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奉献的人生 【尼12:44-47】

奉献的人生 【尼12:44-47】

王怡长老:《奉献的人生》【尼12:44-47】
http://earlyrain.bokee.com/6914720.html                                      

主后2009/8/2
主日证道

王怡长老:《奉献的人生》【尼12:44-47】

邓琳姊妹整理听道笔记




前言


【尼12:44】 中以色列人乐意奉献。
【尼13:10】以色列人中没有人奉献,利未人无人供养,就离弃职分,回家种田。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发生在奉献耶路撒冷圣城、以色列人复兴的高峰。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美国电影讲两个笨贼,听见玛拉基书说“不要抢劫(新译本:抢夺;和合本:夺取)上帝”,决定晚上12点钟去偷教会的奉献箱。他们怎么这么笨?这么贪心?我们是不是也一样?

一、奉献的人生是认罪的人生
我们的一切财产,在侍奉神还是拜偶像?
旧约中,以色列人对财物最慷慨大方的时候,就是拜金牛犊的时候。【出32:2;】
所罗门建圣殿、建会堂时,都没有这样大方。先知尼希米、玛拉基常常警告以色列人,要侍奉神。士师记8章中,基甸要会众交出金耳环来,打造以弗得。他们也很大方。阿摩司书中也说,耶罗波安到伯特利拜金牛犊的时候,以色列人每日早晨献上祭物,每三日奉上十分之一【摩4:4】。真是讽刺。
今天也一样,中国是基督徒的奉献多呢,还是庙子里的香火多?每年高考前,庙子的香火最多;春节前的第一柱香最贵。香港的高科技公司,看风水的钱最舍得。这个国家拿来拜偶像的财产,多过敬拜神的财产。这个民族因为恐惧和畏惧而花的钱,比因着信心而奉献的钱,要多得多。
你说我是基督徒,不会拜偶像。那你的9/10是怎么用的?是在侍奉谁呢?可能我们不是拜泥偶像,而是为了肚腹、功名利禄、抽象的主义、人生的理想,别人或自己设计的乌托邦,这些时候都是我们一辈子花钱最慷慨的时候。
“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事奉他。”叫我们看清自己,过悔改、认罪的人生,就在使用我们的财产时,看见神的荣耀。
以色列人在庆典上,在属灵生命的最高峰,欢喜地奉献。
象行贿的人,就怕人家不收,不收就心里忧愁,人家收下就欢喜。我们奉献、交出时,若心里忧愁,就连行贿的人都不如了。
以色列人因为先求神的国、求神的义而欢喜。尼希米记10章,他们立约的时候,【尼10:32-39】立奉献的约:绝不忽略对圣殿的供应。但奉献圣城的庆典刚过,他们就不愿意再给了。
思考:1、为什么拜偶像的时候最慷慨,侍奉的时候这么小气?2、为什么变得这么快?

二、奉献的人生是顺服的人生
庆典把以色列人的生命带入高峰。他们等了70年,等到奉献圣城的时候,那时他们什么都愿意奉献。就好像美国的杀人罪分为:一是激情杀人,一时的怒气、火气,罪胜过自己而杀人;二是预谋杀人,很多天前就在准备了。所以我把以色列人12章的奉献,称为“激情奉献”。但是“有预谋的奉献”就需要我们更大的心志了。
在什一奉献中,是每天的操练,每天经历神在生中的恩典与主权,都是真实的,才能有持续的奉献。
1949年前的中国教会,收建堂奉献的时间往往选在春节前后。之所以慷慨,不是那个时候更属灵,而是那时中国基督徒的生命更受到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就像美国9.11后,去教堂的人数从以前的40%忽然上升到70%,然而又慢慢下降到40%.
就像大地震后,你埋在地下被救出来,说愿意奉献一半的家产。但信仰不是单靠特殊体验可以支撑的,你如果一直渴慕某种很属灵、很high、很特别的经历,追求这种经历会上瘾的,你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你会说,为什么我陷入低谷,因为好久都没有过8.0级的地震了。好久没有过被埋在地下三天被救出来的复历了。主啊,再来一次地震,我一定会复兴的。
但什一奉献是日常的,神的话语、神的道也是每天都喂养我们的,是按时喂粮,不是暴食暴饮。就像祷告的操练一样,无论你感没感觉到神的同在,你都要祷告。没有一个伟大的圣徒,一生中的每一次祷告都经历神的同在;但是,也没有一个卑微的圣徒,他一辈子有任何一次祷告,神是没有与他同在。你有没有感觉,神都与你同在。我们祷告、读经、奉献、聚会,每一天都经历、顺服神的道,我们就这样来操练顺服,我们就得到活水的江河。
慈善救助中,有种方式叫作“结对子”,因为要求一种持续的、委身的帮助,而不是一次性支付金钱。
我们在奉献中定意持续的委身。在神的面前持续的委身,就好比是与神“结对子”。我们的金钱、情感、心思意念,都委身在这个关系中。今天没有感动,甚至今天忧愁,我也要祷告,我也要奉献。

三、奉献的人生是一个恩典的人生
我们想象,某个地方有个没有人住的房子。你进去一看,哇,什么都有,冰箱的食物、抽屉里还有钱。你就在里面住了三年,还是没有人,住了五年还是没有人。你就在里面生儿育女,第二代在这个房子里出生。住得越久,你就越以为是自己的,你越来越习惯,都已忘了第一天进来时的惊喜、恩典、丰富的供应。有一天,你打开地下室,发现一封信说:“房子是我的,地不可永卖。你每天要把1/10拿出来,打到一个账户里… …”你心里就很挣扎,说,凭什么呢。
我们常常忘记恩典,不愿意顺服,因此失去更大的祝福。
神为以色列人的奇妙预备:12个支派中,定出一个支派是没有产业的,要靠其他支派供应。这也是对其他支派的挑战:要甘愿来供养他们的弟兄,因为他们管理神殿的事务。神的预备是,服侍与被服侍的,都是白白的给,也是白白的要。
白白的给和白白的要,是一种在恩典中的经济关系。而社会的经济关系是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等价有偿的。恩典中的经济关系,挑战等价交换的原则,超越世俗的经济关系。神在金钱的法则上,最美的心意是彰显、领受神的恩典,金钱是做什么的,金钱是拿来彼此相爱的。不然金钱就一钱不值。
耶稣为门徒洗脚。“【约13:14】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脚是身上最脏、最卑微的地方,这是双重的挑战。对洗脚人的挑战:你要降到最卑微的地位去服侍人。对被洗的人的挑战:愿意把最不体面的地方显出来接受人的服侍。
等价交换,会给人安全感,不要求人的委身,将彼此关系简化到最低。而恩典的法则却要求敞开、委身、给予、接纳。传道人好像是被人供养的,他是白白的给,也是白白的要。而不是每次收10元门票,然而说,我靠劳动吃饭,心安理得。
奉献是一种活在恩典中的生命,不愿意奉献的金钱,就是拜偶像的金钱。教会的奉献,是基督徒愿意顺服的生命的一部分。金钱不等于生命,但献上的金钱就是摆上的生命,所以,教会的奉献要看总额,总额是信徒生命体的指标。但教会的奉献也不一定看总额。比如教会来了一个有钱人,奉献超过你们的总和。但那只是一个人的生命,不能拿几十个人的奉献去换。
有一次茂建长老特别为一个奉献的零头(3毛5)而感恩。可能是收入不高的信徒、可能是孩子,可能是信徒按1/10真实计算的奉献。就像圣经中那个寡妇的两个小钱的奉献一样,我们特别为之感恩,因为它的蒙悦纳,与小数点前那个数字的蒙悦纳是一样的。
神的恩典是昂贵的,这个昂贵的恩典却是白白给予的,对恩典的回应就是白白的给,白白的奉献。
我们生命弱小、教会弱小的时候,都是白白领受,但我们要有一个心志,有一天我们不但要“自养”,还要白白地拿出来,比以前领受的更多。这才是恩典的人生,才是真知道恩典的意思。
我们为什么谢饭?就因为我们在神前承认我们是要饭的。你是要饭的吗,只有要饭的才谢饭。

四、奉献的人生是一个信心的人生
奉献是对信心的操练,这个月有这么多,下个月呢?吃了上顿,下顿在哪里?
奉献就是信靠:下一顿不在雇佣合同里,不在存款单上,不在我的能力本事上,下一顿单单只在神的恩典里。
给出去时,会有挑战:神会不会继续供应我?我对主的话语和应许,对神不变的慈爱、公义,有信心没有?
尼希米记8章、10章,留在耶路撒冷城的名单中,我们观察到一个事实:就是被掳归回的、和住在耶路撒冷城的利未人,是如此之少。因为他们没有产业,除非弟兄愿意供养,别人从巴比伦回来,是拖家带口,带着储蓄,回到祖宗的地业上。但他们从巴比伦回来,是一无所有,愿意回来的利未人,唯独是凭着信心回来的。但是,13章是多么痛心啊,这些怀着信心回来的利未人,结果还是因着供应的缺乏而放弃自己的职分。
我们今天的光景也是如此。成都家庭教会的全职传道人,比例可能不到30%。庄稼没有收割的人,群羊没有牧者,传道人和会众两方面都没有信心。传道人或许有为神献上的心,却没有信心过一个被供养的生命,对神是否在教会掌权也没有信心。
奉献的人生不单是你个人的,更是整个教会、是神的国度在地上的扩展。

五、奉献的人生是一个祝福的人生
有顺服才有祝福;有恩典才有祝福;有领受才有祝福;有信心才有祝福。在以色列12支派中,神透过利未人这一个凭信心生活的支派,来祝福以色列12个支派;今天,神透过基督徒的什一奉献,来祝福他的教会;也透过你奉献的1/10,来祝福你剩下的9/10。
我们被祝福,离开拜偶像的金钱观、离开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从其中脱颖而出,从其中活出基督徒的样式来。
有些教会和牧者不敢讲奉献,不愿多讲奉献。他们说,好像是传道人在要钱。传道人就是要理直气壮的要钱,第一,我不是为自己要,是为神要。第二,对不起,那个钱本来就不是你的,是上帝的。你不给就是抢劫上帝。我不讲,我就夺走了神对这个教会的祝福,也夺走了神对你的祝福。
1/10的比例,奉献到一个隐隐作痛的比例,但又是不至于真正影响生活水平的比例。神籍此操练我们。他要我们在什一奉献的操练上叫我们看见,自己真是一个蒙恩的罪人。自己说当将自己献上、当做活祭时,是那么的假冒为善。求主帮助我们。
祷告(略)。.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