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问问大家数学方面开窍的年龄

我们也是小学三年级,女孩子,8月底,数学最令她头疼。最近我这样告诉她的,也许数学会成为三门中最好的。因为她怕数学,所以她从不主动看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一提起来数学就会认为比不过人家,会拿自己的语文和外语给人家比的。
所以我认为兴趣是能够让孩子学好的最关键的因素,我正在着手培养她的兴趣。
我从小的时候语文数学都不错的,一直到最后也是不错的。外语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不是太好,后来也成为我能够加分的强项。到了高中,放弃了语文的学习,所以在三门中反倒对总分贡献不大的学科。初三之前特别贪玩。
不知道你家女儿的具体情况,我觉得你要自己分析一下:
一是学前基础不好,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在数学上面受到打击;
二是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还没有开窍。
不同情况,采取的方法不同的。不要等着自然开窍,那样的话,会很被动的。.

TOP

回复 7#baby100 的帖子

看来我们的情况非常像,只是你做为家长比我做的好,现在我在看一二年级的数学教材,再去想我当时没有能去辅助孩子的时候,我是很后悔的。过去的再后悔也没有用了,从现在开始一切还不晚的。
目前我主要抓的是基础知识的理解,数学体系的建构其实是一步步来的。所以三年级碰到的问题其实仍旧是一二年级的时候不理解的知识点。
我们是口算的速度问题,现在也还好的,写的时候已经很快了,但是我提问的时候,她有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出来,比如()*8〈50,她要从8的口诀背起,尽管这么做也没有错,但是速度就慢了。
这五本书来说:1上2上是最重要的。1上中10的拆分和凑整是重中之重,是巧算的计算,是1上20以内加减,1下00以内以及2下三位数加减的最基础部分。2上的表内乘法和除法是3上的基础,而乘法是从加而来,从除法是从减而来。
因为昨天有QQ群问到四年级的运算定律,我索性把三下四上下五上下的数学教材拿了来,运算定律如果放在前面学,那么巧算对于孩子们也是那么难理解了。
比如学的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个几
5个3加3个3等于8个3
5*3+3*3=8*3


对数字不敏感的原因,其实就是见的少了,另外不是在有兴趣的状态下见到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就是没有去过黄山,也能想象到站在山顶的感觉。数学也是如此的。记得我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给我了一本书,书上有些有趣的题目,比如煎鸡蛋,一面需要0。5分钟,一次最多能煎2只,那么煎5个最快需要多少分钟?(也许不是原题)还有小人书上面的一只猴子,怎样过重重关,然后回到家。所以数学是可以学的有趣的。

我带女儿出去的时候,买一块蛋糕7,我说给总共有几种给钱方法呢?我如果只给1元的,给7个;给1元和5元的,给2个1元和1个5元;我女儿接着说,给两个5元的,找3元,呵呵。……

其实她是想吃饼夹肉的,可是那天因为事情急,而人家正在做整理工作,等我要到下一个地方的时候,仍旧需要十几分钟,所以我就打车走了,女儿在车上说,人家亏了,因为没有赚到我们的钱。

我进货的时候,她说我是亏的,因为我把钱拿出去了,所以我是亏的。我告诉她说,我低些钱进,高些钱出,中间的差价就是我赚的。

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上周六日的。.

TOP

回复 16#baby100 的帖子

能举例说明吗?笼统的不好讲的。我想最好能把碰到的问题说出来,可能一个类型有一个类型的解决方法.

TOP

三年级学除法竖算式时,正好我们请假了。上学回来卷子不会做,本以为我讲一遍就明白规律呢,没想到翻来覆去的讲了将近两个小时啊,才算比较顺畅的做对了。


我记得当时,我女儿和一个同学,当时楞没有搞清楚被子下面是被除数,被子外面是除数,被子上面是商,经过几天才慢慢好了,再后面才是余数大于的除数的问题(记得很清楚,做的时间忘记了,都会说余数小于除数),再接着后面就是零占位的问题,这都是一个过程。我倒没有专门给她拎,我说要拎的时候,她说我要把好累死了,呵呵。.

TOP

二年级学钟表,分针、时针、12时、24时, 基本是学了一个学期才弄明白的。专门拿出时间给她讲一晚上,人家还是想了半天告诉你错误答案。我和她爸讲解的够明白的了,实在不明白她怎么会理解的这么慢呢。也是从这件事让我觉得她数学理解能力不行,更坚定先不管她数学了,等年龄大开窍些,再抓


这部分到现在我也没有太管她。这部分不是理解的问题。直接拿出钟表让她看就行了。一年级的时候应该就有了。

钱的问题也是最近和她来回换,就可以了.

TOP

回复 28#baby100 的帖子

我拿回来三下四上下五上下的数学教材,看完后我一声叹息,前面我们孩子纠结的地方,在后面复习的章节中总结的很好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概念不在前面提出来,其实完全是可以的。
比如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
a+b=b+a(这点在列算式的时候肯定用到了)
(a+b)+c=(a+c)+b(这在巧算中用到了)
还有加法、减法、乘除的概念等等,如果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明确的提出来,不会让孩子们那么费劲的。
三年级现在正在学应用部分,看看后面的教材,就能很容易的和孩子讲了。.

TOP

回复 35#baby100 的帖子

因为不了解小学数学的程度,所以我在和女儿讲的时候就缩手缩脚的,其实老师上课讲的时候,有些东西可能已经提到了,就是没有非常明确的说这是什么而已。
知识点是分散的讲的,三年级学面积,四年级才学周长,其实面积和周长一起讲也混淆不到那里去的。
我仍旧不会提前给孩子学的,但是我了解了内容以后,自己就会放得开了。.

TOP

回复 39#家有皮宝 的帖子

一年级其实挺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拆十和分十,另外还有用射线等解决应用题,我当时就是疏忽了,所以这点现在觉得很遗憾的。
建议你看看新教材全解,这样对你辅导孩子很有帮助的。或者和老师经常沟通,密切注意孩子的各种情况。课本上这些知识点都讲过了,只是比较简单,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里面包含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TOP

回复 58#子玖妈妈 的帖子

就是因为一二年级问题连默写都不管,现在也不管的,呵呵,所以正在对女儿的数学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其他学科只是顺便而已。三年级的女儿其他学科已经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让她自己看课外辅导书,也没有问题的。数学还不行的。
我觉得方法方面需要指导,不需要代办,这个很关键的,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一年级的孩子是刚适应阶段,需要管管的,不仅是学习习惯方面,其他方面也需要注意的。.

TOP

回复 62#samiaaron 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老师都不错的,只是人数太多,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只能照顾到中间的大部分学生,两头的学生都顾及不到。或者说,在学习不好的学生身上,老师也会付出心血的。
老师水平是有差异,但是现在的老师也是科班出身的比较多,也要考资格证之类的,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教学生不存在大的问题的。.

TOP

回复 65#二个宝贝的妈妈 的帖子

为什么不补习而又学习好的孩子是物以稀为贵?
现在我女儿才上到小学三年级,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正在思索中。低年级的孩子,是养成习惯为主,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大概靠孩子自己的多些吧,正在看的中间。
你说的情况倒是真存在的,比如一本辅导书,有的人会很热心的给同学说,甚至会带给别人,而有的就是怕别人知道,自己藏起来用的。人和人是不同的。.

TOP

回复 68#二个宝贝的妈妈 的帖子

挺有道理的。难怪我认为自己的女儿不算笨孩子,为什么别人会的她不能一下子就会呢?原来差距在这儿,呵呵。一是没有基础;二是家长没有事先提醒,事后敦促。

不过三年级上来,理解力的题目多了,我女儿的情形反而有点想开窍的感觉了。目前这阶段大概是处于开窍前面比较混沌、黑暗的状态。不过她似乎有信心了。.

TOP

回复 75#Carol妈妈 的帖子

几天前,和老公女儿说什么话题,我老公说你也当爱迪生的妈妈吧,我说我不当的,我给女儿说,我就当某某某的妈妈(我女儿的名字),你就当某某某就好了。.

TOP

回复 76#yangyang2002jan 的帖子

我觉得是孩子不自信造成的。同时呢,像有位妈妈说的,因为别的孩子提前学了,所以相对显得落后一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偏小的因素克服了,就不会有问题的。.

TOP

回复 79#baby100 的帖子

提前学的现象肯定是普遍的,我没有让孩子提前学的,至少我没有给她报幼小衔接班等,也没有专门到外面报过培训班,也没有考过任何的证书。也没有系统教过她东西。
她的语文和外语是自己看看碟,看看电视,看看课外书。所以一年级的时候,语文考九十多分的时候,也是拼音会有些错误的。因为没有系统辅导她,导致她语文和外语默写像过山车,速度有点跟不上的。最近还好的,她自己慢慢步入正轨了。.

TOP

三年级现象就是说提前学的不足之处的,以为自己都会了,而忽略了基础知识,不系统。如果提前学,并且能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想这才是比较好的吧。
我个人觉得最主要的是学习方法的养成。.

TOP

回复 82#baby100 的帖子

不是的。其实如果把每天的功课都能理解了,考试应该是不会出现太低的分的。关键是从一开始没有跟上。

想想看,第一次就能把学到的知识完全理解并且掌握住,并且不会忘记,肯定是天才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家长要做伯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就是数学部分,也有些部分是孩子擅长也有些部分是不擅长的。.

TOP

回复 76#yangyang2002jan 的帖子

其实我从来没有从笨和聪明的角度去考虑过分数的问题,以及从这个角度考虑过女儿的学习情况,我更多的是想,她真不简单啊,如果我是她那个年龄,肯定没有她做的好,她经常会从不同方面给我惊喜的。.

TOP

回复 84#baby100 的帖子

三年级以上就让孩子更多的依靠自己吧,她的数学达到平均成绩以上了,她自己觉得有学习方法了,我就不会过多的去关注了。

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孩子,是可以去学习一些知识的,因为能力达到了,可以自学的,但是我特别不赞成课本先去学一遍。那么上课的时候,肯定容易不去听的。.

TOP

回复 95#baby100 的帖子

大概现在不写期中考试,而是写期中练习之类的,尽管就是期中考试。
再加每个单元都有小测验,大概孩子对于考试也习以为常了,这是好事啊,至少考试不发憷!.

TOP

回复 90#千与千寻 的帖子

作家大多数不是科班出身的,写的好的更是这样,当然出了出了名的话,大概也会镀金的。

以前的例子太多了,比如钱钟书,在杨降的回忆录里有讲到他小时候的数学的。

时代不同了,现在要综合性人才。如果不是科班出身,正规单位的门都进不了,不要说评职称什么的。例如上海的人才引进居住证,有几个作家能够符合标准?.

TOP

回复 90#千与千寻 的帖子

其实你的同学不是不会,是误在发抖上面了,这也是我一二年来一直研究的问题。语文是小菜一碟,横竖是不怕的,数学现在好了很多了。.

TOP

回复 100#千与千寻 的帖子

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而已,人生其实是多方面的。成功的因素包含很多的,机遇也是一方面,所以有人会怀才不遇,郁郁终生,而有些人机遇就好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的标准也是多元化的。中上等的学生其实是最有潜力的。
某个阶段就做好某个阶段的事情,学习的时候,就学习;赚钱的时候,就赚钱。目前我所认为的理想状态。.

TOP

回复 102#千与千寻 的帖子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之路,你也是经历了很多,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你找到的路未必适合你的孩子,因为时间和情况都变化了,你的机遇未必是孩子的机遇,所以我不勉强的。

让孩子们自己去找寻她们的路,经历本身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TOP

回复 108#baby100 的帖子

其实,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好的。呵呵,所以我们都是世俗中人,自然脱不了俗。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09-11-20 12:34 编辑 ].

TOP

回复 112#怡儿妈妈 的帖子

我开了六年级数学的一个帖子,能否方便把题目全部贴到那里,我来试着分析一下,也许能给你出出主意的,链接在: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3D1%26cycleid%3D349.

TOP

回复 114#怡儿妈妈 的帖子

百分比部分,我刚看了一下教材,没有觉得有什么难点啊,所以我想知道题目的情况,这样我才能分析一下问题所在。.

TOP

回复 116#vita 的帖子

我女儿是一年级口算的时候,对数学害怕了。不过我和老师沟通后,得到了老师的理解。现在已经慢慢转变了孩子对数学的态度。
我建议你和老师谈一下,首先解除孩子对数学的恐惧感,树立孩子的信心。再有就是家长对数学教材进行透彻的了解,建议你看看四年级上的数学教材,那里的运算定律就是解决巧算问题的钥匙,还有就是看看优等生数学和新教材全解,通过这些对基本的概念掌握透彻,再有就是看看金试卷期末冲刺100分,对考试训练是非常好的。
在那里跌倒,就在那里站起来。所以我前面一直训练女儿做一年级的题目,一是增强她的自信心,原本九十分钟完成的题目,她三十分钟就能完成;二是现在在做一年级的题目,当时很困难的,现在也似乎全都理解了,而这一年级的加减是后面的基础。
我觉得你的女儿可能学前没有数学基础,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能要求向别人一样听一遍就会,我在前面也说过听一遍就会,并且不忘记,那是天才,至少我自己读书的时候,也做不到的。
对老师不要产生抵触心理,有些老师可能还没有孩子或者孩子小,所以她自己也不是太了解孩子的特点,至少我不觉得老师是恶意的。可能和家长一样的,急切希望孩子好起来,可能操之过急了。
建议你找老师沟通沟通,先降低对自己孩子的要求,订正的时候,自己带回去订正,多鼓励,少批评,你的女儿只是因为前面基础的问题,碰到新的东西,不能一下子全部接受而已。
加油!!.

TOP

发新话题