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气温大跳水,女儿鼻炎又犯了(总结下大家提供的方法,供有需要的妈妈查阅)

楼主,我正想短你呢,看见了你在这里提问:
那么这里转给你吧.
想看更详细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ew53.html

黄元御是清代的高人,乾隆皇帝的御医,曾经随着乾隆下江南。他的思路是,你这个病一定是身体里面气机升降失调了,体内的圆圈不转了(这个圆圈我写过,就不多讲了),他的这个桔梗元参汤的方子是:桔梗九克、元参九克、杏仁九克、橘皮九克、法半夏九克、茯苓九克、甘草六克、生姜九克。

这个方子,专门治疗鼻炎中鼻涕清的。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

如果鼻涕黄的,他创立的方子叫五味石膏汤: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参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里面加了点清热的。

很多读过我的书的人,照着这两个方子自己服药,多年治疗无效的鼻炎,立刻就减轻大半,甚至痊愈。

这说明,古人经过了很多临床总结,早就为我们积累了好多方法,现在我们的中医很少看古书了,所以反而到把很多我们擅长治疗的病,搞得不会治疗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南瓜的妈妈 于 2009-11-13 12:53 发表
这个怎么喝呢,早晚都要喝吗
一般说一天吃一副就行了.

朋友同时推荐了这本书,
感兴趣的亲可以买一本去看看.《神医这样看病》.

TOP

引用:
原帖由 穿靴子的猫 于 2009-11-13 14:00 发表
看到帖子了,说是小孩子喝的话,要减半的。
我之所以敢把这个方子公布,是因为方子里面的药物,出了半夏,剩下的都是食物,很安全,有鼻炎的人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注意孕妇不要服用就是了(我不建议孕妇随便服药)。一般服用三副就该见效,如果没有任何效果,就停止不要服用了,那是没有对证。如果见效了,服用六副就该差不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穿靴子的猫 于 2009-11-13 14:10 发表

那一天一副的话,就是连服6天,对吧?
是的亲.前面吃两副你看一下效果,
如果没效果就停,有效果继续..

TOP

引用:
原帖由 博斯腾湖 于 2009-11-13 14:37 发表
也可以每天晚上坚持用热水泡脚,直到孩子后背微微出汗,
用紫苏泡脚,效果会更好.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南瓜的妈妈 于 2009-11-13 15:26 发表
那怎么煎呢?
首先,我们要选择好煎药的工具,现在有些朋友对此不大在意,用平时煮饭的铝锅来熬中药,这是不对的,一般情况下,中药不能用金属器皿来煮,因为金属器皿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份会与某些中药的成份产生化学反应,而且其中某些重金属被析出后会被人体吸收,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大家请记住,也不能用搪瓷盆来熬中药,因为搪瓷盆也会在熬药的过程中析出化学物质,所以最好是选用砂锅或者药壶来煮中药,一般中药店都有卖药壶的,十多元钱一个,也不贵,日杂商店也会有卖的。但是,有的朋友会发现,药壶在开始煮的时候会漏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用泥渣烧制的药壶会有一些缝隙,传统的做法是,在第一次使用以前,先用药壶熬些玉米面,熬好以后,药壶的缝隙就会被堵住了。如果您用砂锅煮药,那么记住,一开始不要使用大火,否则砂锅会出现裂锅现象,要先用小火,等砂锅整个都热了,再适当加大点火力。

在熬药之前,您需要先把药物在水中泡半个小时左右,这样熬出的有效成份更多,否则要熬好后,您再检查,好多药(比如茯苓)的里面还是干的呢,当然也就浪费了。

熬药的时候,您一定要先注意看看有没有医生嘱咐的先煎的,在中药里,有些药物如:生龙骨、生牡蛎、龟板、鳖甲、磁石、生石膏等药物有效成份难以煎出,所以是要先煎的,一般药店会给单包,您需要把它们在药壶里先煮半个小时以上,然后再下其它的药物。

中药里面比较特殊的药物,比如附子,这个药有一定的毒性,主要的有毒成分是乌头碱,这个毒性成分在熬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就被破坏了,所以大家要记住,附子一定要先熬半个小时左右,然后下入其他的药物,再熬半个小时,这样熬满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药量大的时候,一定要熬到以附子用嘴尝,不再感到麻为好。



另外还有比如灶心土等药物,因为要取的就是它的厚重淳香之气来和中祛秽,所以中医传统的方法是先用它熬水,然后把药渣滤出,用它熬出的水来再煎煮其它药物。

有些药物则是需要后下的,比如藿香、佩兰、白寇仁、砂仁等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它们的挥发物质很容易散掉,所以需要药快要熬好的时候,再把它们下到药里面,稍微煎煮越四、五分钟就可以了。

有的时候,需要根据病情来考虑煎煮的方法,比如有的感冒患者是外寒里热,那么我的经验是将清里热的药物如黄芩、连翘、双花、生石膏等药物先煎,等快煎好的时候,再把解外寒的药物如苏叶、葱白等放到药中,然后立刻闭火,再闷五分钟,就可以了,这样疗效就明显比把药物放在一起煎要好许多。

有些药物如旋复花、滑石等,因为它们的药渣会刺激消化道,所以需要用布包好在放入药壶煎。

过去还有些传统煎法,比如清暑利湿的六一散用鲜荷叶包扎好后放入药中煎,这样疗效更好,但是现在很少有人这样做了。

过去还有用鲜芦根熬水,然后在用这个水来煮清热解毒的药,这样清透之力更强,但是现在由于鲜药的保存是个问题,所以也几乎没人这么熬药了,最近听说,有的药店开始卖真空包装的鲜芦根了,这是个好的苗头。

煮药的时候,要遵循大火开锅,小火煎药的原则,不能一直用大火熬,否则会很快熬干。

传统中医认为,熬药的时间长短和病位是有关系的,如果病位在下焦,那么就需要多熬一些时间,使药味厚重下沉,如果病位在上焦,则需要少熬些时间,尤其是当外邪在肺经,需要宣解的时候,熬药一般是刚开锅,“香气大出”就可以了,这时取药物的轻清之气,直抵肺经,祛邪外出。

如果是一般的中药,多是先熬二十分钟,滤出一碗药汁,然后添水,再熬十五分钟,再滤出一碗药汁,再添水,再熬十五分钟,再滤出一碗药汁,然后三碗药汁混合,再加热一下,就可以喝了,这样熬的药,既有熬二十分钟就可以熬出的成分,也有熬几十分钟才可以熬出的成分,所以比较全面。



药熬好以后,喝药也是很有学问的,在临床中,医生会碰到很多患者咨询中药到底该什么时间喝,实际上,这完全要看患者的病情而定。

有极个别的患者对某类药物过敏,我们翻阅医学论文,就会发现经常有过敏的报道,这虽然是非常少的情况,如同西药的麻醉剂,一定是有一定的比例的人过敏的,这个是药物的特点,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注意,所以,我建议每个人在喝药的时候,第一副药,一定要试探着喝,比如本来应该喝一碗,第一次喝三分之一碗,然后观察一下是否过敏,如果没有问题,再喝剩下的三分之二,如果再没有问题,在按照正常的计量喝,这是每个喝药的人都要注意的。

我通常每个患者都作此提示,尤其是在药物里面有昆虫类药物的时候,因为有很多人对异体蛋白过敏,所以尤其要做出特别提示。



一般情况下,喝中药讲究的是早饭前,晚饭后,但是这只是一般原则。中医认为,如果服用的是补益类的中药,尤其是入肾经的中药,那么最好是在饭前服用,这样药力可以直入下焦,如果服用的是治疗上焦疾病的药物,则最好在饭后服用,这样疗效更好。

但是服药的时间也还要根据患者自己的体会来调整,比如有的患者一服用中药就感觉胃口不舒服,那么就可以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一般不建议饭后马上服药,最好是半个小时以后再服。

在临床中,中医还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服药方法,比如,补阳的药物最好在早晨或者上午服用,这样可以借助人体上午阳气的生发,来使药物起到更大的作用;补阴的药物可以在下午或者晚上服用,因为人体晚上阴气用事。而安神的药物则最好在晚上睡觉前服用,这样疗效更好。

另外,还有按照人体经气旺衰来服用药物的方法,比如清代医家叶天士就说:“肾经药,侵晨服”,因为传统中医认为清晨是肾经最弱的时辰,这个时候补肾则事半功倍;而去心火的药物则最好在中午午时服用,因为这时心经当令,可以使药物直折心火;补脾的药物可以在傍晚服用,因为此时脾胃的经气最弱,则补益效果较好。

同时,中医服药时还讲究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服药方法,比如患者服用的是泻下的药物,那么就要看患者泻下的情况,如果患者的大便不泻,那么就要继续服用,如果泻了,那就要及时调整用量,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就规定服用大承气汤,如果患者泻了,那就要“止后服”,就是不要再服了,否则会损伤人体正气。

而有些药物,却并不能按照一天两次那么服用,比如病情紧急了,那么就需要频服,古代医书中经常记载此时要大锅熬药,随时频服;而对于像治疗咳嗽或者咽喉等疾病,则最好的服药方式是小口频呷,也就是小口喝,然后在嘴里含一会儿,再慢慢地咽下去。

另外,服用中药时的饮食禁忌也很关键,如果处理得好,甚至可以帮助中药增强疗效,比如《伤寒论》中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张仲景就让患者在喝完药后,再喝一些热稀粥,这样可以帮助人体生发胃气,祛邪外出。所以,服用中药以后最好是清淡饮食,切忌膏梁厚味,大鱼大肉,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而常喝一些小米粥、山药粥等则可以帮助人体的胃气迅速恢复。.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肉肉 于 2009-11-13 16:16 发表

我也同一下,儿子前段时间感冒刚好,这两天又开始流鼻涕了,鼻塞严重,这种算不算鼻炎,鼻炎和感冒的区别在哪啊?
这个不能算做鼻炎的,
感冒的方子也有的,亲可以试试看.
另外冬天来了,建议各位家长多给孩子泡泡脚,
这样能驱除寒气.

近日感冒大流行,大家要注意预防,一旦患上,请大家记住我的方子:防风六克、前胡六克、双花九克、连翘十五克、蒲公英九克、地丁九克、射干九克、白僵蚕九克、苏叶六克(单包后下)如果咳嗽,加上浙贝母九克、杏仁六克。药物先泡二十分钟,然后熬开锅后十分钟的时候,下入苏叶,再过两分钟闭火,即可。一般这个剂量就可以,具体可以让当地的医生来增减分量。六七岁以上的孩子也是这个剂量,同时每天热水泡脚。孕妇忌服。

这是健康人患了感冒时使用的方子,如果本来身体就有其他疾病,请务必要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其实很多朋友分不清楚外寒和里热阶段,那么就直接用这个方子服用,一般一天就可以好转了,那就接着喝到痊愈为止,一般是两三天可以痊愈,如果喝一天病情没有改变,就去医院就医。

友情提示:感冒易反复,如果感觉好了不要马上停药,再喝个一两副巩固一下哦!.

TOP

我刚去找了,比较全面的,你参考一下吧.


“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咋一看,初期症状都是鼻塞、流涕、打喷嚏,极易混淆,但还是有办法可以将它们区分开,这里教您几招关键的:

区别1:喷嚏  —— 感冒虽然也打喷嚏,但一般不会连续打喷嚏。而过敏性鼻炎喷嚏一打可就刹不住车,一下子打十几个也不稀奇。

区别2: 鼻痒  —— 感冒也会有鼻痒,但不会像过敏性鼻炎那样鼻痒难忍,鼻子里好像总有蚂蚁在爬,再揉再搔也不管用。

区别3: 流涕  —— 感冒初期会有清水鼻涕,但“流量”不会很大;而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大量清水鼻涕就会倾泻而下。

区别4: 全身不适  —— 感冒常由病菌感染所致,所以常会伴有发烧、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而过敏性鼻炎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

另外,如果孩子患“感冒”持续一周以上仍不缓解,且经常流清水样鼻涕,应到医院检查看是否患过敏性鼻炎。.

TOP

索性再补充一下.
楼主见谅哦,在你贴子里贴了这么多东西!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3个,第一是阵发性连续性发作的喷嚏,每次发作一般不少于5个喷嚏,多时甚至十几个几十个。打喷嚏的时间常以早晨、起床、夜晚入睡或随季节变换加重,有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发作几次。过敏性鼻炎第二个典型症状是喷嚏过后大量清水样的鼻涕,一些人每天要换洗数条手帕,或每天要用一卷手纸。再后呢是鼻腔的堵塞,每次发作的轻重程度不一,可持续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这也是过敏性鼻炎第三个典型症状。.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肉肉 于 2009-11-13 21:33 发表
谢谢silele2003全面详细的解释,让我豁然开朗。还有两个问题请教:1、防风六克、前胡六克、双花九克、连翘十五克、蒲公英九克、地丁九克、射干九克、白僵蚕九克、苏叶六克(单包后下)如果咳嗽,加上浙贝母九克、杏仁 ...
加水量你问一下药房的先生吧,真抱歉我没有煮过.
紫苏,我家小区门口药店就有卖,虹井路上,西郊动物园对面.
其他的中药店应该也有,你多问几家,
或者你买不到的话,我可以帮你买,然后快递给你.
需要的话短我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穿靴子的猫 于 2009-11-14 11:36 发表
谢谢,看来煎药、喝法也是有学问的。学习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cshi2 于 2009-11-14 14:44 发表
天一冷,女儿的鼻子流鼻涕了,一开始就是黄鼻涕,不打喷嚏,请问这算感冒还是鼻炎?
除了流鼻涕还有其他症状吗?
你参考下面看一下

“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咋一看,初期症状都是鼻塞、流涕、打喷嚏,极易混淆,但还是有办法可以将它们区分开,这里教您几招关键的:

区别1:喷嚏  —— 感冒虽然也打喷嚏,但一般不会连续打喷嚏。而过敏性鼻炎喷嚏一打可就刹不住车,一下子打十几个也不稀奇。

区别2: 鼻痒  —— 感冒也会有鼻痒,但不会像过敏性鼻炎那样鼻痒难忍,鼻子里好像总有蚂蚁在爬,再揉再搔也不管用。

区别3: 流涕  —— 感冒初期会有清水鼻涕,但“流量”不会很大;而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大量清水鼻涕就会倾泻而下。

区别4: 全身不适  —— 感冒常由病菌感染所致,所以常会伴有发烧、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而过敏性鼻炎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

另外,如果孩子患“感冒”持续一周以上仍不缓解,且经常流清水样鼻涕,应到医院检查看是否患过敏性鼻炎。

[ 本帖最后由 silele2003 于 2009-11-14 15:2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shi2 于 2009-11-14 15:50 发表
谢谢,这段看过了,但是它没提到黄鼻涕,我们的症状是黄鼻涕。另外,鼻炎和过敏性鼻炎是不是也有区别呢?我感觉我们应该不算过敏性鼻炎。但算感冒,又没有感冒的其他症状。
一般来说,鼻炎的症状有鼻塞、鼻漏(流鼻涕)、打喷嚏、鼻痒。
黄鼻涕说明体内有热气,应该是风热感冒..

TOP

引用:
原帖由 zz51240000 于 2009-11-14 16:07 发表
真的是学习了,我家宝宝最近也一直流鼻涕,流的是清鼻涕,有一段时间了,而且感觉她喉咙里面有痰,喷嚏基本上没有打~~
改天也要药店里面去买点紫苏,但是具体的用量是怎么样的呢,麻烦请指教~~
宝宝还是蛮喜欢泡脚的~~
这个用量没关系的,
我都是抓一把放进去煮,,没具体称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morningqin 于 2009-11-14 17:22 发表


如果黄鼻涕持续好几天而没有其它感冒症状的话应该是鼻窦炎,而且鼻涕倒流会引起咳嗽,但不会很厉害,我女儿就是这样的,因为去五官科确诊过的,所以现在基本都能对症下药了。
如果自己不能确定,
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肉肉 于 2009-11-14 22:34 发表

谢谢热心的旺妈,尤其在这样寒冬里如股暖流熨贴在心。想麻烦你帮我买点紫苏呢。地址短你。
收到,明天去帮你买..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帅哥老妈 于 2009-11-14 21:35 发表
请问,我们就是鼻痒,整天拱鼻子,难看死了,还眨眼睛,能吃上面说的药吗,或是有其他好方法吗
亲,我不是医生,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的妈妈,
所以我只能给大家提些建议,
把平时自己积累的小资料贴给大家.

就是鼻痒这个你最好去医院确诊一下是什么引起的.

眨眼睛我感觉就是个坏习惯,
这个要强制管教的,不然长期下去养成习惯太难看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