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楼家有考王
(警报解除石头落地好高兴)
发表于 2009-6-12 16:02
显示全部帖子
安徽欲借机“弯道超越”
这是一个老故事了:说的是一个鞋厂老板派一个销售员到非洲去卖鞋,销售员去兜了一大圈回来对老板说:那地方没人买鞋,全部是光脚不用鞋。老板又派了另一个销售员去非洲,这个销售员回来后兴奋地对老板说:那个地方市场太大了,很多人光脚没有鞋。
这个故事中,两名销售人员对同一市场的看法迥异,其中不仅有心态上的差异,还有做事态度上的不同。实际上,如果以不同眼光来看待眼下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其对安徽的影响,恐怕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
进入2009年的第二个月份,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持续了16个月。这一危机沿着由金融经济至实体经济的路径,首先对包括股市在内的国内资本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进而对国内沿海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地区产生冲击。
安徽也未能幸免。地处中部的安徽于去年8月份开始感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寒意,至今也已持续达半年之久。上周五,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不容乐观。但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解读这些数据指标,我们会发现,安徽正在迎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曙光。
安徽遭遇冲击波
通过对官方统计数据的简单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此轮金融危机对安徽经济产生影响的大致脉络。
全球金融危机对安徽的影响,从2008年8月开始显现。这一年年中,随着雷曼等国际著名投行的相继倒闭,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风生水起”,日益肆虐蔓延。
在国内,证券市场首先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彻骨寒意,一轮自上年而始的罕见熊市已令无数股民财富蒸发。在国内沿海地区,工厂倒闭风潮已频频出现。地处中部的安徽却因经济外向度较低,其所受到的冲击直到当年8月份才开始体现。
省统计局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当年8月份,我省经济运行总体仍十分平稳,投资、消费增长仍较强劲,但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包括进出口、工业、财政收入等的增速环比开始放缓。
外贸行业首当其冲,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当年8月,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11%,比上月回落37.3个百分点。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增幅比上月回落6.6个百分点;全省财政收入增速则比上月回落了5.3个百分点。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影响,我省经济发展受冲击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至当年11月份,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工业生产下降的行业增多,房地产销售加速下滑,外贸外资增长双双下滑,投资和利用外资后劲不足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延续三季度的下滑势头,当月实现增长14.7%,增幅比上一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环比回落3.5个百分点,创下2007年3月份之后的最低水平。
在拉动投资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长回落明显。11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552.4亿元,增长10.2%,增幅比上月回落2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1.7个百分点。
在进出口方面,11月份,全省进出口总额13.7亿美元,同比下降9.9%,而前一个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0.9%和31.9%。
即便是近年来我省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态势的消费,也呈现出冲高回落态势。11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8.4亿元,增长24.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
此外,当年11月份,我省工业用电量还首次出现了同比下降的局面。去年9、10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5.2%和1.5%,增幅明显回落;但11月份回落态势进一步演变为下降,当月用电量同比下降2.5%,而上年同期为增长19.2%。
经济的下行、居民信心的降低,令我省房地产行业也遭遇空前的寒流,市场销售加速下滑。据统计,在去年前11个月,全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下降6.1%,与上年同期增长46.1%形成较大反差;商品房屋销售额增长3.2%,比上半年、前一年同期分别回落44.2个和64.1个百分点。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冲击,就这样猝不及防而迅猛地到来,并对我省居民的生活、就业和投资置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危机中的亮色
不过,由于金融危机日益加深,进入当年9、10月份,国家经济政策开始转向,新一轮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连续大幅降息、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伴随这些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旨的宏观政策的出台,我省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随后不久,政策的积极效果开始出现。
实际上,即便是在受冲击程度较深的2008年11月份,我省主要经济指标中仍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首先是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当年1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7.7%,增幅比上月末提高0.9个百分点。
其次,为配合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我省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当年11月份,我省财政支出增长75.2%,增幅比上月提高64.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为当年以来单月最高水平。其中,工商业金融等事务、交通运输、城市社区事务、社会保险基金补助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均超过1倍以上。
同时,我省的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一方面,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持续回落,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增幅均在50%以上。
到了当年1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调控举措的落实,更多的积极变化开始进一步出现。
这些积极变化包括: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12月份,全省5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投资近790亿元,增长15.1%,增幅比上月提高4.9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升。12月份,全省财政收入增长2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5.1亿元,增长64%,两者增幅比上月分别提高17个和5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6.4个和61.4个百分点。
贷款增速也在进一步加快。自去年9月份以来,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逐月加快,9、10、11月末分别增长16.7%、16.8%和17.7%。12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948.7亿元,比年初增加1211.1亿元,同比多增300.6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0%,增幅比上月、上年末均提高2.3个百分点,为当年月度最高水平。
此外,在重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家电下乡的推动下,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有色等行业的生产增速呈加快之势。12月份,前述三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5%、36.3%和44.5%,增幅比上月提高51.5个、1.9个和41.7个百分点,三个行业生产增长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5%,比上月提高27.8个百分点。
而在部分工业行业生产回升的带动下,在去年11月份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的用电量,也由降转升。当年12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7%,扭转了上月下降2.5%的局面。
转危为机和“弯道超越”
进入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走势日益扑朔迷离。在此大背景下,尽管我省经济运行态势尚未明朗,不过,安徽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实现率先超越的姿态进一步显现。
上周五,省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我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8亿元,增长24.2%,增幅比去年同期和12月份分别提高4.1个和1.8个百分点。贷款增速继续加快。元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281.7亿元,增长21.1%,增幅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1.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31亿元,同比多增109.5亿元。
合肥工业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张先锋表示,年初贷款的大幅增加,为全年投资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为货币周转的乘数效应打开了空间,这将对缓解企业资金困难起到一定作用。
与此同时,安徽部分支柱产业也开始表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随着1月1日燃油税及1月14日购置税新政的出台,安徽汽车工业明显升温。奇瑞汽车1月销量已达到3.5万辆,创历史最好水平,而奇瑞所确定的全年目标是实现销售41.9万辆。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确立了2009年投资规模“将超过2300亿元,并力争达到2500亿元”的目标。去年,合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逾1800亿元,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投资额超过郑州,冲至中部省会城市第3位。
在今年1月份,合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样实现了逆势飞扬,当月突破60亿元大关,达到63.3亿元,同比增长26.4%,创下12年来同期最高增幅。为进一步拉动内需,合肥市确立了“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6%,并力争增长18%”的目标。
合肥的发展是安徽发展的缩影;合肥的机遇,也同样将是安徽的机遇。
中国企业发展能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竹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下,安徽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必将使其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选,而其拥有的人力、原材料、产业和能源等诸多优势,也将使其在捕捉这一机遇中,博得更多先机。“只要安徽能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一定可实现逆风飞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徽方面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机遇,并为此做好了准备。
此前,省委书记王金山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当前形势对我省来说,总体上危中有机,机遇大于挑战,关键在于危中见机,转危为机。现在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支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因素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全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特别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我省在强化发展基础、加快产业升级、承接产业转移、持续扩大消费等方面带来许多新机遇。只要我们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积极抓住各种机遇,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就一定能把我省发展推向一个新平台。”
而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也曾多次阐述“弯道超越”理论。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既为合肥带来了挑战,也为合肥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中部省会城市提供了“弯道超越”的历史契机。
对于安徽而言,当下的全球金融危机确乎一次挑战,但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实习生陈瑶 记者陈国志)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6-12 16:0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