的怜悯。
怜悯不是我们的本性,而是一个重生得救的人,他要效法主,他要顺服圣灵,在神的性情上有分,然后在其中发展到一个地步,是神改变他以后所达到的。

如果你的爱心是出于一种社会观念,是出于一种文化环境,是出于一种公众的大气候的影响之下,你就跟人家一样的,很懂得礼貌,很懂得文化,那你所结的果子,不是圣灵的果子,那是「遗传的果子」,那是「文化的果子」。如果你在文化上,在遗传上,没有办法达到,但是因为圣灵重生了你,因为基督的爱激励了你,因为耶稣基督的榜样,成为你效法的对象,结果你以自己的生命挣扎,克服你的肉体,你达到了虽然没有别人那么大,但是你实在克服了很多你的困难,上帝会纪念,上帝在你生命中间特别再加力量,使你继续长进。

你每一次有一些的得胜都是神的果子,你每一次得胜你自己都是神的荣耀,所以你要屡败屡战,永不馁志。你要屡败屡战,克服己身,叫身服你,永远不要灰心,你这样就蒙上帝悦纳。

耶稣基督曾经在祂的教导中间,提到了好多次有关于「怜悯人」的伟大的教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

当上帝把穷人,把受伤的人,把有病的人,把有需要的人放在你旁边的时候,是要考验你怜恤的心在那里。请你注意,如果你做的好事不是出于爱的动机,你的好事一点价值都没有!「我可以把我所有的赒济贫穷,却不是爱,我就是鸣的锣,我就是响的钹。」这是圣经的伦理学,高过世界所谓慈善家的伦理学,完全不同本质的原因。

我们认识神是一步,自私的一个部份。但我们分享神才是脱离自私的另外一个部份。真正的怜悯,真正的爱心,不是在口头上,不是在言语上,不是在你舌头上的应许。在你的诚实,你的动机跟你的行为,你付诸实践的行动上面。

当你怜悯人的时候,你需要放下权柄。

我们不能怜悯人,第一,我们太以自己为中心,「而舍」己是基督教的精神,「自私」是基督教的仇敌。第二、是因为我们没有清楚看见神的心志中间,怎样爱世界上的人。第三样,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别人所受的痛苦。我们没有明白别人所受的痛苦,是因为我们做一个太过顺利的基督徒,我们过一个养尊处优的生活,我们所求的都是顺利,发达,成功,没有各样的困苦。

如果你能感受神所要的,又能感受人所受的,那你就会建立起一个怜悯人的生活的一个基础跟价值观。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伟大的人太少了!世界上有聪明没有智慧的人很多,有聪明没有智慧没有怜悯的人更多。求主为我们建造一颗怜悯人的心!.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