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7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嘻哈爸爸版——家长互动学校(交流讨论学习)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好不容易把这个主题扫了一遍,嘻哈老爸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而不来这里了吧?

我来说说的的体会,我的女儿还小,今年上小一,面临对她的教育问题,而我自己对于社会环境以及出路也有很多困惑,但我没有信仰,因此,我自己也去选修一些哲学课程,看看能不能由此解决一些问题,但我发现,哲学里没有一个根本问题得到了解答,几千年来,大家还是在围绕相同的问题来质疑和给出自己的理解,哲学发展历史让我觉得,只有“怀疑一切”是真理,并没有什么可以指导你如何生活。

“认识你自己”,可是谁又能真正认识呢?包括信教信佛之人。但我又不想成为不可知论者,那我就想,把问题简化看看是否可以,在待人处事上,回归传统是否能使我安心并减少困惑,我发现,我们中国人的儒家思想是简单又实用的工具,也正合我实用主义的思想,也很具有人文素养,但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使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呢?我理了一下思路,发现有两个原因使我这样,1是我经历的教育,2是现实环境。

现实环境使我认为实用主义对我最有价值;
我幼年时的教育使我对儒家传统有极高的认同感,特别是70-80年代的大学前教育,那些语文课文,特别是古文和古诗,还包括近现代的名家的一些散文,其思想深深打进了我的大脑,比如短短的几段论语节选,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海燕,还有电影电视剧:上甘岭,排球女将、霍元甲、少林寺、八月桂花香,蓝精灵,猫和老鼠,射雕英雄传,体育比赛:女排三连冠、聂卫平十连胜;课外书籍:金庸,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童话故事,这些给了我至少是人生前N年的精神根基,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乐观主义、推己及人、诚信、美、爱情。当然,物理化学生物自然数学也深深让我体会到美和和谐。

这些就是教育,真正包含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当然,80年代后期的高考也是应试教育了,高考就是独木桥,那个时候,我们省通过率只有10%,而且包括大专。我现在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怀疑,但又回到自己原本已经定型的面目,这也是教育刻画为习惯的力量吧。

回到现在的教育,我觉得作为90%以上的普通孩子,学校教育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甚至更好了,但社会环境的变化,传媒宣传的低级庸俗化才是大问题,课堂上学习的隐含在文字下面的精神刚有所体会,却被超女超男的迅速成名或者网上芙蓉姐姐或更差的什么东西给打碎,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更复杂,也对传统价值观不能在孩子们头脑中树立起了很大作用,很多家长们不是要帮助孩子树立起心灵家园,而是急于求成(这可比我们小时候厉害多了),整个社会的浮躁反馈到教育上,使得新新人类少了人文精神和素养,这与教育体制关系其实不大,顺便说一句,教育政策要求减负,减不下来为什么,主要是家长被浮躁所逼,再逼老师,老师再逼学生,学生使家长更浮躁,家长再来骂教育体制不作为,形成恶性循环。

回到嘻哈老爸的问题上来,减少一点浮躁,减少一点功利心,适当的引导(如果家长可以,如果不可以,就不要引导,积极配合老师就好了),让孩子自己有空培育精神家园,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会建立起来的,因为,总的来说,儒家思想还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有主流地位的,因此,我的结论是,让女儿多背背三字经、背背论语,听听音乐(不是弹琴),爬爬山,滑滑冰,跳跳舞,上课认真,看看喜羊羊与灰太郎,长大些的话,多看看书,如果我们认同自己还可以,那我们的孩子像我们也无妨,而且她也肯定会像我们,我们如何行动在她的眼中。.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