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梁羽生晚年成为基督徒的往事

梁羽生晚年成为基督徒的往事

梁羽生晚年成为基督徒的往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c4a4f0100bw9h.html

  (基甸按:2009年1月22日,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在澳大利亚悉尼溘然长逝。写小说“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梁先生一生追求历史感、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曾被人认为是香港的“左派”,但他也认为“人生有太多的遗憾”。1994年9月,70岁高龄的梁先生在悉尼受洗,成为基督徒。以下相关文字转自《梁羽生评传》第27回。)



    大约半年之后(1994年),梁羽生开始饱受病魔的骚扰。原来一九八五年时,他已被香港医生查出了十分严重的糖尿病,发展到后来,甚至不能纯靠药物维持,必须每天注射两次。而他移居悉尼,亦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水平。一九九四年六月间,梁羽生忽而夜尿频繁,化验的结果竟是膀胱癌。有一天他躺在病床,突然想起了《圣经》的句子:“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圣经·马太福音》第七章)于是他开始向神祈祷,求祂赐给自己内心的平安。而他的心情,真的很快就回复平静了。同年六月九日,梁羽生要到医院复诊,早晨拿起一本灵修小书《私祷日新》,刚巧看到神的灵运行于人的心中,梁羽生觉得自己与神同在,内心对于检查的恐惧,明显减少许多。梁羽生去医院看病,梁夫人则在家祈祷,祈祷医生能够笑脸相迎。因为梁羽生要见的大夫,素来以“冷”出名,一旦病人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就会直接了当的大声宣布,不懂得先行安慰与劝导。然而那天上午十一时,当轮到梁羽生看病的时候,那位医生却真的露出笑容,告诉梁羽生,癌症已呈浮游状,估计不会再有大的问题。一个非常巧合的地方是,梁夫人祈祷的时间,居然恰恰与梁羽生见到医生的时间相同。那位医生接着便向梁羽生介绍了一种药物,建议他找来尝试。这药物澳洲没有,梁羽生正想要托人从香港买回,哪知第二天一早突然有邮差前来,给他一个快递邮报。打开一看,正是两小瓶梁羽生需要的药物。原来是一位老友,听说梁羽生患了癌症,临时给他寄来的,而这位朋友事先并不知道梁羽生需要此药。


  但梁羽生此后又经历了几次癌病复发的痛苦,这给他的信心造成了很大打击,甚至令他怀疑自己的经历是否真实。一位身处美国念化学博士的基督徒朋友闻讯,即向他推荐了蔡苏娟的《暗室之后》、苏恩佩的《死亡别狂傲》等书。那些书都是作者受到熔炉中的试炼时写出来的,可以启迪读者对人生苦难的看法。梁羽生读了之后,意识到信仰的真实与否,关键并非个人的苦难是否得到拯救,而是人的心灵能否与神完成真挚的沟通。他因此变得不太重视自己生命的长短安危,紧张的心境逐渐趋于舒缓,最终战胜了病魔,顺利出院回家。住院的那些日子内,梁羽生经常思索宗教信仰的问题。他觉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都非常奇特,譬如一只手表,要有人设计才能运转,而宇宙若没有总设计师的话,又如何才能运转?一九九四年九月十八日,梁羽生来到位于悉尼寓所不远的Chatswood地区的基督教堂,受洗成为教徒。因梁羽生年事已高,身体又不算太好,教会决定为他行撒水礼。主持仪式的麦伯全牧师,待梁羽生于自己的面前站定,回答几句有关教义的问题之后,即用手指沾水,轻轻弹到对方额头。同年十月,梁羽生业已切除的癌细胞再度发作,被迫第二次住院手术。他身体内部的癌细胞,直到次年三月,方才全部消失。.

TOP

感谢上帝,悔改就可以得救,谢谢神。.

TOP

梁羽生先生确实是个基督徒

中新网2月1日电据《大公报》消息,该报前副编辑主任、著名武侠小说家陈文统先生(笔名梁羽生)的葬礼,于昨日上午在澳洲悉尼市北区麦考里公园的公墓举行。

根据家人的意愿,梁羽生的小型葬礼十分低调,仅家人和亲友等七十余人参加。葬礼于上午十时开始,在一位华人牧师引领下,葬礼依照基督教仪式举行,梁羽生的二子陈心明在仪式上回顾了父亲不平凡的一生。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羽生献上花圈,挽联上写着: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报道称,陈文统先生于一月二十二日在悉尼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大公报》同人已实时发出唁函,对陈文统先生的逝世致以沉痛的悼念,并对家属致以诚挚问候。唁函及帛金已于日前转交陈文统先生家属。

感谢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