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孩子的社交烦恼

要从小教会孩子待人处事,不卑不亢,别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特别是从第三者嘴里传的话,但自己也要做到别去传话,有意见当面说,别在人背后议论。另外,不要欺弱怕强,心里要有杆正义的秤,虽然性格可能导致不会挺身而出,但必须知道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包括老师的某些言论,也需要经过自己的大脑去分析。同时告知孩子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判别哪些孩子值得交往,哪些不值得,和人交往要保持一定距离,这个距离不是能目测的,而是行事上的距离,有时自己需要站在旁观者角度去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距离产生美,一定的距离,能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告诉孩子不需要什么事情都去争个明白,讲个清楚,但在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自己的想法,人要做得大气,这个大气不是到处送礼,而是在气质上的大气,人要做得矜持,但不是孤僻,高傲但不要过度骄傲,先自己做到这些,再慢慢过滤朋友圈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自己的朋友,而是趣味相投的才是真正的朋友,交什么样朋友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自己心里,人一定要自信。.

TOP

引用:
原帖由 钺钺妈妈 于 2009-10-23 13:16 发表
这个好象很难的,包括我们大人也是会遇到同样问题。
其实无论是学校小社会还是在大社会,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社会学》这门课程,没有大小之分的,孩子间所发生的事情,也可以作为大人的教材,而大人间所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适时地讲述给孩子们知道,大家都是边摸索边成长,所以看似很难,其实孩子都懂,另外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别把孩子的思维定义在孩子层面上,和孩子作为朋友般交流,很有必要,当养成了独立思考,筛选朋友圈子的习惯,家长会轻松很多。同样成人在社会上人与人的交往,静下心来想想也是如此,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和想法,太希望对方成为你的朋友,这时你的位置已经处在被动状态了,为什么主动权不握在自己手里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