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小二数学干嘛要把简单的弄复杂?

引用:
原帖由 seawind 于 2009-4-13 11:49 发表

这样的写法当然不错,但是直接用竖算式或用其它方法也可以。
中国典型的教育方式是只许用一种思维方法,其它都是错的。
所以中国本土永远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获奖者,中国最好的科学家也都是国外留学归来的。
我觉得竖式是工具型的算法,而递等式是回归数学的本质。也就是说这是竖式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竖式是“知其然”,而递等式是“知其所以然”。最简单的问题,你把这样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转换成字母表示,竖式还能用吗?
这就如同解决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可能很多人都会。但是单纯形怎样在线性空间里作变换,一些人没有认识。在解析几何中,我们知道椭圆有焦点有准线,但是焦点准线的几何意义却没有认识,直到我有一天看到一张图,画的是圆柱里套着两个与圆柱半径相同的球,一个平面同时和两个球相切,才意识到原来椭圆、焦点、准线还能这样来。
如果竖式能和递等式结合,竖式用于实际使用,递等式用于说明,可能数学会学得更有趣。
三月的《读书》月刊上有一篇文章讲中西科学史的比较,其中提到,中国人从古到今研究的科技都是“技术”,讲究实用性。你看看《九章算术》,其中任何一章都是告诉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至于为什么这样解决,没有讨论。说得通俗点就是问题解决就解决了,普适性不强。没有举一反三,没有往更深层次去想。而真正在理论级别的数学当年只有希腊人在做。那些深层次、理论级别的东西看起来是空对空,对希腊也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办法帮助希腊在战争中取胜。但是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就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对于中国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dean1128 于 2009-4-13 15:0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咯咯鸡妈妈 于 2009-4-14 15:48 发表

这个好像是为了搞清楚除和除以的区别吧,我小时候好像也做过这样的题目的
除和除以的区别。其实是语文知识,古文中“以”有凭,被的意思。而除以的英语更显然“divided by”前面是一个过去分词,后面是一个by,明显有被动的意思。而“除”就是分的意思。12除以3,就是12被3分。那什么叫12被3分:我拿3厘米的且没有刻度的尺,去分12厘米,于是每3厘米,做一个记号,看看能分几等分。
当然这是字面上直译的意思,书上的除法的意义已经将这些浅显化了,但是死记硬背的成分就多了,但是这也没办法,你没法更小朋友去讲古文和被动语态。.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宜婷妈妈 于 2009-4-14 15:07 发表
简直就是变态 ,简单的事情非要复杂化
事情要这样看,如果我们沉溺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把事情复杂化,那可能很多未知的东西没有办法解决。就比如说,无理数在现实中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去商店买东西会买根号2元的东西吗?可要是当年没有发现无理数,很多东西都难以想象,三角、几何、物理可能都没有办法发展,电子、微积分更不要说,计算机、生物技术、核能连影都不会有,当时就是因为有人没事情做,比别人多想了一些,把事情复杂化了一些,所以才有那样的成果。
话说回来,家长们想一想孩子读数学是为了什么?100个家长中99个不会说为了让孩子永远读数学。数学的学习是一种知识是一种技能,而更多时候是锻炼孩子成长、思考和逻辑思维的一个有用的工具。既然是这个用途,复杂化一下又有何不可呢?关键在复杂化和简便化的过程中,孩子学到了些什么?虽然我不能100%确定在这中间人人都会有所体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排斥它,认为这没有价值,那肯定什么也学不到。.

TOP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师资水平完全跟不上教材的要求。出教材的人是见过世面的,但是精神没贯彻下去,理念没贯彻下去,而很多教师不知所以然,用教老教材那一套教。我看到过一个高中老师,交了点法式后还是每道题都用斜率做。有些培训过了,知道应该这样教,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要教。眼睛只盯在本学期本学科。
而有些高学历的家长虽不是教育界人士,但是求知欲比那些老师强,知道教法要改,但是苦于原本学的那一套,又没有指导读物,老师能力不强时,把很多问题都扔给了家长。看来家长去买一本教参和大纲是有必要的,读了以后,就会知道今天教这些为了明天学什么。.

TOP

说一个最普通的职业——士兵。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普通步兵,使用估算加手指测距也是必修课程。更别说技术含量高的炮兵和狙击手,就用一双眼,就要测出人离目标的距离。.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09-4-15 14:35 发表
儿子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他们班换了一个新的数学老师,这个老师给同学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数学?”
有不少同学的回答:“数学就是加加减减!”
老师说:“加加减减只是算术,不是数学。”
又有同学的回答 ...
有些老师喜欢经验主义,什么样的学生没教过?课改了,还是用老教法。一套理论教一生。教数学的没有通读过整套教材,有的甚至大纲也没有读透,眼睛只放在本学期本学科,大学的知识遗忘得很快,知识积累却没有。的确是蜡炬成灰泪始干。教了小学数学,从此数学知识就停留在小学水平了。
前面有人说,这套教材是抄人家德国已经不用的教材。恕我愚拙,没有看见过以前德国的教材,不知是否属实。但是即使属实那又有什么关系?中国的步兵战车发展很慢,目前大量装备的86式是苏制BMP-1的翻版,而BMP-1是苏军在60年代的产品,而中国最近换装的97式步战车是仿制俄军90年代初的BMP-3差至少十年。但是,我们的解放军要是因为是落后别人而不改,因为自己两条腿跑赢过卡车、小米加步枪吃下过大中国而自以为足够,我们的步兵就永远没有机动性、没有防御力、没有火力。我们睡觉还能那么安心吗?
一口气吃不了一个胖子,教改也是如此。可惜没有军人的忧患意识。一句国情不同,于是以为因循守旧是理所应当的,应用题里出现SB会就算与时俱进了。而现如今,哪怕被人踢着屁股搞课改,思想上还是在抵触。就是因为要重新备课了。老办法不管用了,老本不能吃了。转变得慢导致成绩不好还丢面子。.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