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请问有什么好办法能彻底清除宝宝的内热?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TOP

劳宫穴  Láo gōng(PC8)

  〖取穴方法〗劳宫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解剖〗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疾病〗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人体穴位配伍〗配后溪穴治三消、黄疸;配涌泉穴治五般痫。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荥穴。
  劳宫穴  荥穴,属火。
  〖别名〗五里穴,鬼路穴,掌中穴。
  〖穴义〗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
  〖名解〗
  1)劳宫。劳,劳作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2)五里。五里,指穴内气血场的履盖范围如五里之广也,无它意。
  3)鬼路。鬼,与天相对,指地部。路,道路也。鬼路名意指穴内气血来自于地部。本穴物质主要为脾土中所含水湿的气化之气,气血物质是来自地部,故名鬼路。
  4)掌中。掌中名意一指本穴位于手掌,二指穴内气血来自掌中。理同劳宫名解。
  5)心包经荥。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的气血变化不光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天部的水湿之气亦同时散热冷降,冷降之液形成极小的水流,故为心包经荥穴。
  6)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此气性干燥,随中冲穴传来的热燥之气直上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较干燥。
  〖运行规律〗吸热胀散并上行于天部。
  〖功能作用〗散热燥湿。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TOP

曲泽穴 
  〖取穴方法〗曲泽穴位于人体的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疾病〗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人体穴位配伍〗配神门穴、鱼际穴治呕血;配内关穴、大陵穴治心胸痛;配大陵穴、心俞穴、厥阴俞穴治心悸、心痛;配少商穴、尺泽穴、曲池穴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附注〗心包经合穴。
  〖穴义〗心包经气血在此汇合。
  〖名解〗
  1)曲泽。曲,隐秘也。泽,沼泽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气血在此汇合。本穴为心包经之穴,所处为南方之地,虽然心包经上、下二部经脉的经气在此汇合并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但天泉穴下传本穴的经水仍大量气化水湿,本穴如同热带沼泽一般生发气血,故名。
  2)心包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物质一为天泉穴下传的地部经水和天部的冷湿水气,二为心包经肘以下各穴上行而至的水湿之气,上、下二部经脉的气血在本穴为汇合之状,故为心包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心包经上、下二部经脉的气血汇合而成,在本穴的变化主要为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循心包经下传郄门穴,天部水气散热冷降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散热降浊。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水针或泻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